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高职“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线上教学实践
2021-03-08周青松
周青松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实施线上教学的背景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同时也是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科目之一。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政策指引下,“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实施了线上教学。本课程由原本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评估线上教学的效果,本文特将其与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该项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了解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线上教学的实施
线上教学的实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计课程教学任务单,二是强化过程考核,三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别介绍如下:
(一)设计课程教学任务单,做到一课一方案
每次上课前设计教学任务单,明确学习内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或提交的任务。利用校企合作共建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实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过程[1],如图1所示。
图1 线上教学过程实施示意图
课前,教师在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包括下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关注点、具体的教学视频、课前练习等。引导学生在线上自学教学视频后,完成课前练习。学生完成后第一次自我检查学习效果[2]。课中,教师首先在平台发布围绕教学难点的头脑风暴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腾讯群课堂直播的方式和学生开展线上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通过和学生一起解决头脑风暴任务的方式完成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根据学生课前练习的正确率再次确认是否需要补充教学知识点。课后,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或提醒学生复习教学视频和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再次发布下次课的课前任务。
(二)强化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是线上教学的重要部分。过程性考核成绩由共建的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自动计算得出相应的金豆,这些金豆在期末按一定的公式折合为过程考核得分[3]。在开课前公布考勤和线上学习具体安排,并获得学生的认可:过程性考核成绩=掌上高校考勤金豆转换成绩+掌上高校任务完成金豆转换成绩+个人素养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旷课(未签到)一次扣除过程性考核成绩5分;未提交任务者(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一次扣除过程性考核成绩5分。累计扣除达到50分的同学,需要重修本课程。
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性质、通过初级职称考试的动机、过程性考核占比在疫情期间提高到60%等因素,迫使学生不得不重视课前课后的线上学习,只有认真完成考勤、提交课前课后作业、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头脑风暴任务等活动才能获得平台金豆,该金豆将折算成过程性考核成绩。
教师通过课前、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掌握程度,并时时在班级群里反馈完成结果。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任务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击破难点和了解自己的过程性考核成绩。
(三)线上教学的实施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的评估,是线上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19级会计专业5、6班为例,某次课程的课前练习及课后练习成绩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019级会计专业5、6班课前、课后练习成绩
由表中数据可见,该次课程的课后练习成绩明显比课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表现为提交课程练习的人数有增加,练习的成绩有提高。课后练习的提交人数比课前练习的多了3人,不及格人数比课前练习少了14人,一般、良好和优秀等级的成绩人数普遍提高。
以上结果说明,学生线上课堂教学是有效果的。线上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知识的程度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将重难点知识再一次分解,使掌握的学生数更多,还有部分习惯被动学习的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线上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比较
为了比较“线上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本节从网课到课率、视频学习时间及答题正确率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一)网课到课率较去年同期高
由于在开课前已经明确了过程性考核的地位,制定了不遵守上课规则的惩罚措施,学生比较重视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到课率比往年线下课堂教学增高。如19级会计5、6班,线上教学考勤68次,其中2次到课率为95%,3次到课率为97.06%,5次到课率为97.5%,58次到课率为100%。全勤率达到了85.29%。而往年的线下课堂抽查中,到课率是89%~100%,全勤率为81%左右。线上教学到课率和全勤率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上课不受环境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能实现线上学习。
(二)视频学习的时间较去年同期高
环环相扣的课前课后任务和过程性考核,使得学生必须认真观看教学视频。观看教学视频作为一项课前任务,完成后可以获得20个金豆的奖励。课前任务的第二项,完成课前练习,学生为了提高正确率(做对1题奖励5金豆),会先认真学习教学视频后再做课前练习。课中,教师发布的头脑风暴等讨论活动,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学生只有熟知教学视频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与老师展开互动及完成讨论。课后任务的第一项是上传教学视频的手写笔记,第二项是完成课后练习。整个教学环节都是以教学视频来开展的,所以学生普遍能完成教学视频的学习。平台数据反映,94%以上的同学观看了所要求学习的教学视频,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是91%。
(三)答题正确率较去年同期低
图2为2019级和2018级学生听课完成率与做题正确率之间的关系对比图。
(a)2019级学生
图2分别使用了2019级和2018级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学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2019级学生采用的是线上教学,学生总样本数229人,其中14人有效学习时长小于100分钟,对其予以剔除,实际分析样本数为215人。从图2a可知,将其进行线性拟合后,听课完成率与做题正确率之间大致上呈现线性关系,但两者的相关性相对较小。做题正确率并没完全随着听课完成率增加而提高。在听课完成率介于40%到60%之间时,正确率在60%以上的样本数较多,但小于60%的样本数也比较多。当听课完成率接近100%时,尽管存在做题正确率低于60%的样本,但个数较少,大多数样本的做题正确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即总的趋势依然表现为听课完成率越高,答题正确率越高。
2018级会计专业学生采用的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总共样本数为207人,均为有效样本。绝大部分学生均完成了听课,只有十余人听课完成率低于70%。做题完成率低于50%的样本数较少,而2019级学生中做题正确率低于50%的学生相对较多。从图2b可知,当听课完成率接近100%时,实际上也存在一些做题正确率低于50%的个例。但和总的样本数相比,做题正确率大于60%的样本数占绝大多数。因此,总的来说,听课完成率越高,做题的正确率也相对较高。
但是,从图2的对比分析结果来看,该结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听课完成率缺乏有效监管,有的学生可能只是播放了教学视频,完成听课,但并未真正参与学习过程,这使得部分听课率高的样本做题正确率较低。另一个不确定性在于,做题正确率对学习效果评价的参考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课完成率和做题正确率之间的关系。但剔除该不确定性后,总的来说,听课完成率越高,做题正确率也越高。
四、实施线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为期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互动难
线上教学前期采用了多种直播工具,19级会计5、6班是有74名学生的班集体,在直播过程中发现课堂互动困难。最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选择了腾讯群课堂结合一体化教学平台实施课堂教学。利用腾讯群课堂,学生可以比较方便地在群聊中反映问题和展开讨论,同时也可以连麦视频。学生出于好奇试过几次后,很难再连麦互动。教师在鼓励学生互动的环节也非常吃力。
(二)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点
在以往的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应,如眼神、语言、面部表情等捕捉到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但是线上教学中,教师在讲授重难点时,需要和学生反复确认是否完全掌握。同时,需要通过课后练习的正确率来证实。
(三)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
教学视频可以反复观看,教师的线上授课也具有回放功能,学习意愿强的学生会主动学习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但是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只是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更有甚者,上课时刷手机,不提交课前课后作业。由于学生在线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一样,导致在线上课堂教学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五、线上教学的思考
作为一个新的手段,尽管线上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将其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该教学方式具备传统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方式的教学效果,我们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课前和课后的学习成绩,可以因材施教,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4]。线上教学时,课前和课后的学习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5]。教师在发布课前和课后任务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部分学生通过课前线上学习就能基本掌握学习目标。经过课堂学习后,不及格的学生人数大幅减少,对于该类学生,教学时侧重于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即可,然后根据个人情况再学习提高。成绩一般的学生人数在线上教学后明显增加,对于该部分学生而言,教学时除了基础知识,还须具备对基础知识适当应用的能力。经过线上教学后,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数量也有所增加,对于该部分学生,必须要求其能够对基础知识灵活应用。成绩优秀的学生数量,在线上教学之后明显增加。实际上,课前练习成绩优秀的人数为20,占28.99%,甚至还有取得满分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在既定学习目标的线上课堂学习中再难以获得满足感。教学过程中,需要为这类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以供探索。因此,不同资质的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同等对待,只有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充分挖掘,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尽可能取得最大进步。
(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将一个班的学生有所区分地进行教学[6]。如19级会计5、6班的学生,根据他们课后练习反馈的结果(表1所示),可以将学生分为A、B、C 3个教学层次。A层代表成绩较好的学生,占比40.28%;B层代表成绩一般的学生,占比29.17%;C层代表成绩较差的学生,占比30.55%。针对3个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要求争取通过初级职称考试和1+X证书考试,培养优秀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等各类比赛。B层学生要求至少通过一门X证书考试。C层学生要求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争取在毕业前通过一门X证书考试。
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校企合作共建的一体化教学平台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能。少数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后,还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教师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无纸化考试系统备考初级会计职称和X证书考试。针对没有备考初级职称的学生,以完成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为主。以“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中应收款项减值知识点为例,整合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智能财税职业等级证书、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X等级证书的考试大纲,针对A、B、C 3个教学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见表2)。
表2 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三)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将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课前、课后任务[7]。本课程一直采用以寝室为单位划分的分组教学[8]。采用这种方式分组方便组员之间学习和讨论,但是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展示,有的小组可能缺乏领头人,小组任务无法落实。后期将探索根据学生成绩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实施分组教学,19级会计专业教学班普遍是70人左右,一般分成10组,每组7名成员。每组成员包括3名A层学生,2名B层学生,2名C层学生,保证每组都有学习积极的学生、中等生和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保证每组的教学任务B层学生能在A层学生的带动下积极完成,C层学生能在B层学生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一类学生的积极性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六、小结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教学方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从课程设计、过程考核及线上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线上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效果,发现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互动难、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点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探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不因被区分对待而产生负面情绪、不同的教学目标下的成绩考核如何开展等问题还有待在实践中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