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探析
2021-12-01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乡中心幼儿园狄国梁
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乡中心幼儿园 狄国梁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接受系统教育的起步阶段,幼儿园的各类课程对于幼儿认识结构的建立、能力提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综合活动课程的特点在于具有实践性,幼儿通过参与活动了解学习训练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各种能力,产生各类学习体验。活动课程重视对环境以及合作关系的应用。首先,在活动课程中教师需要应用幼儿园环境,或者构建起生活情境作为幼儿的体验环境;其次,在活动课程中幼儿需要与教师、其他的幼儿展开合作互动。由此可见,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教学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需要展开具有深度的思考。
一、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一)综合活动课程的基本概念
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幼儿认识周边的环境,包括对于自然环境以及周遭世界的认识。在综合活动课程的设计中,教师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确定课程的主题以及课程教学目的,尽量将幼儿的生活融入到活动当中,以实现五大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目的。可以结合教学资料选择课程的主题,也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思考,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综合活动课程的主题,课程的主题选择具有灵活性。
(二)综合活动课程的特点
根据综合活动课程的名称,即可分析出课程的特点,即综合性以及活动性。首先,综合活动课程需要引导幼儿通过活动的形式参与其中,幼儿是课程的参与主体,教师是幼儿参与课程的引导者以及帮助者。因此,在课程的设计阶段,教师就需通过合理的引导设置提升幼儿参与的程度。其次,综合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活动形式以及活动的主题选择范围广,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教学、生活实践或者游戏、幼儿园主题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中。
二、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目的过于模糊
受到教师教学研究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的影响,一些综合活动课程的设计主题明确,教学的目的却较为模糊,“拼盘式”学习体验内容、实践训练内容贯穿于课程整体。教师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接受能力都较为有限,课程的目的过于模糊,将会使得课程学习的难度增加,出现幼儿难以适应的问题。例如,在以地区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程中,教师未能够明确活动最为主要的目的,地区文化的引入过于杂乱,幼儿难以关注到重点。
(二)教师对综合活动课程的重视不足
我国的综合教育水平提升,幼儿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关注幼儿五大能力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对幼儿进行适度的文化引导。根据幼儿教育的课程要求结合课本展开教学,实际上具有限制性,主要是对知识性教学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集中精力区别知识教育与能力引导教育,综合活动课程等教学受到的重视相对有所不足。例如:一些教师仅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活动课程设计,未能够结合实际的幼儿生活状况展开,幼儿的参与热情难以得到激发,活动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不能实现。
三、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对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展开深度的研究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深度的研究。首先,教师需阅读相关的课程教材以及课程研究成果,结合自我的教学经验总结课程的特点,并且初步构想出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展方式。在这一步骤中,教师个人的深度思考十分关键。
其次,幼儿园中的教师需要就综合活动课程进行集体的教学研讨。教授同年级的教师可以进行探讨,幼儿园也可以组织综合探讨。教授同年级教师的教学体验具有相似性,能够提出更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与策略;不同年级教师的探讨,则可以展示出不同阶段幼儿的学习需求以及幼儿的成长特点,教师可以在对比中对幼儿的特点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在集体的教学研讨中,可以播放其他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相关教学视频,教师结合教学视频的内容展开探讨,学习其他幼儿园的教学经验。
另外,幼儿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探讨。例如,参与幼儿园教育论坛,了解其他教师的意见,也可以通过参与专业教师群,获取课程资源,进行更大范围的教学研讨。
(二)进行课程主题的选择以及课程研究
在主题选择与课程研究中,教师需要确定综合实践课程的主题,并且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进行课程的设计。
首先,需明确综合活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师需拓展自我的教育视野,扩大幼儿认知空间拓展的可能性。为此,教师需对幼儿的生活以及与幼儿生活相关的环境进行审视,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其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主题,也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交流了解幼儿兴趣,确定教育的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料,可以为教师主题的确定提供指导。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引导需求,对教学资料中选择的主题进行修改,使得主题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更为贴近。
其次,需收集与课程主题有关的资料,并且完成课程的设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并通过网络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构思。实际上,在中小学阶段也有着类似综合活动课程的课程类型,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参考中小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并对此进行简单化处理,适应于幼儿教学的需求。
另外,在课程的设计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家长意见。例如,可以发起“微信投票”等,咨询家长的意见,选择投票票数最高的主题作为主题教学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家长也可为教学提供意见。
(三)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语言实践
在幼儿的能力发展中,语言能力与社交能力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幼儿日常状况的观察,教师可以明显发现,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其性格较为积极,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获得积极的交往反馈。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树立、社会性的发展以及保持心理健康。为此,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语言实践进行充分重视。
首先,需要重视教学情境的设置,结合实践需求完成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应用语言以及问题,借助学生的想象与经验,构建起相应的情境。例如,可以选择“美丽的四季”作为探讨课程的主题,询问学生最为喜爱的季节,并且要求学生说明自己喜爱的原因。幼儿园班级中人数较少,教师可以逐一询问每一个幼儿,要求幼儿简要地回答问题。在师生沟通之后,喜爱同一个季节的幼儿可以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在小组中展开深度的语言沟通交流,相互交换感受。教师需要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生活记忆相对较少,在幼儿探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图片,引发探讨中幼儿的回忆。另外,为了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审美能力,在活动的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向幼儿朗诵与四季相关的古诗词。这种方式既能够促发幼儿的感知,也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同步提升。
其次,教师需要重视幼儿的多元化语言实践参与方式。语言实践可以分为幼儿自主实践以及教师引导实践的过程。在主题实践的初期阶段,教师需要对选择集中引导,使得幼儿能够熟悉实践的内容以及实践的模式,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提供详细的指导,观察幼儿参与状况,进行情况记录并及时纠正幼儿参与主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表达错误等;此后,可要求幼儿进行自主实践,教师尽量不介入幼儿的实践活动。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展。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就相关的教学展开教学研究,明确课程的设计目的以及教学原则。幼儿阶段是发展与启蒙的关键时期,而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无疑能够有效地满足幼儿的发展。同时,从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实际内容来看,该课程十分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环境,并且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幼儿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与实践方式。教师需结合幼儿的学习反馈以及学习成果,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提升综合活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