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年流行病学特征及围手术期护理

2021-11-30李水霞刘博王红李英陈晓丽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节段腰椎间盘出血量

李水霞,刘博,王红,李英,陈晓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未及时治疗甚至会出现马尾综合征、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产生不可逆损伤[1]。早期治疗方法多为药物治疗、牵引及中医治疗等方式,后期若症状逐渐加重,最终需要手术治疗[2]。近年来,经皮穿刺介入手术、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和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等微创手术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3]。为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病学现状,针对腰椎手术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本研究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近3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脊柱外科住院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标准:(1)腰痛向下肢放射;(2)体格检查腰部压痛或者无压痛;(3)沿神经分布区域的感觉异常;(4)下肢肌力正常或者减退;(5)影像学检查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6)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因各种原因未行手术治疗;(2)医疗记录不全或诊断不明;(3)既往进行过腰椎手术;(4)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折、腰椎滑脱、脊柱侧弯,合并肿瘤、结核等占位性病变。

1.2 方法 收集患者信息,包括病案号、年龄、性别、首次症状至此次手术间隔时间、症状、症状的侧别、手术节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及临床诊断。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共纳入6 888例,其中男3537例,女3351例。年龄分布在60~70岁区间内最多,占总例数的29.28%;40~70岁区间内占总例数的85.89%,见图1。

图1 患者年龄分布

2.2 症状特点及持续时间 49.25%的患者在发病1年以内入院行手术治疗,10%的患者于1个月内入院治疗,40.75%的患者超过1年。就诊原因为疼痛、感觉障碍和活动受限为主,分别占总例数的24.87%、9.03%和0.7%,同时存在疼痛及感觉障碍的占59.93%;同时存在感觉障碍及活动受限的占0.99%;同时合并疼痛及活动受限的占2.67%,仅1.21%的患者同时伴有疼痛、感觉障碍和活动受限。48.78%的患者伴有左下肢症状,30.37%伴有右下肢症状;19.57%伴有双下肢的症状;1.28%的患者不合并下肢症状。

2.3 手术情况 60.6%的患者进行了单间隙的手术,其中最多见的节段为L4~5节段;21.98%的患者进行了2个节段的手术,其中最多见的节段为L4~S1节段;8.01%的患者进行了3个节段的手术;1.19%进行了4个节段的手术。手术方式:单纯髓核摘除手术占62.91%(侧路镜占64.49%,融合术占35.66%),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占37.19%,其中机器人辅助手术0.73%。

74.08 %的手术在2 h内完成,仅有7.92%的手术超过3 h,平均手术时间128 min。平均出血量300.58 ml,其中617例患者需要术中输血,输血比例为8.95%,平均输血量为473.11 ml,输血血型主要以B型血与A型血为主。

3 讨论

脊柱外科相对于其他骨科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尤其是合并有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这就给护理协作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4]。器械护士术前需要规划好术中操作注意事项,对于不同脊柱手术需要准备器械有较强的认知,对于不同术者手术习惯进行分析。巡回护士除需要做好常规访视以外,还需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还需要解答患者对手术时、手术风险等问题予以解答,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5]。

脊柱外科常见的手术,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常规开放手术,术中失血量多介于300~500 ml,手术时间介于150~240 min[6-7]。本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min,平均出血量为300.58 ml;侧路径和后路径等微创方式通过更小的切口到达突出椎间盘位置,摘除病变髓核,直接解除椎管内压迫,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患者出血量少、恢复快,能达到与传统术式相似的疗效,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6]。

本研究中,617例需要术中输血,输血比例为8.95%%,平均输血量为473.11ml,输血血型主要以B型血与A型血为主。对于合并退变性脊柱侧凸需要矫正的患者,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的患者往往术中失血量大[9],目前血液供应紧张,对于预期失血量超过800 ml的患者,可于术前进行提前血液储存措施、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装置[10]、术后加强饮食及药物促进造血,术中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医师监测血压、生命体征变化,减少出血,积极补液维持血容量。术前护士与输血科进行沟通,交流患者一般情况、化验信息以及手术方式,告知既往类似手术出血量以及输血量,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液的充足供应[11]。术中积极与麻醉师沟通,确定输血时间后,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输血类型等信息,联系输血科及时取回需要的血液[12]。

本研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节段、好发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输血量、血型等信息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对失血量,是否需要输血,以及预期手术时间有积极的意义。另外,手术室需合理的进行护理人员的分配,尤其是对于手术时间长,难度大的手术,选择体力较好的年轻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与麻醉医师、术者间的术中沟通,配合手术顺利进行。然而,本研究为本院的单中心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今后扩大研究范围,进行多中心研究。

猜你喜欢

节段腰椎间盘出血量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腰椎融合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造成颈椎及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