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侧与右侧气胸患者12导联心电图特征比较

2021-11-29缪晓帆陈燕陈冉陆敬平

心电与循环 2021年3期
关键词:窦性心导联低电压

缪晓帆 陈燕 陈冉 陆敬平

气胸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所造成的积气状态,常表现为骤然发病,并伴有胸背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认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因急性胸痛就诊的患者,12导联心电图检查也是常规且基本的检查方法。在获得影像学检查前,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本文对77例气胸患者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探讨左、右侧气胸患者心电图特征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1日在江苏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气胸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18例;年龄15~70(30.64±15.62)岁;左侧气胸44例,右侧气胸33例。左侧气胸患者中,男36例,女8例;年龄(29.98±15.64)岁。右侧气胸患者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31.52±15.79)岁。左、右侧气胸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标准:(1)年龄15~70岁;(2)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气胸;(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心电图异常或患有器质性心脏疾病;(2)既往存在胸廓疾病或肺部疾病等;(3)合并恶性肿瘤、妊娠、发热、贫血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4)血流动力学异常、生命体征不稳定。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文号:2017NL-095-03),所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心电图检查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取患者仰卧位,设定增益为10 mm/mV,走纸速度为25 mm/s,振幅为10 mm/mV,采集心电图。所有入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根据《临床心电图学》[1]分析12导联心电图相关参数:(1)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2)异常心电位:V5或V6R/S<1为显著顺钟向转位;V1或V2R/S>1为显著逆钟向转位;(3)肢体导联低电压:各肢体导联QRS波群振幅最高正向波和振幅最深负向波绝对值之和均<0.5 mV;(4)胸导联低电压:各胸导联QRS波群振幅最高正向波和振幅最深负向波绝对值之和均<1.0 mV,若V4~V6中相邻2个及以上导联低电压为左胸导联低电压;(5)R波递增不良:胸导联上出现RV3≤0.3 mV,且RV2≤RV3;或出现R波逆递增的情况[2];(6)QRS波群电交替:任意导联上QRS波群振幅交替相差≥0.1 mV。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左、右侧气胸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比例分别为2.3%(1/44)和0.0%(0/33),窦性心动过缓比例分别为15.9%(7/44)和27.3%(9/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左、右侧气胸患者异常心电位发生情况比较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顺钟向转位比例分别为29.6%(13/44)、0.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逆钟向转位比例分别为4.6%(2/44)、15.2%(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左、右侧气胸患者QRS波群低电压发生情况比较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肢体导联低电压比例分别为6.8%(3/44)、0.0%(0/33),胸前导联低电压(V1~V6)比例分别为11.4%(5/44)、0.0%(0/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胸导联低电压(V4~V6)比例分别为81.8%(36/44)、3.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左、右侧气胸患者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发生情况比较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比例分别为93.2%(41/44)、15.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左、右侧气胸患者QRS波群电压交替发生情况比较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QRS波群电压交替比例分别为56.8%(25/44)、45.5%(1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对77例气胸患者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均为窦性心律,出现心律失常的类型主要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既往报道气胸患者心律失常类型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且不同文献报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如袁巨英[3]报道气胸患者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均与正常人群接近,雷礼琴等[4]报道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比例分别为50.0%、43.8%。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气胸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的比例均未特异性升高,原因可能是气胸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基础疾病、肺功能状态、气胸发生时间、肺压缩程度等因素有关。此外,本研究未包含既往存在肺部基础疾病或血流动力学异常者,且入选患者多为中青年,因此气胸发生时患者肺组织一般能进行良好代偿。

R波递增不良是较为常见的心电图异常特征,在普通人群中出现的比例约7%~8%,且女性高于男性[5]。本研究结果显示,R波递增不良是左、右侧气胸患者常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分别占93.2%、15.2%,远高于上述研究报道的正常人群。谈剑诚等[6]报道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R波递增不良比例为66.7%、26.0%。心脏位置可沿前后轴、长轴、横轴等3个轴线发生转动,心电位常指心脏沿长轴的转位,这种转位程度可根据胸前导联移行区的位置进行推测。气胸发生时,胸腔内压力增大使得心脏向对侧移位,肺组织萎陷导致对心脏的支撑作用减弱、心脏相对变为悬垂位,并可循长轴产生一定的转位,这种现象在左侧气胸患者更为显著。发生左侧气胸时右心室向前、向左旋转,左心室向后转动,左心缘离左胸导联距离增加,胸腔的含气量增加也会影响心脏生物电向体表传导,以上原因共同导致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左胸导联低电压和顺钟向转位。发生右侧气胸时,由于纵隔向左侧移位,使心脏产生的心向量环移向左后,在胸导联上投影减小,使得R波递增不良。研究表明,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顺钟向转位的比例分别为33.3%、19.4%[7],与本研究结果接近。

心电向量环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方向和大小,受心脏位置的变化影响,同时也与肺组织及胸壁的传导功能相关。QRS波群电交替可由心脏因素或心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脏疾病引起的QRS波电交替在胸导联,特别是V2、V3较为多见,可发生在阵发性心动过速、大量心包积液或心肌病变患者,表现为快频率依赖性电交替或与心脏机械性交替活动,多与心脏传导组织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引起不应期延长,导致心肌细胞除极、复极不完全有关[8]。心外因素主要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胸腔积液),会引起QRS波电压的变化,在下壁导联上较为明显;呼吸运动引起的QRS波群电交替是逐渐发生的,如QRS波群变化随着呼吸逐渐增大,此后逐渐减小[9]。本研究发现,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上均可观察到QRS波群电压交替现象,且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的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6.8%和45.5%。本研究观察到的QRS波群电交替的变化特点及对应导联位置,与单纯的心脏疾病或心外因素引起的电交替现象均不完全相同。患者发生气胸时,患侧胸腔内气体积聚、肺组织压缩,同时可能伴随心脏的转向或位移,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气胸患者特异性的心电图QRS波群电交替现象,即在肢体导联及胸导联均可出现随呼吸周期呈规律性变化的QRS波群电压交替。

综上所述,左、右侧气胸患者在顺钟向转位、左胸导联低电压(V4~V6)、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等12导联心电图参数上存在差异。

猜你喜欢

窦性心导联低电压
左房低电压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给煤机低电压穿越改造后控制电源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下壁导联的de Winter ST-T 改变一例
如何看懂体检报告中的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含不同机组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仿真研究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