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实施难点分析
2021-11-30薛艳
薛艳
(西安高新城棚改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引言
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国有企业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围绕健康经营和降低经营风险等方面进行。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深化制度改革,推进业财融合模式,才能让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化和准确化。
二、国有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难点
(一)缺乏业财融合意识
业财融合的理念不仅仅是将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捆绑和叠加,而是更深层次地将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让财务管理更具灵活性与有效性。但现阶段大多数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对独立,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彼此工作内容的了解不够全面,缺乏业财融合意识[1]。同时,在具体推进业财融合过程中,缺乏统一目标,经验不足,使业财融合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欠缺完善的业财融合制度
传统财务工作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作为工作准则,对于权力和责任有明确的划分,能够有效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冲突和问题。现代国有企业的业财融合制度并不完善,无法将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导致权责划分不清,甚至出现交叉状况,这是业财融合过程中的较大阻碍。
(三)企业业财融合人才储备不足
业财融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具有业财处理能力的人才。但是,一方面国有企业现有财务管理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核算型会计人员,他们对项目业务知识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业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知识也只知皮毛,并且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认为财务管理属于财务部门,对深入学习业财融合中的业务知识与财务知识缺乏动力。业财融合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业财融合的推进相对困难,即便勉强实施,也会因为业财融合团队综合素质不高而影响业财融合的实际效果。
三、现阶段国有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一)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业财融合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具体的业务进行更为精确的会计处理,能得到准确的财务信息,为财务管理提供有效参考。准确的财务信息能够为会计核算、财务预算以及相关业务的财务风险评估提供有效数据,协助企业生产经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资源方面,国有企业有着来自国家层面的扶持,但对于客户和消费者,国有企业需要通过自身高质量的服务、高品质的产品征服对方,从而实现良性发展。业财融合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准确分析,帮助企业获取市场反馈,可以动态调整企业的战略重心,防范市场风险,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更符合当前阶段的财务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的传统财务管理制度欠缺灵活性,通常得一段时间后才有相应的财务数据反馈,存在体制僵硬、流程死板的状况。业财融合的出发点是同时关注企业的财务和业务,能实现不同端点的有机融合,做到动静结合。但业财融合需要企业建立更符合当前阶段的财务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协调多部门的工作[2]。
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难点的解决策略
(一)自上而下,正确认识业财融合的作用
第一,积极学习业财融合的相关经验。目前业财融合模式在国内外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对相关案例进行充分学习和研究,认识到业务和财务二者有机结合所产生的实际作用。第二,将业财融合纳入企业改革转型工作中,在战略层面重视业财融合。企业在做好充分调研和准备的基础上,对业财融合进行科学全面的设计,以保证业财融合工作开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前期可采用试点的方式逐步推进,将业财融合逐步全方位渗透进财务管理;第三,层层分解目标,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双管齐下,组建业财融合团队,让财务人员参与到业务流程中,全面了解各项业务流程,完成自身转型,为企业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二)全方位配套业财融合条件
第一,技术上的支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变得庞大,更具有数据化特征。因此,国有企业要在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上提供支持,如提供高效的管理系统,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云端平台,推进业财融合的有效进行[3]。第二,权限开放。权限开放是指财务部门对信息的查看权限。业财融合是将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有机结合的财务管理手段,因此财务管理部门的权限需要进一步在合理范围内开放,要保证财务部门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具有即时性和动态性,从而使财务人员能够对所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进而设置精准的指标,对整个企业的运行状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第三,融合标准的确立。国有企业下属部门数量多、种类多,基于如此复杂的体系,业财融合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部门推行不同的标准,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要确保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全面性,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标准流程,提高业财融合的效率。
(三)培养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业财融合型人才
人才是国有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企业要顺利实施业财融合,就要培养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这些复合型人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是从企业现有财务人员中选拔出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员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让其深入一线参与业务经营决策,由此逐渐推进企业业财融合的实施。二是从业务一线选拔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人员组成业财融合团队,让其学习有关的财务知识,在业务能力结合财务知识的基础上推进业财融合的实施。三是借鉴已有业财融合成功案例,引进业财融合型管理人才,推进企业业财融合体系的完善。
(四)构建适用型业财融合模式
业财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市场环境、对自身经营状况的把控能力,是促进国企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大部分国企可采用以下方式初步构建业财融合模式[4]。
首先,采用技术手段。国有企业可以在自有财务系统的基础上搭建业务信息输入与处理系统,对业务部门的业务信息进行会计处理,并将结果提交至财务系统进行存储和比对。此外,还需在财务报表的体系内添加不影响正常财务工作的业财融合信息栏,为各部门提供更为准确的财务信息反馈。其次,可以从流程上进行优化。对于部分周期长、环节复杂的项目,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可借鉴相关管理技术对整体信息进行把控,以确保企业的资金流向、资源投入符合实际需要。例如,企业可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对业务部门的活动信息进行收集与控制。
(五)推进业财融合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从某种层面来看,业财融合是一种对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处理,需要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规范。
首先是财务制度的梳理。由于业财融合是对双重信息源的收集和处理,传统的财务制度必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相关人员要对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调整和规范,修正相应的制度,同时,还需对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其次是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要有适用于业财融合的相关系统,在系统内部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从而养成流程式的操作规范。最后是优化数据处理结果。将业财融合后的数据反馈给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确保企业运转的正常进行,实现数据的有效性利用,帮助业务部门改善存在的问题,推进业财融合流程的标准化,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业财融合流程。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呈增长态势。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刺激,国有企业逐渐走出国门开展交流,与世界接轨,但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时间短、企业的管理方式单一,它们要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主动迎接挑战。作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业财融合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良好选择,它可以降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进而促进国企稳定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正视业财融合中的各种困难,主动向具有先进经验的企业进行学习,采用科学的手段推进业财融合管理工作,构建完善、标准的业财融合流程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