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2021-11-28靳静静
李 敏,靳静静
(1.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2.郑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长期以来的教学中,形成了以传授史识为中心和重点的教育方式。这一教学目标的设置,就课程本身的特点来说并无不妥。但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的发展,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更为多元,以往以传播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需求。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转变,应当考虑从单一的“传播——接受”的模式转变为“传授”与“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中,教学目标的设置也就有了相应的改变,由传统的“传授史识”转变为对学生思想启发和引导。如何对学生思想进行启发和引导,则需要考虑文学史本身的特点并结合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来设计。就其本身特点来说,“‘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其确立以及演进,始终与大学教育密不可分”,所以不能只将其作为学术观念来描述,更应该“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来把握”[1](P5)。
高等教育在新阶段有着更为务实的培养目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据此,教育部明确提出:“首要标准是教育系统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四个自信”中就包括了“文化自信”的内容。同时还提到了教育事业应为国民素质逐渐提高提供重要支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入‘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1](P7)。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政策,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就笔者长期的教学经验来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中,除了继续加强传统的知识传授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进行美育德育,以及引导学术训练。
一、针对不同授课对象,设计阅读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授课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全日制高校中文专业大专生、非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和成人教育中文专业的学生;二是全日制高校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三是全日制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三种授课对象因其专业性的差别恰巧对应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所具有的三个层面。
首先,对于第一类学习者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以现代汉语来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感情及其审美精神”[3](P2)。现代文学通过白话文确立了自身的美学规范,随着时间的沉淀,白话文不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它越来越呈现出其作为文学载体的独特审美形态。从这一角度来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目的首先就要关注本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提高整个民族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学素养。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要引导教学对象认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经由大师们艺术提炼的语言,来认识这个民族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传统文化积淀。”[3](P2)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呈现了中华民族由古典转向现代过程中真切的心理折射,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中国人所能达到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尤其是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因为不再有早期白话文学的某种生涩和不成熟,可以更为细腻地表达当下中国人的心理与情绪,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细读和体会。尤其是在莫言等当代作家的作品逐渐走向世界文坛的今天,引导学生细读作品更能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学、文化的自豪感。
其次,对于第二类学习者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要能够使学习者深刻理解“中国知识分子感应着时代变迁而激起的追求、奋斗和反思等精神需求”[3](P3)。纵观现当代文学史的演变过程,也是感受知识分子可歌可泣的梦想史、奋斗史和血泪史的过程。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不能只简单引导学生从审美体验角度欣赏经典作品,也应引导更具专业性的学生从文学史角度感受中国知识分子奋斗不息,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自强的顽强精神。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思政教学应该予以重视的部分。这也就是陈平原所说的文学史教学应该具备的“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的品质。
最后,在前两者基础之上,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历史意义并不是孤立的,它发生在中国由古典转向现代的宏大社会历史背景下。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其他人文学科一起承担了重铸中国社会人文传统的责任和使命。伴随着传统士大夫庙堂政治文化的解体,新的文学形态构建了更为多元的知识分子价值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更具专业深度的硕博等阶段的学习者成了参与构建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一分子,他们应该对这一使命有所担当。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行研究和总结,进而进行价值意义的取舍。这种研究和学习意味着,既要体会欣赏消融于具体作家复杂命运和作品之中的美学精神,也要继承传扬现代知识分子追求民族自强的精神传统。按照陈思和的说法:“需要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超越职业性质的劳动岗位,慢慢地摸索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3](P3)这种教学立场旨在树人,通过对现代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学习,达到让知识分子精神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教学目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中,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教学,阅读优秀作品都应该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进行作品阅读解析,文学史的学习就会成为流于历史事件记载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族精神的学习和知识分子传统的继承都将变成空洞的理论口号。人的认识只有通过感性体验才能达到理性飞跃,而阅读经典作品的目的也正在于此:首先通过对作品审美方面的教学引导使学习者有所感性体验,然后对其进行文学史知识训练达到理性认识,最后再涉及精神层面的学术讨论,使其达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自我实现。
从中国现代文学开始白话文创作以来,中国20世纪文学一直是一个“开放性”的“正在进行时”,而我们的文学经典也一直在“现代性”的道路上摸索前进。这其中尤以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的实绩最为突出,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就成为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不断走向世界,莫言、刘震云、阎连科、苏童等人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面向“现代”的“传统”中国。而新一代年轻作家,刘慈欣、郝景芳等人获得雨果奖则显示出中国文学以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面向未来。因此,阅读当代文学经典应该成为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二、以当代文学史教学为平台进行美育和德育教育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启蒙”是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也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文学事件,它同时是一个社会事件,是一种担负着启蒙大众责任的文化形态。对于这一点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们有着明确的构建意图。周作人早期的文学主张中就明确提出新文学的创作目标是“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要反对非人的文学。而理想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呢?他认为:“关于道德的生活,应该以爱智信勇四事为基本道德,革除一切人道以下或人力以上的因袭的礼法,使人人能享自由真实的幸福生活。这种‘人的’理想生活,实行起来,实于世上的人无一不利。”[4](P577-578)要达到这一树人的目的,则“我们要在文学上略略提倡,也稍尽我们爱人类的意思”[4](P577-578)。以文学启蒙个人的主张在周作人《平民文学》《新文学的要求》《个性的文学》等一系列文章中有相关阐述。这说明在20世纪初的中国,构建文学的启蒙意识实际上就意味着以文学作为美育和德育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独立个体的塑造。以此为出发点,整个中国20世纪文学其实都是以这样的路径发展下来的。也就是说中国20世纪文学史,或者说从学科角度来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都在从人文角度承担着美育和德育的教学任务。
就美育教学来说,具体到中国当代文学史那就意味着要体现人文学科的特质,即重视学习者文学修养的培养。健康的文学趣味、丰富的学识经验以及艺术的创作才能都是文学修养的重要方面,也应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目标的应有之义。所谓文学趣味,简单来说即是具有辨别文学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能力,且秉持较高的艺术价值标准来欣赏评判文学作品。因此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从阅读文本入手,布置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围绕经典作品展开作品细读讨论,这样才能避免“常识丰富,趣味欠佳”[5]的困境。阅读经典能使学习者直接触摸语言文字,直面历史文化,深入作家的精神境界,进而形成一种痴迷,保持品鉴、推敲、探究的热情。这是文学美育的首要目的。在此基础之上,学习者要注意积累学识经验,因为学识经验本身也是形成文学趣味的重要基础。要欣赏品鉴文学作品,必然要有相关的学识经验作为理性判断的基础,否则只凭个人好恶必然会有所偏颇,造成趣味狭窄,进而在欣赏评判时忽略文学的丰富性。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如果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作才能,则可以实现当代文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失为促进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选择。
对德育教学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有着先天的“介入”社会的基因。除了上文谈到的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意在塑造个人的创作目标,另一个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就是,对于本学科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对于本学科的热爱不单单出于文学考量,而更多的是出于精神探索的需要。就如陈平原所说:“无论教授还是学生,谈论鲁迅等话题,不仅仅是求知,更包括精神探索以及介入社会变革的愿望。”[1](P408)同样,当代大学生阅读余华、刘震云、阎连科等人的作品时,其实也更为重视他们笔下众生的生存形态,进而探究后现代社会中事关个人的形而上问题的困境和形而下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因此,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也就必然承担起“树人”的德育重任。因为学科的教学绝不能成为一种冷冰冰的纯粹“课题”的学术研究,“没有压在纸背的人生经验与社会关怀,并非理想的学术状态”[1](P409),对于容易引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来说尤其如此。当然这里仍然需要任课教师把握适当的尺度,既引导学生建立国家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同时又要避免学生因年轻冲动而产生缺乏理性思考的行为。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来说,要实现美育和德育的教学目标必须要重视任课教师的引导,而这种引导仅仅靠课堂讲授是无法完成的,它必须依赖设置灵活的授课方式,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自发地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和道德素养。这就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通过引导学生的学术训练能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三、以学术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提升自我修养
传统的文学史授课方式重讲授而轻训练,这种授课方式往往使学生记住一大堆文学史实、发展脉络等知识,但却没有形成个人对文学的认识方式和研究路径。虽然对于本科生的教学来说,文学史的教学目标本就偏重传授知识,但若没有学术研究的引导型训练,一则学生容易因为枯燥的学习内容而丧失对文学本身的兴趣,二则不足以为今后从事更高阶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但如果只重视学术训练研究,也会造成一定的教学困境,一是中文专业绝大多数的本科学生毕业后的方向依然是就业而非专业研究,二是本科生的文学素养未必能支撑艰深的专业研究。因此,如何能“有教无类”而又“各得其所”就成为文学史教学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逐渐摸索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既能使学生根据个人素质和需要来选择文学史学习方法,也能兼顾中国当代文学史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培养目标。
这种教学方式本着推动课堂革命,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的目标,尝试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在具体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文学史课堂上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鼓励一部分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查阅相关文献,将知识内化为观念,使文学真正发挥构筑真善美的价值体系、提升审美能力和人生智慧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兼顾了知识学习和学术训练,也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人的学习选择。例如在讲到新时期文学时,除了在课堂上把20世纪80年代文学概况大致讲清楚外,也需要引导学生认识、体察、触摸其时文学作品的特质,具体体会何为“伤痕”何为“反思”。因此在课堂授课讲授20世纪80年代文学概况及作为文学现象的“伤痕文学”之外,可以组织对此类问题感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班主任》与‘伤痕文学’的发生”为专题开展专项研讨。在小组研讨前,预留阅读书目、分享相关资料;小组研讨时,根据参与人数多少灵活选择个人汇报或小组汇报的方式举行读书会,鼓励学生写出论文或制作PPT,进行汇报。任课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把控选题、指导、组织、点评等各环节,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引导性学术训练目的。
在整个学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过程中,根据时间可以安排大约10次左右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应紧密结合各阶段授课内容,以补充、深化教学内容为目的进行设置,涉及当代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文学现象。可以大致安排如下内容:(一)《班主任》与“伤痕文学”的发生。(二)《红高粱》与《灵旗》:我们如何叙述一场战争?(三)《我爱比尔》:爱情故事的隐喻功能。(四)《玫瑰门》与女性成长叙事。(五)《私人生活》与《中国女工》:女性主义理论的困境。(六)《大厂》《分享艰难》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成就及局限。(七)《丰乳肥臀》《一个人的战争》与身体叙事的意义及局限。(八)《白鹿原》与《尘埃落定》:我们如何叙述历史?(九)《马桥词典》《繁花》与方言的政治。(十)描述出你心目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景观。通过10次小班讨论,能够增强小班学生学术研究的专业性,为立志从事文学研究的学生打下学术训练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实现了学生自我修养的提升。
小班研讨的方式侧重于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等进行自发研究、探索,培养他们自动、自发探索文学本质的能力。而伴随这一训练过程,学生也必然在大量阅读中增强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在深入探索文学家精神世界的同时陶冶了个人情操,在独立思考过程中构建起个人的研究方法。这种结果一方面当然是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先天所具有的美育、德育特质(对此本文在前一部分已有叙述),另一方面则恰合了古代文人学士修身养性的自我形塑方式,对于学生养成不浮躁、认真耐心求学的性情习惯颇有效果,成为提升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这种“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同时满足了知识获得、学术训练和自我修养提升三个方面的教学要求。
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的“道”除了可以解释为“道理”之外,也有学统、方法之意。“传道”在“受业”与“解惑”之前,说明作为老师第一责任是讲明道理、传授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再讲授知识、解答疑惑。这与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思政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就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青年学子构建与外部社会的沟通机制,培养他们的人道同情、社群意识和社会关怀。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必然不能仅仅依赖课堂上的讲授,而有赖于“润物细无声”式的引导。考虑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中对于未来高等教育的要求,如果要使高等教育在文化自信、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必然要对以往传授知识为主的文学史教学进行改革。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因其自身的特性更适合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以达到建立文化自信、着重美育德育和引导学术训练这三个层面的思政教育目的。这种“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方式同时也能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