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2021-11-28董博文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客体理想信念动力

董博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奋斗中取得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由内而外的动因与力量,主要包括基本动力、根本动力、主体动力、客体动力和渗透性动力。这五种动力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之中。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根本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规定着各种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发展态势,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始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集中的体现是每一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创到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把握和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进而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挥基本动力作用开辟道路的过程。改革开放启动之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就明确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212。这一判断,一方面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着重点——要集中精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为更好地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奠定重要基础。基于此判断,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就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命题[2]3,使新时期党的全部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党的十三大则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进而制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474,477,由此勾画出包括起点、目标和路径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轮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针对前进过程中出现的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这一论断,突出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共同富裕目标,彰显了突破意识形态争论、进一步聚焦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指向,从而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得到极大的释放。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有了新的表现,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基于此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从而彰显了新时代要一以贯之聚焦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指向。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聚焦和发挥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机制特别是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进而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当然,社会基本矛盾最终产生的基本动力,归根到底依赖基本矛盾具体的历史的解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解决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发展,这属于社会发展的功能动力范畴。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于一般的功能动力,其是要通过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来发挥作用。因此,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基本动力虽然相互区别,但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就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在各领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特别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的过程,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改革开放。因此,改革开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决定着社会发展基本动力机制的作用成效。也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4]。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充分地激发和释放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支点之一;邓小平南方谈话则再次明确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由此,我国逐渐开启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从兴办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5]9,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6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出1 600多项改革方案”,“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5]8-9。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根本动力的改革开放,归根结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因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5]2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动力和客体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既包括主体领域,也包括客体领域。从社会发展动力的性质来看,社会发展动力可以分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和客体动力[7],其中主体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主体领域的体现,客体动力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客体领域的体现[8]4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动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劳动者本身就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民群众的需要,正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在主体领域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动力,本质上是人民主体动力的重要构成和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要、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为旨归。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9]。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62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4。这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活力和动力,使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转化为人民的行动,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使人民真正成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动机理论,人的内在需求并不一定意味着行为动力的实际产生,需求要转化为动机和行动,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这表明,客体领域的动力构成,对主体动力的生成和运用有着重要影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体动力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客体领域存在的具体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客体动力,其中,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力,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政治领导力,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力,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社会支撑力,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力。

虽然在每一历史时期,各领域的具体矛盾有所不同,提供的动力构成有所区别,但人们总是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特别是,客体领域的矛盾情况往往对主体的目标设置以及主体对社会公正的感受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人的主体动力生成有着直接作用。以经济领域为例,在改革开放之初,“一大二公”制约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激发了以安徽小岗村为代表的自发性的大包干改革,在整体上推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进一步带动城市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特别是绝对贫困问题,激发了全党全国上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意志,并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而这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和信念。由此可见,社会发展的客体动力是主体动力最终生成的重要前提,而主体动力则是客体动力从可能走向现实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主客体有机统一”[8]48。

(三)大变局对主客体动力的影响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特别注意大变局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带来的深刻影响。首先,在变局中社会发展的客体动力发生着重大变化,如“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11]。中国要顺应这种变化,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使变化着的客体动力更好地推动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其次,大变局也对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带来重要影响,成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发展主体动力的重要契机,从而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12]。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正是在化危为机中不断前进。“文革”结束后,我们党之所以成功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其重要原因是在对危机的反思中所凝聚的广泛共识:“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2]266。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对于搞四个现代化,“可以说我们全党是百分之百的一致”[1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政治风波,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重要原因是在对危机的反思中所激发的坚定意志和斗争精神。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2]305-308,他还进一步鼓励人们,“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2]372。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形成科学发展观,其重要原因是对此次灾害的反思所获得的启示。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10]65“非典”疫情也成为我们党进一步研究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转折点。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胜利。这次疫情对所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不小冲击,“但从精神文化层面来讲,这是中国走向‘强起来’道路上的一次精神升华,大大激发了中国人的制度自信和民族自豪感”[14]。这正是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15]的强大动力,从而使疫情危机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新契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渗透性动力

社会发展的渗透性动力,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其通过自然渗透或灌输式渗透等方式渗透到其他社会发展动力因素中,进而通过其他发展动力因素来推动社会发展[8]49-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渗透性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文化,其核心是理想信念。

(一)理想信念是渗透性动力的核心

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把这一奋斗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初心和使命最重要的武器——马克思主义。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向前,而其根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这种坚定信仰和理想信念,对社会发展的主客体动力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理想信念渗透于主体动力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16]34当然,这个理想和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2]379-380。然而,信仰就是无条件的确信,并为之义无反顾地去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这样一部奋斗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也是这样一部奋斗历程,邓小平同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时坚定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2]382。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当然要坚定不移”,“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8]447,556胡锦涛同志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1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一过程中,贯穿着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5]42-43

其次,理想信念渗透于客体动力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也是在理想信念指引下,不断解决各领域重大问题,进而不断释放社会发展客体动力的过程。以政治领域为例,“文革”结束后,如何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党内外安定团结。邓小平同志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到要实现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就不能在历史问题上纠缠不清,他明确提出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0]141,并提出“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20]147。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尽快实事求是地解决,干脆利落地解决,不要拖泥带水”,“要大处着眼,可以粗一点,每个细节都弄清不可能,也不必要”[20]147-148。此后,针对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五个否定”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20]164。而四项基本原则,不仅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引领力和保障力。

(二)学习驱动是渗透性动力生成的基础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16]35。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学习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终极价值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学习问题。为了启动和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当时就发出号召:“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20]15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江泽民同志也始终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了理论上的坚定,政治上才能坚定、才能过得硬”[18]225。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2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全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16]35。可以说,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核心渗透性动力的生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离不开实践的磨砺,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与学习是不可分离的。

四、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根本动力、主体动力、客体动力和渗透性动力,是一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和动力系统。社会基本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为基本动力开辟道路,而主体动力和客体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主客体领域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渗透性动力,则通过渗透于主客体之中对社会发展发挥推动作用,其中理想信念是渗透性动力的核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说,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也是力量之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激发和持续生成,基础和关键在于学习。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明确改革开放的方向;在学习中认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历史发展规律。所以,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6]403。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至关重要,因为“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6]404。领导干部学习抓得好、信念树得牢,就会带动全党全国人民的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可以说,向学习要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

在大变局中,我们应增强学习的紧迫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发展信心、坚定推进改革开放,从而激发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猜你喜欢

客体理想信念动力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浅议犯罪客体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动力船
“凡客体”之不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