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焰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

2021-11-30俞宏燕蒋佳敏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消法正气活血

俞宏燕,蒋佳敏,熊 焰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原发性肝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迅速,如不及时救治,致死率高,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另外,西医对于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手段也日新月异,种类繁杂。同时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特别是在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寿命方面发挥了明显优势。熊焰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累积了丰富经验,善于运用中医药诊治肝癌,使肝癌患者生存寿命得以延长,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西医对肝癌的认识

原发性肝癌是指好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肿瘤,以肝细胞癌较常见,在恶性肿瘤中处于第4位[1],具有病死率高、病程进展迅速、易反复发作、存活周期短等特点。本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较多见,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HBV的DNA和HCV的RNA序列的改变是肝癌发生的关键诱因[2]。其他病因还包括:①黄曲霉毒素:流行病学发现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地区,其肝癌患病率也较高,黄曲霉毒素种类不一,与肝癌相关的常见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1(AFB1),主要会引起抑癌基因发生突变;②不洁的饮用水:受到污染的饮用水中会含有较多蓝藻绿,有研究表明[3]其中的微囊藻毒素(MC)可促使肝癌的发生;③生活习惯(吸烟及饮酒):香烟中存在尼古丁等容易损伤肝脏的化学物质,长期饮酒会使肝脏硬变,从而诱发肝癌;④遗传因素:肝癌的发生存在家庭遗传倾向性,其与GST基因[4]、细胞色素P4501A基因[4]、乙醛脱氢酶2基因[5]等的遗传易感密切相关;⑤感染幽门螺杆菌:吴晓聪等[6]通过meta分析证实了幽门螺杆菌也是肝癌发生的因素之一;⑥血吸虫因素:血吸虫长期刺激胆管上皮,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癌。西医对于肝癌的治疗手段中,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但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且易复发,其还包括放疗、口服分子靶向药物、介入治疗等。因个体化差异明显,多采用一种或多种治疗手段进行个体化治疗,但未能完全治愈。熊焰教授认为本病治疗应结合患者病情、家庭因素及心理状态,给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方案。

2 中医学对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肝癌在中医古籍中并无具体病名记载,但依据其症状及体征,可归属于“肝积”“肝著”“积聚”“癥瘕”“黄疸”“臌胀”“癖积”等中医学范畴。古代关于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难经·五十五难》,其中谈及“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表明了本病的病名、病位、病性。又如《医宗必读·积聚》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也提及此病,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犯肝或素体虚弱、饮食失调而致。故本病的病因主要责之于“内因”及“外因”两大方面,内因包括脏腑气血阴阳不足、情志不遂、饮食失调,外因则为六淫邪气因正气不足侵袭人体,在两者作用下使湿、热、瘀、毒等蓄积,日久则发为此病。熊焰教授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本病多属于本虚标实,患者感染外毒之邪,同时偏好肥甘之品,以致肝失疏泄,气机升降之枢失职,气血津液运行停滞,日久导致湿热、瘀毒之邪内生,相互蕴结,形成肿块,病程缠绵,后损及于脾,致使肝脾两伤,迁延失治,发为此病。

3 临证经验

3.1 治法上主张“消补合用”

熊焰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本病多与湿热、瘀毒蕴结,日久损伤肝脾,气血亏虚,治法上主张“消补合用”,即抗癌解毒、清利湿热、活血散瘀等,同时兼顾脏腑气血阴阳,以祛邪不复伤正气。《素问》中关于治法有详细论述,如“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消法和补法首见于《医学心悟》,曰:“消者,去其壅也。”消法是指通过消散的方法使在体内形成的实邪逐渐消散。“补者,补其虚也”,补法是指通过补益、扶正的方法,从而恢复人体正气。熊教授认为肝癌的病性多属虚实夹杂,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处理好“消法”和“补法”之间的关系,做到祛邪不伤正、补益不助邪。如肝癌早期,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正气尚存,以实证居多,故以“消法”为主,酌情添加通利、散结之品,同时“补法”为辅;肝癌的中晚期,多出现黄疸、腹部胀满疼痛、食欲减退等明显症状,此时病邪已深入,损伤肝脾等脏腑,虚实夹杂,应以“补法”为主,扶助人体正气,以御邪深入,同时不易再受邪,并且佐以“消法”,缓解患者症状。

3.2 巧用补血活血之当归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7]当归也具有一定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熊教授认为肝体阴而用阳,本身就是阴阳统一的一体,体阴表现在肝藏血,用阳体现在肝主疏泄,随着病程的进展,肝主疏泄功能受影响,肝络瘀滞,形成的肿块可能随时出现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故熊教授抓住“血瘀”的病机,同时考虑到为防止大出血,使气血亏虚予以补血活血之当归,共奏补血活血、抗癌的奇效。

3.3 善用经验药对治病

关于本病的治疗用药,熊教授颇有心得,认为本病素有湿热、瘀毒蕴结,多属虚实夹杂,常选用药对治疗,如清利湿热之品茵陈、白花蛇舌草这一药对相须为用,佐以地龙通络、利尿,使肝经得通,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活血化瘀之品善用丹参、赤芍,肝络得以运行;解毒抗癌之品多用重楼、半枝莲,辅以鳖甲软坚散结;“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且肝脾同居中焦,生理病理方面相辅相成,故补益之品常用白术、茯苓,二者皆可健脾利湿,相互为用。

4 典型病例

患者黄某,男,55岁,2019年7月3日初诊。2015年因自觉腹胀难耐,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拒行手术治疗,有乙肝病史10年余,现规律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及口服靶向药物索拉菲尼,就诊时自诉右上腹胀满不适,纳差,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夜寐可,舌红,舌边可见有瘀斑,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瘀毒证。治法:清利湿热、化瘀解毒、抗癌散结,处方:茵陈20 g、白花蛇舌草15 g、地龙10 g、赤芍20 g、丹参15 g、柴胡12 g、蒲公英15 g、鳖甲10 g、枳实15 g、厚朴15 g、重楼15 g、半枝莲15 g、甘草5 g。15剂,日1剂,分2次温服,同时嘱患者多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清淡饮食,少食油腻、辛辣之品。

复诊:2019年7月20日行肝功能检查:白蛋白28.8 g/L,余均正常。患者自觉腹胀感较前好转,无明显口干口苦,纳差,现小便正常,寐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予上方,去蒲公英、丹参,加白术15 g、茯苓15 g、当归15 g。21剂,日1剂,分2次温服,并嘱其加强营养。此后患者定期门诊就诊,病情尚可。

按:患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长期有乙肝病史,癌毒及肝炎病毒叠加侵犯,且平素好食油腻之品,导致湿热内生,损伤肝脾,故治以清利湿热、化瘀解毒、抗癌散结。方中茵陈、白花蛇舌草清利湿热为君药,地龙以加强利尿,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兼以柴胡疏肝,蒲公英清肝热,鳖甲散结,枳实、厚朴合用,加强消痞除满之效,重楼、半枝莲抗癌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消法”为主,以期减轻患者腹胀症状。二诊仍续上方,但患者食欲减退,且有低蛋白血症,考虑方中寒凉药物过多,损及脾阳,脾失运化,故去蒲公英、丹参寒凉之物,加入白术、茯苓以健运脾气,兼以利湿,当归补血活血,以渐扶人体正气,体现了“消补合用”之法。

5 结语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手段虽日渐新颖,但其效果不甚显著,而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却发挥了其独特优势,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熊焰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离不开“湿热”“瘀毒”,病程中多伴有正气亏虚,善用药对及主张“消补合用”之法治疗本病,同时巧妙选用当归,预防出血症状,临床疗效可观。

猜你喜欢

消法正气活血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UHPLC法分析补肺活血胶囊中12种指标成分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裂项相消法的解题策略
对裂项相消法求和命题形式的归纳
商家“紧箍咒”消费者“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