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2021-11-29陈小雨

山西青年 2021年4期
关键词:律动音乐游戏

陈小雨

(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江苏 昆山 215300)

音乐是最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素养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在教授学生音乐学科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小学生提升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小学音乐课堂应用音乐游戏的价值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学生教育领域的应用。游戏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常常看见一些小动物的行为就会进行自发的模仿,这种由学生自己进行的游戏常常具有盲目性和散漫性,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才可以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塑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的积极与否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紧密关联。学生兴趣是教师教学过程积极化和教学结果完美化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在充分并且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才会呈现出积极化的状态。有研究证明:游戏化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呈现积极化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激发学生创造力,为学生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1]

(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一定的介质实现,游戏就是学生与音乐的良好介质。学生教师通过游戏载体实现学生发展健康化的目标。学生的音乐教育是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感知音乐本身,并且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音乐教师通过内容游戏化的形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更加愉悦地体验音乐,也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实践策略分析

(一)重视课堂导入,发挥音乐游戏作用

设计音乐课堂内容时,要保证课堂内容的具体性与明确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效把握课堂内容设计难度。结合小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经过努力后可以理解这部分内容。尊重学生主体性,通过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提高音乐教学设计的情感性,塑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得小学生可以在活跃氛围中完成音乐学习。[2]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审美能力,但教学中经常忽略这个问题,传统音乐教学侧重培养学生音乐知识,另一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但并未把握教学核心,影响到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如,《七子之歌》这首歌学习时,笔者授课时间为下午第一堂课,下午上课学生极易犯困,刚上课就看到很多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率偏低。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引入比赛模式。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接着给学生说:“这堂课我们进行班级歌唱大赛,前三名有奖励!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参赛”。比赛时每个小组表现不一:有的唱歌跑调引发大家大笑、有的则从容应对。整个过程中我也在指出演唱代表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改正。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显著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人音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问声好”中聆听《森林水车》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演奏技巧以及不同的音乐风格来演奏这首曲目,并且让学生们体会教师利用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演奏技巧以及不同的音乐风格来演奏这首曲目时乐曲所传达出的不同情感。将乐器带入课堂可为课堂营造出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发掘自己对乐器的兴趣爱好,从而帮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乐器,通过乐器学习音乐。

(二)结合音乐律动,活跃音乐课堂氛围

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主要手段,需将审美教育作为核心,并贯穿在整个音乐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对小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3]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通常是学生学习唱歌、歌词记忆、词义感悟,然后接受美育熏陶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而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能够按照歌词进行动作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歌词,还能通过律动加深学生对歌词词义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实现情操的陶冶。

如,对《拉勾勾》实施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对“手”的动作进行体会,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勾手,体现出朋友间的团结友好,在做律动的时候,教师可要求学生带着微笑与其他学生勾勾手,以体会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与和谐沟通等,从而使学生通过律动感受到音乐教学的真谛。因此,音乐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单纯学习与掌握曲调,注重节奏的把握以及歌词的记忆,还需通过音乐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思想的教化,并实现情操的陶冶。由此可知,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按照歌词大意,通过动作设计,形成直观且生动的律动,深化学生对音乐内涵的体味;如,对歌曲《洗手绢》进行教学时,音乐教师可引入劳动情境,让小学生模仿生活中见到的洗手绢的情境,回想与体验,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总结洗手绢的过程,比如不断搓揉、挽起衣袖、挂在衣架上晾晒、挥手擦汗等等,以劳动情境再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在不知不觉当中,将生活体验渗透到音乐歌曲的学习当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音乐律动当中逐渐学会歌曲,并感受到“曲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并通过情境律动的创设,促使学生掌握歌曲。

(三)设计音乐游戏,夯实知识掌握程度

小学音乐教学时,可以根据流行趋势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受欢迎的流行音乐供学生欣赏、参考和学习,比如中国风的流行音乐中就渗透着我国很多古典乐曲的知识,长时间学习倾听此类音乐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价值,以正确、理智的态度对待流行音乐。[4]为了提高和激发小学学生其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加入一些更富有变化和创意的设计环节。如,在学习和讲解古筝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视频模式,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古今著名爱情故事,使学生通过视频,对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蕴含情感、传递信息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十二生肖》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安排学生课前了解关于生肖的相关知识,找到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且可以开展生肖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定制一些游戏化的学习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课堂的重视程度与执行学习任务的兴趣,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避免因为作业而对学习产生厌恶的现象出现,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音乐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同时将作业布置环节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在人音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跳起舞”中演唱《小红帽》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在临近下课时布置一些具有游戏性质的任务,让学生们自行分组,两人一小组,一名同学唱出《小红帽》这首歌中的任意一句歌词(最后一句除外),另一位同学唱出这句歌词的下一句。同学甲唱:“我要当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同学乙就要根据游戏的规则唱出下一句“当太阳下山冈,我要赶回家。”甲乙两位同学通过游戏的形式反复去熟悉《小红帽》这首歌曲,最终实现对课堂中音乐教师所传授的内容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诸如此类的游戏性质的小任务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汲取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自行巩固音乐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5]

(四)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的灵魂就是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在教授学生必要音乐技能、伦理的同时,主要目标还是要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实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情感,在不断学习、欣赏中展现和提升学生音乐情感、自身审美。而引入体态律动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体会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对学生体会其情感大有益处。

1.合理利用观察法。在音乐教学评价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且观察法在音乐这类技能型学科评价中,效果极为显著。[6]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唱歌、纪律、乐理和音乐鉴赏等几方面着手,观察学生实际表现,根据其状态和能力表现来划定评分或等级。在评分过程中,可以将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形式结合,确保学生也能参与到等级评分中,为自己的表现划等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可以设置几条鉴赏指标,例如学生参与程度,学生对乐曲的掌握情况如何,可在每个指标下分四个等级,然后根据学生具体表现划分等级。

如学生积极参与课间讨论评为A,学生参与度一般评为B,乐曲理解不准确评为C,乐曲内容理解完全错误评为D。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设计几档小节目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例如甲乙组竞赛机制,幸运大比拼,谁敢来唱歌等等,以这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性,同时根据学生具体表现进行打分,而且该成绩占总成绩比重的50%。

2.综合测试与考核。小学生音乐素质评价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者分别占总成绩比重的50%,两项成绩总和即为学生整学期音乐考核最终成绩。

总之,音乐素养的培养作为学生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在学生阶段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此,将学生阶段音乐内容游戏化不仅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特性所决定的,更是学生在时代中发展决定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见各种矛盾,但只要不断处理矛盾,矛盾就会成为发展的推力,在推力作用下,促进新一轮的发展。

猜你喜欢

律动音乐游戏
和谐律动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