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实生苗繁育技术
2021-11-28陈天国
陈天国,陈 巍
(1.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2;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1 引言
我国竹类资源丰富,有39属500余种[1]。由于竹子大多为多年生一次性开花结实,开花周期长,能得到可育种子很少,所以无性繁殖是竹子育苗的主要手段[2,3]。竹子主要通过竹篼、竹鞭和母竹苗进行无性繁殖,在此过程中需消耗较多劳力,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培育出竹子小苗成为现在培育竹林的关键问题之一[4]。
翠竹(Pleioblastuspygmaeus)属于禾本科竹亚科苦竹属,在园林绿化上应用较为广泛,是优良的小型地被类观赏竹种,其经济价值越来越高[5]。当前,翠竹主要是母竹造林,但近些年翠竹在自然环境中连年开花,造成许多竹园花后成片枯死,培育优质苗源已迫在眉睫[6]。实践证实,采用种子培育实生苗成为竹子快速繁育与优良种质资源选育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增强竹林的生长势,使竹林长期保持高质“高产状态”[7],许多学者对竹子种子形态特征和萌发进行了探索[8,9]。笔期从事于竹子种苗技术研发与探索,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翠竹实生苗繁殖技术,实现了翠竹以实生苗繁育分蘖苗,进而促进了竹子种苗产业发展。
2 种子育苗
2.1 种子采集及储藏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翠竹一般在3月中旬开花,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4月下旬为谢花,5月初(立夏前后)成果。翠竹种子颖果,形似茨仁米;子粒较大,含水率高,休眠期很短,难以贮藏保管,应随采随播为宜。通过扬净纯度可达90%以上,千粒鲜重达135 g。再经除杂、拌药,即可装运或短暂贮藏。种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防止潮湿发热,清理霉变、虫害等污染源,以免影响种子质量。常温贮藏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个月,0~5 ℃低温贮藏可以保存半年,过久发芽力会显著降低。
2.2 竹圃地选地
选择竹圃地,以坡底平缓、耕作熟地,土壤为砂壤土较为适宜。翠竹苗初期生长势较弱,怕冻、怕涝,忌积水地、粘重土壤和风口狭谷等区域。
2.3 竹圃整地
山地建新竹圃,应在7~8月份进行土地清理,深挖翻土,去除杂草,再于秋冬季及播种前整理1~2次,次年3月结合基肥施放作苗床,然后碎土作床。稻田地和熟土地建新竹圃,应在秋冬前开好排水沟,深挖翻土,施钙镁磷肥2250 kg/hm2,三元复合肥750 kg/hm2,均匀施放。按照9 kg/hm2的密度喷施地菌灵或放克松,对土壤进行消毒。
2.4 竹圃地作床
翠竹育苗多采用高床,床面高30 cm,宽120 cm,操作道宽度约20~30 cm。将床面整理平整,在上面铺厚度为2 cm的黄心土,达到抑制杂草生长和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作用。容器育苗多采用基质加黄心土混合作为盆土。
2.5 种子处理
采集翠竹种子先行筛选,除去杂质、霉变、损坏和小粒种子。实生播种前清洗、拌药,再用0.3%高锰酸钾液浸种消毒后播种。开始催芽时,首先用清水清洗种子,去除药粉残留,再用潮湿砂子拌种。催芽过程中,要注意催芽温度,及时浇水。
2.6 播种方法
大田育苗可采用撒播、条播、穴播等方式,以夏秋播种为主。每穴3~5粒,株行距为30 cm×30 cm,覆基质细土最好不见种子,再盖草淋水。土壤覆盖不能过厚,以免土质粘结,影响种子发芽出土。竹圃发芽率一般为90%以上。
2.7 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和正常通气,特别要注意害虫和老鼠危害。当气温25 ℃左右,7~10 d便逐渐发芽出土。幼苗施肥,多采用营养液施肥,利于幼苗吸收。
(1)出苗期。注意揭盖间隔,从见苗时开始揭盖至全部揭除,大约需要7~10 d。采用循环式连续除草方式,即不定期除草,随时保持苗床无杂草。在高温季节适当遮阴,适时浇水灌溉,注意雨后积水及时排除。
(2)生长期。实生苗开始展叶后,可适当撒施腐熟清粪水。进入分蘖期后,需用0.3%的尿素追施。追肥后必须用清水冲洗苗叶,以免出现肥害。至秋末冬初,每丛有数株至数十株的分蘖苗,一般高度约5~10 cm。
(3)分蘖期。进入分蘖时期后,翠竹约30~40 d分蘖一次。一年中,人工育苗可分蘖3~5次,天然更新分蘖1~3次。翠竹幼苗喜湿润环境,早春干旱时期应及时浇水,夏季雨水过量时,要做好排水措施。当年7月份进行第一次追肥,施速效化肥,宜少量多次,当年8~9月份进行第二次追肥,施人粪尿等液体肥料或速效肥。
(4)越冬期。条件许可时在四周设置风障,并在竹苗丛上适当撒上干草,可确保安全过冬。
3 实生苗繁育种苗
翠竹实生苗一年产生大量长鞭,鞭上侧芽可萌成竹苗。因此,利用1~2年生竹苗分蘖性强的特点,快速分生繁殖,不仅成本低廉、方便运输,而且成苗率高,实现以实生苗繁育分蘖苗,进而促进翠竹实生苗造林,成为翠竹发展的有效途径。
3.1 繁育圃选地和整地
作为繁育翠竹苗的圃地,以光线充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的场地,最好选择沙壤土,水源和周围没有污染物。整地时间根据造林时间来定,要求在分株栽植前完成整地工作,整地时将熟化的有机肥翻入土中,根据立地条件整地和挖定植穴。
3.2 种苗选择
选择翠竹种苗,一般要求母竹为1~2年的实生苗,不仅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体饱满,而且具有较强的发笋和抽鞭能力。
3.3 种苗挖取和运输
在挖取过程中极有可能损伤到翠竹种苗竹鞭,所以起挖前应保持竹鞭湿润,尽量避免土团松动,并且不宜在霜雪期间进行。远距离运输要对母竹进行遮盖,及时喷水保湿。
3.3.1 分株育苗
当年10~11月份或者次年,首先挖起整丛竹苗,然后5~10株为一丛切开,在此过程中注意根系和分蘖芽。株行距30 cm×30 cm,于圃地沾浆栽植,浇水覆土,成活率一般超过90%。分株苗生长季每丛可分蘖数十株以上,平均高8 cm,抽鞭数根。分株造林,地栽苗可连续同法分株移植。盆栽容器苗可以切分法,分盆扩繁育苗。
3.3.2 挖苗留鞭育苗
实生分蘖苗竹鞭再生能力极强,在苗出圃后,可结合整地进行施尿素和有机肥,等待春季出苗。
3.3.3 容器育苗
为了便于扩繁移栽的需要,采用泥炭、园土等配置基质,用容器盆具装盆,点播种子3~5粒,覆土1 cm,置于阴凉通风场地,强化育苗管理。
3.4 栽植季节和要求
栽植季节多为春季,此时温度适宜,水分充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苗生长。坚持浅埋、踩实的原则,随时挖取随时栽植。定植穴长、宽、高均为60 cm,栽植时要舒展竹鞭,分层压实,浇透水。
3.5 抚育管理
移植后,应加强对造林地的管理。每年5~6月份和8~9月份进行除草松土2次,不仅可除掉杂草,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还可促进竹鞭的扩展和蔓延,使得竹鞭长势更好。
3.6 水肥管理
3.6.1 灌水
在幼竹生长期或出笋期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可以采取覆草保湿,在干旱时则要及时灌水。
3.6.2 施肥
新造竹林成活后,结合中耕松土增施速效肥和有机肥,施肥可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新竹生长,提早成林。
4 主要病虫害防治
4.1 农业防治
彻底清除竹园,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园土和腐熟农家肥。采用高温消毒和药剂消毒等方法定期为苗床消毒灭菌。采用防虫网纱覆盖苗床,减少病虫发生。适时移栽,及时排灌,注意中耕除草。
4.2 物理防治
利用器械、光、热、电、温度、湿度和声波等各种物理因素或方法防避、抑制、钝化、消除、捕杀有害生物,目前主要应用的有频振式杀虫灯、LED新光源杀虫灯、诱虫色板(黄板、蓝板)、银灰膜避害等理化诱控技术。
4.3 化学防治
4.3.1 竹苗病害
竹苗猝倒病:发病前用1%~3%硫酸亚铁液防治,以淋湿苗床为度,并清水洗苗;发病时,可选用30%恶霉灵水剂600倍液,9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对水喷雾,每隔10 d施用一次,共2~3次。立枯病:发病前用1%波尔多液喷洒1~2次;发病时,可选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或50%利可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2~3次,间隔期10 d。
4.3.2 竹苗害虫
根部害虫蝼蛄、地老虎等,虫龄较小时可采用2.5%敌百虫粉剂每亩1.5~2 kg喷粉,或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地面喷施,虫龄较大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竹螟、竹螨等蚜虫叶部害虫采用乐果3000倍液喷杀,或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种子育苗、实生苗繁育种苗、病虫害防治3个方面介绍了翠竹实生苗繁育技术,提出了完整的育苗和管理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该技术对于探索竹子实生育苗、以苗育苗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