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课堂生态主体研究

2021-11-30汤晓媚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堂生态中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摘   要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今后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混合式教学为中学英语课堂生态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课堂中出现了一些结构上和功能上的失衡。混合式课堂生态中,限制因子影响主体素养形成,生态位失衡导致主体关系异化,花盆效应限制主体能力提升。为保障中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可通过加强培养培训、找准角色定位、创设和谐自然情境来突破上述困境。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课堂生态  生态主体  中学英语

教育部等五部门于2021年1月发布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到2025年促使借助线上教育资源教与学成为新常态,在“组织实施”中强调,加强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指导工作[1]。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倡推进混合教学、在线教学的常态化,从而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2]。《高质量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系列评论》中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着力点是促进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普遍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3]。由此可知,教育部决心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切实推进中小学混合式教学改革。

一、混合式教学呈现的新课堂生态

混合式教学是指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4],是介于单一的传统教学和单一的在线授课的一种中间形态。根据师生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混合式教学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5]。课堂生态指的是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所构成的一种微观生态系统[6]。混合式教学融合了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导致生態主体内部及主体之间的关系网发生改变,从而呈现出新的课堂生态。

混合式教学为中学英语课堂生态注入了新的生机,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挑战。新的课堂生态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具体如下。

1.结构上的失衡

课堂生态结构上的失衡比较普遍,主要体现在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失衡、课堂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失衡[7]。混合式教学所带来的结构上的失衡主要是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失衡,也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失衡。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处于“霸权地位”。在线学习中,教师权威由外显变为内隐,教师成为学习过程中的隐形领导者,但是教师与学生仍存在权利的不对等[8]。

混合式教学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许多学校在技术化支持、师资培训、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满足不了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多数学校开展了促进型混合式教学,即把在线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9],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生态位与单一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较之单一的教学模式,生态主体内部、生态主体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自主,但是没有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霸权地位”,仍然由教师掌控着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等。教师在无形中占据了学生的课堂生态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主体生态位的个性化参与和自主性探索,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从而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关系失衡。

2.功能上的失衡

课堂生态在功能上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应试教学目标与全面和谐发展失衡、内在功能与外在功能失衡[10]。尽管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中高考门槛尚存,学校仍然无法打破应试教育的枷锁。应试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偏向于知识点或者命题点,强调题海战术,试图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应试分数。就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以上情况将在无形中导致教师忽视对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引起功能上的失衡。

另外,中学英语课堂大多是保姆式管理,教师过多地干涉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教学中,教师为防止学生使用手机或电脑时间过长,会严格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管控下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教师为学生所创设的“花盆”。离开这个“花盆”,学生将难以用英语在真实语境下进行交流,难以进行自主的语言学习,难以对学习进行自我管理。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生态主体的困境

课堂生态系统由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组成。主体要素为教师和学生,主体间呈网状交互,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课堂生态的重要构成和主要关切[11]。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生态与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同,生态主体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新的困境。

1.限制因子影响主体素养形成

课堂生态系统中,多种限制因子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任何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极限,就会成为该生物的限制因子[12]。课堂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后,传统课堂生态的平衡会被打破,信息技术因子与其他生态因子间的比重会失调,最突出的表现是其他因子在量变上不能与之保持同步和协调[13]。新教学模式下,低值使用、过度使用或滥用技术都会打破课堂生态的平衡,这时信息技术就演变为限制因子。当前混合式教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很难合理把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度,信息技术因子就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同步和协调信息技术时也会显得滞后,进而影响了生态主体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混合式课堂生态中,教师主体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及信息素养。首先,国内对于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参考的实证研究较少[14],因而教师需要自行摸索、改进,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中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对新教学模式研究投入的精力就会相应减少。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缺失很大情况下会影响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成效。其次,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上相对不足,信息素养差距很大[15]。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常使用的信息技术依然是PPT等通用型资源,较少会去使用专业学科教学工具,而且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融合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广、应用水平不高。另外,很多教师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索精神,故步自封,使用新信息技术手段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信息素养在部分维度表现较差,地域性差异明显。其中,学生在意识行为、基本技能、创新应用这几个核心维度上表现较好,但在道德和法律意识维度仍需提升。地域上,中心城区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农村及偏远地区相对低下[16]。另外,学会新的信息技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熟练掌握它。以上情况均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2.生态位失衡导致主体关系异化

当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一定程度上存在师生生态位不平衡现象。在课堂生态中,教师和每位学生都处于相应的位置,有着不同的生态位,只有找准各自的生态位,才能达到课堂生态的平衡。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长期处于“霸权地位”,学生习惯于被动服从。当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加强,教师的权威地位有所下降,但是控制与服从的生态位关系一时难以改变,这种失谐的生态位关系会造成课堂生态的失衡。另外,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过多,导致师生的部分生态位被信息技术所占据。

师生生态位的不平衡决定了主体间难以实现和谐共生。教师通过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能从教学过程中获取职业发展的养料,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而教师的职业发展又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实现了课堂生态的良性循环。当前的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信息素养不高,混合式教学实践经验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差,导致学生学习体验差,学习成效低。教师从中得不到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也就不能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因而师生间难以达到和谐共生,课堂生态难以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过多地使用信息化技术可能会造成教师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从而导致主体关系异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大量使用信息化技术,人机交互增多,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对学生人文上的关怀就会相应减少。聚焦中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把重心放在了如何用信息化技术增加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但却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更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就包括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的过量使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花盆效应限制主体能力提升

混合式教学课堂生态中,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导致半人工、半自然的“花盆”的形成,不利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花盆在空间上有局限性,其生态环境需要人为创设,其中的个体或群体一旦离开花盆这一生态环境,就会失去生存能力。

新教学模式既有线上教学,也有课堂教学,由此所产生的花盆效应很可能会继续发挥作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主观上认为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一切都得听从教师的指挥。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不会主动去思考、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虽然扩展了学习空间,给予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自主,但它所形成的生态环境仍是教师人为创设的。在英语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习资源和内容由中学英语教师统一管理和设定,学习者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控制学习内容、时长和方式[17]。这样的课堂中,所有的交流、活动都由教师指导进行,学生课堂交流的语境也是教师人为设定的。离开教师,学生将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进行有效学习;离开花盆,学生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交流难题,难以快速适应真实的语言环境。另外,随着信息技术使用的逐渐增多,部分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可能出现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的现象,更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生态主体困境的解决路径

1.加强培养培训,提升生态主体素养

(1)学校给予政策支持及技术服务。建立多方协同的教师培训体系,组织针对中学英语教师种群和学生种群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师生的信息技術应用能力。开展混合式教学研修活动,线上线下培训与校本教研同时进行,助力于中学英语教师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实证研究。加强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教师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在线教学资源的利用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与技术提高。“育人者必先育己”,中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修,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信息素养。转变意识,加强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新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能力。中学英语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观念,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摸索、反思,改进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提升教学效果。

(3)加强中学生信息技术培养,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将信息素养培育有机融入中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检索、鉴别、选择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18]。学生也要主动参与教师所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会利用技术获取知识、加工信息并解决问题。构建学习共同体,主动和教师交流技术应用心得、与同学分享学习资源。加强自我管理,自觉抵制各类网络诱惑和有害信息,合理安排时间,提升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

2.找准角色定位,构建和谐共生师生关系

(1)师生在新的模式下要转变角色,找准生态位,营造良好的生态平衡。最早将混合式教学引入国内的何克抗教授指出,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目的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又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9]。由此可见,理想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生态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中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可接受程度,主导教学过程的同时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师生和谐共生,促进教学相长。课堂并不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场所。中学英语教师要加强混合式教学理论学习,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培训,适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承认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承认个体间的差异性,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加强与学生的对话,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多维互动的师生关系网。这样,学生个体均能得到较好发展,学生种群的整体英语水平也能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可以从丰富的教学经历中得到滋养职业发展的养料,从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3)除学习上的交流互动外,教师也应给予学生人文关怀。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生态。混合教学模式下,中学英语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对学生的产出作出评价、反馈也是一种互动方式,但这样的互动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会导致师生间的关系疏远。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环节,教师都可以对学生多加赞扬和鼓励,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表示理解和宽容,课后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同时,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创设自然和谐情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规避花盆效应,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设自然和谐的语言交流情境,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中学英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利用线上丰富的学习素材,设计贴合真实生活情境的语言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在真实语境下进行交流,参与英语角、英语沙龙等第二课堂活动,创造机会并鼓励与外教、留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

合理设置学习任务与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课前布置完自主学习任务后,须要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而不是提供所有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产出任务,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课堂教学中,不是完全摈弃信息技术,而是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营造课堂教学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融入在线教学平台上讨论、选人、投票、抢答、签到、随堂练习、问卷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布置作业后,及时批阅并做出反馈。如果发现学生存在利用网络搜寻答案的现象,应与学生及时交流沟通。

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但也要适度适量。根据生态学的耐度和最适度原则,生态主体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这一范围即为生态幅,只有处于合适的生态幅中,主体才能得到良性发展。中学英语教师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也不能对信息技术退避三舍,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面面俱到,事事都指手划脚。教师应平衡好“收”与“放”,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但是也要给予一定的监管与指导。

参考文献

[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EB/OL].(2021-01-28)[2021-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2102/t20

210207_512888.html.

[2][15] 张静.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实践——专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J].瞭望东方周刊,2020(16):40-45.

[3] 桑锦龙.与时俱进的教育规划宜突出“五个”意识——高质量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系列评论之三[N].中国教育报,2021-03-18(002).

[4] Carol J.Auster.Blended Learning as a Potentially Winning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and Online Learning: An Exploratory Study[J].Teaching Sociology,2016,44(1):39-48.

[5] 于洪濤,任军.以培训推进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案例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0):74-78.

[6][7][10] 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5-59,66-67,66-67.

[8] 李玉顺,邹佳君,王屏萍.教师支持对在线学习者交互程度影响的研究——以高中语文学科“双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9(05):114-119.

[9] 郑静.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44-48.

[11][12][13] 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76-78,29-32,74-88.

[14]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13-24.

[16] 钱冬明,赵怡阳,罗安妮.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06):48-54.

[17] 曾一轩,朱庆峰.泛在网络时代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局限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0):109-112.

[19]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03):5-10.

[作者:汤晓媚(1981-),女,浙江天台人,山西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姚  瑶】

猜你喜欢

课堂生态中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基于生态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研究
共生与和谐: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