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明德”与马克思“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观

2021-11-29金慧玲李梅花

关键词:马克思文化发展

金慧玲 李梅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2019年第8期发表了题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并深刻地指出“明明德,首先要明大德,立大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之一是道德文化。道,讲的是自然之道;德,讲的是人得到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演绎为社会道德规律。道德规律本源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的规律,没有自然规律就没有社会规律,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的发展规律。“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明明德”是人的生存发展规律的核心价值理念。“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其中,“每个人”是指全人类的人,“自由”是指人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由,“全面”是伴随社会人的局限维度向无限维度发展的“全面”。“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明明德于天下”和“立大德”的精神境界是统一的。本文将探讨“明明德”与“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观相融合的理论思想,这对引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明明德”是从远古传承发展而来的文明理念

查理·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指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其特点为群体性、帮助别人、互助、相爱、同情心、自制能力、服从领导,这些社会性特点源于“顺乎本能”,“感觉与自然选择的本能”。严酷的自然环境制约着人类的自由,而人类的思维活动却逐渐活跃起来,富于模仿,善于推理和想象。(1)[英]查理·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46页。在人类未发明文字之前,就出现了一些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表达人类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中国早期的神话传说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中揭示一种美德,而这种美德能与天地人和谐共存,助力于每个人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从盘古开天地的创世神话开始就表明了这个意义。华夏先民很早就意识到宇宙的形成不是超自然的力量造成的,而是自身内部运动的结果。这与美国学术研究专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所讲的宇宙形成于自身的大爆炸有些近似,展现了先民天才的猜想,意识到了人应具备的宇宙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美德。先民通过神话阐述盘古是自然界自身的产物,不是超自然的神仙、造物主。盘古创造天地,又将自己的造物连同自身都贡献给无尽的后裔,这伟大的奉献精神是华夏民族最悠久、永恒的美德。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体现天人合一。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中,大禹遵循自然规律而治水,身先士卒勤劳为民。神农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乐业等,均体现先祖为后裔子孙万代不断创新发展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塑造了东方世界的锦绣河山。

在原始社会初期,即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美德就已成为华夏社会部落群体生存的一种需要,在无力改变原始社会那种大自然的强大和人类低能的现状时,先民们便通过神话传说“使人的世界向神的世界投影,让神的世界为人的世界说话”(2)穆禹含、李官福:《中朝韩文化共同体的心灵史诗》,《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第91页。来述说对道德的向往、追求和歌颂,表达人对自然规律转化为社会规律的道德意识。李大钊说:人的道德“是社会的本能”。(3)李大钊:《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58页。“明明德”从自然与社会所共有的五大德基“公、诚、仁、中、行”(4)姬传东、汪承兴、杨慧敏:《解读周公——中国国学探源》,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年,第166页。中形成的文化道统和德治的政统思想。“明明德”应从“明”与“明德”两部分去理解。“明”,是彰显、弘扬之意;“明德”,是光明美好之德,如日月之光。“明明德”就是弘扬美好的道德。道德自信就是一种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觉。只有知道自己的道德文化是怎么来的,才能知道德置于今天面向未来如何发展。

中华民族的道德源于社会的本能。在原始社会的中后期,随着氏族部落之间、氏族部落内部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的产生,道德规范成为一种需要,道德意识因社会的进化应运而生。部落群体所需要的道德内涵是既要有个人又要没有个人的一种理念。在氏族部落之间允许“每个”男女结婚,而在同一氏族部落内男女不能结婚,其道德意识是要“无我”,要讲“德义”。德义就是从氏族内部开始萌生的,而道德的萌生是在共同利益条件下和睦生活的一种需要。上古时代,由地域划分姓氏。异姓成婚可化异为同,同志同心不可成婚,成婚便成灾,同志同心讲究“德”。“德者,得也”,即德就是利益所得。有德义就会导出利益,有利益就会使同姓旺盛。德行和利益相互延续,二者相成而不离散,就能长久保持同姓利益的稳固,保有自己的疆土。

疆土孕育人的志趣和性格,而志趣和性格反作用于疆土的守卫。在殷周时期,地域不仅划分人的姓氏,也决定人的志趣和性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涵养德义,绿水孕育人的智慧。不同地域涵养不同的品德和志趣。宗法社会制度下,殷商王朝制造了礼和刑,刑是镇压奴隶和平民的统治工具,礼是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度。古代先哲周公旦提出“敬天保民”思想,让统治者敬惧天威,下保民生,用“天”所代表的自然规律去平等待民,这种意识体现为奴隶社会初期的一种社会道法,为促进社会在矛盾中形成共同体而置顶。这就是处在古代宗法制度下的“明德”。

“明明德”以天下万民为共同体。共同体是由每一个个人组成,体现积极向上的一种德行。“德义”是每个个人都应具有的“德义”。在上古时期同地域同姓氏群体中,一旦哪个男人或女人与同姓部落的某一男人或女人结婚,便产生了血缘亲情,有了亲情就有了与部落群体意愿相对立的私心,就扰乱了上升的、前行发展的、正直的准则,丧失了群体利益,同时也一并丧失了他个人的利益。所以,部落群体的“德义”恰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美德,也使得每个人有了生存的自由和发展的自由。这就是我国古代夏商与西周时期在“德义”准则下人的“自由生存”“自由发展”的最早期的萌芽。在现实社会每个人的自由生存发展不是抽象的,因此,只有从每个人去认识“每个人自由发展”,才能成全人类的自由发展,因为“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2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具体的人的自由发展。

春秋时期,孔子对元圣周公的德政思想“心仪向往”。(6)匡亚明:《孔子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4页。孔子在整理“六经”中,贯穿着德治天下的思想,尤其在《易经》中凸显“明德”的理念,丰富了“明德”的内涵。明德包括天德、月德。天德又名乾德,源于恒星之德,属于自发光体,具有永恒、唯一性,包括亿万银河恒星。而地德则厚德盛载万物。“明明德”是对天地万物之道的秉承、体现和发扬光大。只有“明明德”才使大千世界万物繁茂,生机盎然。《易经·系辞》(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7)冯国超:《图说周易》,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276页。这正是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并演绎为社会规律,指出人的美德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宇宙精神,也赋予人以自由全面发展的本性。古人把这种本性概括为“明德”理念。“明德”在《尚书》中被给以积极的倡导和彰显。《大学》中所讲的“明明德”,指的是要将得到彰明的道德广布于天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人自由全面发展视为践行“明德”准则的过程。古人把人生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至人无己。指的是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其自然,没有自己。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其自己,自己不能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所以也就没有自己了。第二境界,神人无功。修养到神化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到神化境界是入道之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就自然排除个人的功名。第三境界,圣人无名。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无意于求名。(8)郝华忠:《中国人的悟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年,第65页。追求“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求名不是终极目标,而是“逍遥游世,相忘于江湖”,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特定意义上的表述。《论语·先进》中有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里所描绘的虽是快乐的具体生活场景,但却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心和谐以及人与自然融合的自由快乐生活的大同社会的一个缩影。

传统的“明明德”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杨宗元所著的《道德理由的追寻》一书,从先秦开始,到汉、魏、晋、宋、明、清,对“明明德”理念进行了历史的追寻。从春秋时期到清朝末期,“明明德”理念的基本思想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而区别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不同之处是强调“爱国理念”,从此爱国理念就进入到“明明德”的内涵之中,成为规范人们德行的原则。毛泽东曾提出要把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所留下的珍贵遗产承继下来,其中彰显了“明明德”理念的人民性、民主性和追求每个人自由解放的大同思想等传统文化精华。同时,爱国主义精神对促进当今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帮助。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时期所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阐明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并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中华民族充满了历史自豪感。如今,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在进入伟大新时代中,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在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已有充分阐述,他所提出的“明明德”“明大德”已从伦理道德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体现出伟大新时代的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科学个人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二章中指出,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10)《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83页。上述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中提出未来社会每个人的发展应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这是最高层次理想性的理论,也是马克思第一次创立了科学个人观。(11)陈曙光:《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22页。

所谓“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中的“每个人”指的是所有人,因为马克思的理想是要解放全人类,那么就必须体现每个人的解放,如果允许可以不解放某个人,就会出现人类解放的双重标准,就会出现由允许“一个人”变为一群人、一个集体不能得到解放,所以马克思提出“每个人”一个不落地都要获得解放,这是统一的标准。其实,每个人一个不落地都获得解放是难以做到的,但即使做不到,只能作为问题提出来,也不能作为其合理性的存在,解放每一个人要成为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

从马克思的科学个人观上讲“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曾说:“不能设想每个人不能发展,而社会有发展”,还曾套用龚自珍的诗句说:“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2)《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16页。这里的“人才”是指“每个人”。《德意志意识形态》曾指出,“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不是“唯一的个人”,而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个人”,把人看作“感性的对象”。马克思所讲的“个人的全面性”“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自由”则是指一切人的“全面性”、全面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马克思强调“现实的个人”“是历史观领域的最伟大发现之一”。(13)陈曙光:《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22页。“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6页。这就是马克思所发现的“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需要衣、食、住、行的,而为了解决这些从生存到生活的物质条件,才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人是在关系中生存、在关系中自由、在关系中发展的高级动物。各种关系既给人以约束,也给人以自由。由于人是社会动物,因此决定了“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人只有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才能体现人的价值,社会只有通过回报人民才能体现社会的价值。人在社会关系中确定人的位置,体现自己的自由和发展。个人是对社会而言的。“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社会之中不仅存在着作为个人的‘我’,还存在着作为个人的‘你’和‘他’,‘我——你——他’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关系。”(16)陈曙光:《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25页。马克思说:“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6页。

“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理想性理念,要坚持“大我”,不能“为我”,但决不能没有“我”。如果排除了“我”,就没有“你”和“他”,也就没有了社会。因此,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为人民服务”对任何人而言都是针对他的对象而言的,包括了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民。人,只有时刻不能排除自己在整体中的位置,时刻清楚自己是整体中的个人,才能享受到整体中的公平自由全面发展。因为整体之道就是共同体之道,共同体之道体现“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18)饶尚宽译注:《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0页。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19)饶尚宽译注:《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84页。天道是规范人道的标尺,“存天理,灭人欲”,“把人从外在的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使生命回归自然的怀抱”。(20)王启东:《人与自然融合的神性书写》,《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65页。整体的共同之道正是规范个人回归自然的标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服务与被服务的不平等,提出“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特别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强调“每一个个人”,这排除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存在,体现为以“每一个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哪个阶级或集团为单位,而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是否定了阶级、否定了社会一切不平等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超越阶级、超越国家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共同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人生活就需要衣、食、住、行,就必有追求,马克思揭示人类的追求是“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对这种全面自由发展的美好憧憬描绘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5-86页。对未来社会“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描绘得如此具体逼真,其中内涵极为深刻,用马克思的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页。因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只有建立在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每一个个人全面自由发展。

三、“明明德”与“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观的结合

“明明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是统一的,“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是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

“明明德”是一种动态思想,伴随中国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在原始社会发展的中后期,由父系氏族社会向稳定的一夫一妻家庭社会发展,逐渐由家庭组成国家,社会出现了家国情怀的新风尚。西周以降,随着王室衰弱,诸侯崛起,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种思想迸发,其主流意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大同天下”“和合共生”“家国情怀”等思想,不断地影响和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从社会发展过程的角度作了对比性的阐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2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5页。这里所讲的“自我异化”是指私有财产。而共产主义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即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所以私有财产的扬弃与私有财产的普遍所有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中国能“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以自己的方式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27)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30-131页。就是“以自己的方式”没有离开自己的主体,其中贯穿历史发展的一条正能量的主线就是“明明德”理念。而这一理念的发展轨迹是由家到国、爱国爱家,以家庭伦理为起点,以血缘情感为基础,以孝为本,以互尊互爱为家庭伦理,以泛爱亲仁为群己理念。在树德立人的人格化建设方面,有希圣希贤的人格追求、尊师重道的教化理念、为仁由己的主体精神、尽心知天的理性信仰。在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方面,有返本开新的进取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取向、通权达变的中道智慧、德福一致的圆善境界。在仁智双彰的理性诉求方面,有慎思明辨的道德理性、格物致知的求知精神、礼法合治的制度建设、静观玄览的理性修养以及家国同构的社稷观念、位卑不忘国忧的爱国情怀、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观念、生生不息的人文化理念和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理念等等。这些理念之间有传承性和创新性,即新论断对原论断的运用、继承、深化和丰富。(28)张波、张帅:《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转化》,《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5页。因此,传统的道德文化充分体现了道德思想的丰富内涵。这一切道德精神源于社会又高于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不断走向文明。

陈先达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历史上出现过儒释道的相互吸收,也出现过新儒家,但儒学道统未变。在两千多年中,孔子是王者师,是素王,这个至高无上的圣人地位没有因为王朝易姓而发生根本变化。新王朝依然是尊孔读经,依然是看重儒家学说作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统治合理性的首要思想功能。”(29)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部分的“明明德”与公平、正义、共享的资本精神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实现了辩证的统一。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又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理论。其中的道德精神,在《资本论》所叙述的“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均阐述了其深刻的道德价值。恩格斯在论《卡尔·马克思》中说,自从有了马克思,“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5页。劳动在创造人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伦理关系。就此而论,劳动是思考伦理道德问题的基点,劳动伦理应该是伦理学研究的“元问题”。在广泛而深度的社会联系下,不仅劳动者个体之间,而且劳动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都将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上更加一致。相应的,他们也就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31)李义天:《劳动造就美德》,《光明日报》2019年6月3日,“文史哲”版。

劳动造就美德也创造资本,但资本必须有资本精神。资本与共享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很难调和。因为资本既能“造血”,更能“吸血”,必定追求效率与利润,需要利己;共享强调互利,突出普惠,必定追求公平与正义,需要利他。早期资本主义只顾利己的血腥资本积累,曾经引发无产者的激烈抗争,催生了共产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运动,《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等革命理论也应运而生;后来随着强制性的共享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的建立与发展,资本的“恶”受到相应的抑制,劳动者从发展成果中分享到一定的份额,社会进入了相对文明的发展阶段,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获得了稳定和繁荣,促使国际社会一些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让每个人能够全面自由发展。按照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来分析,封建社会是以奴隶社会为母体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封建社会为母体而产生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以资本主义为母体而产生的。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总是跟随社会物质发展条件不断提高道德品位,服务于人类的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

资本发展要体现的公平、正义、共享是社会资本发展的星空;单纯追求利己主义的资本的利润与效率其实质是在挖坑。有远见的社会成员要仰望星空。要让资本发展水涨船高,不能水落石出;水涨好行船,水落暗礁多。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只有作为自然人格化的资本,带着“公平、正义、共享”的灵魂,才能走得更远、更辉煌。资本精神不是自然形成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利用制度条件优势规约并控制资本的文明负作用,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激发资本的文明正向作用,……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物质财富支撑。要坚持法治化市场原则,遏制资本的垄断性”。(32)谭培文:《正确认识“资本的文明作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25日,第6版。当今,实施自由贸易法、反垄断法、价格法等,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充分激发资本的文明张力。今天的经济全球化,造就了有利于资本自由流动的环境,在国际社会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重塑资本的价值,造就共享发展的世界,无疑是关乎人类命运走向的重大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农耕文明,其文化基因是“和合”文化,“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文化,与马克思的“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相通的,是当代“明明德”思想的核心。在当今“明明德”思想“在不断破解新时代社会难题中发展自己”,(33)张艳秋、刘桂兰、阚璐亭:《试析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观》,《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10页。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全球大时代的发展。如今,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给人类带来严峻挑战,但在“明明德”思想的引领下,兼济天下的中国行动,凝聚起共同发展的强大力量,携手各国迈向使“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康庄大道。

“明明德”所内含的“世界大同”“和合共生”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升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明明德”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当今,“资本的全球化扩张致使主体发展受限、权利义务失调以及交往规则不公等系列问题加剧了全球发展的不公正,力求解决‘问题’、追求公正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诉求。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促使全球发展的参与主体、全球资本扩张模式和全球发展意识行为等发生阶段性量变”。(34)赵頔、刘同舫:《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发展的公正逻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第46页。面对全球发展问题,光大“明明德”思想是对时代的回应,对服务全球未来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环顾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浪潮此起彼伏,贫富差距扩大,全球气候变暖,恐怖袭击频发等问题交织难解,全球治理秩序亟待改革完善,“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发人深省,呼唤世界要“明明德”。面对“四大赤字”,中国在“明明德”思想的观照下提出“四大坚持”,即坚持公正合理、坚持互商互谅、坚持同舟共济、坚持互利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大同”“和合共生”思想理念在新时代引领前进方向。

“明明德”理念是历代思想家不断传承发展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匡亚明在《孔子评传》中说:“毛泽东同志曾把孔子和孙中山直接联系起来……是寓有深意的”。(35)匡亚明:《孔子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4页。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共产党人学习传统文化,今日之中国不断走向强盛,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将传统的“明明德”思想赋予伟大的新时代精神,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当今人们在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共产党为什么如“众星拱月玉宇澈”,为什么“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得到世界关注,因为中国有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智慧,能把传统的文化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彰显真理的力量、道义的力量、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引领中国发展如虎添翼,不断创造发展的奇迹,促使中华民族“明明德”理念光耀中华,辐射环宇。“明明德”、马克思“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观与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终极目标,相互作用,形成不断递进发展的正能量。《共产党宣言》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宣言,是争取全人类解放的宣言,在今天也是指导我们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言。而今中国正在为世界作出卓越的贡献,中国文化正在为全世界提供“构建公平、合理、和谐”的国际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36)金雄:《“一带一路”建设与东亚高等教育传承发展的战略意义》,《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2页。中国共产党人在创新“明明德”的过程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奋斗目标所使然,这种牵动全球的重大举措将强有力地推动人类走共合作、共发展、共享受、共幸福的发展道路,这也是《共产党宣言》所指引的道路。然而,当今世界与这条道路唱反调的噪音很多,“零和博弈”“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威胁论”“丛林法则”等逆全球化发展的思潮一次次上演,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这不禁使人感到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让中国文化服务于世界的文明发展,走得更远,更辉煌!

四、结语

“明明德”是对自然规律转化为社会本能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理念的弘扬与光大。在历史的发展中,“明明德”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断丰富与创新。“明明德”在解放生产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明明德”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思想与马克思“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观有机结合,使中华文化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更加光耀时代、辐射世界。“明明德”思想所蕴含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美德凝聚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全球共同的思想资源和“公共产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天,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危机以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凸显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价值。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史中,恰恰体现了中华民族展示给世界的“大德”。“德耀中华,辉映世界”!

猜你喜欢

马克思文化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谁远谁近?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