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治未病”理念探讨“平衡理论”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2021-11-30寇龙威郭珈宜范仪铭王振亚郭艳幸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骨伤科正骨治未病

寇龙威,郭珈宜,李 峰,范仪铭,王振亚,郭艳幸*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党的十九大将“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健康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全民健康,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快节奏的生活模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方式,使得颈椎病、关节炎等骨伤科疾病的发病率日渐上升,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一大阻碍因素。在此背景下,“合理养生以防病,及时诊治以防变”的理念在骨伤科疾病的防治中显得尤为重要。

起源于两百余年前的平乐郭氏正骨(平乐正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学术流派,第七代传人郭艳幸教授在继承平乐郭氏正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基础理论总结出的“平衡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治未病”理念,基于“治未病”理念探讨“平衡理论”在骨伤科中的应用,对于指导骨伤科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治未病”思想源流及涵义、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体系概述、融入“治未病”理念的“平衡理论”与骨伤科疾病的防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与同道交流学习。

1 “治未病”思想的源流及涵义

“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历久弥新,具有超前的指导性。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远古人类“趋利避害”思想,后来随着医术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进步,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并被记载,并由原来单纯预防疾病的发生,延伸至贯穿疾病的全过程。

《周易》中“夕惕若厉”的描述形象地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后世医家逐渐将这种思想引申到防病诊病之中,《黄帝内经》云:“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指出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初步明确“治未病”的概念。张仲景基于五脏理论、五行关系,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体现了“既病防变”的思想,之后成为历代医家诊病中的要则。唐代孙思邈根据疾病“未病”“欲病”“已病”三种状态,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内涵。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与张仲景“当先实脾”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历经数千年,这些医家的学术思想不断推动“治未病”临床实践向前发展。

2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体系概述

平乐正骨经过二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其学术思想践行者和传播者已遍布全国,成为我国重要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郭艳幸教授为平乐郭氏正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中医药界首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郭维淮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业40余年来,致力于将平乐正骨提升为理论体系更完备、学术内涵更丰富的中医骨伤学术流派。郭艳幸教授在全面总结平乐郭氏正骨学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基础理论,构建了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体系。平衡理论认为人体内在的气血、脏腑、筋骨的协调平衡构成了人体的内平衡,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相互联系、和谐统一的协调平衡构成人体的外平衡。平衡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标志,健康之法本于平衡而守于平衡,恢复平衡是伤科治疗的目标,治伤之要着眼于平衡而求于平衡[1]。平乐正骨所讲的平衡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相对的平衡,不是固定不变的平衡,而是动态协调的平衡。“平衡理论”以“筋骨互用平衡”为核心,以“恢复和维持筋骨系统平衡”为防治骨伤科疾病的宗旨,倡导筋骨协调平衡状态下注重顾护患者日常起居与膳食,坚持形神统一平衡与天人合一平衡,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筋骨失衡的亚健康或疾病状态下注重调摄人体气血与脏腑,遵从标本兼顾平衡与动静互补平衡,促使筋骨恢复协调平衡,以防止疾病的传变。

3 融入“治未病”理念的“平衡理论”与骨伤科疾病的防治

根据孙思邈学术思想中“未病”“欲病”“已病”的疾病状态划分,平乐正骨将骨伤科疾病分为筋骨协调平衡的健康状态以及筋骨失衡的亚健康或疾病状态[2]。“治未病”理念的践行要求医家在防治骨伤科疾病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应有所侧重:疾病状态下注重养生以防病,亚健康或疾病状态下注重调摄以防变。未病养生强调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通过正确的养生方法,以维持筋骨的平衡状态,预防筋骨系统疾病的发生;已病防变内涵在于及时明确诊断,预知疾病转归,通过调摄气血、脏腑、心神,促使机体恢复平衡,以达到康复之目的。

3.1 筋骨平衡健康状态注重养生以防病

3.1.1 天人合一,顺应四时 天人合一平衡论是平乐正骨理论体系的一大特色[3],也是指导人体预防骨伤科疾病发生的重要法则。《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一分为二,自然万物皆以阴阳属性论。自然界之阴阳二气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从而产生了二十四节气及四季的变换。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整体中的局部,人体与自然界阴阳二气相通,生命活动亦随着自然界之阴阳消长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隐喻了人体应顺应四时变化而养生的观点。天人合一平衡论认为,机体气血津液、脏腑、筋骨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与自然界密不可分,预防骨伤科疾病过程中要注重“顺天因时”,顺,即是遵从,适应;天,即是气候节律变化;时,即时令。人体要顺应时令气候节律变化规律,协调机体阴阳的太过和不及,使人体与自然阴阳二气协调一致,成为内外和谐平衡的统一体,以达到筋骨康健、身体安然、天人合一的目的。

春三月,万物生发,阳气回升,人体宜增加户外活动,舒展筋骨,使机体阳气得以宣发,气机畅达,脏腑气血经络各司其职。可选择散步、游泳、五禽戏之虎戏、《遵生八笺》之肝脏导引法等运动以舒肝解郁、舒筋通络。夏三月,万物番秀,阳气旺盛,人体宜适度活动,顺应保养夏长之气的规律,同时注意防暑降温,以免耗气伤津。可选择广场舞、健身操、五禽戏之猿戏、《遵生八笺》之心脏导引法等运动以养护心阴、强筋健骨。秋三月,万物萧条,阳消阴长,人体运动时勿过度,注意顾护真阴,避免燥伤津液。可选择慢跑、五禽戏之鸟戏、《遵生八笺》之肺脏导引法等运动以宣肺养阴,濡养筋骨。冬三月,万物闭藏,阳气内蓄,人体不宜剧烈运动,以免扰动体内阳气,使真阳受损。可选择瑜伽、五禽戏之鹿戏、《遵生八笺》之肾脏导引法等运动以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3.1.2 起居有常,膳食平衡 起居有常平衡论秉承于古老的中医传统养生思想,从日常起居层面指导人体预防骨伤科疾病的发生。广义上理解,人体起居包罗万象,大至居住环境,小至穿衣着被,不一而足。常,即规律,起居有常平衡论就是指人体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应遵循自然界之规律以及机体之生理常度。平乐正骨平衡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人体应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及其自身的生理运行规律,做到起居有常、作息有时、饮食有度、劳逸结合、畅悦情志、房事有节,则能保持脏腑健运、气血调和、筋骨平衡;反之则气血逆乱,筋骨失衡[4]。

膳食平衡论认为,人是一个协调平衡的有机整体,在生理状态下,均衡合理的膳食有助于五脏六腑平衡协调,使气血旺盛调达,筋骨充养而强健,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骨伤科疾患[5]。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之说法,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曰:“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指出平衡膳食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食疗是首选,其次才是药物治疗。食有五味,酸生肝、苦生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不同性味的食物滋养不同的脏腑,五味平衡配伍能协调脏腑气机,保证机体骨骼充实强健[6]。人体可通过平衡膳食以调理阴阳寒热以及脏腑虚实,以达到骨正筋柔,身体康健之目的。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做到饥饱有节、寒热有节、五味俱全、荤素平衡、饮食清洁,并注意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辨证施膳,方可五脏调和,五脏和则气血充,气血足则筋骨得濡,人体康健。因此,膳食平衡是机体维持阴阳气血平衡、预防骨伤科疾病发生的基础。

3.2 筋骨失衡的亚健康或疾病状态注重调摄以防变

3.2.1 气血共调,五脏协调 气血共调平衡论认为,首辨气血是骨伤科疾病诊治过程中防变的核心。气血乃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无不根于气血。气与血二者互根互用,不可分割,任何一方的偏盛或者偏衰均会影响另一方生理功能的发挥。筋骨损伤可造成气血功能失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气伤痛,形伤肿”理论最早阐述了伤科病机以气血为要的学术思想。气血平衡论指出[7]:损伤首犯气血,气血乱则伤病生,伤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核心就是调理气血至平衡状态。平衡理论认为,气血失衡分为实证、虚证、虚实夹杂三类。认为实证多发生在损伤早期,以气滞血瘀为主;虚证即气血亏虚,或因失血过多,或因瘀血不去,新血难生,亦或因脏腑失司,气血乏源;虚实夹杂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临床中根据不同证候进行辨证论治,或补气,或行气,或养血,或活血,通过调理气血,促使气血平衡,使气血充足,运行有常,筋骨脏腑得以濡养,而伤病自可痊愈。

《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指出筋骨损伤不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同时可造成脏腑失合,生理功能紊乱。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损伤会造成瘀血阻滞、全身气血失衡,气血失衡必然破坏五脏系统的平衡;反之,五脏失衡,生克制化紊乱,则气血化生循行无度,必然导致筋骨失养失衡,酿成筋骨之病,或影响伤病康复[8]。五脏平衡论认为:骨伤科疾病与脏腑关系密切,诊疗筋骨疾病过程中要做到已病防变,协调五脏必不可少。在骨伤科疾病诊治中,通过调和脏腑,促使五脏和合,使气血生而有源,筋骨得以濡养,筋骨失衡状态才可得以转化。以骨折为例,初期瘀血阻滞,治宜破血祛瘀,兼以疏肝理气药,以防肿胀持续加重;中期气血不和,经络不通,治以调和气血,通络止痛,以促使骨愈合;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治以养气血、补肝肾,兼以调和营卫,以防筋萎、骨不愈合。

3.2.2 动静互补,兼调心神 数千年前,祖国医家就认识到“动”之于人体的意义。汉代名医华佗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动诸关节,以求难老。”经脉以通为用,运动形体可以畅通经脉,畅和气血,以达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之目的。动静互补平衡论认为,人体通过运动形体,能够畅达全身气血,使气血充盈相和,脏腑筋骨百骸得养,筋骨强健,伤病也因之早愈。平乐正骨不仅吸纳传统运动养生思想,主张人体通过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结合骨伤科疾病特点,总结出独具特色的功能疗法。功能疗法是平乐正骨七方法之一,主张机体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关节活动,促进气血流通、活络筋骨,以达到促进骨折愈合、防治关节粘连之目的,是骨伤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静,即安静,静止,一则指形体的相对静止、固定,一则指心神的调养。唐代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用杉木皮数片,周围紧夹缚,皆留开一缝,夹缚必三度”的描述,详细介绍了肢体损伤后要予以患处制动的方法。伤科的“静”指对患处的制动、固定及机体的静息与静养,“静”是相对的[9]。《灵枢》有云:“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神属道、形而上的范畴,形而上便是非器质性阶段,守神就是治未病,就是使疾不生或将疾病控制在非器质性阶段的功能状态,如此则为上工,即最高明、智慧的医者[10]。历代医家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向来重视情志的调摄。《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情志层面指出虚怀若谷,恬淡无欲乃身体康健的一个重要因素。《灵枢·百病始生》云:“喜怒不节则伤脏,伤脏则病起”,指出情志不遂、急躁易怒、忧思抑郁等五志过极易导致气机逆乱,气血不和,脏腑气血阴阳不调而发病或者病而难愈。

古老哲学认为万事万物均处于运动不息的状态,祖国医学和哲学一脉相承,把人体看作一个处于动态变化的整体,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平衡理论认为,在已病防变过程中,要动静相宜,劳逸结合,以使动以养形、静以养神,达到形与神俱,诸病得消之目的。骨伤科疾病发生后,坚持“动静互补,形神统一”的原则,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骨折为例,伤后需“静”(适当固定),使断端保持几何位置的相对不变,同时配合“动”(功能疗法),并注重调摄心神,以促进损伤肢体之康复。

3.2.3 筋骨互用,标本兼顾 中医典籍中“诸筋者皆属于节”“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宗筋者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的思想详细阐释了筋与骨相辅相成的生理联系。病理状态下二者亦可互相影响,筋络骨,骨连筋,筋驰、筋萎、筋挛均可影响骨的功能,骨伤、骨萎也必导致筋无所依而造成筋驰、筋萎甚至筋废[11]。筋骨平衡论认为,筋主动,在外,属阳,骨主静,在内,属阴,一阴一阳,二者互根互用,协调平衡共同完成人体的运动。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是防治骨伤科疾病的重要方法,功能疗法是平乐正骨的精髓,重心在于协调筋肉与骨骼的平衡,以筋带骨,使骨张筋,调筋以养骨,养骨以护筋,做到筋骨并重,以增加筋肉柔韧之性以及骨骼刚强之度,促使失衡之筋骨恢复协调平衡状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12],提出了诊病要探求根本的思想,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学说,影响深远。标本平衡论[13]认为,标本是一个相对概念,内因是本,外因是标;正气是本,邪气是标;内病为本,外症为标;整体是本,局部是标。在防治骨伤科疾病过程中,需明确标本轻重缓急,把握标本的辩证关系,坚持标本兼顾原则,预防疾病传变,促使筋骨失衡状态得以转化。

4 结语

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防治骨伤科疾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平乐正骨基于“未病”“欲病”“已病”的状态,将骨伤科疾病分为筋骨协调平衡的健康状态以及筋骨失衡的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根据人体筋骨关节系统的发展规律及病理、生理特点,采用多种科学方法进行养骨、护骨,改善筋骨失衡的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促进或维持筋骨系统的平衡,预防骨伤科疾病的发生[14]。平衡理论蕴含的“未病养生”“防治结合”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谋而合,并将“治未病”理念贯穿于骨伤科疾病的全过程。有效准确辨识筋骨状态,采用针灸、食疗、药膳、草本、情志等方法全方位调理养护,或养生,或调摄,标本兼顾,动静互补,促使或维持筋骨协调平衡,对于减少骨伤科疾病患病率,满足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需求,实现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骨伤科正骨治未病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