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之教中的大乐
——昆明洞经音乐漫谈
2021-11-30邱月
邱 月
(昆明市盘龙区文化馆,云南昆明 650021)
一、历史渊源
昆明洞经音乐起源于道家洞经的谈经活动,明朝时期发展形成了洞经会,由于儒学文人的参与,便开始建立了一套以儒家的“礼乐之教”为宗旨,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伦理道德为教化目的,以“修、齐、治、平”为人生追求的洞经谈演经卷的音乐体系,是以音乐形式来谈演经卷和祈福祭拜,在清康熙时期从云南大理传入到昆明,随后形成了昆明洞经音乐。
洞经与洞经音乐其实是两个概念,洞经是道教“道藏”(道家经典)中的一种,洞经音乐则是谈洞经时演奏的音乐,相近于唱词和乐曲的关系。据说道藏有五百多种,洞经只是其中的一部。是元始天王(元始天尊)说的。洞经一般是指《大洞仙经阐微》,是元始天王说,文昌帝君作了“阐微”(解说),是一般洞经学会所谈的。洞经文字本身历史渊源很久,其阐明了学道的初步是“炼心养性”,为道家较普及的一部经典。
云南洞经学会的产生,据说萌芽于元代,后由迤西传入昆明。老辈相传:元朝建立后,派梁王来镇守云南。梁王酷爱音乐、歌舞,因此带来了一大歌舞乐手。梁王驻防大理时,广罗人才,一般人要见他很难,唯独对艺人,特别发给一牌,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宫禁。这些艺人被称为“王友”,意即王爷的朋友,以致后来扩展到滇剧爱好者也被称为“王友”。在梁王的重视下,一批跟随他的“音乐爱好者”一直沿袭下来,到明代,一些文人也参与进来,以音乐的形式来祈神保佑功名,但由于他们是儒门学子,同时《洞经》又是以儒学文昌帝君为主祀神,并以他的“阐微”为主讲内容,于是便创立了洞经会。到了清代,在洞经中加了一部《宏儒经》,是阐述《大学》《中庸》意理的,后又加了一部《孝经》,便成立了一个“祈福会”,这算是最早有名称的第一个洞经会组织。祈福会自视清高,需家学识要为秀才以上的人才可参加,因此即便是豪门富商和工匠艺人等都被拒之门外,因此后来的洞经会组织都称为“学”了。到了康熙年间,出现了一个桂禄学,继而改名桂香学。成立后很兴盛,文人参加的极多。
“康熙己酉年(1669)昆明大旱,禾苗焦枯,士绅在昆明北郊龙泉观祈雨,谈演大洞仙经,虔诚叩祷。经完,果甘霖大降,是年春耕,得以顺利完成,五谷丰收,民安物阜。总督王公继文,奏请朝廷。康熙御题‘霖雨苍生,保黎民众庶’,赐(洞经会)名保庶学。”(引自方树梅《滇会痕影录》),同时又出现了一个宏文学。这个学的来头很大,是由云南布政使司发起组成的。布政使即藩台,为从二品官员,负责管理全省钱粮税课、官员的升迁调补,衙内设八房,“房”有主祀神——仓圣和文昌,因而藩台把它与洞经挂上钩,加上一些科举文人,告老的乡绅,组成该学。因而靠山硬,财力充沛。人民音乐家聂耳(聂守信)及其二哥聂子明、三哥聂叙伦,都在宏文学学习过洞经音乐。聂耳1934年在上海百代公司国乐队时所创作的民乐合奏曲《翠湖春晓》,就是根据昆明洞经音乐《宏仁卦》(又称“老卦腔”)所改编。
发展到乾隆年间,天下承平,先后又出现三学—崇文学、崇仁学、同入学,至此已共计六学。到了民国年间,约当1917—1918年之际,彭乐山(民国时期宏文学社长)与董云阶(宏文学成员)在四牌坊三丰祠内设了一私塾,在祠内得到一部张三丰的《贞元运会经》,便约集了当地的士绅富商,就在祠内成立了一学,起名“元会经坛”,这学可算为宏文学的支系。同时崇仁学的传人钱润生又成立了一个“上九会”。到20时间40年代,大道生布庄总经理周润苍又成立了一个齐礼学。——这便是昆明洞经会的九学。另外通海启文学的主要成员孙耀东、欧阳家兴等在昆明也有所活动,所以也可称为十学。到清末之际,洞经会已打破了一些陈规,工商界人士也得以加入了。
1951年,十学成员在昆明福照街商会内成立了一个大联合会,定名“礼乐研究协会”。1956年,昆明市文教局派专人来负责“礼乐研究协会”,组织了一些演出、录音、记谱。1957年“礼乐研究会”解散,只有遗彭幼山(民国时期宏文学最后一任学长)和十个左右老艺人存留。
二、基本内容
洞经音乐极为丰富,皆为古代流传曲调。包括南、北曲,元曲,明、清小曲。外来吸收的如:[清河调],是源于山东清河。[甘州歌]来自甘肃。[扬调]来自扬州。[苏伴妆]来自苏州。[天女散花]则是良曲。咒章中有些采用“引”,如[川令]即[将军令],又名[得胜令]是从川调吸收的。佛教音乐也有,如[大乘赞][虚昙音]等。加上地方曲调、民间小调,来源广泛丰富。
昆明洞经音乐分为经曲和曲牌两大类。唱腔曲调有:[香赞][开经赞][五圣号][普光音][天机音][吉祥音]又名[玄蕴咒][虚昙音][紫阳录][大乘赞][甘州歌][新清河][老清河][新卦腔][老卦腔][老供养]又名[鲜花曲][新供养][老和赞]又名[一江风][新和赞][太平音][大洞咒]分十二章,有十二个腔法,[十华调腔]分八章,加一个昆腔结子,共九个腔法,[引]八句昆腔,[吹诵腔][新诵腔][老诵腔][下座赞][新忏腔][老忏腔][白文诵腔][报恩咒]分三章,三个腔法,[贞元咒]分二章,二个腔法。总计唱腔共五十三个。
古调曲牌有:[四来]分春夏秋冬,[八令]有[将军令][南令][品令][哪吒令][迎仙令][清鱼令][神仙令][清水令]。[神仙令]又叫[道士令][四伴妆]包括 [南伴妆][北伴妆][扬扮妆][苏伴妆]。其他大小吹排有[山坡羊][中风韵][南正宫][小桃红][朝天子][朝天青][洞仙][倒垂帘][普安咒][闹元宵][燕儿乐][汉东山][节节高][万年欢][满庭芳][五马江儿水][大开门][水龙吟][三献][柳青娘][上小楼][黄龙滚][天女扫花][有词][满工尺][哭皇天][吹腔][八谱][清水令][一篷松][落地金钱][风落松][柳摇金][佛吉子][一枝花][柳挂金][叨工会][四煞][山桃红]等。
以宏文学为例,经曲有53首,大乐曲牌有36首,细乐曲牌39首,锣鼓经曲牌5首,总计为136首。这些曲调,有的来自唐宋词调、元南北曲,也有明清时调小令以及昆曲唱调,还有少量的是文人创编的曲调,也有同名道曲,但为数不多,佛教名称的曲调则只有二三首。昆明洞经音乐曲调在谈演中根据经文的需要,往往采用联缀(奏)体结构,可根据行经文的需要,可联可分,所串联的乐曲有的是便于接头而同“宫”串联;有的则是采用四度、五度的转调手法;更为微妙的是把联缀的一组曲调按照每曲二度上行的模式转调(离调),称为“节节高”;亦有的具有固定联缀的“套曲”结构模式。总之,昆明洞经音乐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宫调”理论和曲调安腔手法和布局规律。
昆明洞经音乐历来以工尺谱传承,有的洞经会中已经有懂得简谱的人根据工尺谱翻译出《简谱》进行传习,弥补了工尺谱在口传心授中常见的音符时值长短的误差,方便了后学者。
洞经音乐在配置上讲究“成双成对”,这是依照古代儒家礼乐“八佾”定制所为。坛上唱诵经文兼打击乐器者,称为“经生”,又称为“上八座”,分左右两排对座,使用的乐器有提手、单皮鼓、木鱼、大小堂鼓,大钹、大锣、大镲、小锣、铛锣、铰子(小镲)、面铛、九音锣、碰铃、钵磬等。其他演奏吹、拉、弹等旋律乐器者,统称为“乐生”,吹奏乐器有笛子、唢呐、箫、笙;拉弦乐器有小滇胡、提琴(与胡琴相类,葫芦做的,梧桐蒙面,下有一短把,已消失)、碗胡(类似中音椰胡,已消失)、南胡、中胡、大胡;弹弦乐器有小三弦(称为“苏三弦”)、大三弦(称为“京三弦”)、阮、筝、瑟(已消失)等。
三、濒危及影响
1980年,昆明市盘龙区文化馆组成“收集整理小组”在世的彭幼山、杨瑞年、刘进修等八位洞经会老艺人开始进行录音采访和收集整理,前后历时达5年多。1987年,由盘龙区文化馆组织了“昆明洞经音乐研究会”,由彭幼山先生担任负责人,参加人员主要是民国时期的16位老艺人,其任务是针对传统的曲调进行回忆排练,恢复其本来面目。但因这些老人都年事已高,断断续续坚持到1989年底。
1998年彭幼山学生吴学源等人自筹资金、复制乐器、制作服装道具,举办了“云南洞经音乐讲习班”,精选了部分曲调,开始了昆明洞经音乐的传承,后又组建“昆明洞经礼乐团”。
2005年,昆明洞经音乐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随着昆明洞经礼乐团的演出,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了昆明洞经音,昆明洞经礼乐团的《昆明洞经音》荣获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后又应文化部与北京市政府邀请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保利剧院及中央音乐学院演出。各类媒体对昆明洞经音乐有诸多评价,这是一些较为有意义的:“在历史上,洞经音乐是一种代表儒家礼乐文化的民俗礼仪音乐,因受民间民俗信仰影响,具有一定的宗教祭祀色彩,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它才可能在民俗祭仪活动的生态环境中得以生存发展。但摒弃它繁杂纷呈的礼仪程序与祭祀内容,适当地保留其具有提示意义的礼仪程序,如‘开坛’‘发鼓’‘礼请’‘赞诵’‘开经’‘十供养’‘收经’‘送圣’‘收坛’等,让各种不同的音乐艺术演奏(唱)表演形式得以展开,整个音乐会形式就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了。这是有别于欧洲舞台纯音乐艺术表演的一大特色,而且其中还体现着深层的文化内涵。”。“从乐队组织来看,这么多的乐器,齐全的声部组织,曾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古典交响乐’,实际上它比欧洲古典交响乐的出现要早二百多年。”“在乐队组织上,云南有的地区洞经乐队(如丽江)只有丝竹细乐等少量几种乐器,只能称作为一种室内乐,过去称为“雅乐”。而昆明传统的洞经音乐,其庞大的乐队阵容,丰富的乐器,雄浑的气势,是许多地方的洞经音乐难以相比的。还有就是演出形式的多样性及曲调的丰富性,也是其他地区难以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