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融入思政课的探索
——以“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讲授为例

2021-11-28林延琼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实现理想学史党史

林延琼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075)

探索之因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大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第一部分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的知识点:第一,理想与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需要理解理想与现实互为转化的动态特点,需要厘清“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及“用现实来否定理想”两种认识偏向;第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第三,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本部分内容是第三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由于本部分在教材的编写上重理论的分析,缺乏感性材料,我们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空泛而且困难,在备课过程中常感到这部分内容绕口、分论不足,需要老师加以补充与扩展,需化抽象为直观,以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认识观来指导自己的发展。

理想是现实的超越,此理想不是彼理想,彼现实又不是此现实,现实——理想(新的现实)——(新的)理想的动态递进过程,又常常连接着长期性、曲折性与艰巨性,还需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长路迢迢,即使有人帮你也还须自己笃定的意志和甘于孤军奋战,甚至还有条件的艰苦……

探索之理念

两张刷屏图片的启发。2021年3月19日,中美高层的战略对话,“两个辛丑年的对比 ”图刷爆了屏!“中国早已不是120年前那个‘辛丑’了”,类似的标题响彻中国大地,令国人的思绪刹时萦绕在这120年的历史,感叹着这个理想跨越了120年终于变为了现实。这两张的场景图片一下子点亮了星空,抽象的“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有了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了,而且是最有力的成功经验。

习总书记金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讲话要求:要在全社会进行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帮助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的力量之源,树立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之基。

图片故事与习总书记讲话的结合是党史学习的力量:咱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咱们中华民族的崛起史不就是一部非常生动的最有说服力的“理想变为现实”的教科书吗?通过历史事件与人物的选取来激发学生把握现实,筑牢理想,努力奋进的来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用小故事讲透大道理,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动态发展过程的内涵,并正确认识理想转化为现实所需要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新时代注解。

党史融入课堂教学,贯彻学校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厘清好“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明确自己要立什么样的德,树立什么样的理想,达到“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的教学效果。于是在2020级的秋季招生班进行了本课例的初次尝试。

探索之实践

教学思路:本课例以〈梦想——电视片《社会主义五百年》主题曲〉的MV出发复习思考我们的伟大理想和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从而揭示我国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全班三组同学就三组图片的讨论作为导入,帮助同学们穿梭到中华民族的危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艰难时期与自己努力考取功名时期。选取2021年3月中美高层对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阅兵,《觉醒年代》《这盛世你所愿》《筑梦路上》的视频剪辑、李大钊、方志敏人物故事等党史素材,结合信息化手段,以学生讲党史论事件,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演绎,教师讲授归纳等方法,用历史的选材帮助学生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矛盾中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关系”,建构起三大认知,厘清两种认识偏向,从而建立起为理想而需做好现实中艰苦奋斗的思想情感准备;用历史的选材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力量源泉,最后明确人的发展需要树立理想来指导行动。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选取2021年3月中美高层对话的场景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阅兵图片和学生在大学军训,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长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片,由学生说出图片所讲的事件,总结说:这跨越了120年、70年、18年之路终于赢来了理想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强起来的我们要学会思考:谁肩负起了这个重任?我们从历史中看到咱们中国共产党人自从有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之后,在艰难困苦中取得最后的胜利,现实中那理想的灯塔,渴望的现实,他们就像自己的亲人在旁边告诉我们无论多艰难都要坚持的信念是源自内心从没丢掉的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是理想与现实互为条件下的砥砺奋进,从中认清“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及“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两种认识偏向,相信坚定的正确的理想信念是走好当今每一步的力量支撑。

在第二个知识点上讲解了这些数字:120年,70年,建党一百年,马上又迎来建国一百年,得出: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就实现的过程,在党史与国史中,选取了李大钊、百团大战、渡江战役、抗美援朝、中国原子弹爆发、98年抗洪、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的十四个“五年规划”连线图的图片,请学生来讲述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启迪学生领悟“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道理,理解习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的讲话,每一次面临的挫折都是实现理想的考验,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就如同航行在波涛汹涌中的船舶一样,风浪对船舶的拍打有时是阻挠有时是推进,但再怎么艰难,目标总是要到达那个码头。

列举中国的十四个“五年规划”连线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目标实现进程图,它的实现是在一个个五年规划的目标实现的逐步迈进过程,是一个个前进的小理想变为现实的实现图标,它的原理就是:理想目标越低、实现理想的时间越短;理想目标越高远,理想实现的时间越长,我们要善于把理想分解为若干个目标的方法来逐梦,感受成功喜悦,培养自信的情感。

在学习“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中,向同学们展示了两个案例:一是观察网上的一篇文章片断:台湾政论节目《夜问打权》2018年9月20日的这期节目中,台湾新党副主席李胜峰反复强调,“美国等西方国家,务必要重新认识中国大陆”。“当她衰弱的时候,她会忍辱负重;当她有本事的时候,她绝对坚强地抵抗到底,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用WTO的所有规则去创造今天的成就,不要忘记,所有那些所谓世界先进的国家站在那里,他们的成就,哪一个国家没有殖民、没有掠夺?只有一个国家,她今天的壮大,40年来的努力,没有掠夺,没有殖民……他是付出多大的代价,才从外贸一毛一毛,一点一点,所积累出来的国力才有了今天”。

二是播放校友、青年舞蹈家李响的介绍,然后请同学们结合两个案例说一说习近平金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的内涵,对于今天物质丰富的生活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却是要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勇于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学习从来都是辛苦的,在今天多元信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单一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要想成就自己的学业与梦想,永远都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最后总结:通过党史丰富的史料力证: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与唱的,要见诸于行动。用理想信念支撑行动,无惧艰辛,无畏路迢,坚信信念与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双翼。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提升学业能力,锤炼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生活作风;在工作上的奋发图强就是要不怕困难、不避艰险。

探索后反思

在秋季招生班初次尝试系统地融入党史资料后,也在其他专题和其他班级,有目的的选取四史的史料进课堂,并结合百年建党的特有节点,开展党史学习与课程学习的融合活动,教学效果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增加,尝到效果的同时促使我反思了这次探索:

学生本有较扎实的历史基础,只是以这种形式串联到课堂内容的方式比较新颖,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竟包含着这么强大的人生观,学生在学理上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共鸣。

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选取的党史故事,尤其通过学生对故事人物的演绎表演,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都深有感触并且认同。因为我们正生活在新时代,目睹了抗疫、抗灾、脱贫攻坚、全面小康、青山绿水等一个个人民福祉在党的领导下的改变与提升,体会到了祖国的飞跃发展而赢得了在世界上更多的话语权的变化……课后有的同学微信群聊天,说看了《觉醒年代》,心中有一股热情,好想入党了,对时代青年就要有时代的担当的时代要求有了比较坚实的认识。

通过总结实践和课后的师生对话,发现学生对党史的兴趣更多在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教育价值上。由于现在社会信息来源的多元化、碎片化和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尘埃落定,感觉成长中遭遇很多分不清的洪流令自己无所适从,结合党史的学习与课程教学,尤如被一股清流浸沁,笃定与安稳。故此,学生的反映给予的启示,党史融入思政课,不能把党史融入课堂只是走程序或是娱乐一把,而应该向学生传达党史的精髓,深化党史的价值要义,所以在党史学习上务必继续强化,继续提高自己的政治定位,坚定自己的理念信念,把贯彻党的思想与育人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教育过程中,站好立德树人的岗位,牢牢抓住思政课堂发挥党史教育的价值功能。

党史融入思政课,不仅仅是素材上的价值,它的价值在于用自己的史料推进思政课的含金量,赋予思政课强大的力量支撑。

注释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21-03-31 新华网

[2]同[1]

[3]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2021-03-08 新华社

[4]同[1]

[5]美国必须要重新认识中国!台湾嘉宾动情发言感染全场 来源:观察者网2019-05-27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Ⅰ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52页

猜你喜欢

实现理想学史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上的今天
长大以后做什么
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