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蚂蚁岛精神的文化底蕴

2021-11-29于海腾

关键词:人民公社蚂蚁精神

于海腾

(中共舟山市委党校,浙江 舟山 316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8文化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十四五”期间,中共浙江省委提出了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书写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文化新篇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高地与文明高地,为浙江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2005年6月13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舟山蚂蚁岛,科学地总结并概括了蚂蚁岛精神的重要内涵与时代价值:“蚂蚁岛曾有光荣的艰苦创业史,现在又与时俱进,渔区呈现新气象。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2]解放后,面对一穷二白的情况,蚂蚁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本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坚强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觉变革生产关系,在全国渔区率先实现了渔业生产的合作化,蚂蚁岛样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无疑,作为构成浙江精神谱系重要内容的蚂蚁岛精神,是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的需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蚂蚁岛精神的文化底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决定着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蚂蚁岛人民身体里始终流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并且由于蚂蚁岛地处偏僻海岛,生存环境恶劣,因此对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髓理解得更为透彻,践行得也更为深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体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包容态度,可以说在中国文化里面起了主导作用,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而且对中国人文化性格的塑造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因此,中国人民才能够在5000年的历史中始终保持了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克服一个个困难,走在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1]1

蚂蚁岛地处偏僻海岛,生存环境恶劣,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与基本性格的形成与实践上也更具典型意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艰苦奋斗始终是蚂蚁岛人民创业过程中的文化底色。蚂蚁岛位于舟山本岛东南部,陆域面积不到3km2,在茫茫的大海上,犹如一只蚂蚁,故被称为蚂蚁岛。解放前,全岛只有40只小张网船及43公顷番薯地,世代主要以海洋捕捞为谋生手段,自然条件恶劣,加之旧社会渔霸的压榨和国民党军队的盘踞,岛民生活极度困难。正如当时的民谣所唱:“蚂蚁山,蚂蚁山,蚂蚁原是癞头山。山上是石岩,山下是沙滩。”

面对生活的苦难,蚂蚁岛人民不但没有退缩,而且在新中国诞生、人民真正成为主人后,表现出强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本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坚强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在1958年7月建成了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把一穷二白的蚂蚁岛建成了“东海上的乐园”,“火囱船”“草绳船”“三八海塘”也成为蚂蚁岛人艰苦创业的代名词。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蚂蚁岛精神的文化底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贯穿了蚂蚁岛人民艰苦创业的全过程。

二、海洋文化构成蚂蚁岛精神的文化特色

蚂蚁岛地处海岛,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蚂蚁岛人民深受海洋文化的浸染与熏陶,形成了独具海洋文化特色的蚂蚁岛精神。海洋文化包含丰富多样的内涵与外延,既有价值理念的展现,也有物质形态的创造。单就渔民在与风浪搏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来看,勇敢无畏的进取意识和同船合命的集体意识在蚂蚁岛精神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构成了蚂蚁岛精神的文化特色。

一是勇敢无畏的进取意识。蚂蚁岛人民在海上捕捞时,驾船出没于汹涌的波涛之中,世代与风浪搏击。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奋勇拼搏、开拓进取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生活在海洋区域的人们也往往具有勇敢、机智,甚至是敢于冒险的特性。因此,海洋造就了蚂蚁岛人民永不服输的勇敢性格, 也磨练了蚂蚁岛人民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与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

二是同船合命的集体意识。海洋的变幻莫测,需要人们患难与共、风雨同舟,通过团结互助来战胜困难。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这种集体意识逐渐成为涉海人群的心理自觉与共同理念。因此,海洋让蚂蚁岛人民更懂得同体共生、守望相助的可贵,非团结不足以图生存,非互助不足以言发展。这种朴素的集体意识也成为蚂蚁岛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蚂蚁岛人民的艰苦创业史,既体现了蚂蚁岛人民勇敢无畏、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又体现了同船合命、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及宣传教育下,蚂蚁岛人民因海而生的朴素的集体意识迅速上升为自觉的集体精神,为集体化的合作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方面,从蚂蚁岛人民公社的形成过程来看,蚂蚁岛人民自觉地走在农业合作化及公社化运动的前列,建成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面“海上大红旗”。早在1951年2月,蚂蚁岛就成立了渔民协会,组织贫苦渔民开展互帮互助与生产自救;1952年2月20日,土地改革刚刚完成,陈森林、刘岳明、刘中德3人便在长沙塘成立了第一个渔业生产互助组,从事近洋张网作业。这都为后来的生产合作社与人民公社的发展与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蚂蚁岛人民公社的实践来看,蚂蚁岛人民在整个创业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团结协助精神,尤其是在“合力闯难关”的口号激励下,全体社员纷纷把自家的铜火囱、蜡烛台、铜面盆、金银首饰等都捐出来,合资购买大捕船进行远海捕捞,不仅共同创业、风险共担,而且在整个远洋捕捞过程中,更大范围、也更深切地同船合命,每个人都真正地把自己融合到了集体当中。因此,拼搏进取、抱团聚义的独特海洋文化理念也构成了蚂蚁岛精神的文化特色。

三、革命文化构成蚂蚁岛精神的文化本色

“革命”不仅指用暴力手段推翻现有政治秩序的狭义的革命,也指变革生产关系和促进生产力的广义的革命。中国近代史基本贯穿于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促进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前者直接表现为狭义的革命,而后者则间接表现为广义的革命。因此,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革命精神依旧是时代的最强音。这也就决定了革命文化不仅是在革命时期形成的文化品格,而是贯穿于整个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全过程的精神追求与精神力量,不仅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起到了传承、引领和创新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革命文化作为无形的精神力量,并没有因为革命历史场景的退场而失去价值,相反,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它仍以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为增进全体共产党人的价值认同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养。也因此,革命文化不仅为蚂蚁岛精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前提,贯穿整个蚂蚁岛人民的创业史,而且始终引领与推动蚂蚁岛精神的时代发展,构成了蚂蚁岛精神的文化本色。

一从革命的理想及追求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及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为蚂蚁岛精神注入了文化支撑。革命理想高于天,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我们党经受住任何考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同时革命理想不是虚泛的,从其现实价值追求来讲,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及中国人民的幸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蚂蚁岛精神的形成过程中,蚂蚁岛人民表现出极为强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始终高扬共产主义的旗帜,大踏步行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其中很有特色的是社员收益分配制度。在不断增长公共积累、优先发展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设置收入比例,积累部分以不超过消费比例为原则,正确处理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又保护了广大社员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持续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务实作风。1958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第一个人民公社——访五年来乡社合一的蚂蚁岛》,便高度赞扬了蚂蚁岛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取得的进步:“现在蚂蚁岛已经是社有百万收入,户有三个一千:全社公共积累平均每户超过一千,纯收入每户超过一千,投资存款累计平均每户也有一千……随着生产发展,收入增加,蚂蚁岛渔民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也迅速提高。”[3]

二是从革命的实践及状态看,对生产关系实事求是的变革为蚂蚁岛精神提供了文化动力。实现人民幸福,根本上是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之处,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之处,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蚂蚁岛人民立足小岛实际,自觉走上集体化的发展道路,成立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其本质是实事求是地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变革,这和蚂蚁岛本身的自然环境、生产力与社会风俗等紧密相关。蚂蚁岛自然条件恶劣,加之海洋捕捞需要人们协同合作,都迫切需要人们集体生产,形成合力,推动发展;同时海岛人民本身具有“同船合命”的朴素集体意识,对于合作化的发展道路也能更加积极地认可与接受。因此,蚂蚁岛人民是在党的领导下,自发而持久地活跃在公社集体化的发展道路上,对生产关系进行实事求是的变革。同时,在整个创业过程中,蚂蚁岛人民表现出极为强烈的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及集体主义等精神风貌,在对生产关系正确变革的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闻名的渔业生产和艰苦创业的先进典型。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蚂蚁岛精神的文化成色

蚂蚁岛精神虽然诞生于海岛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但是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与永不过时的时代价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最终在实践中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形态。这是蚂蚁岛精神的文化成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是“先进性”,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实现了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开放性、包容性的有机统一,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恰恰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本质的统一性。

一从历史上来讲,蚂蚁岛人民是在党的带领下,自觉变革生产关系,走上了一条合作化集体化的发展道路,成立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取得巨大成就,走在了时代前列。1958年12月,蚂蚁岛人民公社荣获由国务院颁发的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的奖状——“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60年3月,时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水产部在蚂蚁岛召开全国海洋渔业现场会,号召把蚂蚁岛人民公社的这面红旗插遍全国渔区。后来,刘少奇、班禅、李维汉与许世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亲临蚂蚁岛视察。当时就有“小小蚂蚁赛苏联”的说法,浙江省城乡的墙头也满是“赶大寨,学蚂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语。

二从发展上来讲,舟山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创新、砥砺奋斗,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发展了蚂蚁岛精神,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蚂蚁岛精神贯穿于舟山人民的奋斗历程并一直传承至今,成为推动舟山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13次到舟山调研; 2015年5月再次亲临舟山视察指导,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指示。正是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在蚂蚁岛精神的激励下,舟山人民“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新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近年来舟山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油气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年油品贸易额突破3 200亿元;船用保税燃料油年加注41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八大加油港;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960亿元,占全省结算量16%等。

文化是浙江过去发展的人文基因和精神密码,也是浙江未来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续的力量,是建设“重要窗口”的闪亮视窗。蚂蚁岛精神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洋文化及革命文化,并最终在实践发展中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形态,是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的重要篇章,也是奋力推进“重要窗口”建设的精神支撑。

猜你喜欢

人民公社蚂蚁精神
城市人民公社解体特征研究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公社好》四条屏粉彩瓷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人民公社
拿出精神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Food F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