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对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疗效
2021-11-30梁锋樊哲于圣
梁锋,樊哲,于圣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辽宁 大连 116033)
胃穿孔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是在胃溃疡疾病的基础上暴饮暴食所导致,胃穿孔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由上腹部或穿孔部位扩散至全腹部[1]。临床治疗中常采用传统的开腹修补术,但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各机能呈下降趋势,且大部分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导致耐受性较差[2]。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有研究[3]发现,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4例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探究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将运用开腹修补术治疗的67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运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的67例患者归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男37例,女30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2.56±6.16)岁;穿孔位置:胃窦有39例,胃大弯有15例,胃小弯有13例;出现穿孔至手术时间9~24 h,平均时间(16.45±3.48)h。研究组患者男35例,女32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1.71±6.37)岁;穿孔位置:胃窦有37例,胃大弯有16例,胃小弯有14例;出现穿孔至手术时间11~24 h,平均时间(17.05±3.32)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大热、脉快、休克等;体格检查表现为腹部坚硬有板状,按压腹部时有压痛感、松开按压处时有反跳痛,叩诊时肝浊音界消失;X线检查时表现为膈下新月形阴影;CT检查发现胃内有游离的气体。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者;年龄60~85岁。排除标准:合并有梗阻病征者;伴有肺、肠等器官严重病变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围手术期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给予呼吸支持、血常规检查、心脏监测、营养支持、体温控制、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运用开腹修补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麻醉显效后,消毒铺巾;于患者上腹部做12~17 cm的切口,切开皮肤表层后,分离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向两侧分离腹直肌,后打开腹直肌后鞘、壁腹膜,进入腹腔内;手部消毒后探查,清除胃内污染物,同时准确寻找穿孔部位对其进行修补;采用0.9%氟化钠注射液消毒以及清除腹腔、胃内容物或残渣,放置引流管,后依次缝合并包扎各组织。术毕,将患者送回病房。
研究组患者运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全麻,并铺巾消毒;取患者脐部下缘处做1 mm切口,插入气腹针,建立气腹(压力为1.07~1.60 kPa);在患者剑突下7.5 cm处行穿刺,置入腹腔镜,探查胃内穿孔情况,后建立2~3个操作台,在建立操作台时应严格依据穿孔部位进行,主操作台建立在胃穿孔部位;利用腹腔镜清除腹腔内的脓液,再经过穿孔部位向腹腔内放置吸入器,吸出多余胃液,术中剪取穿孔边缘的部分组织送至病理检查,并观察穿孔边缘的情况,若确诊为非癌性穿孔后,采用腹腔镜行间断性的缝合,采用8字形缝合法,缝合部位为与穿孔边缘距离5~8 mm处,利用0号或1号合成可吸收性的外科缝线,缝合1针或2针后则将其覆盖,可充分利用大网膜;术后采用大量0.9%氯化钠溶液清洗腹腔残留物,并留置引流管,最后缝合。
1.5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率,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术后患者胃穿孔愈合完好,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大热、脉快等症状消失,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术后患者胃穿孔愈合较好,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大热、脉快等症状明显好转,胃肠道功能明显改善;有效:术后患者胃穿孔愈合一般,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大热、脉快等症状改善,胃肠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术后患者胃穿孔愈合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大热、脉快等症状均无明显好转,胃肠道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术中,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对照组(n=67)研究组(n=67)t值P值手术时间(min)98.18±17.15 70.61±16.20 2.72<0.05术中出血量(mL)59.68±4.91 30.15±3.56 10.12<0.01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h)189.15±22.15 136.14±20.59 3.98<0.01首次排气时间(h)43.59±13.02 25.15±11.31 2.37<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血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4例、出血3例、肺部感染2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9%(2/67),低于对照组的13.43%(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
3 讨论
胃穿孔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也是消化性溃疡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大热、脉快、休克等症状[4]。老年人群由于其身体机能、胃肠道功能以及抵抗力下降,因此,发生胃溃疡合并胃穿孔风险较高。胃穿孔发病急,在出现胃溃疡合并胃穿孔后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同时还会提高病死率,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5]。有研究发现[6],胃穿孔患者发病后在24 h内给予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病情的治愈率。开腹修补术是临床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常用方法,但该术易对老年人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易增加术中的出血量,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微创技术发展迅速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直观性以及微创性,其在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过程中先通过胃部较小的穿孔部位置入腹腔镜,由此可清晰地观察到胃穿孔的大小、位置、基本形态,同时腹腔镜的视野较广,探查范围大,能明显地减少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发生[7]。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研究组治疗效率为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7%(P<0.05),提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疗效显著。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其能够通过辅助超声刀达到彻底止血的效果;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对于病灶的牵拉传递较轻,可避免术中损伤胃黏膜,从而有效地降低胃穿孔的复发率,提高预后[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中,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能缩短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时间,且术后恢复快。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术中未暴露相关的肝脏器官,且未使用相关器械,从而降低术中感染及减少术中出血量;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采用双极电凝,可有效改善胃黏膜损伤而激活中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避免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提高血清胃泌素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9%,低于对照组的13.43%(P<0.05),提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安全性高。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对于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应激反应较轻微,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有利于促进早期床下活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0]。
综上所述,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疗效显著,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