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辅导员队伍治理能力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基本路径

2021-11-29王克春沈阳工业大学学生处辽宁沈阳0870沈阳工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辽宁沈阳0870辽宁教育学院教师交流服务中心辽宁沈阳00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思政

薛 政 张 涛 王克春(.沈阳工业大学学生处,辽宁沈阳0870;.沈阳工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辽宁沈阳 0870;.辽宁教育学院教师交流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00)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深入实施,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六点要求之后[1],新时代的国情、社情、教情、学情的变化,要求辅导员的工作要从一般的“管理引导”向更高阶段的“现代治理”飞跃,要从思想上、理论上重新认识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变化与革新,要切实提升辅导员的“治理能力”。

一、“治理能力”提升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主题。”[2]辅导员“治理能力”的提升,契合了新时代高校管理对辅导员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能力因素。

(一)治理能力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关系

高等教育的治理体系是宏观结构的运行规范,治理能力则是在体系框架内由个体素质综合形成的一种系统处事效力。笔者认为,辅导员的治理能力与职业能力是一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如果将辅导员九大职业能力①作为一个整体,则该整体仅仅是辅导员队伍所要达到的治理现代化或者称之为“善治”的一个构成因素。辅导员队伍契合“双一流”建设发展要求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除了职业能力之外,思想品性、组织统筹、制度执行等各项能力,则是更高级别的治理能力。因此,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整体质量的提高。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群体日常管理主体、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关注“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两个管理方向,需要将“内力修炼”作为治理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跨越,最终实现学生管理的现代化。辅导员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增强思政教育的育人活力,促进思政教育契合时代发展要求,以此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3]。

(二)提升“治理能力”是应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客观需要

一是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时代需要。面对全球化的不断进展,长期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局势正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看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其两面性和矛盾性越来越明显。这种既融合又斗争的情况也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近年来,香港社会的动荡以及个别留学生对国家的不当言论,警醒中国高等教育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升对外来不当思想渗透的反制能力,特别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要全面,认识要深刻。

二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需要。“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高等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地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擘画中“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的目标迈进。一流的高校建设、一流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治理效能,都需要一流的思想引领力。因此,辅导员的组织引领能力迫切需要提升。

三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管理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跨过精英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普及化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不同于精英化教育,它更注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新体系应运而生。通过调动高等教育所有内部资源、要素综合实施的育人新模式,对在思政教育一线的辅导员在综合协调、应急处置、专业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4]。

二、辅导员队伍“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容与原则

(一)辅导员队伍“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容

在推行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当前党中央提出了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新号召,要求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有一个质的转变与提升,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时代的要求[5]。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特殊的教育管理地位,需要注重从系统性上去分析教育规律,统筹协调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各利益主体,并促进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思政教育要素的优化协同。

综合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对于辅导员治理能力是否适应新发展格局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从纵向上看,高等教育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于高校宏观层面治理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辅导员治理能力是在微观层面对高校治理制度的执行的具体体现,是由学生管理向学生治理的转变;从横向上看,辅导员治理能力是一个复合的体系,包含了对国家及学校制度的认知、执行和创新等多种维度的措施。在实践层面,辅导员的治理能力包括思想引领力、组织统筹力、科学决策力、制度执行力、专业学习力等五个方面。辅导员只有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发挥治理效能,履职尽责,要对制度规范具有坚定的执行力,还要有因事而谋的创造性的变革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政教育从上到下的综合化、系统化治理。

(二)辅导员队伍“治理能力”提升的原则

1.内修与外练相结合

坚持立德树人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更是辅导员工作和能力提升的首要原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感召下,面对国际和国内文化多元化的复杂环境,唯有让德育引领学生的思想,才能帮助大学生抵御物质诱惑,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在教育学生、提升治理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立人先立德的原则,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还应兼顾师长与朋友的双重角色,即坚持以生为本,拉近师生距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治理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以想做、会做、真做、敢做、善做的勇气和决心,在感情上贴近学生,在思想上尊重学生,在行动上深入学生,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2.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

辅导员治理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为了保障辅导员治理能力有效提升,需要加强治理能力的总体设计以及要素控制,要对治理能力提升的各个环节、各项措施和相关主体等进行有效督导,设定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以保障辅导员治理能力提升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根据辅导员治理能力提升的阶段性特点和任务,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主要策略。要根据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提升目标,让辅导员了解具体的阶段期望和要求,并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点工作任务,采取有效的举措,推进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以便促进辅导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目标任务,让辅导员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意义。

3.善始善终与善作善成相结合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指的是做事做人既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既要善于做事,又要善于把事情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应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机结合,既要善始善终、久久为功,不畏艰难险阻,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治理能力提升做实做细、做好做精。

在辅导员治理能力提升的建设过程中,要着眼顶层设计,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模式,即根据高校教育环境、人才培养层次的不同,科学地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的策略,建立适应高校育人模式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既要科学性地提升辅导员治理能力,加强动态监测和实时调整,满足辅导员发展的多层次需要,也要积极协调多方资源,完善长期培养的目标,促进高校辅导员治理能力的有序提升。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牢固把握治理的思想站位

一是拧紧辅导员思想上的“总开关”。这是辅导员治理能力提升的首要条件,即辅导员要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明确现代化治理是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核心要素,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站位,自觉遵守、维护和执行相关教育制度,为提升高校辅导员治理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引。

二是转变发展理念。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提升队伍的治理能力,建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辅导员队伍。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要方向,围绕学校内部的治理体系和结构,关注学校外部的变化发展,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引,明确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目标和定位,把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价值追求。

三是丰富政治理论储备。当前,个性鲜明、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00 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生代的挑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辅导员要想提高治理能力和思想引领力,就要增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感染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释疑学生,发挥辅导员的引领和表率作用。

(二)激发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力

一是创新思想观念。辅导员应主动接触新鲜事物,让自己的新思想与学生同步。用新理念唤醒学生发展的主动意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新视角敏锐地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摸清情况,查明原因,有的放矢,让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二是打破固化思维模式。辅导员要跳出固化的思维定式,突破学生工作传统模式,不断充实新的教育内容。要善于用互联网思维凸显工作时效,善于潜心研究学生成长的新规律,并结合学生的新想法、新行为、新习惯,在工作模式上改革创新。

三是创新方式方法。辅导员要善于用全局思想和系统思维把握教育规律,要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思考问题,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推动学生工作的供给侧改革,以创新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让工作方式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更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突出专业化重点发展策略

辅导员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扎实的底部承重,即突出的专业化建设。因此,需要建立辅导员治理能力提升指导方案,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专业化培训体系和长效机制,进而打造辅导员的一流治理效能。

1.基于通用型的能力要求集中培训

一是辅导员岗前培训保基础。其目的是使辅导员对工作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及岗位职责要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尽快进入角色。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如对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学校规章制度等的明确掌握;还包括综合能力的提升,如人际交往、信息处理、组织协调、决策判断等能力的提升。

二是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训练保稳定。建立日常学习与专题培训、重点突破与终身学习相结合的专业培训机制。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团队训练等方式,对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职业能力标准要求,开展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工作方法和相关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

2.基于个性化差异,实施同组提升策略

以专业平台促发展,探索建立辅导员培养考核分级制。基于不同的辅导员有不同的教育经历和工作背景,为他们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为高职称辅导员提供外出学习、业务进修、学术研讨和社会实践等机会;成立辅导员工作室,让辅导员以团队的形式加强工作沟通、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构建科研能力与思政水平、学历提升与能力锻炼相匹配的系统化培训体系,全方位培养高素质的辅导员。

(四)融合发展规律,优化管理体系

首先,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实践工作能力的提升,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在提升辅导员治理能力的过程中,要顺应发展规律,优化环境机制,帮助辅导员搭建实践锻炼平台,以提高其工作实践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其次,科学布局,构建辅导员可持续发展格局。一是建立年级间的纵向梯队、学院间的横向群组,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发扬学生工作“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加强横向互动交流与合作,促进思政教育实践效果的提升。二是形成学生和辅导员协同发展、联动培养,实现辅导员实践锻炼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依据研究方向和工作特色,构建辅导员实践锻炼矩阵,鼓励辅导员结合自身专业方向和兴趣特点发展其治理能力的专属特色。三是强化辅导员的法治思维,完善制度建设,使辅导员能在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内开展工作,保障其治理权益的合法化,提高治理能力。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及评价机制,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确保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健康发展。

①教育部2017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