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风药治疗肾病的研究进展

2021-11-30李旭东俞东容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雷公藤风邪肾炎

李旭东 俞东容*

祛风药,是指能祛除留着于肌肉、经络、筋骨、脏腑之风邪的药物。味多辛苦,性或温或凉。多是植物药,还有部分是虫类药。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肾病多属中医“水肿”“肾风”等范畴,风、湿、瘀、虚等因素主导其发生发展。其中,风邪多为诱发因素,且风易与湿相合,致虚致瘀,亦是慢性肾脏病复发加重、迁延不愈的因素之一,故祛风药被广泛应用于肾病治疗。风能胜湿,祛风通络搜湿、宣达透湿,并助肝之条达以胜湿,是中医治疗风湿、水湿病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祛风药治疗肾病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风邪与肾病

《素问·风论篇》云:“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素问·评热病篇》云:“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害于言。”《素问·水热穴论篇》云:“……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 《桂林古本伤寒论·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云:“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肾风多见水肿、脊痛、色黑等症。肾主水、纳气,为封藏之本;肺主气、通调水道,金水相生。风邪袭表,影响肺的生理功能,肺病及肾,水液代谢失调而见水肿等症。风性开泄,风邪内袭扰肾,肾失封藏、精微不固而见尿中泡沫、蛋白尿等症。风性善行而数变,所以肾病常是突发突现或突然加重,水不涵木则肝风内动,可见眩晕、血压升高等症。风性主动,尿毒症期出现抽搐、扑翼样震颤等现象。风邪与肾病,因风而肿、因风而泄、因风而动、因风而重。风邪或兼夹他邪袭人,正气充足的患者可自行缓解,虚者则变生肾劳、肾痹、溺毒等重症。风、湿、瘀、虚等因素主导肾病的发生发展,由虚致实,或由实致虚,风湿交织,致虚致瘀。

2 祛风药与肾病

从风论治肾病,源于《黄帝内经》“风胜湿”之理论,后世逐渐演绎为以祛风法治疗风湿、水湿病症。祛风药具有升、散、行、举之特性,激发正气、宣肺、醒脾、畅肝、振奋肾气之效,其治疗肾病的基本法则有三:一者辛散祛风宣肺,调畅气机及三焦气化,在外风入侵早期即驱邪外出;二者芳香祛风助脾,斡旋中气化湿运湿,以防脾虚生湿生风;三者辛温祛风活血,畅气血消癥积,防治久病则肾络瘀痹、风邪内伏之症。

雷公藤、防己、青风藤等常用祛风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与免疫反应有关相吻合。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功效,其提取物雷公藤甲素可保护肾小球电荷屏障、修复损伤足细胞、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孟斌等[2]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可下调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抑制JAK/STAT通路活性,控制炎性反应,保护肾组织。汉防己,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功效。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汉防己甲素可以抑制实验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3],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多个环节,通过抗炎、调节免疫以及抗纤维化等作用机制治疗肾病。符强等[4]研究发现,乙酰肝素酶(HPA)是治疗肿瘤、炎症的理想靶点,防己黄芪汤减少阿霉素模型大鼠尿蛋白的同时下调肾组织HPA表达,可能是其抗炎的机制之一。青风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功效。杨汝春等[5]研究发现,青藤碱可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下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炎症介质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蛋白、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基因表达。其有效成分青藤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多用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的治疗。部分虫类药也常用于肾病的治疗,多具有抗凝、抗炎、利尿、调节免疫等功效,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3 祛风药治疗肾病

3.1 近现代肾病专家临证经验 《中医肾病疗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肾病的中医学专著,此书阐述了疏风宣肺、降肺理气等肾病治疗大法,虽未明确提出祛风化湿法,但着重论述了防己黄芪汤的应用,并开创了雷公藤治疗肾病的相关研究。赵绍琴认为,肾病多具有湿邪重的特点,而引起肾病的所有外邪中,风邪居首,临床上善用风药,宣展肺气、疏理气机、调理三焦、助脾除湿,荆芥、前胡、苏叶、白芷、鬼箭羽等是常用药[6]。还提出了疏风胜湿、凉血化瘀、疏调三焦、分消利湿、通腑排毒、益气培元等慢性肾病治疗六法。刘渡舟创制了荆防肾炎方治疗慢性肾病,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等共奏疏郁解毒、祛风胜湿之效[7]。任继学首创“急肾风”“慢肾风”病名[8]。张琪擅用风药,常从脾肾论治肾病,补脾肾与风药合用,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于俊生从疏风利水、祛风通络、祛风活血、平抑肝风等方面发掘风药在肾病中的应用,临床疗效显著[9]。孙万森提出,慢性肾病皆可从风论治,具体包括御风、祛风、搜风、剔风、熄风等法,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肾病肾络伏风之专方“祛风通络方”[10]。叶景华治疗肾病注重祛“风”,善用徐长卿、炙僵蚕、鹿衔草等祛风药[11]。孙伟认为,风邪是慢性肾炎发生与病情加重的重要诱因,临证中加以祛风药收效颇佳,具体有祛风解表、祛风胜湿、祛风活血、平肝熄风等方法[12]。张志坚认为肾炎的初、中期以外风为主,后期以内风为主,治疗以辨证为基础,祛风贯始终[13]。张昱基于“虚-风-瘀-毒”复杂病机网络诊治IgA肾病,认为风邪致病贯穿始末,当辨外风、伏风、内风之别,外风宜散、伏风须托、内风当熄[14]。

3.2 祛风药临床应用研究 祛风药根据兼具功效有祛风解表、祛风化湿、祛风化痰、祛风解毒、祛风活血、祛风解痉、祛风温经、平肝熄风之分。祛风寒,有麻黄、桂枝;祛风热,有银花、连翘等;祛风湿,有羌活、独活、徐长卿、雷公藤等;祛风痰,有白芥子、天南星、僵蚕等;祛风毒,有地龙、蝉衣、僵蚕;活血解痉,以虫类药为主。其中,祛风湿药应用最广泛,而雷公藤治疗肾病的疗效得到公认。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世纪,可以改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等的肾功能指标,延缓肾功能恶化。近来有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可以降低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尿蛋白水平,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15-16]。

3.3 祛风方临床观察研究 祛风方根据功用不同大致分为:祛风解表剂,麻黄附子细辛汤、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祛风胜湿剂,羌活胜湿汤、防己茯苓汤等;祛风活血剂,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等;祛风化痰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平肝熄风剂,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其中,祛风解表剂临床应用广泛。茹松甲[17]研究发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恢复时间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王晓杰[18]采用越婢加术汤加味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6例,总有效率为92.86%。丁秀等[19]研究表明,防己黄芪汤能显著提高PNS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清白蛋白。加味防己茯苓汤治疗脾虚湿胜型肾病综合征38例,临床有效率达89.5%,且可以降低复发率、减少激素副作用[20]。《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益气温阳、和血通痹功效,经方新用在IgA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等肾病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21]。

3.4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肾病多由虚致病或由病致虚,而风药多辛散偏燥,易伤阴耗精动血,故阴虚血亏者应慎用,临证时祛风邪不忘扶正,随证配伍健脾补肾或滋阴养血之品。又风邪多挟他邪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毒、风瘀、风水等,故临床应用祛风药当明确辨证,配伍合理。祛风药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并严格制定疗程方案。临床中,还要避免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等成分的祛风药,如关木通、广防己、天仙藤等,预防肝脏损害、生殖毒性等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的发生。

4 小结

综上所述,祛风药治疗肾病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但相关的基础实验研究不多,临床也多是观察性报道,机制探讨还需要不断深入。今后可将祛风药治疗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开展高级别对照研究,为祛风药治疗肾病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治疗。

猜你喜欢

雷公藤风邪肾炎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中7个质控成分
雷公藤甲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肾炎病人的科学护理知识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绝经前不宜服用雷公藤
肾炎应该怎样治疗?
服用雷公藤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