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及影像学分析
2021-11-30吴冠华
吴冠华
(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贵港 537100)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在目前临床上并非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癌症类型,属于一种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病理学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明确的少见病变,呈现中间性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潜能,少数患者的病情可出现转移,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对这种病情进行研究后,发现这种病症具有一定的局部侵袭性并且容易复发,在临床研究中认为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再加上放射型资料对患者进行诊断,但这种诊断体系依旧并不成熟,并不能够确认患者的病情,所以这种病情依旧在目前的临床影像学研究中属于一个盲区。为了保证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断效果,医务人员建议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和影像学表现做出患者的准确诊断,这样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结果。本次研究中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三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影像学特点,分析患者的病情诊断以及治疗方案,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选取我院收治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三名,其中包含一名男性患者与两名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2~59岁,平均年龄为(56.3±4.2)岁。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并不存在全身症状,均以鼻部的局部症状为主诉入院;一名患者的右侧颌面部有明显肿胀,对其进行轻轻触碰,可感明显,坚硬物表面较为光滑;一名患者在入院时,左侧鼻背有明显的膨隆症状,对患者的左鼻腔进行观察,可见有肿物对鼻道产生阻塞,其为灰白样物表面有明显脓涕;一名患者鼻腔可见明显灰白色新生物。
患者基本资料由我院统计学人员进行资料分析录入Excel表格,完成资料统计后,由数据统计人员进行资料分析。本次实验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经审核后审批通过。
1.2 方法
在患者手术前,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鼻窦三维CT检查,在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层厚设置为1 mm,层距设置为0.6 mm,对所有患者进行增强扫查,最终结果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
在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时,患者均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后患者的肿瘤标本经由甲醛进行固定,并且将其制作为厚约4 mm的石蜡切片与HE染色镜下进行观察,对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诊断,其中包含波形蛋白和平滑肌源性抗体等多项内容,确认患者的肿瘤性质。
2 结果
在实验结果中发现三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在入院时均有鼻腔堵塞和流涕的症状,有一名患者表现牙疼,其余两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疼痛和肿胀的感受,有一例患者出现鼻出血。在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中,CT平扫患者的肿瘤呈现软组织密度影,在所有患者中有一例患者增强后可表现为明显环形强化。
在CT检查中发现三名患者的肿瘤均表现为单发的软组织肿块,其密度并不均匀,体积在1.0~4.0 cm3左右,总体来说患者的肿瘤大小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骨质造成一定影响,一名患者在检查结果中发现有明确点状高密度影结合检查以及病理免疫组化检查,疑似患者的血管成分病变。
本次研究中的三名患者在完成实验后,均接受病理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进行实验确诊患者的病理表现有明显差异,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鼻道肿物情况,肿物以黄色为主,少部分患者呈现灰白色,表面并不光滑并且界限不清,可见患者鼻腔内有明显新生物,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将患者肿物前方弧形切开见肿物浸透中隔软骨,术中冰冻汇报为炎症或良性。
3 讨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在目前临床上并不属于一种常见病,而这种病症又被称为炎性假瘤或浆细胞肉芽肿等这种病症的病因和病情以及发病机制依旧没有得到统一的定论。在目前临床上依旧存在一定的争议,近年来认为这种病症的肿瘤体积较大并且具有清晰性和远处转移的特性,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死亡,所以被认为是一种肿瘤类型。
这种病这属于一种软组织肿瘤,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的可能性,而这种病症以青壮年和儿童为多发人群,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这种病症以女性患者较为多见,除此之外这种病症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最常发生于肺部,肺外部位是常见的发病部位,其他的系统包括膀胱、胃肠和口腔等系统均有一定的发病率,而肺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在目前临床上的复发率大于25%,转移率大约为5%。总体来说,头颈部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发病数量较少,主要发生于患者的扁桃体以及鼻腔鼻窦部位少部分患者的眼眶内,可出现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发病的情况,并且这种病情可能对患者的鼻窦造成侵犯。在近年来研究报道中,显示原发于鼻腔鼻窦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在目前还较为少见,迄今为止对国内外的资料进行检索,仅有27名患者为原发性鼻腔鼻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且大多数以个案报道为主,报道总数27名,其中包含男性患者6名与女性患者21名,患者的发病年龄在4~68岁,其中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9岁患者,在发病后临床症状均以流涕、面部疼痛和肿胀为主,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牙疼的早期症状,但患者在发病初期并不会出现全身性症状。
在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采用CT检查,可发现患者的鼻腔鼻窦有明显的占位性病变,并且患者的鼻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吸收和破坏,严重时还有可能对患者的前颅窝以及中颅窝产生影响,肿瘤巨大并且难以切除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具有较高的复发可能性,并且患者具有恶变和转移的可能,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死亡率大约在3%左右,总体来说这种病情并不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肿瘤,但一旦发病患者可能会受到较长时间的肿瘤影响,并且患者还可能具有较长的病程,治疗难度较大。在CT检查结果中,发现患者的病情出现边缘不清的情况较为明显,边缘不清的病情在患者的头颈部更为常见,并且很容易对患者的骨质造成侵袭。除此之外,在CT检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患者的组织,以密度不均匀软组织肿块为主,究其原因与病理成分和细胞排列等多种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所以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并不推荐选择CT作为影像学检查方案,相较于CT检查来说MRI征象和病理组织有更为良好的对比性。在本次研究中,三名患者的病情均原发于鼻腔患处骨质增生的情况,并且与患者的肿瘤起源部位一致,在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可见患者的局部出现膨胀性骨质破坏以及骨质中断吸收的情况,由于原发性骨组织的影响,患者还有可能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或边界不清的情况。具体的病情表现与患者的侵犯部位和病理特征有较为密切的关联。
总体来说,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并且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病情为主,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依靠病理学检查,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采用CT检查,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病变部位和邻近组织受侵袭的状况,还能够了解患者的肿瘤以及组织内成分这种特征,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现代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有积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