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体育” 助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2021-11-28

莆田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居民党员社区

陈 婧

(华东理工大学 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高校“党建+体育” 是指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结合体育学科的特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1]和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精神,引领人民群众逐步树立“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的理念,逐步形成“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 的科学健身局面,让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惠及人民群众,有效地增强人民体质。发挥高校“党建+体育” 的引领作用主要依靠高校体育学院基层党组织、具有体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和大学生运动员。他们具备扎实的党建工作基础,创新意识强,且党建队伍相对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体现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为高校“党建+体育” 践行“人民至上” 理念提供了实践的舞台。

高校体育学院党建进社区,应开展实际调研,了解基层社区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基层社区的运作机制,找准突破口,增强主动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实现体育学院党建和社区党建的优势互补,推动构建高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其核心任务是找到参与社区共建共治的结合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高校体育资源,对准基层党建存在的困难,促进高校体育学院党建工作、社区党建工作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功能协调融合,使校园的党建工作更接地气。发挥高校“党建+体育” 作用,为践行“共建共治共享” 理念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提供了新路径。

一、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内涵及实现的重点和难点

“共建共治共享” (以下简称“三共”) 治理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享有”三位一体,“三共” 治理理念不仅是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活动中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2]。为此,有必要对其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内在逻辑等基本理论命题逐一释读,探寻其在新时代社会治理进程中的基本担当和应有作为。

2014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建设、治理和推进社区治理成果共享,是积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的论断[1]。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城市社区治理单靠社区一己之力独木难支,而作为治理承接者与执行者的社区已经难以再进行转嫁和分解[3],需要依靠更多力量参与到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的新途径。如何将丰富的文件精神融入社区治理中,使之落地生根、发芽开花,这是基层社区治理的关键。

社区共建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保和社会服务等治理,使得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社区带来的福利,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从而凝聚更多的人、财、物共同建设社区。

社区共治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仅凭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力量治理社区,不能很好地解决多元人群社区存在的问题,这为党领导下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创造了条件。

社区共享是指实行社区事务共建共治,社区公共资源和治理成果共同享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发展成果却没有均衡地惠及社区的每个家庭。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因此,在党领导的前提下,在社区公权接受监督的基础上,社区的公共资源,如公益服务、健身资源、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等应由社区居民共享。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形成人民当家作主、“三共” 的社会治理格局。而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制定与本社区相适合的规章制度,促进社区发展。这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探索从单向的“社区管理” 到多元的“社区治理”的路径和方法,激发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的建设治理,要突出社区内外联动,重视参与主体间的协商互动,使得社区治理更加民主、开放和包容,从而实现社区的创新发展。二是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是社会认同感的具体体现,是居民对所居住环境心理上的归属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更是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主要来源于社区的主客观环境是否优美、健身的硬件和软件是否完备、便民服务是否及时全面[4]。只有社区的综合环境符合居民的身心需求,居民对社区产生特殊的情感依赖,形成社区意识,才能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氛围和正向的社区文化,凝心聚力,最终实现社区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这与2016年8月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讲话相比,新增了“就近” 两字。细微之处折射出改革温度。调动高校体育党建资源服务周边社区,从身边的体育健康服务做起,让健康更加“可及”。2020年抗疫中,习近平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制定国家中长期规划时,他再次强调要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置于优先考虑解决的重要位置,努力做到全面全程全员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如何就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全面健康需求新期盼,显得尤为重要。而体育学院党建融入周边社区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提供了新路径。

二、高校“党建+体育” 参与社区“三共” 的路径

社区党建目前主要面临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党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比较频繁,发展党员难度大。第二,党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较为困难。社区党员的职业不一,党内活动开展的时间很难统一,活动很难有亮点和特色。第三,社区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强度高,需要帮助社区的不同居民解决不同问题,特别需要帮助困难居民制定相应的帮扶方案。综上,社区基层党组织在真正融入社区治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5]。因此本文探索高校体育学院的党建参与社区治理,就是要破解社区党建的难题,搭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高速路”,联动制定惠民便民制度、措施,提供更优质的社区服务,达到服务社会的共同目标。

1.强化联系,联动社区制度建设

高校的党务工作者,一般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党务工作培训,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社区党务工作者接触的党员结构更多元化,培训发展党员的工作更为复杂。高校党务工作者可以给社区党务工作者提供系统的发展党员理论培训,而社区党务工作者则可以学习高校党务工作者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的先进经验,从而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尽可能让社区居民中各个领域的精英骨干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提升社区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确保社区党员队伍生机。同时,高校党务工作者与社区党务工作者通过研讨,因地制宜设置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对社会新兴产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和专家做好政治引领和吸纳,提升高层次人才党员的比例。此外,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建+体育”与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联动议事制度,协商解决社区基础体育设施不完善、社区健身服务待深入、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意识淡薄等问题,全面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2.开展体育健康指导,助力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通过教职工党员进社区,开展体育文化讲座,普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利用社区活动中心或社区学校,邀请健康医学及养生方面的教师,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高校体育社团是连接学校与社区居民的重要媒介[6],高校体育社团参与社区居民日常运动,为社区居民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活动,除了设立社区“健康指导站”,日常向社区居民开放运动健身指导之外,还可以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开设公益类体育辅导班(如篮球、羽毛球兴趣班等),为社区儿童提供各种体育项目训练指导,并提供运动损伤康复咨询。

在高校体育党员教师的指导下,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运动会,组织社区内的党政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居委会人员、业委会人员、物业公司人员等组队参加。运动会的内容以老少皆宜的体育游戏为主,真正做到扎根社区、服务居民。

“体质测试” 板块则可利用高校体育学院的体适能实验室设备,邀请实验室党员专家为社区居民进行身体素质指标监测,反馈健身效果,并进行个性化健身指导,开具“运动处方”,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

3.创新资源共享方式,打造健康和谐社区

在这一方面,现有的研究普遍从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研究社区体育服务,认为目前国内的体育服务应该由公共体育作为供给主体[7]。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的互动理论和融合理论表明,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之间存在共享关系或融合发展关系,互动水平越高或融合程度越高,则社区发展水平越高[8]。高校体育学院的党务工作者、党员教师应组织引导大学生党员以创建高校服务型党支部为契机,密切结合社区实际,对社区治理中长期存在的难题和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认真领悟社区党建的运作机制。通过全程参与社区治理的关键环节,及时给予体育专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和毕业实习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将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项目的研究对象,群策群力,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力量,用创新性思维从根本上解决社区治理中的瓶颈问题。从而也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员师生的体育专业技能,实现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

此外,把高校体育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和社区治理理念相结合,搭建平台,打造高校体育专业与社区体育相关产业群体的沟通桥梁,建立由社区居民构成的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活动的网络空间[9],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邮箱等线上模式,优化配置高校体育资源,构建以体育文化、科学健身、运动损伤指导、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个性化处方等模块为一体的“微服务” 网络平台,营造高校体育学科党建新形象,切实提升社区软环境、筑造社区新面貌。

三、高校“党建+体育” 助力打造社区“三共” 新格局的成效分析

通过高校“党建+体育” 与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联动制度建设、专业化的健身指导、高效的资源共享方式,提升社区治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助力社区形成“三共” 新格局,实现社区治理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提高党建制度治理社区的水平

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办发〔2010〕27 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的相关精神,制定社区协商议事会制度,建立联动机制,通过高校体育学院的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师生、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联席会议,解决社区突出问题。搭建联动沟通服务的平台,针对居民关切的重点问题,及时跟进,共同研究开拓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强化高校和社区党建协作机制,联建共建社区党建联系工作群,及时通报、反馈、宣传党建工作,及时发布群众服务需求和居民微心愿,整合反馈信息,为居民提供整体服务。通过高校党员师生参与社区党建活动,提升社区党建理论学习的水平。同时,将体育学院的党员师生下沉到社区,直接参与打造“三共” 的新格局,努力提升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综合水平。

2.增强社区党建的参与度

首先,高校体育学院党组织拥有专业化的党建网络平台,通过优化网络平台,提高社区在基层一线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关系转接、居民档案归整等方面的效率,同时高校党务工作者、大学生运动员可以进入社区进行挂职或者实践历练,充分发挥“互联网+党建+体育”的特色,加强不同学科党员、人才间的交流,碰撞出更多社区治理的新思路,从而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其次,通过体育学院党建引领社区的文体建设,推动高校体育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真正深入基层,让高校体育学科的党建力量走进社区,使党员活动多样化,同时促使体育学科的党建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运动健身相结合,让社区居民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自发地参与社区建设,为提升社区治理参与度奠定基础。

3.促进构建健康和谐的社区形象

着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动员和组织体育学院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利用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向广大居民讲解健身知识、推广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理念,利用“互联网+党建+体育” 的“一网通办” 大数据平台对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在通过专业健身指导的干预后,采集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量身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为提升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通过利用高校体育场所、社区体育设施,开展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网球赛、龙舟赛、趣味运动会等赛事,提升居民健身兴趣,增进学校师生和社区居民的友谊。

4.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高校“党建+体育” 进社区,可以将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需求有效对接,将双方的人、财、物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社区-高校体育俱乐部” 的发展模式[10]。该模式依托政府的财力投入以及社区、高校的优势互补,以“全民健身”“和谐社区” 为宗旨,以“公益性、社会性、综合性、自治性” 为理念,让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全民健身运动,通过资源共享,探索建设社区-高校体育线上线下联动健身俱乐部。

综上所述,要提升社区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能仅靠社区内部治理唱“独角戏”,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建+体育” 的特色,在制度建设上献良策、在社区治理上出点子、在健康社区智能化上谋方案,使高校“党建+体育” 真正融入社区,当好健康社区的“领路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以高校体育学科党建的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打造社区“三共” 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居民党员社区
我是党员向我看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党员之家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