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2021-11-30周翔宇
周翔宇
(上海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234)
语法化是语言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汉语“中”经历普通名词、方位名词、方位词、附缀、词缀、助词、体标记,其语法化过程漫长而复杂。
语法化的动因,即语法化为何进行。汉语语法化的动因主要包括语篇交际的语用因素、人类认知的心理因素、语言接触的社会因素和语言互动的内部因素。语法化的机制,即语法化如何进行。汉语语法化的机制主要包括相邻句位、泛化与虚化、隐喻与转喻、类推与反推、和谐转化、语境吸收、分界改变、重新分析、竞争更新、叠加强化。
一、语篇交际的语用因素
语言的基本功能有两个,即交际和思维,其中交际的功能具有双向性。即语言形式须要同时满足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的需求。因此,说话人对语言的使用和组织,一定会带有主观意图。
1.框式介词的产生
话题优先的语用需要导致了话题与框式介词的产生。汉语“中”作为后置词,与前置词“在”构成“在……中”的框式结构,就是出于这样的需求。介词“在”与其所引介的成分搭配时,需要一个后置词来完整其语言形式,而这个后置词往往具有方位义。“在……中”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如(1)本文语料大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部分来自网络。所有语料注明出处。:
(1)由于考虑到女方在家庭中付出的较多,所以明确规定了照顾的性别,但实际上如何操作?(何俊萍《论公平原则在我国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适用》)
(2)事实上,这些学生当中,将来没有几个人在生活中会用到那么多的公式。(王一族《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1')由于考虑到女方付出的较多,所以明确规定了照顾的性别,但实际上如何操作?
(2')事实上,这些学生当中,将来没有几个人会用到那么多的公式。
例(1')-(2')中,“女方付出的较多”和“将来没有几个人会用到那么多的公式”单独使用,都不能达到完句的目的。出于语言交际中信息传递的语用需要,即明确“女方”在怎样的条件下“付出的较多”、“将来的人”处于什么情景下“不会用到那么多的公式”,我们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种语用的需要促使框式介词产生,因而表存在义,以及时间、处所、范围、条件义的介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自然成为承载这种语境下语用需求的首选,而同样表类似意义的“中”则是这一框式介词的后置词的优先选择[1]。
中,方位词。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状态(动词前多有“在”字)(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词典中“中”的这一义项,特别用括号指出“动词前多有‘在’字”,正是对普遍存在的语言事实,即“在……中”这一框式介词的承认。
2.从前景信息到背景信息
“在……中”最早出现于西周《周易》。最早的用例中,存在独立的“在中”用法,例如:
(3)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易·象传上·小畜》)
(4)利女贞。初九,闲有家,悔亡。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易·家人》)
例(3)-(4)是“在中”结构的直接连用。此时“中”的语义受紧邻语境牵制。如例(3)“小畜”卦,讲君子的德行,文意为君子“自己从原路返回”和“带着别人从原路返回”,因此此处的“在中”意为“在途中”。例(4)“家人”卦,讲妇女和家庭,因此此处的“在中”意为“在家中”。
《周易》中也出现了存在中项的“在……中”的用法,例如:
(5)贞丈人吉,无咎。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易·师》)
(6)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象传上·复》)
例(5)-(6)是完整的“在……中”框架的用例。其中例(5)承前省略了主语“帅”,意为“主帅身处军队中”。例(6)则同时表达了卦象上的“雷在地中”义,也表达了卦象所代表的自然现象“雷”处于具体方所“地”中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在……中”结构只是形式上与后来的框式结构“在……中”相同。这里的“在”是动词,整个结构为动词性结构。这种用法在两汉前、后的语料中一直普遍存在,例如:
(7)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8)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但由于现代汉语框式介词“在……中”结构中的“在”,其语义已经虚化,充当核心谓词性成分的功能也已经弱化,因此独立使用的能力也有所降低,需要后续的共现成分达到完句目的,例如:
(9)凯泽斯劳滕队昨晚在大雨中由瓦格纳踢进关键一球,战胜今年甲级联赛第7名卡尔斯鲁厄队。(《人民日报》1996年5月份)
(10)玉虚散人横他一眼,嗔道:“妙甚么?我在皇宫中等候娘娘便是。”(金庸《天龙八部》)
例(9)“凯泽斯劳滕队在雨中”和“我在皇宫中”,如果独立出来,将“在”分析为动词,则没有后续共现成分也可以完句,这种情况与例(6)同理。但发展到现代汉语,“在大雨中”和“在皇宫中”已经是介词结构,因此无法构成独立的句子。这时就需要后续的谓词性成分共现,达到完句目的。
从时体特征上看,这一阶段性变化呈现出由前景化到背景化的特征。即,最初的“在……中”结构,由于自身是动词性的,因此可以独立表达完整的语义,表前景信息。发展到后来,“在……中”结构语义虚化为介词性成分,已经无法独立表义,因此也自然不能充当前景信息了。
例(9)-(10)是结构与例(6)相同的例子。现代汉语中,谓词性的“在……中”结构充当背景信息也是一般用例,例如:
(11)销毁两岁半以上牛的脑和脊髓等危险品以及禁止使用肉骨混合饲料等,以防止病牛及相关产品进入食物链,避免牛在进食中交叉感染。(新华社2004年1月份新闻报道)
(12)高温烹调食用油中产生的油烟凝集物具有细胞遗传毒素,是引致癌变的重要因素。家庭主妇在烹调中大量或长期吸入油烟,易引致肺癌。(何秀红《养生与健美方法100例》)
与例(9)-(10)不同的是,例(11)-(12)中与谓词性成分共现的“在……中”结构,其核心成分也是动词性的。同样的动词性成分,共现结构是前景信息,“在……中”是背景信息。
二、人类认知的心理因素
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人类对自身、自然、社会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因此,人类的认知是有一定层次的,这种层次关系具体体现为:从自身到其他、从空间到时间、从具体到抽象、从客观事实到主观情态、从事理关系到逻辑关系。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世界的反映,因此,这种认知的层次关系,真实地反映到了人类语言上。因此,人类认知心理的变化,是语言结构语法化的重要原因。重新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2]。
1.从空间到时间
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中,空间是具体的、可见的、直观的。方位名词“中”,最早就是独立表空间义的名词,例如:
(13)危自中起,难哉!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春秋《晋语一》)
(14)罚惩非死,人极于病。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周《今文尚书》)
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中+方位名词”的用法。这种用法存在语序上的差异,即,存在“中×”和“×中”两种同义结构,例如:
(15)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周《诗经》)
(16)墙外水中。为竹箭。箭尺广二步。箭下于水五寸。(春秋《墨子》)
在表方位的基础上,还演化出一些指代的用法,例如:
(17)桓南郡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六朝《世说新语》)
(18)一服二十八丸,日再服。满千日,则闻百步中人语声事。(诸子百家《云笈七签(第三部)》)
例(17)-(18)分别以“五六十里”和“百步”指代了空间义。在基本的表空间义的基础上,由于从空间到时间的认知心理过程,“中”演化出了时间义,可以表模糊的时间概念。例如:
(19)日中无事,上街闲玩。(《野叟曝言》)
(20)月中,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十五史17新唐书》)
可以表具体的时间范围,例如:
(21)故令三宝载传、轮转未绝,是以五百年中,犹称正法在世。(六朝《全梁文》)
(22)师谓左右曰:“此子非凡,吾灭度二十年中,大作佛事。”(五代《祖堂集》)
还可以表具体的月份、年份,例如:
(23)六月中,得臣外甥女殷恒妻蔡疏,欲令其儿启闻乞禄。(六朝《全刘宋文》)
(24)昔太原中,章安郡史悝,有驳雄鹅善鸣,悝女堂养之,鹅非女不食。(《情史·明·江南詹詹外史》)
从时间到空间的过程完成之后,“中”表时间义和空间义的用法一直并行至今。例如:
(25)那时,中国在积极防御的战略下,防城港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海浪中漂浮着军船。(《1994年报刊精选10》)
(26)凌晨4∶00录像厅就散场了,我被从录像厅里轰了出来,这时正是一天中最冷最黑暗的时候,(卞庆奎《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例(25)-(26)是完成语法化之后的时间义与原有空间义并行的例子。
2.从具体到抽象
“人类认知世界,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必然是具体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有的需要人类更深层次的感知,有的则产生于人类自身的建构。”因此,语言所表示的概念也必然是从具体到抽象的[3]。
“中”的概念,最早就是“处于某方所内部”,而这一方所,最早必然是具体的、可感知的。例如:
(27)远公因自知偿债,更不敢怨恨他人。出入往来,一任革镫驱使。远公忽因一日独坐房中,夜久更深,再拟残灯,见天河间静,月朗长空,久坐时多,朦胧睡着。(五代《敦煌变文选》)
(28)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当然也押在那里,只是关在不同的房间中。并没有像传闻中所言“连夜押往秦城监狱”。(叶永烈《奉命拘捕江青内幕》)
由于认知的发展,人类掌握了一些抽象的概念,并进一步认识到某一概念可以进入另一概念内部,或者说某一概念可能处于另一概念内部,这时“中”就被赋予了抽象的概念。例如:
(29)智能去就取舍,六者塞道者也。此四六者不荡乎胸中则正。(战国《吕氏春秋》)
(30)在激烈翻滚的思绪中,我当真想到了死,想到只生下我一个独子的父母,想到远在祖国的未婚妻。(《1994年报刊精选》06)
3.从客观事实到主观情态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反映到语言中,除了对客观的反映之外,还有人类主观的评价。这种主客观的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也是历时的。
首先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中”作为时态助词,可以表示状态、动作的持续。例如,表示状态的持续的有:
(31)想到小丫头混沌中渐渐省事的面容,就冲动得要命。然后就到了那个晚上,他从电缆边救了她。他把她抱在手里的一瞬,惊异地发现她果然像看上去那样柔细。(严歌苓《穗子物语》)
(32)长春市现在营业中的大型商店有20处,其中有14处是近5年开业的。(《人民日报》1996年4月份)
表示动作的持续,有:
(33)温鼠巢穴露在地面的洞口会吸引肉食性的长嘴鼠猪,而长舌鼠貘又会用它锁链般的长舌卷起爬行中的温鼠吃掉。(《读者(合订本)》)
(34)一来,他用的大枪,追赶中射击不得力,二来他视力不济,加之孙承祖年轻力壮,闪躲有方,瞄不准。(冯德英《迎春花》)
由于人类在认知世界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对世界的主观评价,时态助词“中”演化出了具有主观性的用法,表示主体的某种主观情感状态的有:
(35)绝望中,黄秋生躲到英国养病,那里不仅是戏剧人的朝圣之地,也有着他血液一半的归属。(《杨澜对话热点人物:杨澜访谈录Ⅱ》)
(36)这正是他们为什么如此关心美国总统大选的原因,他们把某种拯救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总统身上了。继续无语加郁闷中……(杨恒均博客)
带有主体对某一客体、情况、状态的评价的有:
(37)他钻不过来,他的鼻子太高,情急中把怀里的蒸馍当石头用,狗叼着蒸馍才跑远了。(贾平凹《乡党王盛华》)
(38)囚豹出笼,吼声震野,卷着雪屑向何广位扑来,不几个回合,老人将豹擒入笼中。谁知拍摄人员因过分惊惧,手忙脚乱中关键镜头没能拍得。(《读者(合订本)》)
例(35)-(36)与例(37)-(38),形式上看非常相近,其实存在细微的差异。例(35)-(36)中的“绝望”和“无语加郁闷”,是主体自身所处的心理状态、情感状态;例(37)-(38)中的“情急”和“手忙脚乱”,则是主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所面对的客体和客观情况的主观评价。
从表状态和动作的持续,到表主体的主观情感状态,再到表主体对某一客体的情况、状态的主观评价,体助词“中”的主观化程度不断加深。
三、相邻句位
相邻句位,又叫作紧邻句法环境或紧邻语境,指诱发实词虚化的各种相邻的句法环境和句法位置。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词语之间的前后语序和组合关系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比典型的屈折语大。
1.句法位置
首先,由于缺乏形态变化,汉语词语可以通过前后语序的不同区别意义。“中”最早做方位名词,可以独立使用表达意义。由于其具有的“中间”“内部”义,它可以与其他方位词共现,做其他方位词的修饰成分,表示某一方所的内部或中间。这种用法,在先秦就已经出现,其中:方位词在“中”之前的有:
(39)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屯》)
(40)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彖传·屯》)
方位词在“中”之后的有:
(41)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论语·滕文公上》)
(4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例(39)-(40)中,“中”位于方位词之后,方位词做“中”的定语;例(41)-(42)中,“中”位于方位词之前,“中”做方位词的定语。
例(39)中,“中”后置表示“树林的内部”义,意义较为具体;例(40)中,“中”后置表示“危险的状态下”,意义较为抽象。例(41)中,“中”前置表示“都城中心”义,较为具体;例(42)中,“中”前置表示“半路”义,较为抽象。
可以看出,在先秦时期,“中”与方位词的共现,不管是前置还是后置,都已经不仅可以表达具体的意义,而且也可以表达抽象的意义了。但有所不同的是,“中”后置的“×中”结构,“中”的语法地位是中心语;而“中”前置的“中×”结构,“中”已经成为修饰成分。也就是说,从“×中”到“中×”,这种前后语序的变化,导致了语义上细微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中”的语法地位发生了改变,已经虚化为修饰成分。
在现代汉语中,“中”的后置用法占绝对优势。从这个角度看,“×中”结构应该是“中×”结构语法化的下一阶段。但在先秦即汉以后的古代汉语语料中,我们发现,“中”前置或后置的用法长期并存。因此,在发展到现代汉语的附缀、词缀、助词、体标记这条路之前,“×中”与“中×”不存在连续统前后阶段的关系,只存在具体意义的细微差异和“中”的语法地位的差异。
2.句法环境
最早作为方位名词的“中”,可以独立使用表达意义。在它开始与其他成分搭配表义之后,必然受到紧邻句法环境的影响,产生性质和功能上的变化[4]。
先秦时期,“中”独立表义,其性质是方位名词,例如:
(43)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周礼·天官冢宰》)
(44)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令修宫中之职事。(《周礼·天官冢宰》)
(45)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国风·周南·葛覃》)
(46)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国风·周南·兔罝 》)
例(43)-(44)是“N中”的用例,例(45)-(46)是“中N”的用例。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N+中”的用例。在这一阶段,“中”的相邻句法位置上出现的是名词,因此这一阶段的“中”,其性质已经由独立使用的方位名词虚化成为方位词。
“N+中”结构直到现代汉语仍是普遍用法。但由于用频的增长,“中”已经演化为附缀。例如:
(47)我一个朋友有一张他跟魔术师约翰逊在全明星赛上的合影,魔术师看上去跟其他照片中我见到的他都是一个样子:脸上挂着完美的微笑。(《我的世界我的梦》)
(48)努尔哈赤看那农民年纪大了,就快步走过去,把他的担子接过来自己挑着,一直将那担柴送到老农家中。(李文澄 《努尔哈赤》)
例(47)是双音节名词+中的用例,例(48)是单音节名词+中的用例。这两种用法普遍并存于现代汉语中。由于现代汉语在语音上具有双音化的倾向,例(48)这种单音节词+词缀“中”的用法正在词汇化,已经完成的,例如:
(49)飞行中队的建立和担负防空任务,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空中作战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
(50)飞速运行的空中列车,方便快捷的海洋渡船和准时到达的公共汽车,使人们即便不用私家车,也可以前往他们的目的地。(《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在语法化的这一阶段,不管是方位词“中”,还是词缀、附缀“中”,由于其紧邻句位是名词性成分,它都表“在某一方所内部”义。
“中”在现代汉语中另一种普遍用法是与形容词搭配,构成“A中”结构。“A中”的“中”,大多是附缀,例如:
(51)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接见了他,兴奋中他有点紧张,可是走进毛泽东居住的房间,紧张的感觉不知不觉消失了。(1994年报刊精选05)
(52)性研究领域最早涉足的是医学,其次才是包括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然而,不同的是性研究一直是在隐蔽或半隐蔽中进行的。(1994年报刊精选03)
由于形容词所表示的是某种性质、状态,所以在与形容词搭配时,受紧邻语境的影响,“中”产生了“处于某种性质或状态之下”的意义。这时的“中”,其性质仍是附缀,但“处于某种状态或性质之下”的意义相较于“在某一方所内部”,已经是语法化重要的一个前进。
同样,形容词与附缀“中”构成的“A中”结构,也处于词汇化的进程中,已经完成的,例如:
(53)的确可能还有一个暗中的武林高手,凭借一些独门手法比如说吹气来影响骰子的结果。(《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54)我最近去信北京的马彦样同志,请他便中问问夏衍同志,因为当时夏衍正在重庆工作。(《读书vo1-019》)
和动词搭配是现代汉语“中”的另一个常规用法,即“V中”结构。这个结构中的“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是附缀,例如:
(55)有人惊叫,大家一齐向下看去,看到金字塔脚下一队行进中的骑兵,所有的战马似乎是在地面上飘行,飘很远四蹄才着地一次。(刘慈欣《三体1》)
(56)在排查中,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提供线索上千条,其中有价值的线索有165条,对公安机关迅速侦破这一案件很有帮助。(《人民日报》1994年第2季度)
从句法位置上看,后置修饰动词的成分,其性质应该是助词,如时态助词“着”“了”“过”。例(55)-(56)中的“中”,后置修饰动词,但由于它功能上充当的还是句法成分,语义上表达的还是背景信息,因此仍然应该视为附缀。例(55)-(56)的“中”分别是句法层面的定语和状语。值得注意的是,例(55)-(56)中“中”修饰的成分,形式上是动词,但实质上是指称化之后的动词。因此,这里修饰动词的“中”,还没有发展为助词[5]。
由于附缀“中”在修饰指称化的动词时,第一,其句法位置上具有固定性,即后置化;第二,其句法功能上有类似于时态助词“着”“了”“过”的倾向,即助词化,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中”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搭配对象陈述化;二是句法功能标记化[6]。例如:
(57)网易出品,见招拆招的原味武侠手游《三少爷的剑》现正火热公测中!(百度贴吧 三少爷的剑手游吧《如何优雅地制霸擂台?三少爷的剑竞技场生存秘诀》巴依见君2017-05-08 12∶45)
(58)终于看到了,本来以为是电视剧的,没有想到是电影,下载中,期待。(百度贴吧 石器sf吧《两年稳定服,长久开放,人气火爆,石器时代经典版本!》哲电商61682)
例(57)-(58)中的“中”,修饰的都是陈述化的成分。例(57)中,动词“公测”前由“现”“正”“火热”三个副词修饰,后由“中”表时态;例(58)则直接由动词“下载”+助词“中”独立成句,“中”做持续体标记,兼完句作用。
四、泛化、虚化与转喻
泛化与虚化,是指实词语义的抽象化、一般化和扩大化都是以实词的部分具体义素的脱离和词义的适用范围扩大为前提的。
1.空间维度
“中”本义为“旗帜”,因为旗帜往往立于场地中央,所以衍生出“中央、内部”的意义。在这一变化中,“中”表空间义的特点是不变的,例如:
(59)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
(60)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
(61)要把水中的月亮捞出来,那能捞得到吗?(元音老人《佛法修正心要》)
(62)“水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其实根本用不着捞,月亮本来就好好地在天上挂着,猴子本来就美美地沐浴在月光中。(元音老人《佛法修正心要》)
前两例是古代汉语的例子,例(59)表达具体的方位义“车中”,例(60)表达抽象的方位义“心中”。后两例是现代汉语的例子,例(61)表达具体的方位义“水中”,例(62)表达抽象的方位义“月光中”。也就是说,在两个阶段的历时层面上,“中”所表的空间义都经历了词义的抽象化。
在经历了从修饰表具体方位的名词到表抽象方位的名词这一过程之后,“中”语义的泛化和虚化并没有停止,而是仍在继续,例如:
(63)往往私下的意见比会上的更有参考价值。于是,宋子文就朝附近的一位叫王福来的家中走去。(陈廷一《宋氏家族全传》)
(64)当年宋子文数学成绩极好,家中日常算账,总是他先脱口而出……本来,在姐姐宋庆龄的眼中,宋子文还是个没长大的弟弟呢。(陈廷一《宋氏家族全传》)
例(63)-(64)都是“家中”的例子。“家”这个名词已经独立表示较为抽象的方位意义了,但进入“N+中”结构中后,又经历了语义的虚化。例(63)中,宋子文朝王福来的“家中”走去,此处的“家中”明显表示一个处所,但意义较为抽象,即“家庭的住所”。例(64)中,日常算账的“家中”,表示的已经是“家庭内部”义了。也就是说,“中”所表示的抽象的方位义,其泛化和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2.时间维度
语义泛化的下一阶段是由空间义引申出时间义。由于可以表“空间内部”义,“中”自然衍生出“时间内部”义,例如:
(65)据省语委办去年11月份对全省各地主要报刊的抽查统计,厦门某报在这一个月中使用的繁体字多达1 198字,其他各报刊的广告中,繁体字数目也颇为可观。(1994年报刊精选04)
(66)我父母和我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居住在美国,有时我父亲对我说(当然是用中文):“自行车钥匙在那边。哦,错了,我是说汽车钥匙。”(姚明 《我的世界我的梦》)
例(65)-(66)是“中”表时间义的用例。“时间名词+中”表示处于某一时间范围内,这是由“方位名词+中”表示处于某一方位内部引申而来的。最早的时候,这里的时间名词都是表示一个时间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瞬时性时间名词+中”的用例,例如:
(67)然此秀气的脸孔,只可于偶然的一刹那中见之,经常显现出来的,还是那副“金刚怒目”的怪相。此人甚怕我的父亲。(吴组缃《谈癖》)
(68)他在那一刻、那一瞬中的震颤被文字固定下来,才不会消失。(张炜《秋日二题》)
例(67)-(68)“中”出现在表瞬时性的时间名词之后,表示主观上事件发生的时间极短。虽然这种“瞬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人类的认知上,仍认为“见之”和“固定下来”这些事件的发生处于一个时间范围内,所以“瞬时性时间名词+中”才会出现,并成为一般性用法。
3.情态维度
最早表空间义的“中”,在时间名词的紧邻语境下,产生了时间层面的意义。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为相同的原因,“中”在谓词性成分的紧邻语境下,产生了情态意义,例如与形容词性成分共现,表心理层面义[7]:
(69)在焦虑中望着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天才蒙蒙亮,在岳父岳母的陪同下,我们抱着小儿到市人民医院办理了留医手续。(《人民日报》2000)
(70)危殆中的台湾,出乎蒋介石的意料,竟降临了转机。这个转机到来的是如此的及时、那般的突然,致使惶恐中的蒋介石如久旱逢甘霖。这个转机便是来自朝鲜半岛上的炮声。(《蒋氏家族全传》)
与动词性成分共现,表持续状态义:
(71)焦裕禄排在人后等着理发,等不起的是时间金贵,因而总是拿了文件,在等候中阅读,批改。(《人民日报》1995年6月)
(72)除了排队中的等待,伊拉克人生活中需要等待的实在是太多了。(新华社2004年7月)
五、隐喻
隐喻就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是一种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的认知方式。隐喻的重点是因“相似”而展开各种联想打比方。较常见的隐喻就是从空间域转向时间域。隐喻机制带来的效果,大致与泛化和虚化相同,即空间-时间-情态这一过程,例如:
(73)船舱中一片混乱,没有人组织大家,到处是破碎的玻璃和翻倒的桌椅板凳,我亲眼看到一个小女孩被一张金属桌子压住。(1994年《人民日报》第4季度)
(74)有一批高速运动的物体穿过了这片尘埃,它们的高速冲击在尘埃中留下了尾迹,这尾迹不断扩散,现在其断面直径已经扩散到两个木星大小,尾迹与周围的尘埃只有细微的差别,所以在近处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我们这四光年远的位置,它才能被观察到。(刘慈欣《三体2》)
例(73)-(74)是空间层面的认知。“船舱”和“尘埃”都是具体的概念。这一阶段“中”的搭配对象,实际上是演化的下一阶段中隐喻机制的本体。
(75)我又在秋天来到了尼德瑞斯的柏木林。我本以为那是最好的美景。塔那耐多的美丽秋天中,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在冬天,我爬上了多色尼安的高地松林中。(托尔金《魔戒-2》)
(76)于是我才敢确认我在那个寂静的人生一刻中听到的天籁……爱、怜惜、温柔……这一切人生的情愫在我心中飞快地成长。(张炜《秋日二题》)
例(75)-(76)是时间层面的认知。由空间域转向时间域,这是较常见的隐喻。
(77)但无数像他们一样的童话,在尘世的艰辛中春华而不得秋实。(新华社2003年4月)
(78)激愤过后的沉痛中,记者在文水假酒制造现场采访中反复思考,这些毒害无辜者致死的假酒中,还包含着什么呢?(《人民日报》1998年)
例(79)-(80)是情态层面的认知。由空间域到时间,再到情态域,是隐喻机制逐层投射的结果。隐喻机制带来的效果,与泛化和虚化机制类似。
六、竞争与更新
指使用较为自主的单位来取代更加虚化的单位,以起到相同的或类似的语法作用。作为现代汉语新兴的持续体标记,“中”与现代汉语典型持续体标记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中”与传统持续体标记“着”之间[8]。例如:
(81)定位高端并没有取得相应的社会效应,追逐者并不多,最后无奈选择了低端,但随着CDMA的发展,它的定位也一直在调整着。(小刀马《荒唐中国3G消费主力是穷人》)
(82)股价连涨的江南布衣遭股东减持 子品牌布局调整中(新浪财经 2018年03月07日 08∶23)
例(81)-(82)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传统持续体标记“着”在句法位置、语法作用上都有高度的一致性。
(83)无聊中,看了前任三,拍的真好,竟然看哭了,体面这首歌好听,给我的感觉是满篇成熟的味道……女主角的演技如果是余男的演技那就完美了,(纳兰贵族心 微博 2018年 3月14日23∶01)
(84)起来赶作业……作死中…… 04∶36(慕陌_Mumo 微博 2016年4月21日)
例(83)-(84)是持续体标记“中”较新的用法。试将这里的“中”替换为“着”:
(83')无聊着,看了前任三,拍的真好,竟然看哭了,体面这首歌好听,给我的感觉是满篇成熟的味道……女主角的演技如果是余男的演技那就完美了,
(84')起来赶作业……作死着…… 04∶36
可以看出,例(83')的用法在语感上有争议,而例(84)则不能说。这是因为,“中”作为持续体标记,较为自主,能够达到完美目的。也就是说,在语法化的最新阶段,“中”和“着”这两个持续体标记已经在竞争中完成了更新。
总之,现代汉语新兴持续体标记“中”的形成,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和发展。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包含复杂的动因和机制。从动因上看,主要包括:语篇交际的语用因素;人类认知的心理因素;语言接触的社会因素;语言互动的内部因素。从机制上看,主要包括:相邻句位;泛化与虚化;隐喻与转喻;重新分析;竞争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