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多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1-11-28陈健谭书德胡文跃王应
文/陈健,谭书德,胡文跃,王应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类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其恶性程度介于血管瘤和血管内皮瘤之间,以发生在软组织较多,发生于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较为罕见[1]。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入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临床诊断十分困难[2]。现报道1例病理确诊而两次CT检查均误诊的肝脏多发HEHE,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3月余入院。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对称凹陷性,累及膝关节以下,晨轻暮重,无活动后心累、气促,无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无颜面红斑、光过敏,无口腔溃疡、关节疼痛,无精神萎靡、懒言、少语,无厌油、纳差、皮肤巩膜黄染,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夜尿增多,无多饮、多尿、消瘦、多食等不适,未重视及相应的治疗。但水肿持续存在,院外自行购买利尿剂处理后疗效欠佳,近1周出现腹胀不适,现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科,遂门诊以 “水肿”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既往体质一般;30+年前患肺结核,已治愈;4年前因脾血管瘤于我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否认“慢阻肺、冠心病、慢性肾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有“肝炎、疟疾、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及血液制品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其他重大外伤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五官、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精神系统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AKP)35.00U/L,总蛋白44.0 U/L,白蛋白28.30 U/L,球蛋白15.70 U/L,前白蛋白(PA)138.00mg/L,糖类抗原125(CA-125)122.50U/ml,其余实验室检查无明确异常。
影像检查:患者在我院先后进行了三次CT检查,分别是2016年2月16日(CT上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2020年6月4日(CT上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2020年11月6日(CT全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
(1)2016年2月16日CT片提示:脾脏体积增大,增强后其内见大小约112×73mm的团块影、伴少许分隔状影像,边界欠清晰;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期持续明显不均匀强化。肝脏未见明显异常。CT诊断为脾脏血管瘤。
(2)2020年6月4日CT片提示:肝实质内多个低密度和稍低密度团块及结节影,边缘欠清晰,增强持续性轻度强化,其内低密度结节影未见强化。门静脉期部分病灶可见类“晕环征”或“靶征”“血管征”“棒棒糖征”脾脏术后切除。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腹腔未见积液征象。CT诊断为肝脏血管瘤。
(3)2020年11月6日CT片提示:肝实质内多个低密度和稍低密度团块及结节低密度灶,增强部分持续性轻度强化,延迟期基本呈低密度,部分结节未见强化;门静脉期部分病灶见类“晕环征”或“靶征”“包膜收缩征”“血管征”“棒棒糖征”。与2020年6月4日片比较病灶显增大、增多;盆腹腔内及双侧胸腔新增少量积液。CT诊断为肝脏淋巴瘤;胸腔及盆腹腔积液。
病理检查结果:肝脏穿刺后送检物显示肝组织中见空泡样细胞增生。免疫组化:REG(+),CD31(+),CD34(-),EMA水肿(+),SMA(-),S-100(-),HMB45(-),MelanA(-),CK(-),CD68(-),Ki-67 5%(+);诊断:肝脏穿刺结合免疫组化,符合EHE。
2 讨论
2.1 概述
EHE多发生于软组织、肺脏、骨骼、脑组织等器官,原发于肝脏极为罕见,病理以上皮瘤样表现和血管内皮组织来源为特征,介于肝脏血管瘤与血管肉瘤之间;发病率小于1/100万,多见于中青年女性[2]。其病因目前尚无确切的说法,可能与口服避孕药、造影剂的应用、长期饮酒、肝脏的病变(包括肝损伤、肝炎、肝硬化等),此外还可能与长期接触石棉、氯乙烯及二氧化钍等相关[3-4]。
2.2 影像表现与病理基础
HEHE具有细胞内血管腔的上皮样瘤细胞并呈血管上皮标志物染色阳性是HEHE的重要病理特征,肿瘤细胞主要位于外周,中心部分以纤维间质成分为主,二者比例及排列方式致其影像表现不一,其主要的影像特征有“晕环征”或“靶征”“包膜收缩征”“血管征”“棒棒糖征”[4-5]。
“晕征”或“靶征”,此征象在MRI多见:其病理为病灶内部中央为囊变坏死和小出血灶,中间为纤维化区与肿瘤区的水肿带,外周为肿瘤与正常肝脏组织间的乏血供带;表现为T2WI 及DWI 上病灶中央成高信号,其外见轻度高信号;增强后肿瘤早期周边富含瘤细胞,血供相对丰富,表现为早期环形强化,而中心部分富含纤维组织导致对比剂流出受限而缓慢充填,表现为中心充填型强化;强化环其外见轻度高信号,病理上为水肿带和肿瘤与正常肝脏间的纤维组织;综合表现为“晕征”或“靶征”[5-6]。本例患者CT增强门静脉期部分病灶可见类似“靶征”,因没有进行MRI检查,“晕征”或“靶征”显示不典型。
“包膜收缩征”:肿瘤细胞可浸润闭塞肝窦和血管末梢造成自身变性坏死,使得细胞成分减少、间质纤维区域扩大、致密融合呈团块或条带状,牵拉肝包膜进而导致肝包膜皱缩;表现为病灶相应的肝脏轮廓不出现外膨,反而向内凹陷[4-7]。本例患者位于肝脏右叶前上段与肝脏左叶内侧段的巨大病灶,相应的肝脏轮廓反而向内回缩。
“血管征”:此征象见于病灶相对较早的阶段,早期侵犯血管以包绕为主,血管尚未完全闭塞,肿瘤内部可见小的血管分支,在CT或者MRI增强门静脉期病灶内可见明显强化的细小血管影,与正常的门静脉分支相比表现为杂乱无章[4-6]。本例患者于2020年6月CT检查部分患者内可见条形明显强化杂乱血管影,即“血管征”。
“棒棒糖征”:是肿瘤侵犯血管的晚期表现,随着病变进展,肿瘤细胞成分减少,间质纤维化区域扩大。病理上可见瘤细胞向肝窦、门静脉分支和终末肝静脉呈舌状浸润生长,在终末肝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内形成瘤栓[4-6]。CT及MRI增强影剂进入及流出困难,表现为轻度持续强化。多数病例可见“棒棒糖”征——增强门静脉期病灶周围环形强化而内部不强化,类似“糖果”,而门静脉或肝静脉分支达病灶边缘类似“棒子”,二者结合就像一个“棒棒糖”。本例患者于2020年11月CT检查可见多个病灶增强门静脉期呈现“棒棒糖征”。
此外,对于肿瘤本身而言多数病例的强化趋势呈现持续增强或渐进性强化。其原因可能与随着时间的推移,造影剂逐渐向肿瘤内部的纤维组织内渗透的缘故[7-8]。本例患者无论2020年6月与2020年11月病灶均表现为持续性强化。
2.3 鉴别诊断
HEHE主要与肝脏相对乏血供肿瘤鉴别,如:血管瘤、淋巴瘤、转移瘤、胆管细胞癌、乏血供肝细胞癌等。本例患者两次均未得到确诊,第一次因渐进性强化被误诊为肝脏血管瘤,第二次因为病灶轻度较均匀的持续渐进性强化而误诊为肝脏淋巴瘤。
肝脏血管瘤呈典型的“血池样”强化,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边缘多发小斑状或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期强化区逐渐向中央扩大,延迟期呈基本均匀等、高密度/信号;同时在T*2WI呈明显高信号即典型的“灯泡征”有利于二者的鉴别。而HEHE多呈轻度渐进性强化,MRI无“灯泡征”。本例患者因4年有脾脏血管瘤病史,今年第一次误诊为肝脏血管瘤[9]。
肝脏淋巴瘤的典型CT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单发肿块,轻度均匀强化或不强化的低密度肿块,部分肿块内部可出现大片状坏死,特点是坏死区域与实性区域分界清楚,实性区域呈轻度均匀强化或不强化。MRI上亦表现为信号均匀的T1WI低信号、T2WI及DWI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的软组织肿块[10]。
肝脏转移瘤CT平时呈低密度影,无包膜下分布趋势及肝包膜皱缩征,增强呈环形强化,无向心性充填。增强后多呈环形强化,典型表现为“晕征”[11]。
肝脏胆管细胞癌CT平时呈不规则低密度灶,增强后肿瘤内部逐渐强化;MRI平扫的肿瘤形态与之相同,呈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或略高信号,大部分早期信号边缘强化,延迟扫描后病灶呈渐进性强化;病灶周围可见扩张的胆管影,增强后无强化[11];部分肝脏边缘胆管细胞癌也可出现“包膜收缩征”。但肝脏胆管细胞癌无“晕征”“血管征”“棒棒糖征”。
肝脏细胞癌多数为肝动脉供血,少数肝细胞由门静脉供血而称为乏血供肝细胞癌。乏血供肝细胞癌影像表现无特征性,多表现为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病灶出现轻-中度强化,此外肝细胞癌患者多伴有AFP增高,而HEHE患者无AFP增高。
综上所述,HEHE好发于无慢性肝病的中老年女性,影像上表现为包膜下分布为主的多发轻度强化病灶,“晕环征”或“靶征”“包膜收缩征”“血管征”“棒棒糖征”支持该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