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协作探讨

2021-11-30秦晨李臣之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校本课程

秦晨 李臣之

摘   要 校本课程面临“孤独”开发诸多问题:缺乏外援力量,增加课程开发成本;校际差距加大,区域整体推进不畅;脱离课程体系,削弱课程开发能力。校本课程区域协作开发有助于节约课程资源,降低学校开发成本;共享课程资源,发挥校际优势互补;共建课程社区,提升课程建设能力。有必要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协作机制,开发“校本课程群”网络平台,通过政府引领、校级合作、专业支持、社会参与,推进校本课程多元主体协作共建。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群  区域协作  课程资源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释放了课程开发空间,有效地焕发了课程开发活力,使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但是,校本课程也面临“孤独”开发的困境,区域协作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势在必行。

一、校本课程“孤独”开发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学校追求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创新性”,开发本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课程,往往以学校自身为相对独立的开发主体从事课程开发活动。受制于学校基于自身视野对地方资源、学校特色、教师专长、学生需求等多方面理解的局限,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而言凸显“封闭”与“孤独”。

1.缺乏外援力量,增加课程开发成本

封闭性课程开发往往由于学校资源短缺、课程开发力欠缺等,使学校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须要花费较多物力、财力与精力。尽管如此,课程开发质量和效果依旧不尽人意。有调查发现,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局限于学校内部的教师,校内外对教师的支持相对缺乏,校际交流和院校合作严重缺乏。有27.6%的教师认为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24.6%的教师认为缺乏专家指导、21.1%的教师认为学校财力物力资源有限[1],这表明校本开发过程中外援力量严重缺失。封闭性课程开发在形成“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之同时,也容易造成校本课程开发低水平重复乃至雷同,造成社会教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推进。再者,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差距,薄弱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到位等,课程开发依靠“东拼西凑”难以持续,课程质量低下。课程开发过程需要一定的财政、时间、人力和物力投入,成本主要包含素材制作成本、课程制作成本、教材开发和编写、课程制作专用材料费等[2]。课程开发越“孤独”,课程成本越容易增加。

2.加大校际差距,区域整体推进不畅

校本课程开发“单兵作战”,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区域内同类校本课程资源难以互惠和借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学校的课程开发一味追求“特色”,加之隐性的课程竞争,希望开发与众不同的课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自己有的,自然也不愿意拿出来和别人分享,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大大降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3]。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保障体制还未健全,一流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流向名校,即使在同一区域内综合实力相当的学校,也会由于地理位置、办学理念、人文资源、师资力量、财务状况等差距,课程开发能力各不相同。长此以往,只会加重两极分化,造成学校“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恶性循环,薄弱学校被进一步边缘化,区域内校际课程建设能力逐日悬殊,加重了本区域教育不公、资源不均,从而影响区域校本课程的整体均衡发展。

3.脱离课程体系,削弱课程开发能力

校本课程孤独开发容易变得盲目和盲从,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从而模糊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应有的整体关联性,要么只为应付上级检查充充门面,要么质量低下难以落实到实际教学,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仅没有从中得到提升,反而因为课程开发成本、精力、资源的消耗而演化为课程负担,影响到课程开发者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甚至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校本课程也因此丧失其自身的价值。实际上,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需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融会贯通形成健全且科学的课程体系,既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质量与水准,使学科之间自然融合,又要与标准课程相结合,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4]。校本課程的开发是一项专业性极强又极其复杂的活动,须要历经一个合乎逻辑的流程,即需求诊断、经验选择与组织、评价、反思与改进等诸多环节才能实现[5]。课程孤独开发往往囿于个体经验或能力不足无法发挥课程开发的集体力量,从而降低了课程开发共同体的效能,且由于过度让位于“独特性”而失去了课程本身的专业性和逻辑性,使课程开发陷入“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牢笼。

二、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协作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协作是指在区域课程政策引领下,学校共享区域内优质课程资源,互助合作开发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实现课程资源及学校发展效益最大化。同一区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共性的元素,校本课程区域协作就是将这种共同存在的元素通过协作机制、平台聚集,结合学校对资源的精准吸收与转化,实现节约课程资源、降低个体学校独立开发成本,共享共建课程资源,发挥校际优势互补,提升课程领导能力。

1.节约课程资源,降低学校开发成本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优质的校本课程需要对学校文化、学生需求、自身优势等方面作充分且综合的调研与评估,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投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修改和实验过程中,实力薄弱的学校往往无力独立推动较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进程。在资源共享的教育信息化时代,如何统筹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建立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机制等,是实现节约资源与成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区域推进机制通过聚集其他学校优秀课程开发成果,形成具有示范性校本课程资源库,为与之有相同区域文化背景的其他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范例,使得一所学校的课程资源可以同时供多所学校参考,区域内其他学校借鉴已有的成果并对其进行创新或改造,避免类似课程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时间、精力、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浪费。

2.共享课程资源,发挥校际优势互补

如何把各个学校的优质资源集中利用与整合,把零散的资源和要素通过课程平台加以整合,突破封闭性开发的内部独享状态,就需要学校之间转变校本课程交流与沟通的模式。校际互补的本质是取他人课程之长补自身课程之短,发挥校际优势的强强联合功能。如一所学校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与另一所学校完善的教育设施相互融合,亦或是一所学校优质的校本课程与其他学校充足的教学资源相结合。

区域协作提倡合作、交流、沟通与分享,通过区域内学校、社区、企业、教育机构的资源整合,为校际联动开发课程提供机会,通过对不同校本课程的学习与借鉴,分析自身校本课程体系的优势与不足,丰富课程的优势资源,最终实现校本课程精准开发。课程开发对学校各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和资源要求都比较高,实力较弱的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校本课程共享能够有效地为这些学校提供集中且优质的校本课程资源,使得不同学校能够各取所需,实现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增强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

3.共建课程社区,提升课程建设能力

从学校课程建设角度看,无论是学校课程规划、开发和管理,还是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品牌和文化,无论是整合国家课程还是开发校本课程,都须要超越学科教学,需要更为专业的课程知识和能力,需要一种从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对接学校办学理念的层面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的综合能力[6]。课程开发涉及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整合、教学资源综合利用、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等,需要多方面资源支撑和保障,学校或教师只有基于对校本课程全面宏观认识,才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自身课程建设能力。

区域协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参照系,通过对照区域中与自己基础相当、资源相当、发展要求相当的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从而确定自身课程开发的方向,规划自己的开发路径。学校通过区域内建立的资源库获得本校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思路、框架和模式等方面的启发,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开发的支持资源,进而提高了课程开发的效率和科学性。在课程建设层面,校本课程共享有利于节约课程资源、增强课程开发与力量、扩大校本课程功能、提升校本课程质量等[7]。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有效地促进了优质校本课程的宣传和推广,校际之间通过学习、交流、借鉴等方式升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改进课程开发的模式与方法、丰富课程开发的内外资源,进而提升了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协作的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协作是多元主体围绕课程资源平台进行的资源库的开发及应用,并反过来推动校本课程资源平台的丰富与发展,即在平台建立的基础上,推动多元主体的协作开发。

1.“校本课程群”网络平台的开发机制

“校本课程群”平台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一个网络化的共享资源库,以下从理念与模型、平台建设两个方面具体阐述。

(1)理念与模型

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协作需要一个优质校本课程聚集平台,即“校本课程群”。“校本课程群”旨在破除学校课程开发单打独斗,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实现从单一化、个体化向体系化、区域化的转变。“校本课程群”网络平台搭建能够有效解决学校个体孤独开发困境,从而在降低学校课程开发成本、发挥校际优势互补功能、提升课程开发能力上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单一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群”是区域内校本课程的集合,是各校校本课程经过聚集、过滤、梳理等系列流程而形成的门类丰富、课程多元、层次合理的课程集群。建构“校本课程群”既体现区域内学校课程开发特色与个性,也反映出学校所在区域课程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让学校课程开发扎根于学校所在区域教育土壤,反映区域教育共同要求,体现学校自身历史与现实性,同时也注重学校之间课程开发的合作与共生。

学校单兵作战为主的课程开发方式,囿于课程资源、专业能力、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学校难以获取有针对性的各方援助。因此,重视课程资源管理,促进课程开发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就显得非常重要[8]。“校本课程群”的建构,针对校本课程孤独开发所面临的困境,强化区域合作,是以区域内学校共建共享为落脚点的课程集群建构。区域“校本课程群”提倡开放、包容、共享的理念,提倡把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区域范围内学校课程开发共同的教育财富,依靠区域课程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学校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群”在课程共同体的区域顶层制度设计引导下,区域内学校合作开发,并将学校个体优质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群”向其他学校开放,形成区域内共享的优质课程体系,学校也成为区域校本课程群的源头活水,区域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开发呈现一种互动迭代进化的关系。

(2)平台建设

“校本课程群”网络平台是优质校本课程聚集的重要载体,平台的建立能够使区域内学校之间形成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网络,从而对优质的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收集与数字化管理,为区域内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提供资源的检索、选择、获取等服务,搭建一个公共性的网络服务平台,各个学校通过平台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课程成果,与其他学校就开发过程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向其他学校展示本校的创新性课程成果。平台与载体是区域校本课程开发的抓手,优质、适切的平台与载体能够提高区域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规范性与时效性,减少盲目、低效与混乱现象的产生[9]。“校本课程群”平台的建立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强化对区域内校本课程的组织与领导,合理安排人事布局,定期对其进行梳理与完善。如技术人员开发线上课程平台的网站,组建注册、申请、反馈、交流等功能模块,对其页面布局以及交互操作进行设计,组织日常的网页维护;管理人员对校本课程资源的聚集、审核、分类等进行规划,制定相关申请标准、审批制度、更新机制、产权保护机制和操作流程等。同时,定期对平台建设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提供最新的反馈意见以及校本课程建设的前沿动态,以此更新平台各项机制和管理方案,促进“校本课程群”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平台搭建除注重自身的体系建设之外,更应重视注册用户的体验感。首先,校本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内容逻辑、结构逻辑以及审美逻辑等方面的要求,明确课程门类、合理编排课程目录、做好内容呈现的整体规划等,使用户能在便利且清晰的交互中完成资源的浏览、获取与上传,为用户展现均衡的课程门类和系统的课程体系。其次,提高优质校本课程资源的可获取性。课程资源的开放与知识产权息息相关,版权得不到保护会打消学校课程共享的积极性,造成平台运转的恶性循环,因此,在注册用户下载课程资源之前应先对其进行授权处理或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原课程进行版权保护。课程资源获取途径尽量直接、简洁明了,课程内容发布格式应考虑不同终端用户的差异,提高平台的通用型和兼容性;同时根据用户的关键词检索推荐相应的课程链接,配套相应的线上咨询、协助服务。最后,提供精准的用户对接服务,使用户在搜索相应资源时能够获取及时有效的咨询途径和意见建议,提高资源获取的针对性。

2.多元主体协作共建的实施机制

校本课程区域协作是区域内多元主体以“校本课程群”平台为载体的多维交互过程。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制定政策指引,建立全区参与共享的舆论导向,在政策和舆论之下,建立“校本课程群”平台,鼓励并促进学校共同体的组建,进而实现基于课程资源平台的学校和政府、高校、社区、企业等不同主体围绕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

(1)政府引领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来,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有了部分的决策权,以期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然而教育部缺乏在具体层面对校本课程管理模式和开发模式等指导意见,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边界模糊。只有以区域为基础,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整合与协调作用,才能打破孤立状态,有效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10]。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本区教育实际和以往教育经验,联合课程专家、科研机构、学校、一线教师、学生等,牵头制定区域校本课程指引和操作方案等,通过明确区域校本课程群构建的价值取向、发展思路,进行统一规划,推进对区域校本课程的系统化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建构具体可行的课程集群。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社会各界往往也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己的事,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唯一主体,因此形成了校本课程“自给自足”的社会舆论。一项对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行为的调查研究显示,社会舆论对校本课程开发没有起到作用,得分为理论中性值3分;而“社区支持”方面,得分率仅为56.8%[11],这说明社会并没有形成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舆论导向。基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学校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建立优质课程共享机制;同时组织相关培训和讲座,强调教育资源的公共性质,普及校本课程共享对本校课程建设以及区域发展的价值,号召区域内学校积极展示本校优秀课程成果,建立校本课程共享的舆论导向,从而促进学校建立开放的理念、合作的意愿等。区域内科学的课程政策以及良性的舆论导向是校本课程协同建构的基础与前提,在制度性的支持和保障下,校本课程协作开发,使区域内学校通过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校本课程资源,进而以融通共享的方式去消解本校孤独探索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弱势因素,从而实现了优质资源的统筹利用,通过“校本课程群”资源平台,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區域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内学校课程开发交流、合作,以及区域课程协调能力的增强。同时,区域内的良性课程交互又反过来完善课程政策、优化舆论导向,双向互惠,破除课程开发的自我封闭倾向,促进课程建构合力的形成。

(2)校际合作

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区域协作推进,最重要的是打通平台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渠道。校本课程平台通过课程资源引进、整合、辐射共享等,为本区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公共性供给,实现课程公共性服务的区域效益最大化。同时通过对接一线学校课程实际需求,提供精准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定制化供给、课程资源个性化供给效益的最大化[12]。这就有效地构建了学校之间以平台为桥梁的互动机制,通过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资源整统、优势互补等实现信息交换,获取源源不竭的开发力量。反过来校际合作开发的校本课程又充实区域整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完成了区域内的双向良性建构。

区域协作的本质就是校际共享、共建优质课程,形成了以校本课程为交流介质的学校共同体建设。打造校本课程建设共同体,在分析本区域校本课程建设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各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可以从打造区域“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入手,为本区域内同一类型不同层次学校创设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师资互通、智慧碰撞的平台,借助团队协作的形式促进区域内校本课程共建共享[13]。区域协作机制能引导具有共同要素的学校相互交流课程开发的经验,共同克服开发过程中的困境,形成课程开发的互助互学支持小组。通过强有力的课程资源中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交互网络系统,学校因此获取到不同的观点、理念,受到不同层面的影响,得到了课程开发强力的外援力量;学校之间可以进行自主的交流沟通与协作,发挥优势互补的效能,让不同的优势在共享中高度凝聚,以此促进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同时也使得区域校本课程群更加富有丰富性、层次性、系统性。

(3)专业支撑

校本课程需要理论与技术支持,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教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大多是本学科的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技能,而课程开发知识与能力多有欠缺。在以学校教师为单一主体的封闭式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们往往由于欠缺相应的课程开发知识与技能,在开发行动中容易产生无助的感受和退却的态度,具体表现在课程信念和课程意识淡薄以及课程能力不足等问题上,如缺乏课程资源的评估和运用能力、对课程纲要的解读和对教材的变通能力、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融会贯通能力等。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从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到正式的校本课程开发、再到实施与评估都需要开发者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背景为其提供科学可行的行动指引,其中包括诊断学生发展需求、分析可用资源、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内容、确定组织与评价的策略等。高校课程专家学者、行业专家等专业力量的介入,能够最大限度地使整个课程开发过程在科学有序的节奏中进行,其中,高校课程专家能够为校本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实施评价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意见;相关行业则提供相关的辅助设备、技术支持等。

(4)社会参与

优质的校本课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并汲取相关主体关于优质课程开发的力量,才能形成更高水平更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家长、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机构等对校本课程建设在不同程度上起着重要影响。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期望影响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社区影响学校课程建设需要的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影响学校课程建设需要的权利和财力,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机构影响学校课程建设需要的知识和能力[14]。

学校以一个开放生成的态度汲取来自社会各界不同的课程信息和课程资源,从而不断地去调适课程开发的生态圈,生成可持续发展的校本课程。社会参与强调了家长、社区以及公共机构的力量,将这些以往被边缘化的课程参与者纳入到提升校本课程成效的开发共同体中,为课程开发提供多元化的视野和思路。如挖掘处在不同行业、拥有不同背景、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资源,让他们参与到相关课程主题活动中,这不仅能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家长群体对校本课程的认同感。社会广泛而积极的参与,建构课程开发多元主体协作系统,可望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区域持续良性协作。

参考文献

[1] 李臣之,帅飞飞.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况研究——基于深圳市的个案调查[J].课程教学研究,2012(03):10-14.

[2] 艾雨兵,贾让成,郭春燕,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本效益探讨——以浙江省20个立项资源库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5):41-47.

[3] 王虹,李臣之.校本课程的生成路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05):5-8.

[4] 周婧,韦婷婷,钟桢.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展望[J].现代教育科学,2019(07):146-151.

[5] 李臣之,王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样态与深化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3(01):62-68.

[6] 杨九俊,彭钢,万伟.学校课程能力的实践创新与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7,38(02):104-111.

[7] 王可.课程共享:校本课程开发的新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6(22):37-40.

[8] 徐学俊,周冬祥.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5(12):43-48.

[9]王可,纪德奎.破解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困境:走向区域[J].当代教育科学,2017(09):66-70.

[10] 索桂芳.基于区域的校本课程开发推进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4):71-75.

[11] 李臣之,帅飞飞.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行为意向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04):9-15.

[12] 郭鸿,辛竹叶,杨眉.课程资源区域利用的有效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0(04):54-56.

[13] 肖林元.校本课程的建设性缺失与矫正对策——以南京地区校本课程建设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3):95-99.

[14] 胡定榮.学校课程创新:从自主到协同[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1):22-28.

[作者:秦晨(1992-),女,陕西咸阳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硕士生;李臣之(1965-),男,四川巴中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