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构建研究

2021-11-30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评估

邹 红 美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127)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论述,指出既要内化“德育”引导学生培育道德修养,又要外化“才育”开展思维训练和技能培养。显而易见,“德育”处于基础性地位,决定着“才育”的发展。志愿服务具有促进志愿者内在成长的功能,这一功能与立德树人教育具有极强的耦合性,因此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实践载体被大家普遍认为是有效开展德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手段和途径,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校的重视。早在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就提出,“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指出,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2]

推动大中小学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学习和体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和奋斗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大中小学志愿服务是由小学、中学、大学志愿服务等处于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不同阶段的志愿服务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影响。

志愿服务的目标和价值必须通过具体的志愿服务实践来实现,因而推进大中小学志愿服务教育就是要实现志愿服务一体化。准确把握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的现状,正确认识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的价值意蕴,科学探索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的实现路径,对于志愿服务的开展、发挥志愿服务的独特综合育人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所谓一体化,是指将原来相对独立的主体,依据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融入在同一体系中,相互包容、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等多方面的互动。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是指根据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地方与学校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分工与协作,使各学段志愿服务平稳、有序、良性衔接,体现志愿服务教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志愿服务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

自2020年3月以来,各地各校坚持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积极探索制定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方案,在劳动育人、实践育人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在大中小学普遍设立志愿服务岗位,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探索形成本地本校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大中小学一体化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志愿服务记录信息化管理;共建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理解接受能力、实践能力等,在准确规范志愿服务的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志愿服务的课程、丰富拓展志愿服务的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看到,对志愿服务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小学、中学与大学各学段各自为战,缺乏整体性规划和有效衔接,甚至还存在简单重复、脱节、倒挂现象,缺乏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志愿服务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因此,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需要。

1.大中小学志愿服务目标设计缺少导向性。大中小学从志愿服务的内容设计、组织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缺乏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主要表现为大中小学互不衔接、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评价方式单一、管理混乱等问题,造成志愿服务的随意性比较大,没有规范化,同时也使得服务缺乏后续性,从而不能达成教育的导向效应。

2.大中小学志愿服务培训指导缺少专业性。当前不同学段的志愿服务内容以传统的无偿献血、走访敬老院等为主,约占70%,而这类志愿服务与志愿者个人的特长结合较少,与志愿者个人的知识水平也不匹配。另外,由于专业性志愿服务指导教师的缺乏,对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协调较弱,无法组织专业性培训,导致学生志愿服务技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从而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最终导致学生积极性受挫、专业性提升不够。

3.大中小学志愿服务内容衔接缺乏渐进性。目前的志愿服务教育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层次不明显、不清晰,在文化涵育、课程建设等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没有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必须根据大中小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差异化的志愿服务教育。

4.大中小学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缺乏贯通性。在实践中,大中小学志愿服务存在招募机制不规范、保障机制不充分、评价机制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实在等运行机制问题,如招募志愿者时不注重志愿者的能力水平,招募方式简单化、形式化,导致志愿者素质较低、志愿者流失率高;组织运行制度、师资保障制度、教材保障制度以及舆论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大多数大中小学学生在校时并不了解学校的志愿服务教育;评价机制单一,报喜不报忧,评估方式不客观,导致志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激励保障措施不实在、不落地,导致志愿者没有归属感,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下降,最终造成志愿者队伍稳定性、持续性不够。

二、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的价值意蕴

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在社会学里是指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就是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经验,将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发动、策划、动员、运行和总结等各个环节纳入系统的运行体系中,构建顶层设计机制、组织运行机制、评估反馈机制以及支持保障机制,保障志愿服务的正常运转,不断增强大中小学志愿服务的实效性。构建科学性、系统性的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保障。

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需要体现目标性、整体性、衔接性和贯通性。目标性是指在建设中目标导向要明确一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增强志愿共识、凝聚人心为导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整体性是指总体考虑大中小学各个学段志愿服务建设,通过顶层设计、合理布局,使各个学段的志愿服务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匹配,进而取得实效;衔接性是指在不同学段的接口处无缝隙、无重叠地做好对接,无跳跃、无重复;贯通性是指在设计中志愿服务目标和理念要一以贯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建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促进志愿服务的目标协同。大中小学志愿服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促进不同学段的学生全面发展。在不同学段,志愿服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的构建,一方面可以让志愿服务共性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在不同学段的志愿服务中得到一以贯之的落实;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差异性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在不同学段的志愿服务中得以分层实施,并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育效应。因此,要在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不同学段的阶段性特点,构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价值体系、方法体系、实践体系等,从而促进不同学段志愿服务的目标协同。

2.有利于强化志愿服务的力量协同。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的构建,一方面需要不同学段志愿服务组织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不同学段志愿服务及其资源有效沟通、衔接、共享的机制,加强相互关注、共同参与、相互支持,通过整合志愿服务各类资源,推动志愿服务的内容、方式、途径、资源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提升志愿服务能力,形成紧密相连的协同创新工作格局,从而实现不同学段自身体系内的力量协同以及其他学段志愿服务及其资源的力量协同。

3.有利于优化志愿服务的过程协同。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的建设,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课程体系;还要以生为本,针对性地设计志愿服务的目标、内容以及开展方式,并提供支持和保障,有效开展满足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志愿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4.有利于推动志愿服务的评价协同。科学评估是推进志愿服务创新的内在动力。当前,在只看分数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不同学段的志愿服务工作都很薄弱,而且在学生升学考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工作中,志愿服务评价只是一项“软指标”,造成学生对志愿服务重视程度不够,阻碍了志愿服务正常运行。因而,要想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就必须建立规范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应具有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志愿者素质能力、激励志愿者、提升社会认知度以及预测等功能,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不同学段信息获取、管理与利用,客观、科学地评价大中小学志愿服务的成效。

三、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的实现路径

志愿服务伴随着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学段的成长全过程,与单纯活动有着本质区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让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健康运转,关键在于建立相应的践行机制。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是一个有机体,主要由价值引领与顶层设计机制、内容衔接与组织运行机制、综合评价与评估反馈机制以及整合渗透与支持保障机制等子系统组成,只有各方面协调运行、充分发挥功能,才能为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

1.强化价值引领,构建顶层设计机制。一是强化价值引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指出:“志愿服务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因此,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弘扬的志愿精神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息息相关,应以此为方向,充分发挥其在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推进学生全面发展。[4]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恩格斯曾说:“我们抓不住整体的联系,就会纠缠在一个接一个的矛盾之中。”[5]大中小学志愿服务是一个高度统一的体系,只有处理好整体与不同学段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整体性功能和价值,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化的总体布局。一是要设计不同学段志愿服务的目标定位,形成层次贯通、学段目标合理的体系。大中小学要明确,志愿服务总体目标与各学段具体目标要保持衔接性,每个学段志愿服务目标的确立要以志愿服务素养为准绳,体现其阶段性,同时还要既能满足国家、社会的要求,又能兼顾不同学段、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保证目标的连贯性和递进性,进而产生教育合力。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志愿服务目标设置,将使大中小学各学段志愿服务的具体目标更具操作性。小学低年级注重志愿意识的启蒙,感知服务他人带来的乐趣;小学高年级注重志愿精神的培养,通过活动载体,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理解并践行志愿精神;初中阶段,注重增加志愿服务的知识与技能,初步养成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高中阶段注重丰富志愿服务体验,熟练掌握一定的志愿服务技能,理解志愿服务的创造价值,养成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志愿情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目标则侧重于服务,通过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实现自我完善和能力提升。二是要以课程为载体推进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建立统一的课程制度,使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的志愿服务形成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体系。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学段志愿服务的目标定位,在制度指导下制定科学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课程教材评价体系,实现同质性内容的“螺旋上升”,从而实现内涵式发展。三是要加强志愿服务一体化制度的顶层设计,不断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与完善。[6]成立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领导机构,领导和协调一体化建设;运用大数据,实现资源共享,打破“数据壁垒”,链接“信息碎片”,实现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中不同学段之间的志愿服务数据资源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治共享;科学设计好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综合评价与评估反馈机制以及运行保障机制,着力推进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激励,鼓励学校建立科学规范的激励制度,在社会上探索志愿服务回馈制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从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2.注重内容衔接,构建组织运行机制。一是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内容衔接设计。内容衔接是指根据大中小学各个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不同阶段的志愿服务内容。目前中小学阶段的志愿服务内容以体验式学习、自我服务为主,注重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进步,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校的志愿服务内容主要体现在认知学习上,更注重个体能力提升,注重学生的个人特性。可以将志愿服务基地、志愿服务内容以及活动等按照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学校志愿服务与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以及志愿服务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的要求进行有效连接,由具体到抽象,科学设计内容,进而形成一个纵向的完整的体系,使不同学段的志愿服务可以在各个方面实现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内容的对接。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在大中小学建立一体化志愿服务机制的关键在于组织结构以及领导统揽全局的能力。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领导机制。领导机制即通过科学的职责分工,建立行之有效的领导作风,确保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党委是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加强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对志愿服务的目标、工作统筹规划。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组织机制。按照规定的目标和计划,有效地组织各级、各单位、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形成责任明确、联合管理、全民覆盖的工作机制。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建立党委领导、分管领导主管、分管部门负责和团支部、少先队实施的中小学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以及“学校-学院-班级”高校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能力;建立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以及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化指导教师队伍,健全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系统开展志愿服务精神、要求、技能等志愿服务基本品质的培训;规范志愿者的招募过程,建立有效的招募机制,推动实施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志愿者服务章程,从而使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在自愿的基础上循序推进。

3.注重综合评价,构建评估反馈机制。在大中小学实现志愿者服务整合的程度以及志愿者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客观的评估和反馈。所谓评估反馈机制,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水平和技术方法来判断人和事的性质和过程,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给出反馈。构建评估反馈机制,要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以志愿服务教育的工作目标和志愿人员的行为守则为依据合理设计指标体系,从而使得评价过程能够贯穿引领始终,更加行之有效。

一是树立正确的评估指导思想。志愿服务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贯穿于整个活动,这种精神有利于帮助大中小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大学、中学和小学中建立志愿服务的一体化结构,必须要能够反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为激励手段。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必须把方向性放在首位,以此作为评估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是合理确定评估标准。由于学生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要想实现大中小学各个阶段志愿服务评价的有效连接,就必须把握不同维度的评价尺度,不同学段设计不同的指标:小学阶段,以正向激励为主,设计趣味性强、效果明显的指标;中学阶段,结合中、高考改革,将志愿服务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其中,成为入学参考的硬指标。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北京等多地就纷纷响应国务院办公厅的号召,先后出台了“将志愿服务纳入高中生综合评价和高考评价标准”“将志愿服务参与情况作为考研、就业的参考指标”等政策。

三是综合运用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就相当于指挥棒,因此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有效且可操作性强。一方面要建立包含基础性评价、关键性评价以及参考性评价在内的多元志愿服务综合评价机制,其中,基础性评价主要是对志愿者出勤率和服务时长的反映;关键性评价主要评估志愿人员的整体表现,是评判志愿人员工作好坏的依据,由服务能力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组织评价以及志愿者相互评价等四部分构成;参考性评价是志愿人员主观意志的体现,包括志愿人员的热情和志愿人员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要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综合性评估,增强评估方法的开放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法,避免以偏概全,从而使得主客观相辅相成,以确保评估方法的科学合理、数据的真实有效。

四是认真反馈和分析评估结果。实践中,评估结果往往都会与预期的目标有偏差,这与机制因素、设计原因、工作失误等相关联,因此需要对评估结果作出反馈和研究,以确保评估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反馈机制需涵盖志愿服务的各个环节,同时运用调查问卷、定期组织座谈会、个别访谈、临时提出建议等多种反馈方式,坚持以评估促进改革、以评估促进建设,使评估促进和评估建设相结合,为保证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4.强化整合融通,构建支持保障机制。以志愿服务为纽带,突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融通功能,建立校内外资源高度整合融通的“志愿服务链”,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机衔接,形成志愿服务教育的最大合力,进一步保障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一体化机制的运行。

一是构建大中小学志愿服务信息保障体制。借鉴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大中小学志愿者服务信息平台,关注新媒体,使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可以及时共享志愿者服务的数据资源,实现志愿服务供给精准化;利用大数据分析,统筹协调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利用微信、网站等新媒体网络发布志愿服务的内容、要求等信息,便于学生了解信息、参加活动,实现志愿服务的便捷化。

二是构建大中小学志愿服务法制保障机制。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地方立法和行政法规,尚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因此需加快国家层面志愿服务的立法,明确学生、服务对象、学校、社会等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与责任范围,让志愿服务活动有法可依;完善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完整的志愿服务法律体系,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一体化建设。[7]

三是构建大中小学志愿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充分挖掘和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和地方资源,以志愿服务为纽带,积极动员各级各类力量的广泛参与。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志愿服务知名度;另一方面,完善和健全志愿者激励与权益保障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评估
志愿者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以志愿,致青春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