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温针体系

2021-11-29阿古拉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白脉传统医学灸法

阿古拉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60)

中医药是世界上最古老、独特的医学体系之一,历史悠久。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她的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过程,具有独特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当前中医在中国仍是主要医疗方法之一,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尽管地区不同,但传统中医药使用的名称均具有汉语根源,比如阴阳,因此WHO使用传统东方医学来指代包括中医在内的多种在东方施行的传统医学,并使用3 000多种基本术语来构建数据库,以便于检索各种已发表的科研成果。作为东方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医学对于传统东方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仍在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等地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针灸是传统东方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针刺刺激体表来治疗内脏疾病的传统疗法。蒙古族先民发明了针刺疗术。20世纪60年代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石针,70年代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发现了匈奴时期的青铜针,说明蒙古高原上的先民们很早就学会了针刺治疗。众所周知,艾灸是蒙古族传统疗法之一。2 000多年前的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中说:“北方者,天地之所必藏之域也。其地高崚居,风寒冷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志宜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根据其描述游牧生活条件和寒冷的气候可以将“北方”推定为蒙古高原。公元8世纪的著名医家宇妥·云丹贡布的著作《四部医典·本续》里有“蒙古灸法”的记载:蒙古灸法是将小茴香伴热后用毛毡包扎的一种热灸法。蒙古灸法操作简便,独具特色。因此,长期居住在蒙古高原的人应是最早使用温针灸的族群。

传统蒙古医学使用温热针灸治疗疾病有其文化根源。生活在蒙古高原的人们通过天葬和狩猎文化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同时还采纳了一部分中医的理论,最突出的是将阴阳学说贯彻到诊断和治疗的核心。他们将自己的解剖学知识和藏传佛教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医学体系。蒙古族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黑脉”系统和“白脉”系统是将身体与环境联系起来的两种方式,它们控制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换。现代在改进的蒙古族传统医学理论中,“黑脉”系统和“白脉”系统分别被视为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白脉”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白脉”。“白脉”包括内部的“白脉”和外部的“白脉”。内部“白脉”控制身体的内部器官(心、小肠、肺脏、结肠、肝脏、胆囊、脾脏、胃、肾脏、膀胱)。内部“白脉”的功能类似于植物神经系统。在传统蒙古医学系统中,有一些特殊的穴位使用温针来治疗不同的疾病,据此建立了一些模型供蒙古医师练习穴位技能。常用穴位颈部42个,躯干有150多个,这些穴位的分布主与“白脉”相关。

包括蒙医温针在内的东方传统医学通过针灸治疗了许多疾病,这些疾病通常被认为是神经-植物神经紊乱等。蒙医温针是用特定的针具在体表穴位给予针刺,并在针柄加热,使温热刺激通过针体传入体内,其主要功效是:(1)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慢性炎症的吸收;(2)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和提高疼痛阈值;(3)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猜你喜欢

白脉传统医学灸法
藏医治疗白脉病用药规律及寒热证型方剂药性分析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成功也会上瘾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MINORITY REPORT
中等收入国家传统医药使用情况调查
蒙医治疗白脉病方剂及用药特点的文献研究△
藏医特色技术-白脉病疗法临床应用分析及推广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