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小学德育模式途径研究

2021-11-30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实验小学袁瑞娜

青年心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家庭

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实验小学 袁瑞娜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小学德育体系中的作用

首先,学校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场所。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在不断强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不应该被削弱,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自然也是德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正规且系统的道德情操教育的重要场所,这是我们理解“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基础。

其次,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感性教育,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就德育而言,家庭教育相当于启蒙教育、终身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道德教育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模式。因为家长是和学生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其日常的生活就可以说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家长要知道自己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纽带,他们自身的经历和社会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思想品质的形成,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完全带动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长还存在偏重知识教育、忽视道德教育或者德育方式方法局限的问题,这会导致学生长大后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最后,就社会教育而言,其为学生创造了德育的基本环境。人是社会的动物,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健康生存。我们常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所以,即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工作做得再好,最终也会受到社会教育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说,社会教育是人类社会化的支撑和延伸,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二、新形势下小学“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由上可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想达到德育的最终效果,就必须推进“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三者必须密切配合。就小学生而言,由于身心各方面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周边复杂环境的影响。环境不外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上学时的学校氛围,回到家时的家庭环境,以及整个的社会环境,或独立、或交织都会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重要影响,这也使得我们的小学德育工作更加复杂。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建构“三位一体”小学德育模式中,学校、家庭、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不足。

一是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相较于家庭、社会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学校德育工作无疑是最重要和占主导的。在实际工作中,相较于另外两个主体,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得也是最紧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学科渗透上相对单一,基本上只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道德教育,但这很明显是不够的,德育也需要在其他学科中进行有效渗透。再比如:教学手段不够先进,说教性教学、灌输性教学依然存在。我们要明确,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内化性学科,单一的说教、灌输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内在道德水平素质了。

二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德育作用的发挥上呈现一定的割裂状态,结合性有待加强。首先是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的脱节。人的本质之一便是社会性,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学校教育也是为社会培养健全的人。少年儿童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更是需要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做好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但是,我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这方面我们做得还有不足,一方面,教材的与时俱进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更多的道德范例需要体现在教材之中,避免一直使用老的范例进行教学引起学生反感;另一方面,教师存在只讲教材、不讲现实,只讲正面、不讲反例,只讲理论、不求实践的德育误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无法正确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当发现社会上一些反例时,势必会对自己所受到的教育产生怀疑。我们常说社会是一部大书,虽然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教育场所是学校,但断然不能忽视社会对小学生的重要影响,这也就告诉我们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统筹起来考虑、推进。其次是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在家访的过程中,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又是另一个样”,这种抱怨表面看似反映孩子自主性差、依赖性强,但也从侧面说明家庭教育并没有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学校的学生和家庭的孩子哪个更接近学生的本我呢?大多数是家庭的孩子。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有道德的人。

三、强化“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首先,学校要发挥好在小学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创新自身的教育方法,丰富教育手段,让每一名授课教师都明确德育的作用,并在自己所授学科中,结合孩子的特点做到渗透教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校德育体系。具体说来,学校要坚持自己的教育模式,不能过分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要对已有的德育模式进行创新,比如创新主题教育班会的形式,不要把班会当成批评会、命令会,要运用多媒体、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问题进行引导和疏通。班主任要认识到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不断渗透相关的道德教育;其他学科教师也要研究、找准自己教授科目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学会在自己学科中渗透相关的道德教育,同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加强师德方面的建设,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也不能有所涉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只有做好这些才能真正发挥学校作为德育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当然,学校教育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要主动充当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连接纽带,在三者的结合教育模式中更有担当和主动意识,这也是强化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关键。

其次,要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具体就是做好“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方面的工作。“走出去”就是鼓励孩子到社会中接受道德教育。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性的活动,如通过植树进行环保教育、通过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培养法治意识等;平时也要加强与少年宫、夏令营、养老院等组织、团体的合作,开辟更多领域成为学生的德育实践基地;社区也要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如劳动体验生活、照顾社区孤寡老人等;工商、公安、文明办等执法机关也要担负自身责任,对学校周边开展环境清查活动,集中整治网吧等场所,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请进来”就是邀请各行各业的人来到学校,为学校德育注入社会性的养分。比如:邀请公检法人员来学校为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讲述校园暴力、交通安全等社会案件,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邀请一些社会先进、模范来进行宣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邀请地方消防支队来校开展消防演练等,这些都是很好地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再次,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要重视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在家访过程中,鼓励孩子也参与进来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交流的方式增强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参观,交流学生表现,一起探讨教育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增强家长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主动意识,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避免家庭德育工作的缺失和不当。学校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班会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样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自然会更有针对性。同时,平时要注重发挥QQ群、微信群的即时交流优势,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集体合力。

最后,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也要进行有效结合。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周末、节假日,带着孩子参观科技馆、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野外生存锻炼等,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社区也可以开展“文明家庭”“诚信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家长积极配合,鼓励孩子在评选这些荣誉称号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要强化“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协调好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使之紧密结合,相互依存,协调发展,朝着共同的德育目标发挥合力,实现小学阶段德育效果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家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家庭“煮”夫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恋练有词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