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旗渠建设中的思维方法

2021-11-28马东兴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林州林县红旗渠

马东兴,马 爽

(1.中共林州市委党校,河南 林州 456550;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 201209)

在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苦干十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大地,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同时,林县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成为中国智慧的代表,红旗渠的筹建、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体现了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科学思维的思维方法。

一、问题导向

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年降水量650毫米,在历史上是一个干旱的穷山区。有一首民谣写到:“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1](P8)这就是林县人民在解放前真实的生活写照。

因为缺水,林县人惜水如命。《红旗渠志》上讲述了一个水比命贵的故事:民国初,一个叫王水娥的新媳妇,因为在大年三十洒了一担水,又气又愧,当天夜里上吊自尽。这家人怀着满腔悲愤安葬了死去的新媳妇,大年初一就全家逃荒去了。因为洒了一担水,就能叫人愧疚自尽,可见那时候水比命还金贵。

1944年10月,林县解放,林县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要翻身,就必须要发展生产力。县委、县政府分析了影响林县发展的主要问题,认为缺水问题最为突出,决定抓住治水这个“牛鼻子”,来改变林县的生产生活条件。建国初,林县耕地98万亩,只有水浇地1.2万亩。“据建国初统计,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其中跑2.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181个村,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村有94个村,跑5-10公里吃水的有30个村,跑10-20公里吃水的有2个村。”[1](P10)每年远道取水用工约300万个。为了解决水的问题,1951年修了建设渠,1952年修了建民渠,1955年修了天桥渠,1956年修了淇河渠,1957年冬又集中安排建设英雄渠、要街水库、弓上水库、南谷洞水库、石门水库,到1959年,“水浇地面积由建国初的1.2万亩增加到1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改善。”[1](P2)

1959年,林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渠库无水,26000口水井干涸,5300个山泉断流。面对困难,县委领导没有气馁,通过调查,发现林县境内的淇河、淅河、洹河、露水河均为季节性河段,时断时续,水源没有保证。唯独林县北部边境的浊漳河,常年有水,水量达到每秒25立方米,漳河水是有保证的,于是下决心要把漳河水引进林县。

1959年10月10日,中共林县县委召开全体(扩大)会议,专门对引漳入林灌溉工程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引漳入林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利条件包括:一是有党的坚强领导,林县县委、各公社党委修渠的决心很大;二是集体经济有了一定基础,当时全县有储备粮3000万斤;三是锻炼了一支敢打硬仗的水利建设队伍,也积累了一些在大山里修渠的经验。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资金短缺,据测算总干渠需投资1000多万元,林县只有资金300万元;二是没有大型机械,在太行山的悬崖陡壁上修渠,只能依靠林县民工一锤一钎两只手,非常艰难,非常艰巨。虽然条件不足,困难很大,但是为了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大家纷纷表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经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同意了引漳入林的决策。

林县县委老书记杨贵多次说:若不是1959年的干旱,我们还陶醉在几年来的修渠成绩中,引漳入林是1959年的干旱逼出来的。所以说引漳入林的决策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群众盼水心切,我们就集中力量解决引水问题。

二、系统思维

红旗渠从最初的设想到施工,直到整个红旗渠灌区管理,都体现了系统思维的特点。

第一、做到了“五河统筹”。引漳入林不仅仅考虑漳河水的利用,而且统筹考虑林县境内的漳河、洹河、淇河、淅河、露水河五条河流,在整体上考虑林县土地灌溉、人畜用水、工业用水等问题,建成了覆盖全县的水利灌溉网,彻底改变了林县恶劣的生存环境。

第二、做到了“一渠十带”。在修渠的同时,还要带动水库、土地改良、提水灌溉站、打井、水力发电、修路、垒岸、造林、架设通讯线、改善卫生条件等十项工作。以水利建设为龙头,整体推进了林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三、做到了就地取材、废渣利用。红旗渠在太行山腰依山而建,就地取材,用开山炸石的石料筑成渠堤。开挖的土石废渣,没有随处丢弃,而是建设了沿渠公路和田间道路网。

第四、建立红旗渠灌区系统化管理体系。总结我国及世界各国的灌溉管理经验,应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建立了红旗渠灌区系统化管理体系。“该系统由1个中心站,6个中继站,13个水位站,1个闸门遥控站,1个自动化喷灌站和1个水电监测站组成”[2](P443),实现了水位、流量、雨情、险情、输配水、闸门启闭、灌溉用水等方面系统控制,提高了红旗渠灌区科学管理的水平。

红旗渠运行50多年,极大地改善了林州的生态环境,整体推进了林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林州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三、战略思维

引漳入林的决策是在1959年严重干旱的逼迫下作出的,但是,林县县委考虑治水问题,首先是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这个大局。因此,红旗渠建设不仅关乎当时的抗旱,更关乎林州未来的长远发展,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战略思考。

首先,红旗渠决策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大局意识。1956年秋,林县召开山区代表会议,县委书记杨贵在会上作了《我们有决心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山区》的报告,就山区前途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认识到影响林县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水、交通闭塞、地方病,其中缺水问题最严重,只有解决水的问题才有前途。解决林县千百年来干旱缺水的问题,也就是解决群众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解决吃饭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杨贵强调:“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3](P80)为了解决缺水问题,1957年12月,中共林县二届二次会议召开,专门部署水利建设,杨贵作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报告,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动员令。1959年10月,中共林县县委作出了引漳入林的决策,这是林县水利建设史上伟大的战略决策。经过认真充分的筹备,1960年2月11日,3.7万民工自带粮食、自带工具走上了修渠工地。经过十年苦干,建成了覆盖林县全境的水利灌溉网,彻底改变了林县水贵如油的面貌,为林县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红旗渠开灌前,灌区粮食亩产最高的1964年是211.8公斤。开灌后,产量逐年提高,林州市统计局统计,1966年至2003年灌区年平均亩产359.1公斤。”[2](P261)林县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一个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山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第二,红旗渠建设体现科学谋划、赢得主动的机遇意识。红旗渠筹建之时,我国遭遇三年困难,很多地方发生了粮荒。林县为什么在困难时期下决心上马大型水利工程,而且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一起饿死人事件,这主要得益于杨贵书记科学谋划,才赢得了主动。杨贵1954年8月任县委第一书记,成为林县县委一班人的班长,成为林县人民的领头人。在领导林县人民治山治水的实践中,杨贵充分认识到水利建设对林县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1957年作出了用五年时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略部署。这个部署是与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相契合的,体现了林县县委抢抓发展机遇的大局观。当时,林县已经由2500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344个高级社,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9.87%,集体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所以,从1957年冬季开始,林县有能力跨公社组织群众大修水利,1958 年实现粮食大丰收,攒下了3000万斤储备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1959年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林县县委才有底气、有勇气上马引漳入林工程。引漳入林是实现“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宏伟目标的战略举措,它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拍脑袋决策。因此,杨贵抓引漳入林的筹备和建设非常仔细,一是科学测量,做到技术上有把握;二是组织得力的工地和后勤保障指挥部,组织各公社分指挥部,把施工队伍分为营、连、排,实行军事化管理;三是用激励制度调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四是积极争取外援,特别是争取省水利厅的帮助完善了红旗渠各项资料,把红旗渠工程纳入了国家计划,得到了国家投资的支持。这些谋划,都是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积极主动抢抓发展机遇,而不是等、靠、要,更不是现在一些懒官的“躺平”。

第三,红旗渠运营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量。引漳入林,不但改变了林县水贵如油的生存环境,让林县实现粮食生产上纲要,而且带动了林县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推动林县实行了跨越式发展。修建红旗渠,我们称之为战太行,解决了林县人民吃饭问题;依靠修渠锻炼出来的能工巧匠,林县人民在20世纪80年代外出搞建筑,让林县成为中国的建筑之乡,解决了出门挣钱的问题,称之为出太行;在20世纪90年代依托红旗渠建设形成的工业基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林州工业化,称之为富太行;从21世纪初开始,我们依托红旗渠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林州的支柱产业,称之为美太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努力为建设一个中等城市而奋斗,建设福美林州、幸福家园,称之为福太行。改革开放40多年,创造能量集中释放,林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了由交通末梢到三省通衢、省迹边缘到区域中心、封闭自强到开发包容的伟大转变。没有红旗渠的建设和运营,林州的今天不会这样美丽。

今天的林州虽然生存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缺水依然是制约林州发展的基本因素,因此,维护好红旗渠,用好红旗渠,始终是谋划林州发展的大战略。

四、科学思维

修建红旗渠,管理红旗渠,都体现了林县人民的科学创造精神,就是科学测量,科学施工,劈山导河,坚持十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是秉承简约、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建成了覆盖全境、统筹境内所有河流的灌溉网;就是建立红旗渠灌区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科学化管理。

红旗渠初步设计主要由林县的技术人员承担,从1959年10月初勘选线到1962年底为前期。在此期间,边设计边施工,体现了领导、群众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原则。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俢渠,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水流不过来的情况,所以,科学设计、科学施工成为头等大事。这项工作由县委领导和技术人员主导,结合有丰富建渠经验的施工人员,广泛征求当地干部群众意见,很多工程设计都经过了多次修改,充分体现了实践出真知。

在县委主要领导的统筹组织下,总指挥部的工程技术人员于1960年3月1日编出《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扩大初步设计书》,初测可灌溉面积75万亩。初步设计引漳入林灌区范围,北面以浊漳河为限,南面到达淇河,西面靠近林虑山主脉,东面到达安阳县界,把林县境内的漳河、露水河、洹河、淅河、淇河联通起来,构建林县水利灌溉网。

1958年至1961年,林县隶属新乡专署。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设计方案上报新乡专署后,新乡专署水利局派出技术人员来到林县,和林县的技术人员联合编报《关于林县引漳入林红旗渠灌溉工程设计书》。1961年1月,新乡专署水利局以〔1961〕水利计字第16号文,把红旗渠灌溉工程设计书正式报送河南省水利厅。设计书内容分为六章,包括工程概况、基本资料、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概算、施工总体规划等。1963年4月,河南省水利厅派出26位技术人员来到林县,完善了红旗渠灌溉工程资料,于1963年12月上报国家计委并立项备案,把红旗渠灌溉工程纳入了国家计划的大盘子,保证了红旗渠灌溉工程的顺利进行。

红旗渠工程总长1500多公里,开山劈岭工程量大,所需工具数量多而且耗损严重。为了节约用量和经费,工地搞了修旧利废,延长使用寿命,达到物尽其用。抬杠断了做镐把,镐把断了做锤把(炮锤、手锤),锤把断了当柴烧石灰。抬筐、车篓用量大,易砸坏,新的就用铁丝、旧车带包边兜底,用破了再修编,直到用烂后,当柴烧石灰。钢钎用短了改制撬杠(手撬),撬杠短了改手钻,手钻短了加工钢楔。通过修旧利废,节约了经费,保证了工程的工具所需。

红旗渠灌区建成后,在水资源统一调配、农田灌溉、防洪调度等方面大力推行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方便、快捷地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为提高灌区管理系统的科技含量,请来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电子系、郑州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技人员,集中攻关,对灌区管理系统进行科学设计,成功研发出了适合红旗渠灌区特点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2013年,红旗渠获得了北京国际经典设计奖,它本身所蕴含的科学与创造精神也征服了世界。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雨雪风霜考验,今天的红旗渠灌溉网,依然雄姿伟岸,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红旗渠,展现了中国人的科学创造力。

红旗渠是一部厚重的史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那璀璨的文明之光,永远在世界文明的星空闪耀。红旗渠,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载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史册。

猜你喜欢

林州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的“难”
把红旗渠精神这杆旗扛起来传承好
拍摄电视剧《红旗渠》就是要让当代人不忘初心
迷情大丽花
《红旗渠》
24小时便利店已打烊
迷情大丽花
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发挥地方红色资源作用 培育新一代红旗渠精神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