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图像的动漫语境分析研究*
2021-11-30刘亚勋
刘亚勋 徐 志
(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 344099)
一、中国动漫萌芽-以绘画为载体
1926年《大闹画室》拉开了中国动漫的序章。随着漫画日益丰富,40年代的《铁扇公主》开始有了些许中国的味道。20世纪60年代,以齐白石创作的鱼虾为创作原型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横空出世,一举成为中国动漫巅峰之作,标志着以绘画为载体的动漫作品的形成。这种作品,是动漫艺术的进步,也是中国艺术力量的雏形。随后中国动漫一直渗透着自己独有的表达符号,具有中国标识的绘画语言一直参与其中,以绘画为载体的动漫,为传统中国文化注入了新时代的表达语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意识形态的渗入,外来文化交融,发酵出很多新的艺术流派,动漫也开启了引进来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也在潜移默化地与科技接轨,动漫作为艺术领域中与科技最密切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正是如此,中国动漫如何回归本土文化语境,变成了我们值得深思的大问题。
那么,中国动漫怎样才有中国文化语境呢?好的中国动漫,无疑要体现中国文化内涵;同时又是中国故事、中国特色、中国情怀、中国人民、中国精神的真实写照。
面对未来和传统,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呢?我们的动漫不能完全依赖科技,而丢掉传统。应该保留传统,并将传统与科技相联系,传统绘画为载体的动漫再加上全新的科学技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中国动漫是不是就符合中国文化语境呢?
二、定向师范生偏爱图像形态
动漫在中国发展起步较晚,且受众大多为青年和学生,他们固执的偏爱国外动漫,极易产生价值取向偏离,一味追求西方国家文化,容易遗忘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全盘西化。
前期,本课题做了抚州幼专定向师范生的读图方式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定向师范生的读图方式与贡布里希对图像学研究有着极大的契合点,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家“不是从他的视觉印象入手,而是从他的观念或概念入手”[1]。而相对于纯粹的文字阅读,定向师范生更倾向于“图文并茂”的阅读方式,以动画、漫画、游戏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动漫文化正好能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他们对于动漫的绘画语言关注更多是自我稚嫩的表达。在造型和色彩的选择方面,完全是遵从自己内心去感受。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2]定向师范生在大环境下,对于网络、多媒体的侵入,漫画的内涵更多停留在娱乐,并没有将文化内涵加入作品中的意识。
在新时代,定向师范生肩负着振兴乡村教师的使命,而美育能净化其心灵,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对他们进行动漫图像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图像学的呈现,为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通过对他们作品进行动漫图像学分析,可以使学生的意识形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图像来引导学生进行动漫创作,是对学生素养的有力提升,也是注入爱国主义情怀的有力方式。
鉴于此,在动漫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语境,让定向师范生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引导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漫作品,能起到“美”的升华。
三、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五千年来,东方文明之所以经久不衰、从未中断,得益于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支撑。千百年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字和独特的饮食习惯,并且56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民族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较高的辨识度、独一无二、固有且特有的一种符号。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精神,这就告诉我们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大爱之心、大美之艺,来塑造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五千年的积累,我们有着强大的文化基因,从哲学上看,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从形式上看,有红色文化、戏曲文化、节日文化、民俗文化等;从文化上看,有唐诗、宋词、琴棋书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反映的是中华儿女的基因,我们要不忘初心,发掘中华文化之精辟,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才不愧为中华儿女。
四、中国传统文化图像的动漫语境研究
本课题以抚州幼专定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将中国传统文化输入定向师范生的动漫图像库中,并引导他们进行动漫创作,进行了多个中国传统文化图像语境的专项创作,如红色文化语境、师道文化语境、戏曲文化语境、孝道文化语境等,试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典型的动漫图像案例,发展中国特色“美育”。
1.解读红色文化图像语境
作为培养幼师和小学教师为主的抚州幼专,教师深刻认识到动漫教学不应当只是单纯地教授动漫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应该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创作的作品应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继承与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地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当中。应将中华优秀文化与原创内容相结合,有目的地将动画创作的主题引导到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点上来。如:美国的迪士尼动画公司在建立初期也是通过改编大量的西方经典童话、民间故事、经典文学走向了辉煌。
我们的原创动漫作品也应当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反映当代的精神价值,悠久的中华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神话题材、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包括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等,这些优秀文化本身就是动漫题材挖掘不尽的“金矿”,也更易于体现出作品的文化内涵。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合适的路径将这些文化元素与我们现有的动漫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充分融合。
在本课题研究中,就对抚州幼专2017级定向师范生进行了以红色文化语境为主题的动漫绘画创作,在对所有作品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创作语境理解并不是非常透彻,不知道艺术作品本身应该扎根群众,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沉淀;不知道艺术创作当中应该包含着劳动群众的理想、信念与立场;并且不知道艺术创作要体现他们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也要包含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与特有的文化审美。如邹婉娟的《红色一家人》,该作品表现虽然缺乏一定的历史背景,人物也缺少扎根群众的思想,并且还带有一丝西方动漫人物的影子,但是已经脱离了西方动漫的特征,具有东方色彩。作品内容也清楚地表达出了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自己的信念与立场,并且展现出了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画面体现的主题思想也与红色文化这一主题紧扣,画面色彩搭配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东方文化内涵。
2.建构戏曲文化图像语境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诸如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山海经等题材,在原有故事题材的框架内,对故事内容进行重新地演绎是我们的主要表现方法。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主人公哪吒与之前任何版本的哪吒都不一样,他渴望亲情友情,期待被周围的人认可,敢于和不公命运抗争的演绎与当下独生子女成长的经历非常相似,观众在观看时能有更强的代入感。这种与时代紧密契合、传达正确价值观的动画影片作品本身就很有群众基础,也能使观众对动画作品的续集充满了期待。
与美国漫威打造“漫威宇宙”相似,我们也可以朝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打造属于国产动画特有的“封神宇宙”“西游宇宙”的方向努力。因此,从故事构成方面来说,在创作中可以尝试在遵从传统文化经典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剧本内容重构,即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演绎,但也需要注意摒弃其中一些落后观念与思想。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人民群众共同的文化记忆,很多传统文化作品故事完整,人物性格特征鲜明,但也会有人物性格过于扁平化的缺点,即过于完美或过于恶。
抚州是汤显祖的故乡,被誉为东方戏曲之乡,站在关注身边历史文化印记的角度,在本课题研究中,自然少不了对戏曲文化语境的创作,如万晨的《戏曲人物》,是抚州幼专2018级定向师范生以戏曲文化为创作语境的动漫作品。在创作中,在角色的性格设定上适当增加了与之相符的背景,这样更符合现实生活,让受众有更生活化的体验。背景的构建,反映了民俗文化来构建家庭亲情与人文关怀,传递出一种符合当下文化的价值观。
该作品在人物角色设定、场景设定、道具设定等方面都表现了戏曲文化的情境,在戏曲传统服饰的运用中体现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图像。背景中屏风的出现是对传统文化装饰纹样的再现,而戏台则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真实写照,具有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元素。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深入挖掘与表达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画面中,突出造型的生活化特征,是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动漫创作中的典范。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动漫创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制作能力需要通过不断地创作来提升。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主题性的创作引导学生将创作内容聚焦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来,让学生主动发掘和关注,包括神话、寓言、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古典文学、英雄史诗、文物、传统绘画、书法、建筑、饮食菜系、武术、曲艺、民族特色音乐、节日、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动漫化的可能性。在创作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新的电脑动画制作技术还原这些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并加入自己的创新运用,制作出具有高度技术含量又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