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格视野的人际敏感性与心理健康研究探讨
2021-11-29杨梅
杨 梅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人际敏感性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着较高层次的影响,而这一社会认知领域的概念也被当作用来衡量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社会上的各类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现代人的各方面精神压力也越来越严重,每年治疗心理疾病、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很多人开始探寻如何有效调整人际敏感性,从而有效减少人际交往过程中面临的烦恼。但当前人际敏感性的研究尚未在心理学界引发足够广泛的重视,这使得这部分研究内容相对有限,无法为人提供足够全面的理论支持,因此在人格视野基础上对人际敏感性的研究探讨就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人际敏感性的相关概述
心理学中对人际敏感性的研究分为三种研究视角,并从不同角度对人际敏感性进行剖析,在定义上也有细节上的区别,但均证实了人际敏感性与其他人际交往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而这种关联并不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有些研究认为高人际敏感性往往会给人带来更加紧张的情绪,并使人处于相对消极的状态;但另一些研究则表示高人际敏感性的个体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各种重要人格特质,也能够表现出更好的工作状态及生活状态,心理健康程度也是较为理想的。然而在有一些群体中(如大学生群体),人际敏感性高的个体往往会在心理上加重问题的严重性,且容易在面临问题时陷入沮丧,表现不出足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导致抑郁。
本质上人际敏感性属于一种社会认知能力,在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对个体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并不乐观。这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际敏感性将持续担心个体的负面社会评价作为人格倾向上的重要特征,而过于担心社会负面评价,会使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2]。也就是说,人际敏感性在实质上是一种评价个体心理健康指数的负面指标。这一看法得到大部分心理学及社会学研究者的支持,普遍认为高人际敏感性更容易导致个体出现身心疾病、造成个体社会适应情况不理想、滋生个体的人际关系问题等。在这种看法下,适当降低人际敏感性显然更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基于人格视野人际敏感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人际敏感性个体在人格特质上必然会表现出过于重视他人负面评价的情况,而对正面的评价却没有足够的肯定与认知,这就使得人际敏感性个体在性格上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进而对各类型社交活动持消极态度,采取回避或否认的方式应对社交关系。而高人际敏感个体由于难以有效应对社会负面评价,且多以评价内容片面定性自身,在社会生活中很容易感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佐证了人际敏感性的高低与社会适应能力呈负相关,因为高人际敏感个体为了避免负面评价的出现,往往对社会行为及活动持回避态度[3]。
三、基于人格视野的人际敏感性与心理健康研究探讨
基于人格视野下人际敏感性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探讨,能够发现高人际敏感性可能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则是解决个体人际敏感性过高、帮助个体排除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内容,其意义在于方便研究者找出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事实上高人际敏感性个体并不表现出所有问题,具体心理问题的出现除了与个体的人际敏感性相关之外,还与个体的世界观、价值取向、生活环境及经历等各方面因素有关。就当前高人际敏感性造成的普遍心理健康问题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与人际敏感性有潜在关联,当前学界认为人际敏感性是引发个体焦虑障碍的人格特质之一。相关研究数据中已经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个体往往表现出较高的人际敏感性,而这些高人际敏感性个体在面对社交活动时,通常采取回避或是否认发生的事件来避免情绪波动。而在否认被拆穿或是回避无效的情况下,这些个体往往会因极度的不适应表现出焦虑的症状,为了排解这种症状给自己带来的负面感受,这些个体倾向于选择饮酒、抽烟、暴食或是其他消极应对方式。但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些消极应对方式会使个体内部激素失衡,更容易滋生不良情绪,从而使个体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中[4]。通过对社交活动中采取回避措施应对焦虑情绪个体的调查来看,导致很多个体焦虑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社交本身,而是在社交活动中受到的拒绝,采取回避的态度也是为了不受到拒绝的影响;而另有一些个体则无法正确有效应对社交活动中的负面评价,且极其容易因为负面评价滋生消极情绪,进而自发寻求消极的应激方式。这也恰恰体现了这些个体的高人际敏感性特征:过于担忧负面评价对自身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导致在面对社交活动时会采取回避或否认的做法避免陷入焦虑。
(二)抑郁现象
抑郁现象的出现与人际敏感性呈正相关已是公认的事实。在对大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个体表现出的人际敏感性越高,其生活中出现的抑郁症状就越多,因此人际敏感性还能作用于个体抑郁的预测。日本学界相关学者在控制好情绪状态变量及人口学的作用后发现,高人际敏感性个体患抑郁症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个体;而在对人际敏感性与抑郁两者特质的对比研究中,发现高人际敏感性往往表现出脆弱的内在自我、人际觉知、分离焦虑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在抑郁中也明显存在,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高人际敏感性是导致个体出现抑郁的重要原因[5]。就人格特质而言,高人际敏感性个体往往将来自他人或社会的负面评价看得很重,表现出极端在乎别人的看法、具有强烈的认同需求心理等方面,一旦这些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是被否定,再加上个体本身对评价的认知具有片面性、思维能力易受情绪因素驱使,而本身又不具备良好降压抗压能力的情况下,极易因为负面评价滋生消极情绪长期无法排解,从而长期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抑郁现象的出现。而这种情况的恶化会导致抑郁长期出现,并最终使个体在长期受抑郁现象的影响下产生抑郁症,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三)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当今社会常用于评价某人的词汇,被评价的个体往往表现出凡事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体的精神建设需求,但在过度的情况下同样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当前对完美主义的概念是将完美主义分为适应性完美主义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其中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人际敏感性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而如果从人格视野的角度来理解,高人际敏感性的个体其本身会表现出过于关注他人及社会看法的特质,往往会因为他人或社会的负面评价诞生明显的消极情绪,而在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驱使下,这类个体由于存有高人际敏感性,往往会执着于将受到负面评价的因素进行调整,来使其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完美效果,从而避免负面评价的产生。但问题在于个体之间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过于执着完美主义会使这类个体具有强烈的满足他人标准的欲望,并以此换取自己内心的平静,然而部分差异本身是不可调和的,这类不可调和的差异也不会使个体关系的远近发生变化,个体之外其他人的评价也必然基于自身的价值诉求,也就是说因为个体之间差异存在的普遍性,必然导致评价中不完美的情况出现,而这就对完美主义个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进而使完美主义个体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6]。
(四)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的缺乏是高人际敏感性个体表现出的又一特质。个体在童年时期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导致分离焦虑伴随个体一生,而个体为了避免再次遭受这一过程,会对周围任何可能对其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持有过度敏感,包括形成亲密关系的其他个体(伴侣、恋爱对象、挚友等),为避免这种情况可能采取各种行为来换取渴望的安全感,极端状况下还可能出现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情况。这类个体同样有着高人际敏感性,但与前三种不同,这种个体是因为经历及不良回忆导致了高人际敏感性的出现,而前三种情况并不能有效区分高人际敏感性与具体症状孰先孰后。但从结果上来看,这类个体之所以出现高人际敏感性,很大程度上与两代内直系亲属过度保护或是少关爱、多监控型的控制养育方式有直接关系,也有一些是因为不具备父母关爱条件导致安全感匮乏,而其结果也有效证明了高人际敏感性与缺乏安全感有直接关系。
(五)其他心理问题
高人际敏感性同样会导致其他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与高人际敏感性本身惧怕否定评价心理的特质有关。由于高人际敏感性个体不愿也不能正常接收否定评价,在避免因否定评价造成消极影响的策略上多采取回避策略,刻意减少人际交往频率与时间,从而无法获得正常水准的人际关系互动。另外,高人际敏感性过度担心社会负面评价的特征会使得个体长期处于对他人保持警觉与的状态,并下意识采取服从或抑制的防御性行为避免负面评价,这种状态及行为体现了一种与自尊反相关的负性思维,常借助他人的评价对自己定性,进而导致自我评价能力下降,对自己真实情况的判断来源于他人的认知,而负面认知又会使这类个体产生负性自动化思维,并由此导致社交障碍出现。
结合上述内容来看,人际敏感性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联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在更详细深入的内容上还面临着一定的局限性,对潜在机制、研究对象、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产生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认识。这种局限的存在指出了心理健康在人际敏感性相关研究的下一步方向,也为相关理论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