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道理念下的河道整治景观打造思路
——以广州流溪河流域碧道项目为例
2021-11-28吴瑾洋
吴瑾洋
(成都中铁二院高格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6)
1 引言
河道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城市河道景观空间具备自然和人工的双重属性,城市河道区域的发展不仅是景观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城市人文历史价值的体现,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影响极其深远。原始河道对居住在附近的人们既是资源的馈赠,又会带来洪灾旱灾等不可控的灾难。随着河堤、水闸等水利工程的介入,虽然控制住了水患,但过于人工化的河道工程却使河道自净能力受到限制,河道生态空间受到挤压,河道景观空间逐渐丧失活力。这些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广泛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河道修复工程从单纯的结构性整治发展到整个系统整体的结构、功能与动力学过程的综合整治[2]。Brooks 和Shields认为河流修复不光包括河道本身,还应扩展到河漫滩乃至流域,此外,还要考虑整个流域的背景[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保意识觉醒,城市居民对休闲、居住环境要求逐渐提高,全国各地在河道治理及景观河道的打造中各自摸索,总结了大量经验教训:过去很多的河道景观打造往往忽视了塑造城市形象名片的作用,在河道景观设计时盲目套用国外或国内成功案例、雷同化现象严重;人文调查研究不深入,致使河道景观的开发建设割裂了城市文脉、忽视地域特色;过度强调生态优先,忽视了国内城市发展既定事实等问题。国内的城市建设者们逐渐发现,河道景观对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河道整治工程应该以水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兼顾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经济等功能,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共治,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样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窗口。
2 碧道的定义
广东省在《万里碧道规划》中提出,碧道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以水为主线,以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景观特色营造与游憩系统为基础,通过统筹蓝、绿、红三线建设布局,优化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格局,其建设内容不仅包括岸边慢行系统、景观带、文化节点建设,同时考虑行洪安全、排污口整治、水源地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科普教育、滩地生态修复及生态环境营造等因素。
3 流溪河碧道打造范围
流溪河位于广州市北部,发源于从化区吕田镇桂峰山,在白云区江高镇的南岗口与白坭河汇合后流入珠江,干流全长156 km,流域总面积2300 km2。流溪河是广州水资源开发利用最早、最好的且污染较少、水质良好的河流,雨量充沛,它负担了广州市自来水水源总供水量的60%。流溪河作为广州市辖区内唯一一条能够全流域控制生态完整的内河,同时也是广州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考虑到建设工期、场地协调难度及项目预算,广州流溪河流域碧道项目提及的“流域”考虑范围仅为流溪河河道中心线两侧各2 km内,重点工程打造范围为河道及堤顶路外侧区域。
4 碧道理念下的景观打造思路
按照碧道打造理念的要求,流溪河碧道按照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安全巩固、景观与特色营造、游憩系统构建5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景观的构建思路需跳出景观专业本身,做到“红线范围内统筹考虑、一切可见皆景观”的打造思路,将景观的设计理念与水安全工程的工程形态结合,与水环境治理的生态干预手法结合,将水生态修复构建与景观形态相结合,将游憩道路、景观节点结合流域内的景区、景点的特色要素统筹规划设计。
5 碧道理念下的景观打造手法
5.1 水环境治理中的景观打造
5.1.1 初雨净化的景观绿地
下雨时,最先落到河流两侧工程体上的雨水遭到初步的面源污染,为了防止初雨直接溢流进河道,景观可考虑沿道路至河道侧设置梯级净化系统,设置植物群落丰富、空间环境丰富的生态驳岸,或利用海绵城市系统中的生态滞留区理念,设置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结合卵石带、砂滤装置及植物配置等,降低雨水径流,增强过滤效率,形成雨水花园节点或景观带,利用景观手法实现低影响初雨净化。
5.1.2 排放口净化生态景观
在河道雨水排放口附近设置缓冲湿地、生态浮岛等净化系统,根据环保专业提供的需要净化水的方量数据及需要净化的特殊成分或元素,配置相应的植物类型。如水葱、千屈菜、芦苇等挺水植物能吸收水底淤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凤眼莲等腰三角形漂浮植物对营养物质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将茭白、芦苇、美人蕉、黄花莺尾、灯心草、沙草等20余种常用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灵活搭配, 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5.1.3 水下森林净化系统
利用沉水植物对水体的长期稳定的净化作用,在水深深度较浅或河岸附近的景观水域栽植如四季常绿的矮型苦草,轮叶黑藻、改良刺苦草,依乐藻等沉水植物,削减水体氮磷总量,形成景观良好的水下森林景观。
5.2 水生态修复中的景观打造手法
一般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主要包括河岸带稳定,水质改善,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渔业发达及美学和娱乐[4]。
5.2.1 利用生态景观的理念重塑滨水生态岸线
流溪河河道大部分呈自然弯曲形态,无需大量调整岸线形态。但外来植物众多,需要对80%的生态岸线进行清除薇甘菊、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百花鬼针草等入侵植物的工作,待腾挪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间后进行本土植物育种及植物补栽的工作,使乡土植被覆盖率达50%,初步恢复本土多样性林相。景观需配合其需求,对苗圃用地进行规划设计,增加栈道、游步道、活动小节点的功能性设施,提升其游览性和景观性;合理配置滨水岸线的植物过渡带,采用植物造景的理念进行栽植,将乡土湿生、水生、陆地景观植物的形成平面上的转换。
5.2.2 适合动物栖息条件的竖向设计和植物配置
河道由水环境向陆地环境过渡,动物同样拥有水生—两栖—陆生的变化,动物的栖息需要为其提供合适的生存条件。景观专业需根据水生态环境以及引进的特定动物类型,配合地形设计及植物设计,初步恢复流溪河流域的岛链、滩涂、洲岛本土植被,为后期营造恢复鱼类、鸟类、昆虫的栖息地、避难所建立基础。如打造浅草覆盖的浅滩吸引野鸭、鸳鸯小型水鸟等栖息觅食;打造树林、竹林或灌木林形成孤岛,供白鹭等中大型水鸟筑巢;布置生态塘、生态置石驳岸与片植荷花吸引两栖动物及蜻蜓、萤火虫等昆虫类等,将动物的栖息的环境及所需的食物来源均结合景观效果进行统筹考虑,为动物提供变异、觅食、繁殖、喂雏等生活行为创造良好条件。
5.2.3 生态环境监测构筑物景观化
生态环境修复中,通常需要在自然环境中搭建一定数量的生物栖息地构筑物,构筑物一般呈立柱状,自上而下包含鸟巢、昆虫虫洞等不同生物的模拟栖息地,供场地内各类植物的生长及动物筑巢生存。人们可通过观察不同时段生物的生长状况,对生态环境修复情况进行研究判断。另外还有观鸟屋、幼苗培育箱、苗木生长廊道等功能构筑,均可结合景观建筑化、艺术化的打造手法,结合功能性与观赏性,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节点,丰富场地的科研教学功能。
5.3 水安全提升中的景观打造
5.3.1 堤防景观化改造
水工专业在经过安全评估后,将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堤坝进行修复改造,按照防洪设计标准对堤防进行加固。景观专业可在不破坏堤防基础,满足防洪要求,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设置无障碍通道、架空平台栈道等,设置生态景观台阶,贯通堤顶路和马道。靠堤顶路外挑观景平台,局部增加亲水游憩道,城市段还可利用河堤斜面改造为儿童活动攀爬场地,形成立体景观场所,丰富观景游玩的体验。
5.3.2 生态景观型护岸工程
为了减少水流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同时保持河道的生态景观效果,在河道的水流冲刷面,可采用生态护坡代替工程护坡修复崩塌的岸线。流速较低的河流段可密植芦苇丛,形成“芦苇荡”,降低“航行波”“涨潮波”等水流冲刷,保护河堤安全的同时,塑造生态河岸景观;在常遭受洪水侵蚀的区段可将柳树枝作为插条,前期的柳条编织可自成一景,随着柳条的生根发芽形成柳丛,水中泥沙固定在缝隙内,为鱼虾提供新的栖息地,最终形成植被茂密的生态围挡。拆除已建的混凝土护岸,改修成柳树和自然石护岸给鱼类等提供生存空间[5]。把直线形河道改修为具有深潭和浅滩的蛇形弯曲的自然河道,让河流保持自然状态[6]。
5.3.3 景观型拦河坝改造
拦河坝拦截上游来水,雨季放水时由于高差自然形成瀑布跌水,独具景观性。但寻常工程拦河坝线条单一,工程形式单调,工程材料多以钢、混凝土为主,可考虑在形式、材料及空间上对拦河坝进行景观化改造。采用曲线线型,使拦河坝长度更长,形式更加多变;采用浆砌块石,或块石堆砌的形式,使拦河坝形态更加自然,流水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增加拦河坝宽度,两侧呈梯形向水中延伸,结合水位标高的控制,创造出大片具备可玩性的浅水区域,极大提升拦河坝的空间亲水性等。
5.4 景观与特色营造
5.4.1 微创景观提升
流溪河河流两侧山水林田环绕,生态基底明显,绿量充沛,但植株以农民自种的果林为主,果树密集杂乱,生态功能薄弱,导致湿地生态多元化、物种多样性匮乏,景观形态单一。景观首先需梳理现状基底,采用“微创设计”的景观打造理念,对场地尽量采取低影响的设计开发方式,尽量利用原始地形、植被等景观元素,进行岛链修复、生态保育,对现状果林进行树种增补,结合水生植物至陆生植物的生态过渡,对河流两岸进行林相改造,在水质净化的同时创建多样的栖息空间,构建多层次、多物种的湿地生态生境。需避免大挖大填,减少植被的替换。同时也节约经济成本,便于实施落地。
5.4.2 亲水活动空间塑造
流溪河两侧沿岸有宽广的河岸漫滩地,但生态段及乡村段已经为农民种植果树及蔬菜用,两侧游人视线被果林遮挡;城镇段河流两侧仅有马道连接几处点状分布的硬质广场节点,植物层次杂乱,空间形态单调,景观性较差,功能配套不完善。景观专业可顺应水文特征,利用广阔的漫滩,设置亲水性强的观水、玩水、赏水的近水木栈道、亲水平台、观景塔等亲水景观节点,形成净化、疏流、休憩、漫步、运动等多元复合的滨水空间,提升滨水空间活力。
5.4.3 延续特色文化传承
流溪河沿岸有着丰富的古村落、古遗址等历史人文资源。上游分布有逐誉宗祠、塘下古村民居;中游有文峰塔、邓氏宗祠;下游有龟咀古码头、木棉古村、五岳殿等古遗迹,两岸分布西塘童话小镇等多个美丽乡村旅游景区。但流溪河沿岸景观特征模糊,既缺乏区段特色的营造,也无法传承与弘扬特色的本土文化。因此景观专业借用周边景区文化活动的体验,调研周边民居的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等,提炼相关文化符号,并运用到景观小品、构筑物的设计以及场地的活动内涵中,营造有内涵、有文化、有趣味的滨水空间。
5.5 游憩系统构建
5.5.1 园路材质及沿线植物造景
流溪河沿岸基本已由堤顶路贯通,尚无滨水园路,且局部需要拓宽及将断点连接,游憩道路功能体系构成不足。研究将双向两车道的堤顶路改为单车道机动车道,增设骑行道,将马道拓宽形成滨水游步道,增设水上栈道、平台等游憩节点,丰富慢行体验。景观专业可根据场地特点,采用防腐木、石材、钢材等不同的材质、植物搭配,以及夜景灯光的意向设计,使游憩道路体系更显丰富和独具吸引力[7]。
5.5.2 无障碍通道的景观设计形式
堤顶路与慢行道之间高差2~3 m不等,大部分高差3 m,均以台阶梯步方式解决通行,通行方式单一,坡道等无障碍设施缺乏,特殊人士、轮椅、婴儿车及非机动车等其他通行受阻,游憩体验感较差。在需要连通堤顶路及慢行道的区段,通过架空无障碍栈道的设置,改造沿岸堤身,将游憩系统断点进行连接,保证城镇段两岸游憩系统的贯通,乡村段与生态段部分区段贯通。加强堤外与堤内的沟通,重塑滨水空间的活力。
5.5.3 服务设施的景观化设计
流溪河示范段两侧景点间距离最大为10 km,现仅有两处驿站,一处公厕;宣星村至殷家庄长达8 km的骑行路甚至无驿站及公厕,硬件配套设施缺失,大大限制了流溪河游憩的吸引力[8]。因此结合沿线现状驿站的位置及游客需求,利用河道外原管理用房用地增设一级服务驿站一处,同时在堤顶路靠水一侧设置架空平台,搭载停车棚、售卖点、导视牌、座椅等功能形成小型驿站,尽量保证每2 km一处驿站。可结合景观特点设计为观景廊、休息亭等形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休憩节点。
6 结语
对流溪河碧道工程的水污染源、生态受损、堤防安全、水土流失、景观及游憩系统现状进行了调查,在碧道打造思想的统一指引之下,探索了一条适合河流周边环境的优化方案, 提出了包含初雨净化、排水口净化,滨水空间改造,生态物种培育及修复、生态指引观测设备设计、生态驳岸设计、河堤景观改造、特色滨水景观节点设计、堤顶路改造、河堤马道扩宽、滨水栈道修建等具体工程措施,不仅对流溪河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改善、同时提升了滨水空间的利用率,更加便于周边游客与流溪河的互动,提升了周边地块价值。景观专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是一个专业,又是项目整体效果的装修设计师。这种思路将对景观专业在参与其它河流整治工程有所借鉴,对促进河流工程治理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建立具有健康生态系统的城市河流,对建设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的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