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棚沙漠玫瑰栽培技术

2021-11-28谈近强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6期
关键词:荚果小苗沙漠

谈近强

(中山市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广东中山 528463)

1.沙漠玫瑰的花型特征

沙漠玫瑰为多年生落叶肉质小乔木,茎部壮实,在靠近根部处直径可达8cm~10cm,茎皮呈现绿色,分枝较多。该花叶片厚实,呈尖尾倒卵形,叶片正面深绿色。该花单花为五瓣,呈喇叭状,花瓣颜色有玫瑰红色、粉红色、白色、红边白心、大红、紫色等多种颜色。花期有半年,每年4~10月均可开放,在广东等热带地区温室盆栽全年可开花。该花种子为褐色荚果一对,荚长22cm左右,成熟的种子外部有白色絮状绒毛包裹,果熟后自然开裂飞散[1]。

2.沙漠玫瑰的生长习性

由于沙漠玫瑰来源于非洲东部沙漠地区,该地区地处赤道附近,常年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小,这样的环境孕育的沙漠玫瑰有就是不耐寒,生长温度不能低于10°,最佳生长温度为25℃~32℃,适应于砂质土壤,喜高温,干旱阳光足的地方种植。

3.沙漠玫瑰的繁殖方法

在我国沙漠玫瑰的繁殖方法有4种,为组织培养、播种、扦插和嫁接几种,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几种繁殖方法。

3.1 组织培养法

用沙漠玫瑰的茎段、茎尖的抽生嫩芽为外植体,用自来水将外植体的表面冲洗后,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8s~10s,再无菌水冲洗2次,后再用1g/L的升汞水溶液消毒两次,用无菌水冲洗2次,将嫩芽切成0.3cm~0.4cm的小段,每段要带1~2个叶腋的茎段、茎尖,并将其平放于MS+30g/L蔗糖+6g/L卡拉胶的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的PH浓度控制5.8。培养室人工光照强度在2000勒克斯,并辅助自然光照每天10h以上,温度控制在27.5±2.5℃,约1周后开始萌动,2周后出芽,大约在20d~30d后可以生成4个丛生芽,同时芽体长到2cm以上,并放入增值培养基中培养,增值培养基为MS+30g/L蔗糖+6g/L卡拉胶+3mg/L KT+1.5mg/L IBA,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d~30d即可形成完整的根系[2]。

在生根工作结束后,通过筛选将根系完整且基部无愈伤化的小苗进行移栽,在移栽前要对小苗进行炼苗,炼苗过程是在70%的荫棚下进行一周,在移栽前先将瓶塞松开3d~5d,然后倒出小苗用自来水冲洗掉残留在根系表面的培养基,并将小苗根部用0.3%~0.5%多菌灵水溶液浸泡10min ~15min,移栽到培养室内用河沙和珍珠岩以3:1的比例配制的沙床中,用塑料薄膜覆盖遮阴,一周后用0.1%浓度的多菌灵水溶液浇透,20d后小苗成活并抽生新叶,30d后可移栽至花盆中养护。

3.2 播种法

沙漠玫瑰通过人工和虫媒授粉也可以使其结籽,但结实率较低。在大规模生产时,一般不常用播种法进行繁殖,但是播种法育成的小苗有主根,在后续生长过程中,主根会逐步膨大而形成块根,且根须交错缠绕形成盘根,因此要想培育高档植株往往采用播种法。

沙漠玫瑰结荚为双荚果,初似羊角直立,随着荚果的继续生长荚果逐步由直立转为水平,颜色也由绿色转为红色,大约生长70d~85d荚果逐渐成熟,成熟的荚果大约20cm~23cm长,荚果在成熟后自动开裂,种子两端生长着2cm~3cm长的米黄色种絮,在人工采种时,待荚果开裂半个月前就用绳子将荚果捆住,防止其成熟后种子飞散,采摘后的种子先清除种子两端的种絮,并做到随采随播,播种时先要对育苗基质消毒,育苗基质可采用椰糠∶珍珠岩=3:1配置的基质,播种时将基质铺满50孔穴盘,用空穴盘将铺满基质的穴盘压出播种孔,将种子放入播种孔中,一粒一穴,用播种基质将种子盖住,覆盖厚度约2cm,浇透水,覆土不能太厚,水分也不宜过多,否则容易烂种,将穴盘放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在播种的3d后种子开始露白,5d后出苗,15d后长出2~4片真叶,40d后真叶长至4~5片,同时可以看到根茎明显膨大,呈现纺锤形;大约60d后长出9~12片叶子,可开始换杯。

3.3 扦插法

在沙漠玫瑰的繁殖方法中扦插法最为简便且成活率较高。扦插法多选在夏季进行,在扦插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母株选取,母株要为一二年生半成熟状态,且长势健壮无病虫害,并在3d前停止给其浇水,在扦插时将选取的母株剪成8cm~15cm的小段,在扦插段伤口晾干后蘸上生根粉,扦插到培养基质中,培养基质可以采用播种法的基质,浇透水,因为扦插时母株茎干内富含水分,扦插成活前不用每天喷叶面水,根据需要适当喷水即可。大约在30d后扦插母株生成新根。

3.4 嫁接法

沙漠玫瑰嫁接时砧木选取很重要,砧木要求健壮无病虫害且分枝多的3~5年播种实生苗。在嫁接过程中操作要快,在将选定砧木上部的枝条全部切除,再将接穗切下,并在清水中将接穗浸泡3min~5min,后用劈接或靠接的方式将接穗和砧木嫁接到一起,并用塑料薄膜包扎。将嫁接后的植株放置阴凉通风且遮阳的地方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要及时给叶片喷水,防止叶片缺水,也可用塑料袋将嫁接的植株套上,在塑料袋内喷水。养护15d植株嫁接处伤口可以愈合,此时可以将塑料袋去掉,并增加光照,大约60d后接穗成活后进行正常养护。

4.沙漠玫瑰的养护管理

(1)土壤管理。在培育中一般选用河沙和珍珠岩以3:1的比例的混合基质,这种基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在幼苗培育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椰糠:珍珠岩=3:1配置的基质。但是无论哪种基质,在栽植前一定要进行充分发酵消毒[3]。

(2)肥水管理。由于沙漠玫瑰喜生长过程中需要较足肥水的情况下,才能快速生长形成产品。一般前期幼苗种植时,每株在基质中放入15~20粒奥绿控释复合肥做底肥,保证幼苗长茎;幼苗植后25d左右,长出2片新叶时,开始用肥料花多多1号平行肥(20%N:20%P:20K)兑水1000倍,每隔10d喷施叶面肥1次;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到1d浇水1次,秋天2d~3d浇水1次,冬天少浇水。

(3)光照温度。沙漠玫瑰喜欢光照和高温,在栽培中一定要保证植株受到充足的光照,温度在25℃~35℃生长较快,低于15℃开始落叶休眠。所以及时注意大棚的温度变化,夏天加强大棚通风降温,冬天晚上加强保温措施。

5.病虫害防治

(1)红蜘蛛。红蜘蛛学名叶螨,这种害虫将口器刺入植物叶片内吮吸汁液,往往造成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叶绿素遭到破坏,形成大量落叶,严重影响生长。防治方法:主要是用50%苯丁锡2000倍液、15%哒螨灵2000倍液交替使用,为防止红蜘蛛产生抗体。

(2)介壳虫。介壳虫主要是吸食植物汁液,因此对植物的叶、枝和果造成危害,特别是其幼虫和雌虫羽化后终生生长在枝叶或果实上。防治方法:采用陶氏益农氟啶虫胺腈2000倍液、45%毒死蜱1000倍液等化学农药交替使用防治。

(3)蚜虫。蚜虫吸食植物幼嫩部位汁液,极易造成植株的死亡。防治方法:采用40%吡虫啉水剂1500~2000倍液、20%呋虫胺1500~2000倍液,触杀类和内吸类药剂混配使用,注意轮换用药。

(4)软腐病。软腐病是沙漠玫瑰较为常见病害,病发初期根部产生白色或者淡黄色病斑,后逐渐变成黄褐色,植株逐渐干枯,在潮湿情况下,根部发病部位破裂腐烂并有臭味。综合防治措施:1)在栽种沙漠玫瑰植株前,首先要选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基质;2)夏天加强大棚通风,注意天气产业化,控制好浇水次数;3)发病初期将病株连同营养基质清除防传染;4)药剂采用50%多菌灵、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药剂交替防治。

(5)叶斑病。叶斑病主要表现是沙漠玫瑰植株叶片表面出现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形成团状病斑,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棚通风不良,温度大,发生叶斑病时可以使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荚果小苗沙漠
不同基因型箭筈豌豆裂荚特性研究
拯救小苗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走进沙漠
穿越沙漠
非遗保护与巴身小苗寨“常胜”乐器文化管窥
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