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翻译的“再语境化”可行性研究
——以《习近平用典》为例
2021-11-28李梦
李 梦
(喀什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古诗文典就像我们的基因一样,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而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典籍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具体体现。“习近平用典而不为典所用,他不是简单地套用前人的成典,对于一些不合时宜的典故进行化用改造,或改其字,或袭其意,或用其语,做到夺胎换骨,后来居上,显示了高超的运化翻新能力。”[1]
《习近平用典》中蕴含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之道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共遴选出影响力大、最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283则用典。以“习近平用典”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共得133篇文章,这些文章包括对于话语风格、用典艺术、治国理政等方向的研究,其中研究用典英译的仅6篇。研究习近平用典的翻译对于提高外宣翻译质量,构建当代中华文化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翻译的再语境化和用典翻译
语境这一概念在翻译领域并不陌生,语义在语境中产生,翻译和语境有天然联系。首次提出“翻译语境”概念并对它进行定义的是Daniel Shaw,他认为翻译语境是翻译过程中聚合起来的文化互动的总和。国内学者彭利元结合韩德礼的功能语法对翻译语境这一概念给出了较为严格的定义,即“翻译语境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构建起来的两种语言文化因素互动的总和,是译文的生存环境”[2](P198)。张向阳指出:“翻译运作所考虑的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相关语境因素的解构与重构就是语境化的翻译过程。”[3](P121)
国内外学者从文化角度解释翻译和语境的密切关系,强调了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这给翻译学提供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也将人们的翻译视野从文字带进了篇章。其局限性在于单一强调文化在语境中的影响作用与翻译实践有些许不符,翻译的语境除了需要考虑文化因素之外,文本类型、受众、文本功能等也应是考虑的因素。翻译语境的讨论集中在源语语境和目的语语境中的文化因素,忽略了在用典翻译中,源语语境中“从古至今”的语境转换现实。在当代语境中典故的使用,涉及“古今对话”,即前文本经过作者的拆分化解,重新融入后文本中,在新的语境下产生新的意义,这一阶段应是“再语境化”的过程。
再语境的研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更深层次的挖掘。Linell将“再语境”定义为:“语境中语篇的成分动态地转移到另一个语境的语篇之中。”[4](P154)国内学者张向阳于2005年首次将此概念应用在翻译研究中,他在文章中谈及再语境在翻译领域的重要意义;其后张艳秋提出译者可以在再语境化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王彦清和赵桂英认为翻译要经历从源语语境到目的语境的再语境化;韦忠生从再语境化角度提出了英语新闻语篇的翻译策略;李晶则首次提出再语境化在典籍英译中的使用,指出典籍的翻译是“借鉴了典籍的原意,同时观照了当代文化语境对其意义的延伸”[5](P66)。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普遍承认再语境的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在翻译领域中,应该根据后文本的现实语境将前文本的言语因素进行转化,从而完成再语境化的过程,这对于用典翻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过去的典故和现实的用典具有共时共现的关系,再语境化的过程能够帮助译者化解用典的言语因素和当代语境的现实冲突。
刘宓庆先生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指出:“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6]因此,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原文本,这也是翻译用典作品的最大困难。用典是作者将典故从前文本中片段式抽出,重新和后文本文字编织,让典故在新语境下发挥言语作用,从而完成古今文字的时空跨越。用典在后文本中是“根据当前文本内的逻辑顺序和语义结构而重新组织排列互文材料,而不是按照典故在前本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自然排列”[7](P4)。
二、再语境在习近平用典翻译中的应用
“善于用典、精于用典,是习近平话语体系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8](P2)在用典时,他并非只是单纯引用,而是善于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适当改造和翻新,将典籍恰如其分地镶嵌在不同的文本之中。
用典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时空、跨文化的语内和语际的信息交换活动。语内翻译是指同一种语言前后文本的跨越时空的转换,需要译者识别和理解前文本中的文化负载词,并吸收入后文本中,完成语内的再语境;语际翻译是从源语向目的语的转换,依据后文本中的具体语境,将源语中再语境的文字意义转化到目的语中,并将目的语境中的受众、体裁等语境因素考虑在内。
本文摘选《习近平用典》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对比分析不同译文之间的差别,从再语境的角度分析习近平用典的特点,并探讨用典翻译再语境的实际应用。
(一)借古通今,阐释理念
民生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问题。在2018年的贺词中他借用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总结这一年中政府提前完成了6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这里借用杜甫的“天下寒士”的文学意象,体现了其“大民生”观的执政理念。这句诗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的意思是“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杜甫文中的“寒士”指的是寒门学子以及穷苦人士。在习近平的系列论述中,其“大民生观”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2018年贺词中的“寒士”,是用来指称百姓的,而非仅指读书人。下面来看两种译文的情况。
(1)Where can I get a big broad shelter a thousand, ten thousand spans wide, huge roof that all the world’s poor people can share with smiling faces?[9](P212)
(2)How I wish I could have ten thousand houses, to provide shelter for all who need it.[10]
两个版本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广厦”和“寒士”的翻译处理。与例(1)相比,例(2)中使用“house”而非“shelter”。“Shelter”有“遮蔽”之意,而“house”主要指居家之地。2018新年贺词里面的“广厦”指的是可以为百姓提供安居乐业的房子,这里用“house”更符合新语境。对于“寒士”的处理,例(2)给出的翻译是“all who need it”,比“poor people”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用“all”一词与我国现行政策更为吻合。
(二)多维用典,映衬观点
多维用典即“为了说明治国理政的某一项决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话语中多角度、多侧面地引用一系列意思相互补充、相互拓展的原典;或者为了说明某一种理念,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话语中引用一系列意思相同、相近的原典”[11](P10)。互文用典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处理译文时既要体现“同宗同脉”的文化因子,同时还要将具体语境纳入翻译过程,实现译文的再语境过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原句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的累,指的是“积聚”之意,原句的中文意思是“九层高台要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说明的是量变的充分累积才能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用以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引用此话来表达不同的意思:2013年他在印度尼西亚演讲时,用这句话来说明国家之间的友谊,要“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译文见例4);2015年在法国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话阐释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2018年新年贺词中,用这句话来说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译文见例5);2019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用这句话来说明创新在基层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3)A nine-storied terrace must be built upon its lowly base.[12]
(4)The building of a nine-story tower starts with the first shovel of earth.[13](P323)
(5)Building a high-rise begins with mounds of soil.[14]
与例(3)的翻译相比,后两个版本强调了土壤这一概念,分别使用了“earth”和“soil”,与其语境相映衬。
仔细对比后两个翻译文本,会发现译者对于“building”的使用也是根据语境进行调整的。在例(4)的译本中,译者使用的“building”是名词形式。在原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中国和东盟友谊长青,要夯实土壤。双方的友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在此基础上保持常青的状态,因此例(4)的译者用“the building of a nine-story tower”强调“累积”之义。而在例(5)的译文中,“building”是动名词。总书记鼓励全国人民勤奋努力,自强不息,因此译文用名词形式更能强调建设的蕴意。
(三)镶嵌用典,活化经典
在用典时,习近平总书记能够根据实际的语境,将本来不相关的几个典籍连接起来,镶嵌在实际语境中,形成贯通之势。如,在参观《复兴之路》的时候,习近平分别用“雄关漫漫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概括描述近代中国的复兴之路。近百年来,中华儿女用铁一般的意志,最终跨过民族解放这一“雄关”;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在复兴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坚信中华民族会“长风破浪”,终将迎来“复兴”之时。
1.“雄关漫漫真如铁”的译文
(6)Idle boast the strong pass is a wall of iron.[15](P31)
(7)The Chinese people went through hardships as grueling as “storming an iron-wall pass”.[13](P37)
这句诗源自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诗句中的“雄关”即指娄山关,诗句用来描述红军处境艰难。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版本并没有直接采用《毛泽东诗词》的英译,而是作出了明显的语境调整,明确了动作的主体是Chinese people, 将“漫漫”一词赋予了时代的现实意义,以hardships和grueling两词把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经受的磨难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的翻译处理可以给受众更直接的感官感受。
2.“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译文
(8)But Man’s world is mutable, seas become mulberry fields.[15](P49)
(9)The Chinese nation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like “seas become mulberry fields”.[13](P37)
这句诗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指“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例(9) 的翻译虽然直接借用了例(8)的“seas become mulberry”,但是整个句子的主干已经根据语境更换了话语风格,将“人间正道”原意中的“人类社会”换成了具体的所指。
3.“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译文
(10)A time will come to ride the wind and cleave the waves.[16]
(11)The Chinese nation will “forge ahead like a gigantic ship breaking through strong winds and heavy waves”.[13](P37)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行路难》,原诗中,李白直抒胸臆,认为自己历经艰难,终究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许渊冲版本的翻译将time用作主语,泛指未来的“长风破浪”之时。例(11)的译文用拟人的处理方式,具象化地指出中华民族会奋勇前进,就象一艘巨大的轮船一样乘风破浪,比起例(10),后一个版本的翻译更有大国之势,明确描绘出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更易让目的语的受众明白习总书记所描绘的蓝图,更好地达到外宣的效果。
三、结语
再语境给当代用典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而语境的变化随之产生的语义的变化可以为译者带来充分的翻译空间。译者需要将再语境的理念融入翻译的全过程,充分解读原文,以译者中介的身份,将中华民族的经典带到当代中来,使之与不同的语境产生碰撞的火花,给目的语读者一个可读性强的外宣文本。这样既有利于典籍的活化,也有利于当代语境下中华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