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SWI序列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
2021-11-30章振华吴主强程力
章振华,吴主强,程力
(江西省儿童医院放射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病毒性脑炎是多种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科常见病,主要是神经组织、神经元受到病毒感染,导致脑实质病变。临床对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通过患儿临床症状、病毒分析及脑脊液检查等进行明确诊断,但由于不同病原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同,加上病毒分析、脑脊液检查,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均需要较长时间,容易延误治疗时间,影响预后[1]。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通过区别不同组织磁敏感度的差异,建立3D梯度回波,对出血病灶具有较高分辨率[2]。因此,通过MRI-SWI对病毒性脑炎进行诊断,可通过分析病灶出血量对疾病进行评估。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MRI-SWI序列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扫描。根据MRI影像学表现将患儿分为轻度组29例(单侧幕上病灶1处,成斑片状)、中度组37例(双侧幕上病灶,呈对称或非对称性)及重度组14例(病变达3处及以上,累及小脑、脑干)。轻度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2个月~11岁,平均年龄(5.07±2.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9 d,平均时间(5.14±1.27)d;临床症状:惊厥18例,发热22例,烦躁12例,昏迷7例。中度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年龄(5.12±2.1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10 d,平均时间(5.19±1.31)d;临床症状:惊厥24例,发热29例,烦躁14例,昏迷9例。重度组男8例,女6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年龄(5.08±2.1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1 d,平均时间(5.17±1.33)d;临床症状:惊厥8例,发热10例,烦躁4例,昏迷7例。3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科学》[3]中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②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惊厥等症状;③经脑脊液提示病毒抗体阳性;④处于急性或亚急性期,有感染症状;⑤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真菌性、细菌性脑膜炎;②合并代谢性脑病;③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④患有颅内恶性肿瘤、神经梅毒或药物中毒等。
1.3 方法 所有患儿先进行常规MRI检查: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美国GE)进行扫描,参数设置:轴位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回波时间(time of echo,TE)、重复时间(time of repetition,TR)、反转时间(inversion time,TI)分别为117 ms、9 602 ms、2 400 ms;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E、TR分别为23 ms、2 675 ms;T2加权序列(T2weighted imaging,T2WI):TE、TR分别为110 ms、4 600 ms,间距、层厚分别为1.5 mm、5 mm。常规扫描完成后,行SWI序列扫描,参数设置:TE、TR分别为20 ms、32 ms,视野240 mm×240 mm,矩阵320×384,层厚2.0 mm,翻转角15°,扫描时避开含气部位,如乳突、副鼻窦、颞骨岩部。
1.4 观察指标 由影像科医生使用Adw 4.6工作站对常规MRI序列、SWI序列内病变部位出血体积进行测量,在常规序列中,等T1信号、短T2信号为急性出血,短T1信号、长T2信号为亚急性出血,长T1信号、短T2信号为慢性出血;SWI序列出现不规则低信号,呈斑片状,则判断为出血。
1.5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4](glasgow coma scale,GCS)参照GCS评分评估患儿病情程度,评分包括语言反应(1~5分)、睁眼反应(1~4分)、肢体运动(1~6分),共3个维度,总分3~15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昏迷程度越严重,≥14分为正常状态,<3分提示预后极差或脑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多组间采用F分析;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病毒性脑炎患儿GCS评分与MRI不同序列出血量的相关性;绘制MRI不同序列病灶出血量预测重度病毒性脑炎的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AUC,检验MRI不同序列出血量对重度病毒性脑炎的预测价值,AUC<0.5无价值,0.5~0.7价值较低,0.7~0.9价值中等,>0.9诊断价值高,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不同序列出血量及GCS评分 重度组SWI序列出血量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FLAIR序列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与重度组T1WI序列、T2WI序列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患儿MRI不同序列出血量比较(±s,cm3)
表1 3组患儿MRI不同序列出血量比较(±s,cm3)
注:MRI,磁共振成像;SWI,磁敏感加权成像;FLAIR,轴位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1WI,T1加权成像;T2WI,T2加权序列。与轻度组比较,a P<0.05,与中度组比较,b P<0.05
组别轻度组(n=29)中度组(n=37)重度组(n=14)F值P值常规MRI序列FLAIR序列0.11±0.04 0.15±0.07a 0.18±0.09a 6.150 0.003 T1WI序列0.07±0.02 0.08±0.03 0.13±0.06ab 15.246<0.001 T2WI序列0.09±0.03 0.11±0.05 0.16±0.08ab 9.008<0.001 SWI序列0.15±0.06 0.85±0.13a 2.68±0.51ab 571.696<0.001
2.2 不同MRI分级患儿GCS评分 轻度组GCS各维度评分最高,中度组次之,重度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儿GCS评分比较(±s,分)
表2 3组患儿GCS评分比较(±s,分)
注: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轻度组比较,a P<0.05,与中度组比较,b P<0.05
组别轻度组(n=29)中度组(n=37)重度组(n=14)F值P值语言反应3.83±1.04 2.41±0.56a 1.28±0.25ab 62.049<0.001睁眼反应2.39±0.53 1.98±0.48a 1.17±0.13ab 33.040<0.001肢体运动4.71±1.24 2.89±0.72a 1.46±0.34ab 67.766<0.001
2.3 GCS评分与MRI-SWI序列出血量相关性 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病毒性脑炎患儿GCS各维度评分与MRI-SWI序列出血量呈负相关(r<0,P<0.05),见表3。
表3 GCS评分与MRI-SWI序列出血量相关性分析[r(P)]
2.4 MRI-SWI序列出血量对重度病毒性脑炎的预测价值将MRI-SWI序列出血量作为检验变量,将重度病毒性脑炎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见图1),得到MRI-SWI序列出血量预测重度病毒性脑炎的AUC为0.898,AUC的95%CI为0.804~0.991,最佳阈值为1.005 cm3,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182,约登指数为0.039,当MRI-SWI序列出血量达到最佳阈值时,可达到最佳预测价值。
图1 MRI-SWI序列出血量对重度病毒性脑炎预测价值的ROC曲线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发病急骤,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常见的包括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蜱传播脑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虫媒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呼吸道传播病毒,另外淋巴脉络丛脑炎病毒、狂犬病毒也较为常见[5]。而由于病原体不同,病毒性脑炎患儿常表现为不同临床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惊厥等,也可表现为癫痫、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肢体瘫痪等,即使积极进行治疗,仍有部分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可遗留严重后遗症,预后较差,甚至可导致死亡。另外,由于病毒侵犯脑实质,可以排列在内皮细胞核内,破坏内皮细胞连续性,机械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脑出血或点状出血的发生,且病毒感染可导致脑血管血栓形成、管腔狭窄等,也可导致脑出血的发生[6]。因此,尽早对病毒性脑炎进行诊断及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对治疗及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度组患儿SWI序列出血量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FLAIR序列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与重度组T1WI序列、T2WI序列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MRI-SWI序列出血量在不同病情程度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差异显著,而常规序列无法清晰鉴别不同病情的病灶出血量。SWI序列是以T2WI序列为基础,主要通过辨别不同组织间磁敏感特性,对梯度回波进行薄层重建,通过相位图、幅度进行成像,具有高分辨率、完全流动补偿、高信噪比的优势,与常规T1WI、T2WI序列不同,该序列能够对出血、静脉血管及铁沉积的检查具有高敏感度,对钙化、去氧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沉积等,呈低信号表现,尤其可清晰显示小静脉或微小出血[7]。本研究中,轻度组患儿GCS各维度评分最高,中度组次之,重度组最低,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病毒性脑炎患儿GCS评分各维度与MRI-SWI序列出血量呈负相关,说明MRI-SWI序列出血量与患儿昏迷程度密切相关。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由于病灶多数为双侧、多发,且通常伴有出血情况,可导致弥漫性脑水肿,脑组织被血肿压迫后发生缺血缺氧,以致患儿出现意识障碍,若出血累及脑基底节区,可出现肢体瘫痪症状,累及脑干区,则会发生生命危险[8]。另外,本研究中,MRI-SWI序列病灶出血量预测重度病毒性脑炎的AUC>0.7,MRI-SWI序列病灶出血量在预测重度病毒性脑炎中均具有较高价值,当达到最佳阈值时,具有最佳预测价值,说明MRI-SWI序列出血量可帮助临床评估与预测患儿病情严重程度[9]。MRI-SWI序列较常规MRI序列更能清晰显示小静脉出血,通过三维采集可将体积小于1个相位的出血灶进行清晰显示,对于病毒性脑炎病灶的出血体积能精确显示,并且能补充常规序列对病灶周围受累血管的显影,更有利于轻中度与重度疾病的鉴别[10]。但MRI-SWI序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采集数据需要较长时间,且需要患儿保持长时间静止,以致部分患儿无法配合检查,并且环境噪声、脑背景组织会对小静脉显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增强对比度,以加强小静脉显示。
综上所述,MRI-SWI序列能够精确反映病毒性脑炎患儿病灶出血量,帮助临床评估与预测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