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西迁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索
——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

2021-11-28杨亚萍南亚娟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西迁理想信念育人

杨亚萍,南亚娟

(1.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 彭康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1]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佼佼者,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西迁精神”是20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入大西北建设的时代洪流铸就而成的,它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探索以“西迁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助力实现伟大中国梦、引导大学生承担历史使命,以及保证高校办学方向都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困境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处于转型攻坚阶段,也是中华民族无比接近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都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新时代网络普及、信息爆炸,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容易受到国内外消极因素的冲击,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以下困境:

(一)课堂教学吸引力不足

课堂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主阵地,是教育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要场所。从教学方式上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师备课大多围绕教材及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准备虽然比较丰富,但教学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创新教学方式较少,导致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这不仅使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失去了兴趣,而且也给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比如:新媒体教育优势发挥不充分,不能用图文并茂、声情俱全、互动性强的教育方式吸引学生,课堂教学方式落后,教育感染力、吸引力不足。

(二)“三全”育人效果不佳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机制,但在实际开展教育育人过程中协同性存在问题。“全员育人”效果显示协同配合不够。首先,当前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将课堂思政课作为第一教育阵地以外,在开展第二课堂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短板。现状是课堂教学、党政部门、学工系统以及后勤职能部门各个环节互不干涉、缺乏协同配合,专业课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各负其责,条块分割明确,导致理想信念教育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独角戏”,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协同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产生全方位的教育效果,存在全员育人协同性不够的问题。其次,“三全”育人存在遗漏。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比较重视,一般会在新生入学初组织丰富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但对高年级学生的引领和指导很少,加上高年级学生专业课学习任务较重,对理想信念教育不够重视,因此,部分高校对高年级群体有所遗漏。最后,“三全”育人效果有待提高。新时代思政课程教育虽有积极探索,但育人效果有待强化。如在暑期社会实践教育中全员育人效果未充分发挥,多数同学随意性地找家实习单位,仅以拿到学校要求的学分为实践目的,不能达到实践教育的效果。

(三)党团组织政治教育创新度不够

党团组织政治建设作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传统载体,新时代得到了各高校重视,但也存在教育创新度不够的问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多数无法长期坚持,导致理想信念教育效果达不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理想状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党团教育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党团组织面临新的形势,虽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但创新式的教育形式不够深入、教育创新度不够,缺乏对新时代学生思想变化的深入细致调研。

(四)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有待进一步巩固

新时代,国外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极其复杂,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锋。新时代大学生以“90后”、“00后”为主,总体上看多数大学生理想信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青年人在思想上具有比较鲜明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处在一生接受事物最快的阶段,所以思想上对世界充满好奇,比较能够接受和欣赏新奇的事物和经验。面临网络上传播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各类思潮,尤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西方糟粕,青年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的错误认知,容易是非荣辱不明,把庸俗当时尚,把谬误当真理,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对思想和行为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

二、“西迁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融合

“为了支援西北、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与国家的独立富强息息相关,体现着全中国人民的意志[2]。”“西迁精神”是西安交通大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听从党的领导,从上海迁到西安,在自身生存和发展60年后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大学独特气质的精神文明成果,它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品德和博大情怀。将“西迁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充分挖掘“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时代内涵和教育价值,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引领和塑造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相关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告诫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情怀,“西迁精神”本质上体现知识分子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崇高品格,即始终坚持服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坚定“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政治方向,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其本质是一种讲政治讲大局的担当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西迁”是党中央为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做出的重大战略。从1955年教育部《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中可以看出,交大西迁是“根据中央关于编制五年计划的方针和沿海城市基本建设一般不再扩建、新建的指示”以及“配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按照新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交通大学等个别学校属于整体搬迁性质”[4]。这一报告前后得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等7位中央领导(均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成员)的圈阅,“毛泽东主席也很快知悉有关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内迁事项”[5],可以看出,“西迁”是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的重大战略。

“西迁”是为建设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而做出的重大战略。“西迁”还是“急需在内地特别是大西北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扭转以往工业基地集中在沿海、东北地区的不合理状况”[6]而做出的重大战略。习仲勋曾提出:“国家建设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才不足,没有人才,就谈不到国家的工业化”[7],与此相适应,“需要有相应的文化建设,因此迁校是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8]“这样做就使得交通大学的建校超越了原本所规定的任务和所赋予的意义,上升到一个新的境地。”[9]交通大学西迁过程中,交大前辈用实际行动诠释、捍卫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念与执着追求,展示了为国家利益勇于献身、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点燃了交大人强烈的科技报国的热忱,激发了交大人爱国爱校、无私奉献的政治觉悟与价值追求。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西迁精神”既是交通大学的精神内涵,也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素材。弘扬“西迁精神”,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职业观、利益观、国家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意义深远。

(二)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强化服务意识

“西迁精神”中蕴含着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奉献,既是为他人谋福利的行为取向,也是衡量人生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在交通大学西迁60多年来,开发大西北成为全校共同心声,处处体现了交大人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在迁校以及新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多少人甘愿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不惜卖掉上海的住房,义无反顾。作为西迁人,师生员工艰辛备尝,顾全大局,讲奉献,无怨无悔,以科研职责为己任,立足国家需求,尽职尽责,立足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体现知识分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

“西迁精神”始终以党的召唤为己任,无私奉献,以大局意识、国家需要为追求,与国家同向同行,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形成了西安交大献身报国、赤诚为民的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本真基因,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增强服务人民的意识。

(三)培养大学生拼搏意识,塑造奋斗精神

“西迁精神”饱含拼搏意识、艰苦奋斗的丰富内涵。艰苦是一种客观条件,奋斗是一种创业姿态。艰苦奋斗就是在艰苦环境中开拓、进取,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交大西迁表现了拼搏奋斗的坚强意志,彰显了开拓进取的崇高风范。迁校初期,交大通过恢复理科建制、扩大招生规模、充实实验室建设,开办新兴专业学科,扎根黄土高原,不断推动教学、科研、科技产业与科技园区向更高层次和目标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周总理寄交大以“支援西北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殷切期望。交大这棵大树,不仅克服了西迁60多年来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且牢牢扎根于西北土城,愈加枝繁叶茂。

十八大以来,西安交大更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誓言传承着西迁精神,体现了交大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社会主义拼搏奋斗的豪情壮志,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拼搏意识,塑造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引导大学生承担历史使命意义重大。

(四)培养大学生实干精神,彰显中国气质

西迁精神中的实干精神,首先表现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和科研,初创时期的西安交大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尘土泥泞触目皆是,冬夜不时还有野狼出没,当时为了解决开大会的困难,学校总务部门请来了南方的能工巧匠,用竹子盖起了一座临时大礼堂,这个大礼堂能容纳5000多人开会,竹编的大礼堂可以遮风挡雨,但是冬冷夏热,地是砖、泥、沙混合地面,没有椅子,只有一条条很长的凳子,交大人亲切地叫它“草棚礼堂”。如果说迁校、建校是一场巨大的考验,那么,迁校后的各种考验接踵而来,如三年自然灾害的来临,师生吃饭成了棘手难题,学校自办农场、腐竹厂、酱菜园,有桃园和苹果园,还养猪和鸡,尽一切努力为师生员工解决生活问题。除了物质上的匮乏,交大师生们还经受住了“大跃进”“大炼钢铁”等等的干扰,交大师生在彭康校长的带领下,奋勇前行,稳定和壮大了队伍,发展了事业,创造了世所公认的交大又一个黄金时代。

实干精神也充分体现在克服困难创造性的改善科研和教学条件方面,在教材建设上,由于当时面临西方对我国的封锁,苏联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填补缺少中国自己教材的空白,交大教师自己编写教材,这些教材立即在校内外印刷出版,而且在全国各高校中试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10]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但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空谈误国,惟实干可以兴邦。交大前辈西迁过程中坦然接受自然条件的艰苦,秉持不畏艰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践行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新时代弘扬“西迁精神”中的实干精神,有利于引领大学生树立不畏艰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大学生立足现实、埋头苦干、勤奋坚毅的人格,彰显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气质。

三、“西迁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势复杂,险象丛生。当此之时,更加需要发扬西迁精神,特别是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面前,要大力弘扬胸怀大局的团结精神、勇往直前的乐观精神、不怕困难的实干精神、善作善成的科学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这是西迁精神留给新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11]

(一)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育内容

“西迁精神”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来信所作出的重要指示逐渐被社会认可和颂扬。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育内容,可以把“西迁精神”融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首先,通过参观“西迁精神”校史馆、聆听西迁亲历者的感人事迹,组织学生在西安交大西迁纪念馆做志愿者,深刻体会“西迁人”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使大学生加深对“西迁精神”的理解,进而使“西迁精神”进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教养的有效性。其次,西安交大在进行“西迁精神”育人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理论、学科和工作优势进行深入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将“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有机融合,优化思政课内容,发挥西安交大“西迁精神”的育人优势,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刻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对坚定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丰富作用。其次,通过“西迁精神”相关学科建设,加强“西迁精神”学术资源整合,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打造雄厚的教育教学资源。从交大西迁到创一流大学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从西迁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西迁精神的生成基础去追根溯源,让大学生了解西安交大人艰辛的奋斗历程,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通过对“西迁精神”教育和宣传,促进大学生认知、认可、认同“西迁精神”,并将“西迁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高校独特的育人优势,有效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践行。

(二)以“西迁精神”营造积极健康氛围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可以打造“西迁精神”宣传网站,以“西迁精神”为载体,将“西迁精神”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西迁精神”的育人功能,在大学生党员各类培训中,教育大学生党员接受“西迁精神”的洗礼,同时通过生动与鲜活的学习素材,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不断修身立德,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政治素养,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听党话、跟党走”,营造积极向上、政治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创新育人理念,完善教育机制

开展“西迁精神”教育,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理念。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开展各类组织活动,接受党团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全面发挥第二课堂各板块的教育功能,将理想信念培育贯穿第二课堂全过程。首先,通过邀请西迁亲历者担任第二课堂主讲人,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拓展,丰富课程思政的内容,通过分享老一辈知识分子教书育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生动故事,让每一位大学生能感同身受“西迁精神”的精髓,比如赵富鑫先生耄耋之年从不缺席教研活动;殷大均先生虽遇不公仍胸怀坦荡、无怨无悔;吴百诗先生采用自编教材的自信豪情;何培之教授不顾病痛参与教学;蔡哲雄教授对于教育教学的敬畏之心;杨棣教授96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实验不断等等故事。其次,组建宣讲团,宣讲彭康、陈大燮、任梦林、钟兆琳等放弃上海的优渥生活,遵从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原则,党让去哪里就去哪里、交大到哪里就到哪里的故事,在言传身教中充分彰显教书育人的风骨与魅力,体现了知识分子在教书育人中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自信自强、不懈奋斗的风格和骨气。最后,完善党团教育机制,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一直到大四毕业踏入社会,课堂教学、党政、学工、后勤保障等部门协同配合,对大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断学习新思想,补足精神之“钙”。

(四)坚守网络阵地,抓好关键少数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发展战略,具体做法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依靠关键少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从而发挥凝聚共识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大学生中的“关键少数”,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抢占网络高地,如线上参观西迁纪念馆、学习“西迁精神”先进典型人物事迹、以短视频记录学习心得、感悟等,利用网络扩大理想信念教育的传播范围,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在大学生心中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自觉抵御不良思想、不良思潮的入侵,促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五)“四史”教育中协同“西迁精神”

当前开展的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就是要通过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是建国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文明成果,诠释了建国以来知识分子“爱党、报国、为民”的深刻内涵。交通大学迁校经过60多年的岁月冲刷、洗涤,伴随着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与“四史”学习教育是一脉相承、目标一致的。结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协同“西迁精神”学习教育,能够有效推进大学生感悟新时代高校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历史变化,能够与时俱进地理解和认同历史,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四、结语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精神总结,是新的文化力量、新的精神坐标,历史性、时代性地把西迁精神的文化凝聚力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能够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能够在大学生中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进而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到引领与塑造作用。

猜你喜欢

西迁理想信念育人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西迁丰碑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用“西迁精神”打通航道——大学之大,重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作的时代新人
弘扬西迁精神,铸就“西迁精神”出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