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扶贫思想在深度贫困村的践行

2021-11-28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攻坚精准工作

罗 顺

(云南省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普洱 665000)

2016年11月——2019年4月按照云南省普洱市委市政府、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扶贫工作统一安排部署,我到澜沧县木戛乡南六村担任第一党支部书记。全村属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拉祜族占人口比例为98%,通用语言为拉祜语,拉祜族属于“直过民族”,多数村民不能使用汉语;“直过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很难与外界交流更新,至今仍被保持着。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迈入了着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显著方面是还有像南六村这样的深度贫困村地区。进入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的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攻坚工作思想,“实事求是精准发力是其首要特征、标本兼治深处着力是其重要特征、着眼大局形成合力是其鲜明特征、从严治党强化主力是其最本质特征。”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新思想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结合南六村实际我们找到了道路。

精准确定贫困户,为开展脱贫攻坚打基础

习近平扶贫思想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提供行动指南。建档立卡摸清底数,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按照习近平同志的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按照年度贫困标准,对入驻村住户动态核查,将符合帮扶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建档管理。经过新一轮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统计:南六村2016年有未脱贫户664户1948人,2017年有未脱贫户482户1383人。2018年有未脱贫户418户1259人。通过了数年的努力南六村的贫困发生率仍然很高,这正是南六村扶贫的真实情况,只有摸清了情况才能有效的扶持贫困户的发展,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才能找准目标理清思路,帮助这些贫困户全部脱贫。

找准穷根,为精准定位扶贫靶向奠基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基石。了解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是有效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前提。针对南六村,一是要摸清贫困人口底数、明确扶贫对象及其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并建档立卡,实现动态调整,避免识贫工作出现“一刀切”或“一劳永逸”等脱离实际的现象;二是要找准穷根,明确致贫原因,精确定位扶贫靶向。

南六村辖国土面积40平方公里,深度贫困的原因:一是平均海拔1650米,地处峡谷腹地,山坡平均坡度60度左右,山高缺水,没有平整的连片耕地,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困难。二是对外几乎没有信息交流,生产主要靠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分散无规模,且生产技术落后,处于自给不能自足的状态。三是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外面的商品进来价格高,本地的农产品卖不出去,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交换。

为了更好地做好精准扶贫,组织帮扶责任人入户调查挂包户行动,单位领导到村入户开展扶贫调研工作,302名责任人分批每年对自己的挂包户进行走访、回访,查看帮扶户住房、生活情况,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成员、劳动力结构、文化程度、经济收支状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基本情况后,和当地党委政府共同制定帮扶计划,为如期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标本兼治,精准施策促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我的理解是“脱贫的本质是要促进发展”。

进驻南六村以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是为了明确扶贫工作的靶向,为切实有效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提供客观依据。落实“五个一批”的工作计划,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对于具备一定产业优势的地区和具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采取发展扶贫产业项目、转移就业等方式帮助其脱贫致富;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对于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采取扶贫生态移民的方式,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对于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且不适合搬迁的贫困人口,通过国家生态工程的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及倾斜摆脱贫困;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要适当减免学杂费用,并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使贫困家庭子女掌握致富本领和技能;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于暂无脱贫能力的群众,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帮扶,保障其基本的生活条件;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对于特殊群体,通过医疗救助政策兜底,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于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南六村最基本的发展需要。实施“水泥路进村,硬化路进组,户户通路”的路网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人居环境的改造提升,确保展现良好精神风貌;为全村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由于南六村位于活跃地震带之上,加之地质灾害频发,迫切需要解决安居问题,我们的工作重点精力放在抗震安居房的建设和异地搬迁工作上。2016年南六村开展安居房建设工作,截止2019年11月底全部入住;全村水泥路全线贯通,硬化路进小组,户户通路”的路网建设工程已经完成;全村1进行了人畜排污工程、垃圾处理、公共卫生厕所、太阳能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为南六村2020年脱贫出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建设产业基地,力保脱贫不返贫。“脱贫的本质是要富起来,”本着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树立脱贫信心和提高技能是其脱贫致富的内因和动力。中心划拨了支持产业发展的滚动资金96万元和20万元职工捐款帮助南六村发展产业。一是用于发展建档立卡户和致富带头人发展牛、种猪、羊、土鸡饲养、蜜蜂养殖及土酒制作,农户的增收初见成效。二是扶持发展核桃、西番莲、苹果梨及花椒等经济林木共种植1500余亩;三是依托茶企业大力发展打造古茶产业,提升古茶品质及效率,茶园面积达4000余亩,古茶树开发利用1000余株;四是扶持发展个体商品经营、土酒生产经营户;五是利用华能某集团的帮扶项目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发动群众修建圈舍,派请单位畜牧专业教师注村进行技术培训,积极创造养殖条件。

实施教育培训,扶志强智保发展。贫困的根源其实往往不仅是物质的匮乏造成的,同时也是知识和生产劳动技能的匮乏造成的,为实现扶智与扶志的目标,一是中心在木戛乡中心学校建立“专家指导工作站”,按照“扶贫先扶志,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首先是中心以提升贫困乡村基础教育水平,帮扶贫困群众实现稳步脱贫的工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根据木戛乡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县滞后的局面,制定了2016-2020年《中心对木戛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和方案》。由市级专家和学科骨干教师为团队,定期进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指导,同时组织教师到市级示范学校进行跟班观摩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到了提高;彻底改变了木戛乡中心校年年在全县排倒数第一的历史。二是为提高村民的种养殖技术在南六村加大了职教帮扶力度,通过劳动技能、实用技术、生活知识的培训使老百姓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发展产业的一技之长,真正形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造血功能。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主心骨,依靠党组织强化脱贫攻坚力量是贫困地区快速脱贫的保障,是扶贫工作的正确路径。南六村党组织软弱松散,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缺少组织者和领路人,驻村工作队把支部“两学一做”融于“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宣传党中央、省、市、县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然后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宪法、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十九大精神等重要内容;最后发展了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尽而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成为核心带领大家致富,让党员富起来为群众做好致富的带头人。

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浓厚文化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加群众间、学校与村委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节日期间开展了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和党建互联共建活动,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惠农强农政策、脱贫攻坚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等助推扶贫攻坚战。

总之,在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指导和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的部署下,通过驻村工作队、村委会与广大老百姓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发展生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即便是像南六村这样集边远地区、直过民族地区、深度贫困村也在2020年实现全村脱贫出列,向着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时代前进。

猜你喜欢

攻坚精准工作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不工作,爽飞了?
精准扶贫二首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