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疼痛舒适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21-11-29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体位下肢护理人员

徐 皎

( 辽宁省铁岭市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 ,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

舒适护理干预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萧氏双C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最早于本世纪90年代时期提出,提出人为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先生,护理的根本理念是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让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灵魂上都可以达到更加愉快和舒适的状态,将患者的不愉快心理或不舒适的生理程度都降至最低,使其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后续的治疗与护理,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骨折是临床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发病后术前疼痛多为极强烈的急性疼痛,是骨折患者最常发生,也是最难以忍受的一种临床症状,尤其是下肢骨折患者发病后还会出现躯体移动障碍,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应激反应,降低治疗效果,影响术后恢复[1-2]。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舒适护理干预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将详细的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这一期间内,接收治疗的78例下的肢骨折患者,选以随机方式抽取出39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疼痛护理,其余39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于术前疼痛护理中加入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年龄:最小25岁,最大69岁,年龄均值(46.27±5.89)岁;骨折类型:15例为股骨骨折,13例为胫骨骨折,11例为腓骨骨折;观察组:22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最小26岁,最大70岁,年龄均值(46.27±5.89)岁;骨折类型:17例为股骨骨折,15例为胫骨骨折,9例为腓骨骨折;此次研究在取得我院伦理委员批准之后开展,经详细的统计学比较2组入选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数据方面均无较大的差异(P>0.05),具有对比研究的价值。纳入标准:全部入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下肢骨折患者;均需要实施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患者及(或)家属均已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均已排除下肢骨肿瘤者;患者器质性精神疾病者;认知、语言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无法正常沟通和交流者。

2 方法:(1)分析下肢骨折术前疼痛的原因。经统计显示,在本次入选78例下肢骨折患者中,因为搬运不良好造成的术前疼痛患者为30例,比例占到了38.46%;因为骨折异常体位造成的疼痛患者共有25例,比例占到了32.05%;因为护理操作不当造成的术前疼痛患者共有17例,比例占到了21.79%;因为患者本身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造成的术前疼痛患者共有6例,比例占到了7.69%。(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的术前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宣教,术前器械准备,术前常规消毒以及指导患者摆放适当体位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详细护理方案如下:①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非常安静、温馨的手术室环境,并安排巡回护理人员向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介绍周边环境,消除患者对于陌生环境的陌生感,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搬运患者前先与其进行沟通,得到患者的配合与支持后方可开展工作,以免患者产生抵触心理。②体位护理。下肢骨折患者的患入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因此,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摆放正确功能体位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患者的患处难以屈曲,健侧下肢为了避免受到压迫,所以需要将其患侧悬空,患者的腰背部不得不被动性的保持僵直姿势,这非常容易造成肢体疲劳和疼痛,对此,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情况做好术前评估,帮助患者摆放一个比较舒舒的体位,且做好保暖工作,定时检查患者的肢体温度、皮肤的颜色,观察患者的面部情况,听取患者的自诉,以此评估患者的舒适程度。③搬运护理。运用牵引搬运法、软枕+硬板衬垫法进行搬运,搬运时以软枕与硬板作为衬垫,通过衬垫硬板,防止床软坍陷导致患者的椎管发生弯曲,并于患者的两腿之间置入1个软枕,使其健侧下肢得以解放,以此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运送时必须以双人护送,确保运送平稳,且无任何颠簸,并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安抚。④心理护理。手术前1天,护理人员需与主刀医师进行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下病房和患者交流沟通,通过简单的语言、文字以及图片等形式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流程,手术前后需要注意的各项事项等,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对于手术成功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宣教,提醒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让患者得到更多来自于家庭的支持与照顾,对疾病康复充满信心。⑤术前麻醉护理。安排双人帮助患者取侧卧体位,更换体位时动作一定轻柔,巡回护士要主动、耐心的和患者沟通,征求患者的同意之后,再开展麻醉操作,多鼓励患者,让患者对手术治疗充满信心,麻醉时一边鼓励患者,一边和患者聊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操作的顺利开展。

3 指标观察:护理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最高分为10分,评定标准为:0分表示无疼痛,1-2分表示轻度疼痛,3-6分表示中度疼痛,7分以上表示重度疼痛。采用我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评定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项目主要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护理效果等,满分为100分,评定标准为:十分满意(90分以上),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十分满意+满意)/总病例数=总护理满意度。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变化比较: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6.51±1.82)分,相较于对照组的(6.47±1.85)分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2.49±1.32)分,与对照组的(4.79±1.64)分相比则明显更低,P<0.05。

5.2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观察组27例十分满意,9例满意,1例不满意,总护理满意度为97.43%,对照组20例十分满意度,12例为满意,7例为满意,总护理满意度为82.05%,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人民生活与医疗水平的持续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要求不再只注重于疾病治疗,对于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专业度以及护理服务的优劣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住院过程当中得到生理、心理等全面方位的护理[3]。下肢骨折是临床骨科急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损伤类型,这种骨折多因外伤造成,是一种稳定性非常差的骨折类型,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案开展治疗,但由于多数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流程、效果等缺乏正确认知,对手术的恐惧,加上骨折的痛苦,患者非常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提升其对于疼痛的敏感度,增加疼痛感,此外,在手术治疗之前,也会有许多的因素增加患者的患肢疼痛,对手术的顺利开展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手术效果,因此,加强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前疼痛护理,减轻其术前疼痛非常关键[4]。

有研究显示,导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疼痛加剧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1)疾病认知度低,加上陌生环境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度增强。(2)错误搬运或运送,导致患者的患肢骨折折断面发生活动,对其骨折部处周边组织造成刺激,引发疼痛。(3)麻醉体位选择不适,引发压迫性疼痛。(4)护理操作不当加剧患者的患肢疼痛。针对这些引发术前疼的原因,护理人员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常规的疼痛护理,只注重患者出现疼痛表现后给予对应护理,对疼痛的预防护理则并未给予重视,因此,为了减轻下肢的骨折患者的生理疼痛,就必须要从环境、搬运、体位、心理反应以及护理操作等多个方面着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术前疼痛。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强调护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针对可能引起患者不适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的消除患者的不适程度,让患者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保持愉快的状态,通过术前沟通、健康宣教、注意事项以及手术室环境介绍等,消除患者对于环境的陌生感,避免患者因为错误认知对手术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以免心理压力提升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度,加剧疼痛;通过软枕、硬垫等物品辅助搬运,避免活动对骨折面产生的2次伤害,减轻其患肢疼痛程度;通过麻醉体位的正确选择,避免患者的腰背处于长时间僵直状态,提升患者的体位舒适度,以免患肢受压,加剧疼痛[5]。本次研究也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更高,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疼痛中采取舒适护理切实有效的减轻的患者疼痛程度,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

猜你喜欢

体位下肢护理人员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