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传播研究
——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

2021-11-30刘云飞

大众文艺 2021年21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视野美学

刘云飞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一、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对于接受美学来说,又被人们称之为接受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产生,首要倡导者是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在他所写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标志着接受美学已经成了一种独立的学派,在他的观点当中表明:作品所表现出的娱乐功能以及教育功能,可以在阅读者当中进行实现,而这样一种“实现的过程”,就是这部作品获取生命力以及最终完成的重要过程。阅读者在这一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主动性的,能够推动文学而创作动力;文学所表现出的接受活动,不仅仅受到作品带来的制约,也会受到阅读者带来的制约。接受美学就是将文学的接受活动划分为社会可以接受或者是个人可以接受这两种不同的形态特征。阅读者作为生物以及社会当中的本质,不管是在有意识还是在潜意识当中则会关注某些信息,同时也会接受相关内容,这些接受表现形式,就被人们称之为接受美学。

1.接受美学理论研究的可行性

接受美学理论作为开放性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关于怎样让艺术的接受主体发挥能动性的科学门类。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适用于文学和读者的研究上,在任何艺术领域同样适用。金丹元教授通过其代表作《电影美学导论》明确阐述了:“看电影就好比读书一般,同样归属于阅读表现,而二者之间的差别就是在影响、声音和文字之间载体上的不同。”[1]从一定含义上来进行分析,电影艺术也应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受众在观赏一部电影时,往往会经过自身主观的加工、润色和再创作,一部电影应该包含着受众的思想感情。受众也是电影艺术的创作者,是体现一部电影艺术价值所在的关键所在,而观众对电影接受的过程也是对电影的再创造过程,这是一部电影真正变成艺术作品的过程。电影作品不应该是由导演或者艺术家独家生产出来的,而是由导演和观众共同创造的。观众不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因为鉴赏和批评的本身就是对电影艺术的生产和再创造。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大师M.H.艾布拉姆斯通过《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明确阐述了针对文学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四个不同的元素内容,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2]艾布拉姆斯所说的“读者”同样对于电影艺术活动而言及为电影的观众。观众是构成电影市场的首要要素,没有“读者”的参与电影就无法达成它的艺术使命、商业目的和文化价值。

2.“中国化”接受美学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对于接受美学“中国化”的研究历程,笔者依据朱立元教授和窦可阳教授在其各自相关论著中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以下特点:第一,对接受美学的理论研究更为深入。接受美学的理论实质上绝对不是“读者中心论”这样简单,它有着自己深厚的理论背景,而接受美学的理论也在学者的研究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第二,越来越重视对个案的研究。姚斯曾经这样说过,要想在后期不断完成有关接受史的构架,就必须要从现实当中的一些具体的接受现象入手才能够成功。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通过实践来研究接受美学的必要性。第三,各类跨学科的研究理论和不同的研究手段的不断出现。这些研究使得接受美学的通理论研究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影响更为深远,也让接受美学中国化越来越具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因此,只有将接受美学理论进行中国化的研究,才能让其渗透到我国艺术作品的各个方面之中。中国电影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精神特征,对其接受美学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将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与存在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才能将接受美学的观点运用到中国电影的实际制作当中。我们利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观点对中国电影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中国电影在视听上满足观众对审美的需求,还可以更进一步利用中国文化影响下观众的审美经验和心理经验,来促使两者的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种真正意义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电影,最终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挖掘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

二、接受美学视域下电影《流浪地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传播表现

1.根深蒂固的家园意识特点——“隐含的读者”现象研究

“隐含的读者(implizite reader)”,也被译作“暗隐的读者”,是伊瑟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接受美学概念,他所关注的主要是通过个别的文本和读者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读者在后期阅读活动当中展现出来的能动作用。“隐含的读者”并不是指某个现时或具体的读者,而是隐含在艺术作品结构之中,时时缠绕并干预艺术家创作的想象中的读者,他是艺术家创作时一个潜在的读者指向,引导创作者有意无意地按读者接受的可能或接受的兴趣进行创作。在电影的改编和创作过程中,这些“隐含的观众”对导演的创作动力、创作视角、创造构思等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体现在最终的艺术电影作品之中。这就为中国电影的制作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要求——利用电影中“隐含的观众”去吸引“真实的观众”。

在《流浪地球》影视故事设计当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的时候,影片的表现不是《2012》当中的“诺亚方舟”,也不是《星际穿越》当中的星际移民计划,而他们所想要的不仅仅是在这一危难时刻拯救自己的亲人、大众和朋友,还有就是世世代代繁衍的美好家园,这种强烈而又根深蒂固的家园意识在整个影片当中贯穿始终,整个故事情节都符合中国人民独有的价值理念,符合“隐含的读者”的主要特征。在《流浪地球》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特殊的思想内容,是基于农耕文明之下所产生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家园情怀,是中国人民最为深刻的归属感,对于自己的家园、土地所表现的眷恋之感。中国人对于在自我成长的过程当中,养育自己的土地具有太多的布设,而家园始终是难以放弃的,由此可见,背负着自己的家园一起逃亡,来自中国人民的创意,并不感觉到以外,反而会受到更多人的认同。

2.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愚公精神——“期待视野”现象研究

“期待视野(Erwartungshorizont)”被姚斯称为接受美学最为重要的则是“方法论顶梁柱”,在这过程当中充分与伽达默尔海德格尔所展现的现代解释学传统进行融合,并且融入了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进而演变出来。姚斯在其书中指出:“期待视野是阅读者在后期的阅读和理解前期就会针对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呈现模式进行具有定向性的、潜在华的一种审美期待,这样一种期待在发展过程当中是一种相对确定的空间,在这一空间当中也同样界定了理解所可能展现出来的一种限度。”[3]姚斯认为,一个人“期待视野”的形成,首先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这三种要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的评价标准和行为方式,这些影响也会直接渗透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之中。其次,个人的文化视野、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同样会促进“期待视野”的形成,具备一定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的读者,更容易掌握各类文学作品的规律及特点,同时,开阔的文化视野可以让读者对文学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见解和领悟,获取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或者是独立创作能力。最后,在各不相同的年龄段,不一样的性别,读者都会因为其所展现出来的各不相同的胜利特征进而形成各不相同的一种“期待视野”。从这些内容当中我们也可以明确地看出“期待视野”作为一种极具潜在话的一种审美期待,潜在的制约着外部受众有可能接受的或者是可以接受的某种程度。在针对相关的电影进行观看或者进行品析的过程当中,不同的观众在针对自身不同的视角也会对同一部电影有不同的理解,最终也会展现出一种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在《流浪地球》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故事内容展现的精神和愚公精神有相似之处,一个想要通过人类自身的力量去撬动地球,并且在宇宙当中迁徙;一个是采用锄头、簸箕一点一点地搬移两座大山。在人类所表现的常规思想当中,如果想要地球停止,然后再撬动地球使之脱离太阳系虽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正是这样不怕艰险、持之以恒、勇敢前行的愚公精神,让观众产生一种自我的文化归属意识。从古至今,中国的观众在其思想理念、行为举止上都会收到传统中国优秀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影响颇深,观众对于电影中剧情、人物形象的期待也建立在中国独特的文化根基上,《流浪地球》结合了中国文化的各种元素,将电影营造的意境与观众的期待实现统一。

三、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必须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中国电影在发展中必须认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从中分析,结合导演创意,论证选题,在影片创作中发掘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理念和思想观念,并用艺术形象展现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导演创造自身的文化电影品牌,也利于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纵观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中国电影作品,都突出了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价值理念,它们都清晰的打上了中国烙印。笔者相信随着中国观众文化素养的提高、社会的稳定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国电影一定可以迈向真正的辉煌。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视野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