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俭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浅析*
2021-11-30许方沥朱克俭
许方沥 朱克俭
1内江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四川内江 641000
2湖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长沙 410006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指由于胃黏膜腺体萎缩减少,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慢性炎症[1]。高盐饮食、偏食辛辣是其常见的致病因素[2]。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疾病,在CAG基础上发生的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被列为肠型胃癌的癌前病变。近年来,肿瘤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增加,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内江市恶性肿瘤类单病种死因中,胃癌排在第3位[3],而CAG是早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4],早期治疗CAG对于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首批64家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代。创始人欧阳履钦(1884-1951)临床擅长内科疾病诊治,亦精通妇、儿、眼、喉及外科。该流派在学术上重视杂病临证思维,以“寒温并重、不偏不倚”“对比思辨、同中求异”“抽添补泻、层次分明”为主要特点。朱克俭教授作为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第3代传承人,临床上擅长应用中药治疗CAG。笔者有幸在朱克俭老师处跟随学习1年,收获良多,兹将其治疗CAG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CAG的病机及治则
中医将CAG归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认为其病因为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及寒气为患等。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了“痞”的基本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心下痞,按之濡”,并进一步指出其病因病机为正虚邪陷,升降失调。《诸病源候论·痞噎病诸候》提出“胃痞”病因有风邪外入、忧忿气积、坠堕内损,病机为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血气壅塞,不得宣通。关于“胃脘痛”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以上条文说明胃痛与肝气郁滞、肝胃不和有关。《素问·举痛论篇》还阐述了寒邪入侵引起胃痛的机理。《兰室秘藏》论其病因病机多系饮食劳倦而致脾胃之虚,而后又为寒邪所伤。而关于“嘈杂”的论述始见于《丹溪心法》,认为痰为其病因,应治痰为先。《医学入门·嘈杂》有载:“心嘈似饥又烦杂。”《景岳全书·杂证谟》言:“总之,嘈杂一证多由脾气不和,或受伤脾虚而然。所以治此者,不可不先顾脾气。”现代医家以李佃贵教授、王彦刚教授等为代表,提出了从“浊毒”论治CAG的重要学术观点,认为虚、瘀、浊毒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5-6]。虚可以致瘀、生浊毒,浊毒、血瘀又会加重气虚,总的来说是互为因果的过程。朱克俭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CAG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湿热瘀结胃络,脾胃气阴(阳)两伤,久则蕴毒结聚”,治宜袪湿除热、化瘀通络、健脾益胃(温阳),伴息肉、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则兼解毒散结,常以“健胃祛痛方”为基础方,根据具体情况临证化裁。
2 CAG的专方解析
“健胃祛痛方”由太子参15 g,白术12 g,薏苡仁15 g,女贞子20 g,黄连6 g,法半夏12 g,蒲黄10 g,蒲公英15 g,厚朴12 g,陈皮10 g,甘草5 g,三七3 g,延胡索15 g组成。方中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能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具备“大补元气”之效;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该方以太子参健脾益胃、黄连清热祛湿共用为君药,直中CAG“脾虚”和“湿热”的基本病机。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能益气健脾、利水燥湿,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其味甘气和,清中浊湿,能健脾阴、大益肠胃;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专入血分,以治香之气,兼行气分,故能导瘀结而治气血凝滞之病。上述三味共用为臣药,辅君药补脾胃、祛湿热、化瘀止痛。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利气,止痛,《医学启源》言其可“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三七甘、微苦、温,归心、肝、脾经,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经,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本方以蒲公英清热解毒,法半夏和胃燥湿且化痰,延胡索调肝而通行气血,加上三七活血化瘀,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共为佐药,佐助君臣理气和胃、活血止痛,清热消痞。另有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益脾胃、调和诸药。戚经天等[7]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30余年公开发表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文章,发现目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普遍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化瘀解毒为主,且药性平和。健胃祛痛方的组方用药与该研究结果相符。
3 临证加减及注意事项
临证加减:胃脘胀满者,加枳壳12 g、牛皮冻15 g;胃脘刺痛者,加红花12 g、丹参15 g;脘胁窜痛者,加白芍15 g、郁金15 g;冷痛喜温者,加桂枝12 g、高良姜6 g、香附15 g;伴灼热口苦者,加黄芩12 g、山栀12 g;伴乏力便溏者,太子参改党参,或加黄芪15 g;伴口干苔少者,加石斛15 g、麦冬12 g;伴泛酸嘈杂者,加乌贼骨12 g、瓦楞子10 g等。针对镜像病理加减:胃黏膜鲜红按郁热、湿热加减;以白为主按气虚、虚寒加减;糜烂出血加白及6 g、三七3 g;腺体萎缩加丹参15 g、莪术10 g;炎性息肉及肠上皮化生加浙贝15 g、夏枯草12 g、牡蛎20 g;上皮内瘤变加臭牡丹30 g、藤梨根15 g等。
根据朱克俭老师的临证经验,连续治疗1~2个月可明显改善症状;连续治疗3~6个月可以改善胃镜镜像及病理炎症程度;坚持服药6个月以上可达到控制息肉复发、逆转腺体萎缩或消除肠化、上皮内瘤变的目标。在治疗用药的同时,应对患者的饮食、起居、劳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要求患者积极遵以医嘱。如辨证为胃热阴虚津伤者,饮食宜多食清润养阴生津之品,如清炖水鸭、薏苡仁百合小米粥、冰糖蒸梨及新鲜水果、蔬菜等;忌食辛辣刺激、燥热肥腻、煎炸烧烤等食物,如尖椒、花椒、胡椒、烟酒、羊肉、狗肉、荔枝、炒瓜子等等。
4 病案举隅
患者孙某,男,59岁,于2020年7月11日初诊。近3年以来上腹部胀痛不适,胃脘畏冷,食欲差,泛酸,大便不成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C-1型)。病理:胃窦萎缩(++),肠化(+++),单个核细胞浸润(++),个别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舌质暗红,边齿痕,苔白腻,脉沉弦。处方:太子参20 g,黄连7 g,白术12 g,薏苡仁12 g,蒲黄15 g,法半夏10 g,延胡索12 g,三七5 g,蒲公英15 g,厚朴12 g,炙甘草5 g,臭牡丹15 g,藤梨根15 g,浙贝15 g,煅牡蛎20 g,夏枯草9 g,高良姜6 g,牛皮冻15 g。上方10剂,每剂水煎取汁300 mL,每次温服100 ml,2次/日。7月26日二诊:患者诉胃脘疼痛不适缓解,纳食增加,胃脘畏冷感觉减轻,但胃胀仍较明显,进食后尤甚,大便仍不成形,舌质暗红,边齿痕,苔白,根部苔微黄厚,舌面有裂纹,脉沉弦。处方:太子参15 g,炒白术12 g,茯苓15 g,陈皮10 g,姜半夏9 g,高良姜6 g,黄连6 g,枳实10 g,厚朴10 g,薏苡仁20 g,蒲黄15 g,三七5 g,白花蛇舌草15 g,浙贝15 g,煅牡蛎30 g,夏枯草15 g,炙甘草5 g,藤梨根15 g,白屈菜10 g。上方20剂,每剂水煎取汁300 mL,每次温服100 ml,2次/日。8月25三诊,患者诉胃胀不明显,口干,无腹痛,无明显泛酸,仍有胃脘畏冷感,大便不成形,舌质暗红,边齿痕,苔白腻有裂纹,脉沉弦。处方:太子参15 g,炒白术12 g,茯苓15 g,陈皮10 g,姜半夏9 g,木香10 g,砂仁6 g,蒲黄15 g,三七5 g,白屈菜10 g,八月札15 g,白芍12 g,白花蛇舌草30 g,枳实10 g,甘草6 g,浙贝15 g,牡蛎30 g,夏枯草15 g,桂枝12 g。上方20剂,煎服法同前。患者四诊、五诊继续服药3月余,于2021年1月13日复查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C-1型),病理:胃窦萎缩(+),未见肠化及上皮内瘤变。
按语:CAG是胃癌的癌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胃脘部饱胀不适、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相较于普通胃炎,CAG具有相对较高的癌变率;为降低胃癌的发生率,有必要在CAG阶段给予临床干预。在CAG的治疗上,西医仍以抗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调节胃肠功能等对症处理为主,远期疗效不甚理想。中医药治疗CAG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可通过影响肿瘤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达到调节免疫、控制炎症、逆转“炎-癌转化”的作用[8]。朱克俭教授从“湿热、虚、瘀”探查病机,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及胃镜和病理提示,制定了以健脾益胃治本,以袪湿除热、化瘀通络治标,兼解毒散结为辅的治法原则,以健胃祛痛方为主方,临证加减,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同时嘱咐患者坚持用药,并指导其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故每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