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路径探究

2021-11-30聂志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科农户农民

聂志平

(江西农业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习近平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1]。当下我国多数乡村适龄劳动人口严重不足。乡村沃土是人们生命得以退守的永远的家园,是人们从技术所围裹的现代性藩篱中可退而守之的生存底线[2]。要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3],首先得人才回流,用科技为先导,并将之与土地、资金等有机结合,方能有业可创、有业可就。人才从何而来?如何能为乡村发展所用?从新中国成立70余年的经验来看,人才主要由全国涉农高校直接或间接培养、培训而来。涉农高校要承担起强农兴农的任务,“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4],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促进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是促进农科人才有效服务乡村的便捷通道。居于教育学的视域,笔者以为,可从以下维度共同用力。

一、探索农科大学生学杂费全免政策,吸引更多学生安心学农

就目前各大涉农高校招生统计情况来看,全日制大学生中,第一志愿报考农科的学子比较少。在农业院校普遍全科招生的大背景下,传统农科专业的录取分数往往处于学校下端,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填写了服从志愿而调剂到农科专业,往往学习动力不足。或许正是出于对这一现象的预判,教育专家福斯特曾反对将在校大学生列为农业教育的对象,理由是“如果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其求学的目的是为了离开乡村的话,那么任何学校中的农业课程对于他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4]。为了避免农科大学生陷入这样的窠臼,在全日制农科人才培养之初,做好思想宣传,稳定学生的学习心态,增强学科的知识性与兴趣性就特别重要。当然,光有兴趣和情感还不一定能够留人才,毕竟,“80%以上的农科专业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希望通过上大学‘走出’农村,以期有更好的发展”[5]。可以想见,这些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效会因其动机而受到一定限制。不过,农科学生中80%来自农村家庭,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扭转局面的可能,那就是为农科大学生提供宽松而舒心的学习条件,即免除他们大学期间的学杂费。当然,任何一项教育政策的出台,都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但当前我国农科专业招生规模普遍较小,学生人数并不算多,在农业优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战略面前,它具有可操作性。况且,在此若干年前,为鼓励大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就曾在这一学科领域施行过学杂费全免的政策。在一个时段内,实施农科学生学杂费全免政策,对于一些农科学生及其家长来说,可以减轻不小的负担,很有吸引。因此,自然能够增加学生主动报考农科专业的比例。

同时,在培养环节,注重学科融合与课程思政。经济激励并非全能,还需发掘学生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让农科生做农户科技需求的代言人,将农户科技需求的缺供面及新渴求呈现到教师面前,将国家力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规划及紧迫任务放置到培养方案中,用 “新农科”思想改造升级现有农科专业,以适应并引领农村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拓展现有农科专业的课程目类,增设“农村社会学”“农业人物评说”“习近平‘三农’情怀专题”,以及“互联网+现代农业专题”等可以筑牢农科大学生强农兴农情感的课程。另一方面,加强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用科学精神及学科发展魅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信仰力;思政课教师用“三农”发展与中国梦追索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同时运用“感恩—回馈”心理传导规律,讲清讲透免农科专业学杂费的初衷及国家的投入,强化农科大学生报效社会的责任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打下服务“三农”的扎实功底;辅导员们及时宣讲最新“三农”政策,跟进学生思想动态,利用互联网创建一些校友帮扶学弟学妹互动平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感悟,鼓励农科大学生主动关切“三农”科技,从中感受到“三农”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及自己可以预见的发展前景。

二、创设农科大学生乡村志愿服务培养环节,引导农科大学生知农爱农

知农爱农是农科大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的重要情感支撑。然而,当下农科大学生中,“以专业眼光去主动了解农户科技需求的占比不高,只有32.2%;以农户科技需求为学习导向的则更少,只有17.8%”[6]。因此,打破学生学校课堂教学及校本实践基地为边界的培养体系,开辟全员农科大学生直赴乡村体验学习的通道,依托培养经费、校友资源、教师项目及区域农技专项,浓缩成游学基金,在学生大一和大三的时候,各划出半个月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由专业教师群策群力设定相应的任务要求,直接深入乡村腹地体验学习,是应对困境和培育学生知农爱农情感与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农科大学生直赴乡村体验学习当然具有多种方式,但与当下乡村治理最契合的,还属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村民自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基层治理的典型特征”[7]。因为志愿服务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的公共服务及公益活动。只有这种方式才能保障农村真心实意欢迎农科学生的停留与介入。毕竟,我国农业的空间布局及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利润空间总体狭窄的特征。为实现粮食安全,国家取消了农业税,村集体失去了提留农业税的可能,加之乡村缺乏集体实业,村级财政收入几乎为零。因此,大多数乡村无法支撑农科大学生入村中蹲点学习的经费开支,更无法给付报酬。

同时,从农科大学生自身的维度看,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学校读书,参与社会活动有限,社会角色承担能力有限。教材编写多来源于西方农业教育专家的成果,嫁接了国内的新兴研究成果,但所授知识技能大多以理想模型为假设铺陈开来,与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有一定的出入。因此,农科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直接与农户科技需求精准对接,自然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农户的完全肯定。所以,大学生以志愿服务方式深入乡村,体验农户科技的真实需求,将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投射到实际之中,发现问题,找出自身不足,感受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思索自己作为专业人才能够突破的领域,找寻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增强自己再学习和再研究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真正做到知农爱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此过程中,农科人才还可以体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道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及服务乡村的决心。在乡村志愿服务当中,每组学生都要出成果,既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又推进了农户科技需求得到满足。

三、试行农科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入乡展才

农科大学生培养的目标是服务“三农”,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背景下,小农户生产模式依然居于主体,传统农业生产的货币性收益很小,而非农产业更是少之又少。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农科学生乡村就业创业的比例自然不可能高。有少数农科毕业生想依托专业搞创业,由于刚出校门,重理论、缺实践,社会阅历不丰富,看问题不全面。加之资金缺乏,往往小打小闹,单打独斗,起点低、实力差。尽管专业优势明显,但对法律、财务、各级政府政策、农村人情世故掌握少,不善于搞合作,不善于从政府那里寻求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在市场竞争中,困难重重。几经博弈,能够在艰苦创业中突破困境的少之又少。因此,多维突破,试行农科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激励政策,是真正将他们留在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可积极做好乡村产业规划,定向引才给优惠。一是利用国家振兴乡村战略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兴产业。就激励创业创新的入乡农科毕业生而言,他们有专业特长,创业创新的技术优势明显,但缺少资金。可模仿改革开放之初引进外资时期的“中外合作”模式,为入乡创业创新的农科毕业生提供为期5年的免税政策,同时按照小微企业供贷标准,给予他们资金扶持,以激励他们入乡创业创新。二是筑巢引凤,加大农业产业规划宣传。围绕本地区的资源、市场等要素,进一步做大做强传统的优势产业,对新产业、新模式一定要慎重,只宜作为政府主导的科技攻关来做,创新由政府来“买单”。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后,基层农业主管部门印制产业指导手册,创建产业规划网站,制定产业规范,明确当地发展什么、限制什么,哪些产业将得到政府的扶持,哪些产业将受到限制,使农科毕业生能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针对农户科技需求,积极开创新产业,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所需。

另一方面,扣紧创业辅导校乡链,不拘一格办产业。一是在产业发展之初,农业部门要牵头市监、国土、环保等部门,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指导和服务。特别是对政策性门槛、长远规划方面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防止起步就是非法的,造成创业的挫败。帮助农科毕业生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引导其在创业之初定下切实可行的目标,“农”字当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而不是局限于普通家庭农场的水平和规模。二是启动农科毕业生技术入股创立混合型农企。当前,乡村正致力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它自然不同于20世纪50—60年代那种单一的集体所有制,而是可以允许私人入股。如果能给农科毕业生以技术入股的政策倾斜,在乡村美化亮化、网络全覆盖的情形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农科毕业生入乡创业创新,推动农村人才回流,增强农户获得感。

四、加大农民大学生培养力度,锻造农科知识与科技需求融于一体的本土人才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初衷是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自身学习需求,加强农民政策理论水平、实用技术和生产经营能力、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它是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的中体量范本。

与全日制农科大学生高起点、担纲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发展走向的先锋力量不同,农民大学生是立足于乡村本土、从农业农村发展真实需求的角度求索新路径的实干型人才。与原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社来社去”的培养模式相似,2004年以来启动的农民大学生培养工程中,生源就是各省区地地道道的农民,具有极大的乡土性。农民大学生大多数是在乡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可以称得上是乡村精英。与父辈农业生产追求生存性需求的经济伦理不同,他们普遍敢于承担市场风险,趋向于追求农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他们中既有长期以来在乡村扎根的对传统实用农技十分熟悉的留守农民,也有结束务工生涯返回乡村的新农人。返乡农民中有少数是无法适应城市务工生活的人,他们大多数在城市务工期间,感受到自身市民化的可能性很小,在城市生活犹如浮萍,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加之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政策导向,使他们想携带自己在务工期间积累的资金,回归乡村创业,在熟悉的环境中,有安全感的情境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科技的吸收和运用能力不足,在“三农”领域创业创新困难重重,因此特别想获得新的学习机会,来提升自己。而党和政府也认识到制约“三农”发展的人才困局,设立专项工程,投入巨资来为农民大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两相对接,一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民,积极参与到国家“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中来,成为光荣的农民大学生。还有小部分农民大学生,本身是大学生出身,但并非农科专业毕业,他们抱着浓郁的乡土情怀回归乡村,迫切地想做成一些事情。他们往往比较年青,对于他们来说,农民的“身份”并不丢人,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职业”,他们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人才资本。同时,他们也向世人揭示出一点,即要做懂技术的农民,不能只靠父辈口耳相传的经验,必须要不断接受教育,方能掌握农业发展的全链知识。正是出于这一认识,他们当起了农民大学生。如理科女孙花英辞去银行工作回乡当农民,改良土壤,研制中药农药,为食客种出美味水果。[8]

必须指出的是,农民大学生无论是在农业领域还是非农业领域,都有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向学校和教师提出农业科技问题,以最便利的方式获得自己渴求的答案。同时,他们也会直接根据自己职业规划的需要,向学校请求开设具有引领性的课程,以启迪自己的创业创新理念,或提升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他们还时常根据学习期间的交流与启示,开创自己所在乡村从未有过的新业态,创造新的科技需求,并向教师们求助,在教学相长中实现科技进步。当然,因为他们每年要用一些时间离土离乡到大学里读书,农学矛盾与家学矛盾就可能产生,不误农时成为他们学习时间选择的基本前提。因此,面授时间短便成为农民大学生学校教育的特点。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借助多种新兴媒体开展远程教育,也是极为方便的。根据这些情况,农民大学生的培养方式更为灵活,远程授课往往是政策性和思想性交融、思辨性极强的课程。更有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现实问题,则往往需要用田间地头的实景教学展开,毕竟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土地是不可迁移性的,庄稼是具有生命力的,无法离开土地生存。

应该说,农民大学生培养是人数容量大,贴近农业农村发展最前线的学历教育方式。因此,它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不仅实现了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有机对接,而且还为乡村培养了大量综合性人才。据王志力统计,湖南已毕业的41105名农民大学生中,有49.3%的学员进入了村支两委班子,17.5%的学员成为了村级后备干部,10.5%的学员自主创业,成为了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和种养专业户[9]。可见,农民大学生培养,不仅咬住了“农”字不放松,而且打好了“特色”和“质量”两张牌,是可以不断加强的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模式。

五、加强农民培训,增强农民自身的科技认知与需求层次

学历型农科人才培养虽然在不断加大规模,但与广大农民人口基数相比还是太小。农民都是教育的主体,也必然是教育与培训的对象,农民素质的提高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10]。为确保农业稳、粮食安,国家启动了各类非学历型农民培训,以期使更多农民获得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不过,国家期望与农民科技需求之间是否能真正对接,这是农民培训中必须特别关注的问题。培训前做好细致调研,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建议,做到求实求新,问需于民,按“需求”制定培训内容,确保“对症”培训,才能让农民真正有一技傍身,让“技能型”农民通过技术使劳动增值,通过技术让生活更有奔头[11]。因此,通过分层分类培训,是满足农民自身需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理性选择。其一,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是当前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力量,他们人数虽然不算多,但除去极小部分已成为农民大学生之外,多数人参加的是非学历性职业培训。他们是当下乡村的精英群体,对科技的需求极为明晰,代表着乡村发展的趋向,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力和追随力直接关系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速度和进程。因此,农民培训中首当其冲的对象便是他们。他们自己想要学,但人生经历等各异,因此,针对他们的培训,要结合年龄、文化水平、能力进行精准滴灌,培训方式先期一定要坚持学用结合、实践为重。当这一阶段取得成效后,再拓展教育内容,将“要他学”的知识技能也传授给他们,便能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供需有效对接。进而全面展现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其二,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老农也应成为农民培训基本对象。一方面,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他们耕种着非流转的70%左右的田地。虽然规模都不大,但为减轻劳动强度,为提升耕作效率,他们也需要接受新兴的农业科技知识,以促使小农生产与现代化农业协同推进。同时,他们还不同程度承担着用传统生态农业知识养育教化下一代的责任,在内心之中对新兴农业科技还是有期望的。因此,农民培训中要多关注他们。

明确了农民培训的主体之后,就如何开展培训,可在省域范围内整合教育资源,“引导专业教师深入乡村的田间地头、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用科技传达、现场解惑、技能培训、讲座培训等形式,及时将最新农业技术、管理经营知识、政策与法律知识传递给农民,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及生活中的困难”[12]。也可打通“职业域”“教育域”“技术域”与“社会域”,宏观层面确保“产教融通”与“城乡融合”相统筹,中观层面实现“教劳结合”与“普职共进”相统领,微观层面达致“学用结合”与“知行合一”相统合。[13]

综上可见,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既要在各类农科人才培养的内容选定方面下功夫,深入把握农户科技需求的内容体系及层次划分,确定好农科人才培养中应学习的专业体系,对农科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又要充分认识农科人才与农户需求的供需平衡问题,聚焦农户的真实需求向度,通过各类培养方式来提升农户自身素质,保证农户根据自身科技需求主动链接农科人才培养方,以实现供给与需求对接制度化和常态化。因此,大力推动和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农民”的培养模式,让社会各界参与进来,让市场机制也能够更畅通地进入到培养当中,使得“学校教育+创业培训+经营指导”型培育模式、“学历教育+非学历技能”型培育模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4]。如此,涉农院校方能承担起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

猜你喜欢

农科农户农民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耕牛和农民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