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中国青年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众形象

2021-11-28谢志炎李进鑫马鑫欣孙伟铭郭宇鑫指导老师邹会聪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抗疫群体防控

谢志炎 李进鑫 马鑫欣 孙伟铭 郭宇鑫 指导老师:邹会聪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入袭来,打破了以往一派喜气祥和的新春佳节,90后中国青年被猝不及防的卷入战“役”当中。在90后中国青年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当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具有新内涵的群体。通过不同媒介的框架渠道,大致呈现出以下层面的大众形象。

个体框架下的青年成长形象

个人是小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家是构成“国”这个大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当中,在当时最为危险的武汉地区,有许多的逆行身影,那么坚毅、那么义不容辞和奋不顾身,令人心生震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90后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1],每一个人都是具有自主思想的个体,但为何有的人轻于鸿毛,有的人却重于泰山,归根结底是对自我价值和思想形象的一个观念,不畏艰难,不惧牺牲的个体,其展现出来的必然是激昂的、充满力量的形象特点。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来看,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越是危急时刻,越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心中有信仰,脚下便有力量。在无数的实践之中,将自己的人生理念付诸实施,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就自我,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个体形象具有极大差异性,即使是同一个体因分析角度不同所产生的形象性格也有所不同。

家庭保护下的青年支撑形象

个人身份的存在是辩证的,具备多元化,尤以90后青年最为典型。这个群体位于家庭年龄阶段的中间节点,在原生家庭里面承担着的是为人子的角色,而在新组建的小家庭中是为人夫(妇)、为人父(母)的角色,承担的角色不同,相应要求也截然不同,处于节点的90后青年对上要承担着为人子的义务,对下要挑起一个新生家庭的重任,但是在如此的压力之下,90后的中国青年依然是在最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我们可以看新闻报道,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全国医护人员紧急动员起来,万众一心齐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着千千万万感人肺腑的情深故事,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90后的感染科女医生颜丽就是“书写者”之一[2],她作为最早进入隔离病区的医生之一,连续工作了30多天并独自一人完成了该地区的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咽拭子采集工作,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定的信念才能完成的任务,90后的中国青年用她们的生命在书写着故事,谱写下绚丽的篇章,故事虽然朴实无华、质朴,徐徐听来却是那么的憾人心神。最美逆行者的身影的定义范围十分的宽泛,但不论是哪个时代其始终都是先进和积极的代名词。

社区融合框架下的青年融合形象

90后中国青年群体的崛起彰显出这一代年轻人已不在是曾经我们大众口中的“温室里的花朵”和“扶不起的阿斗”,从思想力、行动力、执行力等层面来看90后中国青年,大众眼光已不再带着轻视和质疑的味道,在抗疫斗争中90后中国青年俨然已成为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中坚力量,社区抗疫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由90后中国青年为主体的“最美”逆行身影群体。

有“最美”冲锋群体青年团队。他们在疫情爆发之际,义无反顾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心中,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永远站岗在第一线,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付出甚至牺牲一切。

有“最美”逆行群体青年医护人员。他们大部分与家人分别而背井离乡来到一线、有的连续工作几十个昼夜从不曾说苦喊累、心系每一位患者,自己却每天连果腹的时间都舍不得浪费,不敢有丝毫怠懈和放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就是患者最大的希望了,能做的只有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学识基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去回报那些对他们寄以厚望的人。

有“最美”冲锋群体青年解放军官兵。他们始终是人民生命安全的“保护神”,在外敌入侵时用鲜血铸造长城、在发生灾难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们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强大合力,用生命捍卫生命,是这铁一般的军魂,在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能及时抢夺先机打开生命的“绿色通道”。

有“最美”救援群体青年应急人员。疫情的毫无征兆必然导致防控的人力不足,而形势的严峻又不容乐观,各地筛查、检测、物资运输等运转需要大量人力,这便客观上加剧了疫情防控难度,这时各个地区应急救援队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他们本着哪里需要冲向哪里的原则,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既要预防疫情扩散,向群众免费发放口罩,对社区(村)进行消毒清洁工作,又要兼顾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协助买米买油等生活用品。一群同样也需要被保护的人,在关键时刻却主动请求承担“保护者”的角色,以青春之名担当奉献,用奋斗之手书写无悔人生。正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为紧张的疫情防控注入了一份温暖的力量。

有“最美”建设群体青年建筑工人。每一个人的存在即合理,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殊荣,这是他们的职责所赋予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重视细小之处的担当也决然无法成就现如今取得的此般令世界为之瞩目的伟迹。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患者人数收纳的激增导致地区医院的床位、医疗水平无法及时跟上,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经防疫领导小组批准建立的“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从建立到逐步移交使用仅用了十来天。两个方舱医院总面积约13.97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患者约3千人,这等奇迹纵观世界也只有中国人民能创造[3]。正是4万多名工人没日没夜的建设,为我们的疫情防控保驾护航,我国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住疫情,在疫情防控的功勋本上当有90后青年建筑工人的浓厚一笔。

有“最美”守护群体青年社区工作者。他们用生命诠释初心,认为年轻就该多承担些,现任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崇文街道南正社区总支书记的90后田晏冰同志,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实事求是对社区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全跟踪的疫情阻击法,永远冲在最前面,把最危险的留给自己,安全留给别人。

有“最美”创意群体青年艺术创造者。他们在幕后默默的为疫情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关键时刻呼吁大家齐心共抗疫,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特殊时期居家隔离,不乱跑、乱串增加疫情扩大的可能性,在全国上下都遵循非必要不出门原则的时候,也是他们通过各种媒介渠道陪在全国人民的身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同样积极无偿参与大型抗疫记录电视剧“在一起”的拍摄,凝人心、增信心,广大青年艺术创造者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了坚实的力量。

有“最美”奉献群体青年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身影无处不见,他们以奉献为纲领,把帮助别人作为宗旨,在疫情防控当中,有力的减缓了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和发挥着模范的引领作用。

有“最美”同行群体社会普通青年。普通青年亦可干出不普通的事迹,时代铸英雄,他们早已从曾经被标签的“温室里的花朵”成长为“勇敢的逆行者”,普通青年也是千千万中国人中的一份子,不积涓涓之细流无以汇磅礴之江海。普通青年经受住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更是在过程中激发了自我的思考和行动,真正为90后中国青年正名。

有“最美”传承群体在校大学生。他们是当代知识的学习者和传承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疫情爆发之际也踊跃报名参加疫情防控,积极发挥新思想、创用新方法,在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记录并分享自我防疫抗疫心得,志智双扶-帮助困难家庭孩子辅导功课,活用专业结合实践以更好宣传抗疫正能量,真正做到了“把疫情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和先进思想理念的践行者,更该行先锋之表率,作楷模之担当,将知行合一贯彻到底,在行动中培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青春彰显90后中国青年的魅力,让时间作为检验90后中国青年大学生的问卷。

国家发展框架下的青年整体形象

通过抗疫行动,90后中国青年俨然已经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树立了崭新形象,擦亮抗疫的政治底色,彰显抗疫的责任担当,归根结底,国家的未来还是属于当代青年的,90后中国青年即将全面融入社会,成为职场的主流群体。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课题组通过实证调研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认识、行为表达、心态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从部分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科学素养、公德观念等方面的成长困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青年群体的勇敢行动,既体现出来对自身职业使命和伦理的清晰认知,也展现出群体责任心、担当精神、公益品德。

90后的中国青年是一只充满新生力量的队伍,是具有高尚形象和极具感染力的群体,青年强则国强,青年队伍的发展与民族国家休戚相关、血脉相连,青年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90后青年应当抱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能明白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真正含义,学会守望互助、有爱关怀,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意识对于人的身体活动具有能动的调节作用,历史和经验总结告诉我们,90后中国青年只有不断地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安身立命、谋求发展,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再次表明了,具有理想信念的90后中国青年永远打不倒。

猜你喜欢

抗疫群体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