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旗渠的生态实践及时代价值
2021-11-28邢淑莲
邢淑莲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在河南与山西交界的林州市,有一处人工修建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水利工程——红旗渠,与南京长江大桥一起,并称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党的带领下,靠自己的智慧,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人工天河”。它历时十年建成,通水之后,林州百姓的饮水和农业灌溉等问题都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全县的自然生态情况明显改善,时至今日,红旗渠在引水灌溉等方面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红旗渠工程运行半个多世纪,不仅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红旗渠精神,更因其工程本身为世人所关注。红旗渠为我们从水利工程的视角认识中国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为全面深刻领会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1955年,毛泽东发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作的指示。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兴水利,在全国兴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1959年,林县人民为了彻底摆脱长期干旱带来的制约,积极响应林县县委“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在党的领导下,30万林县人民用最原始的工具,自愿组织起来,历经十载,克服重重困难,修渠引漳河水入林县,最终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工程包括一条总干渠、三条干渠和五百余条支渠,把漳河水从山西省引入了太行山,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县几十万人的吃水和50多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造福了子孙后代。红旗渠的建成通水是中国人民生态智慧的体现,是中国生态实践的奇迹。
一、红旗渠使昔日荒山秃山变成绿水青山,实现了绿色发展
红旗渠所在的林县,曾经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十分贫穷荒凉的图景:山穷、水穷、地穷、人穷。“一部林县志,满卷旱荒史”,林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山岳面积占70%,山地植被稀疏,岩石裸露,干旱少雨,资源贫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十年九旱、旱涝都不收、贫困落后成了林县的“标志”。
林县人民长期以来过着“水贵如油”的生活,平时饮水都很困难,遇上干旱,粮食收成更是少的可怜,在林县,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到1932年,编撰六部县志,几乎每页都有“大旱、绝收、人相食”的记载[1]。20世纪50年代中期,林县县委认识到水是影响林县建设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解决了干旱缺水才能真正带领百姓摆脱贫困落后。
20世纪60年代,在县委领导下,林县人民依靠集体力量,在内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向外部找水,到外县找水源,从境外引水。发源于山西境内的浊漳河水源丰富而且稳定,林县县委根据本县实际和上级精神,决定“引漳入林”。历经10年,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于1969年7月成功竣工。林县人民成功地把无数的不可能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将浊漳河的救命之水引入了家乡,自此,林县人民才彻底摆脱了几千年的干旱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的生存条件,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林州的面貌。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渠水,还是百姓的一渠粮。红旗渠水使大部农田解除了干旱的威胁,解放了大批劳动力,用于精耕细作,科学种田,带来了农业的连年丰收;红旗渠水带来了农村小型水电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红旗渠建成通水,激发了绿化荒山造林高潮,许多光山秃岭披上了绿装,葱郁成林,为绿化荒山实现大地园林化,开辟了广阔前景。红旗渠的生态改善,极大地保护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更是直接为林县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拥有了绿水青山就能带来金山银山。红旗渠这一水利工程通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今天,红旗渠水从太行山腰顺流而下,渠水清澈,绿树成荫,水库蓄了水,也大大补充了地下水,无数断流的河道都呈现出清水碧波,林州(即林县)的山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40年来,红旗渠共创经济效益近20亿元。不仅如此,这条承载了林县人民智慧、精神和力量的“人工天河”,以其无可比拟的气势和令人震撼的精神,在我国众多著名的水利风景区中独树一帜,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已经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廉政教育的最理想场所。近几年,林州的旅游收入快速稳定增长,2018年接待游客突破85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0.02亿元,林州市借助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形成了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由秃山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拥有了自然资源的优势,生态价值助力绿色发展,便会带来无穷的经济价值,亦能源源不断创造更多综合效益。
二、红旗渠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林州的历史上,这里也曾有“山林丰茂、古木参天”“茂木乔松、木荫浓似盖”的记载,说明此处也曾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水资源。然而,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加之人类生活对林木资源的巨大需求,导致天然植被大量减少,以致“童山濯濯,弥望皆是”。这正是不尊重自然导致大自然报复的表现,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朝历代统治者也曾经为改善林县十年九旱的状况进行过努力,也曾有过修渠的尝试,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曾率众修建“天平渠”,明朝万历年间林县县令谢思聪筹资修建的“谢公渠”等,这些水利设施普遍规模很小,只能在局部地区和一定程度上缓解当时林县人民的用水难题,在不触动统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少数精英人士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因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林县人民缺水致贫的生存状态。
20世纪50年代末,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到林县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县委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转变干部作风,发动各级党政干部去“摸大自然的脾气”。所谓“摸大自然的脾气”,就是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寻找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就是要顺应自然。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关系正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自然总是能够滋养、哺育并启迪着人类,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界往往无法直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因此在人与自然的长期关系中,人类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文明的发展要求人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顺应自然、改造自然。杨贵带领林县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凭借着朴素的生态智慧以及非凡的实践,在太行山腰漳水河畔,以引蓄相结合的方法,建成了人工生态“引漳入林”水利工程(即红旗渠),弥补了生态创伤。红旗渠干渠及其配套工程,与原生态的自然界一起构成了新的生态系统,彼此和谐地存在着,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林县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竣工通水,从根本上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吃饭、水贵如油的恶劣生存环境。林县人民在太行山麓修建的红旗渠及其配套工程,跨越沟河,穿过隧洞,经过渡槽,象红线串珠,象“长藤结瓜”,把旱井、池塘、水库、水电站、电力排灌站连城一个整体,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水利网。这奇迹般的伟大工程,不仅能充分有效利用红旗渠水资源,灌溉面积近60万亩,覆盖林县约90%的土地,彻底改变了林县世代苦旱的面貌,使一个干旱缺水的穷山区,变成了林茂粮丰的富裕之乡。同时,红旗渠的长期有效运行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太行山麓的林县,从“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变成了“渠道绕山头,清水高山流,稻田连成片,养鱼又种藕。”今天的林州(即林县),已经看不出干旱荒凉之像,在红旗渠的灌溉滋润下,自然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山峦被植被包裹着,生机盎然,俨然成了一座绿色城市。1992年全县的绿化面积达101万亩,其中人造经济林5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0%发展到25%,进过几十年的生态建设工程,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态景象已经形成,2018年林州市上榜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入选“美丽山水城市”[3],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三、从“战太行”到“美太行”,红旗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红旗渠建成之前的林县,据《林县志》记载,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粮食产量少的可怜,麦子每亩只有30公斤左右的收成,收成之薄使得大多数老百姓都过着食不果腹的苦寒生活。据统计,在红旗渠修建之前,全县550个行政村中,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其中需要跑2.5至5公里取水的有181个村,需要跑5至10公里取水的有114个村,需要跑10至20公里取水的有2个村[4]。往返20公里,常常要用半天时间,而这半天时间挑来的水仅仅够做饭,根本就谈不上浇地。可以说,林县人民每年要把近4个月的时光用在弯曲细长的取水路上。林县因为水贵如油,惜之如命,许多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脸洗衣服,多在过年过节、赶庙会、走亲戚等特殊情况时才洗手脸。刷锅洗碗水也是上顿用了下顿用,今天用了明天用,连用数次,直到水成浆糊状再用来浇菜或者让牲口饮用。因为缺水,卫生条件得不到改善,这里疾病多发,人民群众饱受痛苦而不得医治,致使求神拜佛之风盛行;因为缺水,生活条件已难以维持,文化条件更是落后;因为缺水,林县的工业建设几乎为零,其他各项建设也得不到发展;因为缺水,婚姻问题成了山区人民的一大难事。
为了摆脱水资源贫乏及生态系统退化引起的贫困落后,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战斗口号指引下,十万大军“战太行”,劈山凿壁,引漳入林,开凿出了包括一条总干渠、3条干渠、59条支渠和416条斗渠在内的长达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全县有14个乡镇410个行政村受益。林县山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了红旗渠,人畜吃水问题得到了解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粮食构成和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山、水、林、田等协调发展,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改善显著。同时,还带动了林牧业、县办工业、乡镇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矿产业及其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有了红旗渠,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文化教育事业也随之兴旺。儿童入学率大大提高,每年升入初高中大学的学生数量逐步增加,输送回农村的各类学校毕业生成倍增长,农村科学知识不断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有了红旗渠,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进一步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大为减少,群众的体质明显发生好的变化。依托太行山麓的红旗渠这一伟大工程,20世纪80年代从农村农业中解放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十万大军“出太行”,打造了全国建筑之乡的伟大奇迹,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林州人民用从外面赚来的钱建设自己的家乡,“富太行”使林州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进入新世纪,林州人民“美太行”,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城乡、统筹资源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经济方向的转变,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自觉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和谐发展。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之为“生命渠”“幸福渠”,不仅永远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活,而且还持续地造福着子孙后代。
四、红旗渠工程为我们实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红旗渠水利工程受当地连年干旱缺水的气候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其修建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减少对环境损坏的朴素生态思想。红旗渠总长1500公里,跨经晋豫两省,共劈开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180个,架设渡槽129座,共挖砌石土方1700万立方米。在施工中,林县人民坚持“既得吃烂肉,又得省柴火”,厉行节约,“以土代洋,废物利用”自制土炸药、土水泥、土铁轨、土罐车、土吊车以及人工除险等工具和材料,同时创造出明窑烧石灰、大炮爆破等许多土洋结合的工程方法,石灰就地烧,抬筐自己编,料石上山起,木材自己筹,降低了各种损耗,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红旗渠水利工程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又实现了对生态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对我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效途径,对推进全民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也有直接的借鉴价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维护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就是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红旗渠作为被国际公认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正是对这一观念的最好诠释。它以对水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集合了引水、灌溉、发电、蓄水、排水等功能,实现了工程价值和生态价值、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红旗渠工程通过水循环满足了生活和生产用水,进而改善了地质环境,产生了生态价值,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优化。红旗渠在满足人类主体自身需要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国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同时,红旗渠的生态实践及宝贵经验为全社会普遍确立生态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充分认识红旗渠的生态价值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生态价值观念的变革,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