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防控措施
2021-11-30严涓朱小英王奕權王俊杰方凯杰
严涓 朱小英 王奕權 王俊杰 方凯杰
2019年底爆发的COVID-19疫情中,精神病专科医院由于其特殊性、局限性、精神障碍患者易感性等因素,面临着重大的感染风险[1]。2020年3月底韩国大邱市精神病院发生了大规模院内感染,我国也有精神病专科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报道[2-3]。本院作为杭州市唯一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服务范围辐射长三角地区。疫情期间通过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加强患者就诊管理,在严密的防控下医疗服务仍保持高速运转,现结合本院抗击COVID-19的经验,探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精神病专科医院防控措施的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1 精神病专科医院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防控特点与难点
1.1 患者来源复杂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具有个人行为不受控的特点,常规问诊难以追溯其是否存在流行病学的接触史。由于本院承担着杭州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精神病收治工作,此类患者的行踪及其接触人员更是无从知晓,此类患者接受住院治疗的迫切需求给医院疫情防范带来巨大的风险。
1.2 门诊需求骤增 疫情爆发时恰逢春节,人员流动量大、病源复杂,不同于其它综合医院,本院的门诊就诊量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加。除社会压力增加、季节等常规因素影响外,疫情的发生使得群众精神压力骤增,罹患精神障碍的概率也随之增高。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家庭及社区监管的松懈、服药依从性差等因素导致疾病复发的风险增高,使得疫情防控面临许多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
1.3 病房环境复杂 由于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存在自杀、暴力、外逃等风险,精神病专科医院采用病房封闭式管理。本院病房受环境的限制,通风设备欠缺、空气流通性差。出于安全的需要,开窗通风时的窗口开合程度一般较小,不能完全满足基本的空气更换。加上管理的需要,一个病房患者多易造成聚集,部分患者因病情影响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冲动、吐口水等行为,给患者之间的感染造成很大风险。
1.4 精神障碍患者易感染 由于长期服用药物、缺少适当活动、情绪不可控等因素,精神障碍患者的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4],成为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
1.5 防护设备相对不足、防范意识欠缺 精神病专科医院不作为一线抗疫单位,故相应的防护用具和设备相对欠缺。精神专科的医护人员因手术、创伤接触少,普遍存在院感不重视的现象,手卫生合格率在80%以下[5]。而且精神病专科医院除了常规的医护工作人员配置外,还有大量的护工及后勤工作人员,此类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观念均较薄弱,给医院防控带来巨大的风险。
2 制定防控方案
2.1 从源头控制感染 针对患者来源复杂的情况,本院采取警民联动,对于行踪不明、接触人员不明的病患,请求警方帮助以筛查其行踪。按照传染性疾病防控要求将一栋独立二层小楼改造成隔离观察病区(共40个房间,单人单间),严格把握收治指征,1楼用于收住伴有发热或有可疑流行病学史的患者,2楼用于收住普通的新入院患者,入院后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转入正常病区,以确保病区的患者没有感染的风险。
2.2 缓解门诊防控压力、防止门诊患者交叉感染 (1)医院设置唯一进出通道,对每一位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健康码查验。健康码是浙江省首先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生成的一种属于个人的二维码,由阿里云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将卫生健康、民航、铁路等防疫信息互通,实名认证后可凭码出入社区、办公楼等地方,是浙江省政府加强疫情防控的一项创新举措。(2)引导患者进行网上挂号及分时段预约,短信提醒患者就诊时间,做到一人一诊室,及时做好分流工作,引导病患至空旷的户外场所等待就诊,避免就诊与候诊区域人群聚集,加强诊疗区域的通风。(3)将重点地区来院或可疑发热的病患引导至门诊急诊隔离区域,由专门的医护人员按发热门诊防护着装后进行接诊,进一步分诊,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
2.3 尽可能切断传染途径 (1)病房采取分区化管理:躯体疾病较重、体质较弱的患者进行集中观察,若发现发热、咳嗽症状(除做相应检查排除外),立即隔离至单间,由专人护理。(2)完善应急管理预案,实时优化流程:设立疫情处置应急电话,并对行政值班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一旦有情况随时报告,7天24小时全天候处理。遇到疑似患者,按照预案流程报告,三唤医师进行判断,如有疑问可汇报至医务部主任、业务院长、院长处。(3)严格落实探视制度:疫情期间所有病区谢绝家属见面探视,鼓励使用视频、语音、微信等云探视方式。(4)提倡不留家属陪护,患者病情确实需要陪护的,陪护人员需要按照入院新患者的方案管理,入院前进行核酸检测,中途不得更改陪护及离开病区,每日做好体温的监测。(5)积极筹备建设新病房大楼,改善住院条件。
2.4 保护易感人群、增强患者个人体质 (1)根据《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试行第四版)》[6]的预防方结合医院实际,制作中药熏蒸汤剂,提供病区住院患者使用,增强住院患者的防病能力。(2)督促体质较弱的患者采取中医调理、加强运动等方式加强个人体质。(3)患者在检查、转运途中按照防护要求进行口罩佩戴,回病房前进行手部消毒等防护措施。
2.5 加强防控意识与防护装备 医院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正副组长的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督导院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7]及《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8]要求,制定相应的防控流程,做到三个全防:(1)全员防:除医务人员外,加强对医院工勤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及医院服务相关的其他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并在上岗前完成核酸及抗体检测,每日进行体温登记,执行外出汇报制度。(2)全程防:梳理相关服务、医疗、生活、后勤保障、医疗废物处理等流程,对每个环节、每个节点进行把关监督。(3)全院防:所有临床医技科室以及其他提供服务的部门均加强防控。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卫生规范,分级配置防护设施设备,合理节约使用防护用品,对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闭环管理。采取网格化监督的方式,及时纠正工作人员的防护缺陷及不足。积极向社会进购防疫物资,统筹管理防疫物资,防护物品分级使用,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护目镜等紧缺又重要的物资首先提供给隔离病区、门诊隔离区域的工作人员。后期继续加强培训,提升院感意识,加强监督监管。
3 提前介入社会心理健康建设,减少精神病源性疾病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亲人患病离世、疾病恐慌、经济和社会压力等给人民群众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和负担,诸多群众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救治。本院作为杭州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常规的救治患者外,在社会心理健康及心理救助方面承担着巨大的任务。此次新冠疫情中本院依托互联网平台、城市大脑等先进科技手段,建立了多种有效的救助机制,以期将精神病源性疾病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下发的指导原则,将受疫情影响的普通民众分为四级,针对各级人群面临的不同压力来源和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惑,本院特推出“新冠肺炎患者心理体检”“新冠肺炎高风险岗位心理体检”“新冠肺炎公众心理体检”三项公益心理体检套餐,帮助大众更清晰地认知自身心理状态,能够及时调整状态共抗疫情。医院还组织发动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在省市各大主流媒体进行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并编写了《疫情应对心理健康口诀》,尽可能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
针对老年人、学生等特殊人群,在疫情期间医院联动属地社区、教育局和学校对该类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普遍筛查,筛查出的风险较高者主动采取心理卫生干预,并与家属做好随访工作。目前为止,共筛查出情绪障碍、网络成瘾等病患两百余人次。
对于心理健康的重点人群,医院快速制订了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增开一路热线,加强心理热线电话的值班力量,24小时为市民服务。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专家轮流为集中隔离点的人群提供连续性的现场心理干预和在线咨询服务。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依托大数据及互联网进行居家看护上门服务。医院为居家医学观察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专家远程指导服务,接到社区或相关部门电话后,专家为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成立互联网医院,打通线上线下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患者即可在家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提供在线问诊、送药到家等“无接触”服务。
4 小结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发生地域广泛、不易预测等特点,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还有经济损失影响。从疫情爆发开始,本院及时转变理念,采用多点测温、停止探视、设置隔离病区/单间、加强培训监督、严格医疗废物管理、防范院内感染等防控举措,多头并进加强门诊及住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全员防、全程防、全院防的效果显著,共收治九千一百余名精神疾病患者,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