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因变施教”
2021-11-29蔡红梅
蔡 红 梅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 南京210036)
因材施教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教学原则。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即提出教育学生必须“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北宋理学家程颐评价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南宋朱熹进一步将其诠释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1]可见,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是指针对学习群体中各个不同个体的天资禀赋、性格特征、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个别性的相应的教育教学——根据“材”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能发挥各自专长的人才。
然而,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情绪心理、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并非静态固化、一成不变,而可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笔者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因材施教”,而且要“因变施教”,即根据大学生个体的非智力因素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中的短时波动性变化或长期发展性变化,实施相应的针对性教育。所谓短时波动性变化主要是指大学生个体的情绪心理、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所谓长期发展性变化主要是指大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当然,这里的“因变施教”本质上仍然属于因材施教的范畴,或者说是因材施教的细化和补充,是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动态、开放、辩证、变化的眼光看待“材”,因材之变化而变化性施教,最终圆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高校人才培养“因变施教”概论
一般说,对物质的“材”,人们一旦识别和判定其特质和构成后,便可按固定的产品形式和流程进行加工生产。例如,若是黄杨木,因其木质细密、坚硬、珍贵,便适合精雕细刻成精美的工艺品;若是普通杨树木,因其木质粗松、韧软,便适合做成一般的胶合板或刀砧板。所谓“直木成梁,曲木为犁”即然。然而,与物质的“材”不一样,高校人才培养对象——大学生这种“材”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性格、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在加工(教育)过程中,每个个体的“人”,其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情绪心理、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并非静态固化、一成不变,而是可能因环境、时间、情况等方面的变化经常处于短时波动乃至持续发展变化之中。高校教师如果无视或轻视这些变化,始终按照固定的培养目标、采用固定的方法和模式来培养大学生,便难以收到理想满意的效果。这便需要高校教师采取“因变施教”的培养方式以变应变来解决这一难题。在进一步论述“因变施教”论题前,我们需要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易变因素及特点作一阐述。
1.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若干易变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中的易变因素主要存在于其非智力因素中,包括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情绪心理、行为习惯等。这些因素并非完全孤立,而是互相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是性格特征。性格是个体对客观世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认识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反映的人格特征,是个体各种心理特点独特且相对稳定的综合体。性格特征一般包括态度特征(价值观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四个方面[2],它们互相联系和制约,有机构成性格特征整体。其中态度特征即个体对客观世界、社会、他人乃至自身的价值观态度,是整个性格特征的主体核心,而其他三种特征则各有侧重。性格虽然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其形成的时间较长,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会经常变化。应该说,大学生的性格仍然处于可变可塑性较强的阶段。一般说,年级越低则越易变化,硕士生、博士生阶段则越趋稳定。
二是兴趣爱好。兴趣是指个体对学习、探索某一客观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积极的心理倾向。爱好则是以兴趣为基础、将兴趣外化为某种活动或行为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提高个体对事物认知注意力和参与活动动力的重要源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指出兴趣对认知和探索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便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3]可见,兴趣爱好是促进学习与探究活动的重要催化剂和推进器。不同年龄的个体具有不同类型的兴趣爱好,一般说,年龄越大、知识层次越高的个体,其兴趣爱好越指向复杂的事物对象和任务。兴趣爱好同样也会发生变化,朋辈兴趣爱好的影响、社会热点的刺激、媒体舆论的导向、外在情境的变迁以及年龄等都是导致兴趣爱好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样,大学生年级越低,其兴趣爱好越易产生变化。
三是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个体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喜好)或否定(厌恶)的心理倾向,包括个体对学习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等三种心理成分。学习态度的优劣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学习态度正向的学习者,其学习效果多大大优于学习态度负向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学习态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四大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家长,主要是家长对文化科学知识、对子女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二是教师,主要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推介力度以及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三是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学涉及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与手段等(如教学形式形象生动与否);四是社会风气,主要是社会对文化科学知识、对专业技术的价值评判(如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个体学习态度形成后同样不是静止固化的,而是常处于变化之中。影响其变化的,除了上述四种因素外,还与个体的年龄、兴趣爱好等变化大有关系。同样,年龄越大、阅历越丰富的个体,其学习态度越为稳定;反之,则越易发生变化。
四是情绪心理。情绪是个体的一种内心的主观体验,是以个体的需要、期望等为介质的心理现象。个体在某种时间或情境作用下,在一定时段内形成的情绪称为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包括心境(个体较平静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个体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的某种强烈情绪状态)、应激(个体对某种突然产生的外部刺激所做出的应对型反应)等形态。情绪具有动力性、激动性、强度与紧张度等特点。[4]不同个体的情绪控制能力差异较大,有的个体情绪特征明显,处理问题时情绪色彩很浓;有的个体则以理智特征为主,善于控制情感,遇事不动声色、处惊不乱。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情绪是最易发生变化的因素,而且往往是短时的波动性变化。它与个体的性格特征、年龄阅历、学识修养等密切相关。总体而言,大学生年级越高,个体判断事物、应对问题时的理智性越强,情绪越趋稳定。研究生阶段更是如此。
五是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个体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对待与处理客观事物的方式。它融化在个体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包括礼貌礼仪、衣着服饰、学习习惯、工作作风等。就个体学习习惯而言,即包括其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如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独立的思考、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善于探究的创新精神等。有些学习习惯也是个体长期不自觉之中形成的一种偏爱的学习习惯,如就认知习惯而言,有的个体更喜好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来掌握某些抽象的概念,而有的个体则喜欢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概念的内涵。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条件基础,它往往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也随着年龄、认知能力及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然,较之兴趣爱好,尤其是情绪心理,行为习惯是个体比较稳定的一种素质。
2.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变”与教育根本任务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变”。如前所述,由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情绪心理、行为习惯等构成的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并非静止固化、一成不变,而是处于或快或慢、或短时或长期的变化波动之中。这也意味着,需要高校培养加工的“材”的“材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可变动的。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的性质特点等制定的人才培养要求,是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教育的根本任务完全一致。我国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本科人才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6]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要求无疑便一层较一层更高。这样,在受教育个体的非智力因素与国家教育根本任务和高校培养目标之间便存在着“变”与“不变”的矛盾关系。如何完美地解决这一矛盾呢?答案是采用因材施教+“因变施教”的培养模式。
3.“因变施教”是保证教育根本任务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圆满完成和实现的重要途径。面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各种短时波动和整体发展变化,为了保证全面完成教育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不仅要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原则,而且应“因变施教”。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坚持以变应变,即经常根据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变化波动,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教育,主要目的是纠偏拨正,使之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成长。同时,不仅在智育过程中应“因变施教”,而且在德、智、体、美诸育中均应“因变施教”。事实上,也只有真正开展“因变施教”,才能使因材施教原则更加科学完善,最终圆满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达到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概言之,教育方式、手段的“变”是为了保证教育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的“不变”,使之得以圆满完成和实现。
必须指出,这种“变”不仅仅存在于大学生个体,而且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之中。例如,高校某班级在某项竞赛中集体取得优异成绩或失败滑落时,全班级因某项活动受到高校甚至高教系统表扬或批评时,班集体可能因此产生骄傲自满心理或消极气馁情绪,凡此种种,均系“材”的一种群体波动变化,高校教师同样必须“因变施教”。
二、高校人才培养“因变施教”面面观
1.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因时、因境、因心之变施教。所谓高校人才培养中因时、因境、因心之变施教,即高校教师根据大学生所处的外在境况和年龄时段与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施行针对性教育。
例如:某大学生入学前,根据自己对物理学科兴趣浓厚且成绩优秀的特点,填报某大学物理专业并被录取;进入大学后该生逐渐对信息管理专业发生浓厚兴趣,以至于欲罢不能,而对原学的物理专业却兴趣大减;其大学班主任发现该生这一变化后及时指导其参加高校组织的转修专业统一考试并顺利转入信息管理专业,此后其学业一路高歌猛进并被顺利保送读研。反面例子则是,曾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的宁铂于1977年13岁时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一年后选学专业时,其专业兴趣发生很大变化,对学校几乎所有专业均不感兴趣,唯独喜爱天文学,并强烈要求转学至南京大学天文系,但却被科大拒绝;宁铂勉强选学了他不感兴趣的理论物理专业,却一直十分消沉,竟于2003年出家为僧。[7]
应该说,现在一些高校已经注意到“因变施教”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若干改革措施。其中允许部分大学生转修专业,便是一种“自助餐”式的“因变施教”方式。当然,这种“因变施教”的主体主要不是高校教师而是大学生自己。与此相似的还有高校开设的众多的选修课,也是“自助餐”式的“因变施教”方式。
又如:某生在大一与大二阶段学习比较懒散,进取心和自觉性均不太强,其大学班主任便经常给其念“紧箍咒”,不断对其加压增负,提出高目标、严要求。及至大三时,该生积极要求上进,力争考研,学习特别刻苦用功,自加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大学班主任便主动引导其调整、降低目标,帮助其松绑减负。班主任认为,该生现在相当努力,潜力已得到充分挖掘,心理压力已经很大,如果他人再去加压,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而此时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及时帮助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减负减压。
再如:某研究生在创业过程中,刚开始觉得自己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浑身都是本领,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骄气。对此,研究生导师一方面积极支持该生创业,一方面不断告诫其要正视创业中的种种困难和风险,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不久该研究生创业遭遇一定挫折,其情绪一落千丈,准备半途而废,研究生导师又不断给其鼓励与支持,使之重新振作起来。经过不懈努力,该研究生终于有了不小斩获,创业前景一片光明,便又飘飘然起来,产生一种什么都不在话下的傲气,研究生导师便又及时对其提出更高要求,并指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潜在危机,促使其不敢有丝毫懈怠。
2.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因情、因由之变施教。所谓因情、因由之变施教,是指高校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和学习受阻缘由的变化而有的放矢地施行相应的教育。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主要由四方面因素共同构成:一是天资禀赋;二是学习态度;三是学习条件(包括师资、设备、环境等);四是学习方法。其中第一条基本是不可变因素——高校教师与家长只要保证大学生具有健康体魄即可;而第二、第三、第四条则是可变因素,是教育过程中需要高校教师及时因应的主要“变素”。
对大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优缺点、进退步等情况,高校教师宜经常对照上述四条尤其是后三条进行分析,以便有效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寻找根因,对症下药。如果是学生主观不努力、学习态度不端正,便必须不断督促鞭策,促其端正态度、刻苦勤奋。
如果某生已很努力但学习方法有问题,便不可再一味强加压力,而要从多方面帮助其真正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是因为他不会学习。”[8]其强调的正是学习方法的特殊重要性。如果该生学习方法不正确(尤其新生常常难以很快掌握大学学习方法),而高校教师若不去帮助其解决方法的问题,却继续盲目施压,则不啻缘木求鱼,将会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成。
如果是学习条件不良的原因,高校便需作相应弥补与改善:若教师方面的原因(如生病、访学、出差等)影响教学,导致班级群体学习成绩波动下滑的,高校必须及时予以调整、充实。若学习设备与环境不佳(如高校仪器设备与实验条件落后、宿舍居住拥挤嘈杂、个人学习设备欠缺等),就必须做相应改善优化。一般说,高校与家庭均会千方百计保证大学生获得良好学习条件。
如果某生主观已非常勤奋,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无可挑剔,学习潜力已得到极限发掘,也无情绪心理等方面的波动变化,而学习并无明显进步,那么,教师便必须重新调整对该生的学习要求、发展目标乃至其职业生涯规划,使之更恰如其分地切合该大学生的实际状况。例如:某高职生在大学前半阶段理论课程成绩一直很好,此时教师和家长将升本乃至考研作为其发展目标;进入高职后半段时,该生理论课成绩突然较大幅度下滑,而实践动手能力则表现不俗,教师和家长就应及时帮助该生将发展目标调整为“直接就业,以后视情况再接受继续教育”。教师如果无视大学生学习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不实事求是地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而去盲目“蛮干”“硬压”,最终将压塌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很可能会弄巧成拙。这方面是有很多惨痛教训的!
三、高校人才培养“因变施教”的实施途径
高校人才培养一般由校内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两部分构成,其中校内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家庭(社会)教育则是其辅助与延伸、补充,两者缺一不可。
1.校内教育的“因变施教”。高校的校内教育无疑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更需要做到“因变施教”。然而,作为因材施教的延伸和补充的“因变施教”,其实施并非易事。必须指出,因材施教是“因变施教”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因材施教原则在高校的落实并不理想。有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因材施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起码有‘三难’不好解决”:一是材难辨;二是教难施;三是才难成。[9]因材施教尚且难以实施,遑论不断因材之“变”而变化施教了。
对此,笔者认为,造成“三难”的原因很多:有体制、机制的原因;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原因;也有辨材方式与施教手段的原因(该原因受前二者的制约很大);还有对因材施教原则理解的原因,等等。这些障碍,随着改革的深入都在逐步解决过程之中。而现阶段教育者最能解决的,首先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理解问题。应该强调,我们对因材施教和进一步的“因变施教”的内涵理解不必过于拘泥、刻板,而应灵活宽泛地把握因材施教与“因变施教”的精神实质,将之视为一种教育的原则与方向,努力遵循这一原则,尽量朝这一方向发展。应该说,在某一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个体都有基本相同的共性方面,仅有少数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发生波动变化的概率也是较低的,但高校教师决不能因为这些仅是“少数”和实施困难而抛弃应该秉持的因材施教和“因变施教”原则,继续坚持千人一面的完全流水线式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需要“因变施教”的不仅仅有大学生个体,而且有其群体。如前所述,高校班级这个大学生群体的“材”在受教育过程中同样可能存在群体的波动变化,同样需要高校教师及时根据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一是高校教师要牢固树立高度负责的敬业爱岗精神。首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要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红烛”精神去照亮每个大学生成长的道路。高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包括导师与辅导员)应更多地关注每个大学生受教过程中的变化发展,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进度、情绪心理等方面的短时局部性波动和长期发展性变化。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深刻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10]高校教师要完成“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这一重大职责,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耗费较多时间努力做过细的工作,在多方面做出较多的付出。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师树立良好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其次,高校教师应掌握多种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笔者认为,所谓“教无定法”,其实正是与因材施教和“因变施教”相匹配的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因为存在不同的“材”以及“材”的不同波动变化,所以必须据此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法,而不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地套用某种单一固定的培养方法。事实上,同一种人才培养方法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地适用于所有的学生,也不可能适用于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段的发展变化。高校教师只有切实掌握多种人才培养方法,才可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是努力转变观念,积极开展包括“因变施教”在内的人才培养规律研究。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然盛行,普遍重视学术研究而轻慢教学与教学研究。事实上,教育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同时,教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研究。美国前卡内基教学基金促进会主席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 L. Boyer)于1990年便重新界定过学术,着重将教学纳入学术的范畴,认为“学术包括探究的学术(生产新的知识)、整合的学术(将分裂的知识整合起来)、应用的学术(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和教学的学术(传播知识)等四个方面”“学术不仅意味着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而且意味着传播知识。我们把传播知识的学术称之为‘教学的学术’。教学支撑着学术,没有教学的支撑,学术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必须“给教学的学术以新的尊严和地位”。[11]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迅速转变观念,理直气壮地将教学与教学研究纳入学术的范畴,大力开展包括“因变施教”在内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扎扎实实抓好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
三是大力推行导师制,为“因变施教”创造有利的制度条件。导师制即高校指定一位老师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科研甚至生活上的不定时的一对一指导。[12]导师制原本便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而产生的一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导师在关注与指导大学生(包括研究生)过程中,必须时刻注重一个“变”字,即注重大学生成长中因时、因境、因心、因情、因由而产生的各种因素的短时起伏波动和整体发展变化,并根据这些波动变化对其思想品德、理论学习、实验实践、科研活动等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指导。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13]导师只有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变”,才能为施教提供针对性的可靠有效的依据。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以及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充,导师制将日益发展并日臻完善。可以说,导师制、班主任制与辅导员制,都在客观上为“因变施教”提供了基本保证。
四是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将“因变施教”的责权与机会交给大学生自身。主体性一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等。[14]教育者固然应“因变施教”,学习者当然更应该“因变择学”,即及时评估和准确把握自身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变化,进而确立正确的专业方向、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选学合适的专业内容。怎样促使并保证大学生正确“因变择学”呢?
首先,高校应更多地允许学生转修专业,为适应其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变化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如前所述,“材”的专业特长与兴趣爱好等特点,很可能随着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高校如果在专业的选择上更多地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樊篱,便会大大挖掘和释放出大学生的学习与创造潜能。其次,高校宜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更多的拓展知识能力的兴趣性、选修性网课,发布更多的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心理咨询指导内容。无论是放宽转修专业限制还是增设选修课程抑或扩充网上心理辅导内容,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将“因变施教”的责权与机会交给大学生自己,采取“自助餐式”的“因变施教”或“因变择学”——让学生在高校教师或相关教育平台的指导下,评估检测自己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波动变化,并据此转修相应的专业、选学拓展知识能力的兴趣性网课或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心理与学习方法,等等。
2.家庭教育中的“因变施教”。家庭教育是校内教育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是整个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子女长期的老师,在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子女方面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往人们认为家庭教育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要求,这一认识的成因主要有二:其一,基础教育阶段子女所学知识比较浅显,不少家长尚有能力予以辅导;而高等教育阶段子女所学专业知识,绝大部分家长已无能力辅导。其二,基础教育阶段子女可以每天或每周回到家中与家长密切接触;而高等教育阶段子女多已身处数百、数千公里外的大学校园之内,客观上不可能与家长有多少直接接触。因此,此处谈到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些人可能会不屑一顾。然而,现实情况是:家长虽然已不太可能辅导大学生子女的专业知识,但仍需关注其思想成长和心理健康问题。当代大学生仍多独生子女,他们虽已具一定的自理自立能力,但“三观”仍未完全确立;面对外部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挑战、困难和问题时,内心常会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产生极大的困惑、恐慌和苦恼,形成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此时他们亟需与家长交流沟通,以得到家长的疏导和帮助。因此,家长仍需继续关心其成长进步,尤其是关心其思想成长和心理健康问题。与此同时,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中互联网络与QQ、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广泛普及,打破了万水千山的空间间隔,极大缩小了家长与在校大学生子女的空间距离,为家庭教育于大学阶段的继续开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与便捷条件。
一是大学生家长更有必要也更有条件进行“因变施教”。应该说,家庭教育中尤其有必要和有条件进行“因变施教”,或者说,“因变施教”是家庭教育的制胜法宝。因为家长与大学生子女是真正的“一对一”的亲密教育——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微信、QQ等新媒体的涌现,极大地拉近了空间距离、打破了高校围墙,为家长与大学生子女进行面对面即时教育提供了可能!从应然视角看,无论是对子女的情绪心理的短时局部性波动,还是对子女性格塑形、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长期发展性变化,家长均最为了解、最能把握。而在当今高校就大学生培养教育越来越要求家长予以紧密配合的情势下(如在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方面高校尤其要求家长予以密切配合),家长更应该也更有条件进行“因变施教”,切不可认为子女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做父母的便可以心安理得地成为旁观者,将培养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高校。
二是大学生家长应密切关注子女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情绪心理、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短时局部性波动和长期发展性变化。如同校内教育一样,家长也只有准确掌握了子女“变”的确切情况,才能为施教的“变”提供有效依据。孔子观察与了解其弟子变化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经常进行谈话交流。言为心声——与大学生子女谈心交流是家长了解把握子女内心世界变化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必须指出,与子女的谈心交流必须坚持平等坦诚的原则。家长与大学生子女的关系应该说是亦长亦师亦友的关系,交谈时,家长要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子女入耳入脑、口服心服,切忌居高临下地教训斥责、强行压服。
三是大学生家长应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多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掌握多种人才培养方法并不只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对作为教育者一员的大学生家长同样应该有此要求。如前所述,世界上并无一种固定的对所有人和人的各种变化情况均完全适用的万能教育培养方法,所以人们才提出“教无定法”的理念,亦即需要教育者掌握多种教育方法去应对多种教育实际。事实上,家长只有掌握多种教育培养方法,才能根据大学生子女成长过程中波动变化的情况对症下药,灵活多变、有的放矢地施以有效的教育方法。对此,家长可以通过书、报、刊、网以及新媒体平台来学习、掌握相关教育方法;也可参加高校或社会举办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或教育讲座来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还可通过微信家长群等平台进行教育方法、教育案例、教育经验的学习与交流,等等。
综上所述,“因变施教”是对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原则的细化和补充。在由校内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的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者对“材”的特点,不能静止固化地判断与把握,而应以动态、开放、辩证、变化的目光密切观察和掌握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情绪心理、行为习惯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短时起伏波动和整体发展变化,并根据这些波动变化施以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从而保证大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成长,圆满完成教育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