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课堂:让课堂因学生思维而精彩
2021-11-30章民
章民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發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人的全面发展,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得以落实,只有课堂真正变样了,教育才能真正发展。
杭州市钱塘区景苑中学坚持走好教改之路,构建了远景教育体系,提出了“三思课堂:指向思维力提升的初中课堂新范式研究”的课改项目。通过“三思”课堂教学行动范式的实践,变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水平的提升。
课改理念:定义三思课堂,明晰设计理念
“三思”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思维型课堂行动范式。这种行动范式是在大量关注课堂思维活动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提炼,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的课堂操作结构。主要包括启思、学思和省思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一次遍历即完成一次问题解决,也是进一步产生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动态循环过程,旨在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升学生思维力。
以学生实际为起点彰显启思促学。学习是学生自主、能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指向思维力提升的课堂首先要驱动学生思维的动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主体地位。二是以学情为依据,遵循学习规律。分析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并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不断调整教师角色顺学而导。三是以学法为要义,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重知识到重思维转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形成背后的思维过程,使其掌握对问题的自主思考能力。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还要引导学生主动交流讨论、实践运用,学会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进阶。
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体现学思融合。通过问题解决的线索来建构自主学习过程。在问题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持续主动地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是在“启思”环节达成问题的明晰与新旧知识的关联。二是在“学思”环节达成问题的解决与新知识的基本应用。从起始问题的发现到核心问题的解决,需要对核心问题进行分解,分解成多个子问题后一一去解决。三是在“省思”环节达成问题解决方法的迁移与新知识的自主建构。将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及形成过程形象地“画”出来,清晰勾勒出知识脉络,自主完成动态的知识体统建构。
以多向互动为手段突显省思活用。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的学习以能够转教别人的效果为最好。比较不同的学习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元认知的参与,在教别人或应用的过程中需不断反思调整最后达到内省实现知识重构。三思课堂强调多种对话中元认知的参与,在多向互动中完成思维建构。
一是在自我对话中实现思维深刻性的进阶。二是在与他人对话中实现思维批判性、丰富性和创造性的进阶。三思课堂通过多向互动,激励学生勇于阐述自己的思想、对问题的看法和解题思路,在碰撞中产生新观点、新方法、新行动,促进学生丰富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进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行动:实施三思课堂,发展学生思维
“三思”课堂的研究致力于通过改变教学形式、教学设计、教学思维的实践,去重构课堂,并提炼出以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目标的“三思”课堂的核心逻辑体系。指向思维力提升的“三思”课堂旨在把握问题、对话和应用的课堂三大要素,建构启思、学思、省思的三环节课堂,实现学生享学、慧学、致学的目标。
启思:巧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即课堂的导入部分,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参与兴趣,激活思维,引导学生靠近“核心问题”,形成“核心问题”初步认识。在实施中最关键的是设计良好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可以是情境中的问题链,也可以是情境中的任务分析。
学思:巧借多维对话,展开学生思维。即课堂的核心过程部分,通过丰富的学生活动,展开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生本、生生、师生对话,在对话中实现问题的各个突破,从而构建出“核心问题”解决基本方法。在实施中关键的设计围绕“核心问题”的活动,并有效组织引导多种对话,在活动中开展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省思:巧施分层应用,延伸学生思维。即课堂的延伸部分,通过回顾、图式等手段完成知识的梳理,以较为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知识重构。然后通过课堂后测及时反馈目标达成情况,并设计生活情境的拓展应用练习,连接课内和课外,提升学生迁移应用的能力,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在实施中关键的是后测基础练习的设计和生活情境的综合练习的设计,强调应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课改路径:定导向搭平台,定原则找手段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构建思维型课堂的行动范式。“三思”的思维型教学行动范式,主线是“以学习为中心,问题导引学习”,我们确定“问题解决”为导向,通过行政巡课、专家调研、常规检查、师生访谈等方式,对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参与度不高、课堂思维层次偏低”的问题进行整合,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不同教学环节设问应遵循什么原则,让问题切在学生的认知冲突点上,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课题组核心成员梳理文献、研究优秀案例提炼核心要素,搭建思维型课堂的顶层设计。
以实践研究为平台,落实思维型课堂结构的建构。注重专业引领,聚焦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使思维型教学课堂结构得以建构。首先组建课改推进小组,开展小规模大纵深的课堂实践(试水),包括试课、磨课、评议、提炼等。然后开展研讨形成学科个性化范式并设计配套工具,同时提炼出学科特色及应用策略,形成优质、高效、可长效操作的思维型课堂运作机制。同时,学校积极尝试平板智慧教学,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方式,为思维可视化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其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实践,定期组内研讨,开展校内教学展示研讨、精彩课例评选等专项比武活动,策划全校性跨学科的专题教研展示活动,并请专家点评反馈。最后,实践反思,强化理念。“在行中知”“知行并进”。做好教学反思,组内定期反思,分阶段开展全校性的实施经验总结大会,并鼓励撰写教师反思体验性文章,践行反思步骤——摆出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总结规律。
以合作分享为原则,反思思维型课堂教学结构的建构。落实规划实施中研修活动的有效互动,同时善用平台广开校本研修反思交流会。结合学校文化,我校开设“景苑大讲堂”活动,一是邀请校外专家做理论及精神引领,学校开展了区级成果推广活动,邀请区教研员和兄弟学校开展思维型课堂专题调研,同时在市提质强校联盟学校展示,在推广中不断完善范式体系。二是请校内在实施过程中起示范作用的或有专项特长的老师做专项指导,并尝试组建学习型小组。三是教研团队展示学习实践成果分享经验感悟。利用这一平台串起学校在思维型课堂行动范式实践探索中的各阶段突破项目,在交流反思中,实现合作分享、成果共享,共同进步。
以技术支持为手段,助力思维型教学课堂结构的运用。从时间角度,教与学活动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充分做好学情分析,明确学生思维的起点;课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合理运用学生自探、合作、教师点拨、训练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思维由认知冲突到自主建构发生转变;课后通过作业个性化设计、及时针对性的评价反馈,锻炼学生思维的元认知能力,促进应用迁移的发生。结合目前我校现代化建设水平,我们尝试应用教育技术做好学前诊断,提高教学效能,实现精准个性化教学,如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科学运用现代化教学质量分析软件对基于作业和考试进行学习过程动态化数据采集和大数据智能分析,让智能评价为教师教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大数据驱动下个性化教学管理及精准教学。
“三思”课堂的研究通过横向的范式构建、纵向的保障跟进和纵横交织的教研推进三层面展开行动,构建思维型课堂的行动范式,提升学生思维力,从而达成学校的育人目标,落实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