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活血止痛汤离子导入治疗对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11-30高光仪
高光仪
( 朝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 辽宁 朝阳 122000 )
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可见于任何年龄、性别群体,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损伤渗液后,滞留伤患处,可导致肿胀,损伤组织也可影响血管功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发水肿。肢体肿胀可导致血液、淋巴回流障碍,严重者可见组织损伤或坏死,临床主张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1]。此前学者分析发现,基础治疗和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控制,但并未达到理想水平[2]。在此基础上行活血止痛汤联合康复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更理想,疼痛、肢体肿胀问题均可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时间也较短[3]。目前针对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的研究总体偏少,为丰富治疗理论,我院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于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中,选取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6.6±5.7)岁。上肢骨折患者12例,下肢骨折患者13例,上下肢均见骨折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6.4±5.8)岁。上肢骨折患者13例,下肢骨折患者14例,上下肢均见骨折患者2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法: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抗炎、冰敷、镇痛、积液抽取等,给予患者甘露醇应对可能出现的脱水问题。对照组行活血止痛汤治疗,取落得打6g、川芎2g、当归6g、红花2g、苏木末6g、没药3g、紫荆藤9g、乳香6g、地鳖虫9g、陈皮3g、三七6g、炒赤芍3g。以水、酒各半煎服,每天用药1剂,持续进行7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额外接受离子导入康复治疗,取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以活血止痛汤浸润无菌棉球,置于热疗仪负极部位,通入直流电,正极置于患者病患周边部位,以无菌胶带固定。治疗参数上,要求取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流,以免损伤患者皮肤组织,每次治疗10分钟,每周治疗2次。保证患者良肢体摆放。给予情志服务,疏导患者情绪使其保持康复信心。给予患者中医康复指导,告知患者病机病理,消除认知误区,如饮食上避免膏粱厚味,宜清淡等。
3 观察指标:对比2组治疗效果。包括肿胀等级、疼痛评分前后变化,以及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肿胀等级分为0、1、2、3 4个等级[4]。0级:无肿胀;1级:皮肤见少许肿胀,可见皮纹;2级:皮肤见少许肿胀、皮纹消失;3级:见上述症状的同时,出现张力性水疱。患者病情康复或接近康复,为治疗有效。
4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28例,治疗有效率96.55%(28/29),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23例,治疗有效率为79.31%(23/29),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2.02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疼痛评分(2.7±0.6)分,0级肿胀患者0例、1级肿胀患者11例、2级肿胀患者14例、3级肿胀患者4例;对照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2.6±0.7)分,0级肿胀患者0例、1级肿胀患者12例、2级肿胀患者13例、3级肿胀患者4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163、0.025、0.142、0.150、0.037)。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0.4±0.1)分,0级肿胀患者17例、1级肿胀患者11例、2级肿胀患者1例、3级肿胀0例;对照组VAS疼痛评分(1.5±0.3)分,0级肿胀患者10例、1级肿胀患者15例、2级肿胀患者4例、3级肿胀患者0例,3级患者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25),疼痛评分、0级、1级、2级患者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120、9.115、6.052、5.103)。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9±1.1)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1.2±1.3)天,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6.527)。
讨 论
肢体肿胀是骨折后早期多见并发症,该疾病的病因相对明确,一般与组织损伤继发的渗液、血管损伤导致渗血和渗液存在关联,可导致血肿和水肿,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因病出现各类继发症状,如机体血液循环不畅、淋巴液回流受阻等,严重者可导致肢体组织坏死。为应对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问题,各地医疗机构普遍采用积液抽取、抗炎、冰敷、镇痛等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有效率约在80%左右,存在优化空间[5]。患者的疼痛问题、肿胀等级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也不完全理想[6]。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见结果部分)。给予活血止痛汤联合康复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7],住院时间和疼痛等级优化超过10%,大部分患者的肿胀等级得到明显下降,较常规治疗改善10%-30%不等[8]。我院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6.55%、住院时间(8.9±1.1)天,治疗后疼痛评分(0.4±0.1)分,多数患者肿胀等级改善。
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基础治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病情、临床症状,但延续性不足,患者组织损伤和渗液问题没有根本避免。活血止痛汤通过酒、水2种服药模式发挥作用,酒类主要起到析出药物成分的作用,可是红花、当归等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的药物发挥作用,水煎服则强调对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行气行血效果的调整,可疏通经络,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契合中医对症治疗、缓慢调理机体健康态势的特点,进而实现治疗效果的优化。康复治疗,可通过电离作用使药物有效成分得到析出,以离子导入使药物经过患者皮肤进入病患区域,直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活血止痛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能够在保留基础治疗、康复治疗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康复治疗主要借助外用药进行疾病症状控制,活血止痛汤则为内服,二者不会产生相互冲突,各自作用均通过不同渠道得到发挥,这是其治疗作用更为突出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活血止痛汤联合康复治疗支持下,获取了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提示该方案具有积极价值。
综上所述,活血止痛汤联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提升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病情和疼痛问题,促进患者康复,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