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1-11-30李军

当代医学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丁苯阿托内皮

李军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大脑内动脉狭窄和阻塞,引起脑组织供血减少或停止,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类疾病[1]。临床症状主要为意识障碍、失语、偏盲、偏瘫、昏迷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影响患者健康[2]。阿托伐他汀钙具有调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还具有抗血栓、抗炎等作用。丁苯酞能调节血液流变学,抗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应用较广。本研究旨在分析阿托伐他汀汀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接收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组间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男36例,女21例;年龄41~78岁,平均(58.65±4.27)岁;病灶部位:基底节26例,额顶叶21例,其他1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0例;年龄42~79岁,平均(59.32±4.31)岁;病灶部位:基底节28例,额顶叶20例,其他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经头颅CT、MRI检查后临床确诊发病48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③同意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者;③颅内出血及严重出血倾向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过敏者及存在禁忌证者;⑤不同意参与本研究及依从性差者。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口服,每次100 mg,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口服,每次40 mg,每天1次。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丁苯酞25 mg与氯化钠0.9 g)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

两组患者依据病情需要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脑循环、改善脑代谢、减轻脑水肿,控制基础病等对症治疗2周,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每次40 mg,每天1次,3个月后改为20 mg,每天1次。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NIHSS评分下降46%~90%,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有效:NIHSS评分下降18%~45%,临床症状出现好转;无效:NIHSS评分下降<18%,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管内皮功能:将右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及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作为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休息15 min后,于肱动脉肘窝上1~2 cm处,采用美国飞利浦I11-22彩色超声诊断仪,高分辨探头(频率7.0 MHz)进行探查,测量血管内径,而后进行充血测试,以观察血管内径变化,并使用血压计置于近侧肱动脉并快速充气膨胀,中断肱动脉血流,5 min后放气迅速下降压力,并采用统一方法检测1 min内前臂反应性充血性血管内径变化情况,正常人FMD为10%~20%;取备用血清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ET及NO水平,检测试剂盒由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③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主要从进食、穿衣、如厕、行走等方面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判定标准为:100分为生活完全自理;61~99分为轻度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④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心肌酶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FMD、ET、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MD、NO高于治疗前,ET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D、NO高于对照组,ET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注:FMD,血管舒张反应;ET,血清内皮素;NO,一氧化氮。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观察组(n=57)对照组(n=57)t值P值观察组(n=57)对照组(n=57)t值P值FMD(%)7.15±3.16 7.27±3.23 0.201 0.842 11.58±3.26a 10.33±3.07a 2.108 0.037 ET(ng/mL)79.23±11.45 78.76±10.43 0.229 0.819 50.55±10.21a 59.45±9.45a 4.830 0.000 NO(μmol/L)46.01±9.45 45.32±9.49 0.389 0.698 67.53±9.63a 58.52±8.86a 4.044 0.000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皮疹1例,转氨酶升高2例,肌酐升高1例;对照组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1例,胃肠道反应1例,心肌酶升高1例。观察组丁苯酞应用14 d停药,皮疹消失,肌酐恢复正常,两组均对症治疗,其他不良反应好转,未中断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供血障碍所造成的脑组织缺氧和缺血性坏死现象,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脑血管系统常见病,其病因与生活方式、家族史、高血压等因素有关。由于颅内动脉阻塞,造成缺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释放大量的自由基及炎症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脑细胞线粒体功能造成损害及白细胞聚集[4],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极大危害,最终会造成严重缺血性脑损害,故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脑梗死治疗主要为尽快恢复脑缺血组织供血供氧,抑制自由基及炎症因子释放,阻断脑缺血瀑布反应的不同环节,逆转缺血半暗带,保护受损的脑细胞恢复功能[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MD、NO高于对照组,ET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更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分析原因为,阿托伐他汀是一类经典的他汀血脂调节剂,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应用较广,其经典机制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提高肝脏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进而降低血清脂蛋白和血脂的含量,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血脂、促进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相关研究发现,其治疗机制并非都来自于降脂,对于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和逆转动脉斑块、保护内皮细胞、减少血栓形成等均发挥关键的作用[6]。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神经保护药,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及一氧化氮水平[7],缓解缺血区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烷(TX)A2的合成,抑制血栓形成,清除自由基[8],同时抑制钙离子内流,减少细胞损伤,保护线粒体、提高线粒体膜的稳定性,通过JNK途径抗细胞凋亡起到保护神经细胞作用[9]。对导致脑损伤的环节有很好的阻断作用,减轻梗死区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有助于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10]。有研究证实,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脂水平,且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11]。因此,两种药联合可以有效发挥各自机制,协同调节血管舒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自由基释放,改善缺血区微循环,保护缺氧缺血性脑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丁苯阿托内皮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