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工作作风

2021-11-28王春丽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书记

王春丽

(红旗渠干部学院,河南 林州 456550)

在林州流传着这样两句话:“古有李冰,今有杨贵;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没有杨贵,就没有红旗渠。”杨贵(林县县委原书记),出生于1928年,1942年年仅14岁便走上了革命道路,次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54年26岁的杨贵风华正茂,到林县任县委书记,1960年32岁的杨贵意气风发带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在林县任县委书记多年,最后在国家扶贫办公室顾问的位置上退休。2018年4月10日离世,享年89岁。自1974年杨贵就不再担任林县县委书记,但林县人民对他仍然念念不忘、时刻铭记。究其原因,在于他时刻保持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具有的特质和品格。

一、心中有民,是杨贵书记深得人心的工作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1]过去的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能够“有水洗脸”“有水浇地”就是群众最根本的心声。因此,县委书记杨贵把解决“水”的问题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杨贵说过:“为了人民是修建红旗渠的根本出发点,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依靠人民是修建红旗渠的根本力量,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体现。我们是为了人民修渠,更是依靠人民修渠,所以我们才敢想敢干。”

为了寻找水源,杨贵带领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不畏艰险、跋山涉水,经过多方实地勘察终于发现位于山西省境内的漳河水量丰沛,海拔高度也能够满足林县自然灌流的引水需求,将山西省平顺县的漳河作为引水最佳处。

为了得到山西省委的支持,杨贵多次向新乡地委、河南省委汇报林县缺水的情况,并在1959年的春节放弃休息的时间带领县委主要领导工作在一线,甚至到达山西省请求支持。

为了动员群众修渠,调动群众的干劲,杨贵沿山穿村、深入调研。他说:“作为一个领导,如果不能够经常地进行调查研究,心中无数,做工作是很危险的。”[2]于是,在修渠前夕杨贵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林县所有村庄,和群众面对面分析修渠的利弊,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工程开始后,杨贵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走在修渠队伍的最前列,时刻践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商量、同劳动、同解决问题”的五同原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永远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前列的口号。

其实作为一个外乡干部,杨贵完全可以维持林县这个山区县的现状,不用耗费如此精力和承担巨大的压力,几年后依然可以离开林县换一个地方工作。但是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心中有民”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3]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杨贵书记的深得民心,这些事实再次有力说明:领导干部心中装着人民,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唯有如此,才能牢牢抓住民心所向,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二、信念坚定,是杨贵书记坚持党性的高贵品格

信念是个人品格形成、国家持续繁荣、民族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决定着其政治立场、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问题。中国的广大干部,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践行实践者,唯有如此才能在面对各种风波、诱惑之时站稳脚跟、选准立场,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杨贵书记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受尽恶霸欺凌。艰苦的生长环境使他认清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只有跟党走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彻底改变命运。于是,年仅14岁的杨贵便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在15岁那年加入共产党,一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农救会副主席、区长……迅速在战火中成长起来。在这样的经历中,他见证了我党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愈加坚定了他爱党信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党性坚定、韧劲十足的县委书记。

1954年的林县干旱贫瘠、寸草不生,但是接到组织任命后杨贵没有任何抱怨,在第一时间内走马上任,并且为表扎根林县的决心,把妻子韩筱信的工作调至林县。随着深入的调查研究,杨贵愈发感受到山区群众的勤劳和朴实,他坚定信念一定要带领山区群众彻底改变穷困面貌。期间经历了“文革”的起伏,遭受了许多磨难和委屈,尤其是1966年12月到1967年5月期间,杨贵共遭受批斗达到270场。面对这样的挫折,很多人会选择萎靡不振、自甘堕落甚至怨恨组织,但杨贵仍然不忘初心、不改初衷,他始终相信历史、相信党、相信组织,牢牢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信念。

组织给予杨贵的评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杨贵书记身上,我们能够看出他是一位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且能够坚持党的政策、路线、纲领和要求的优秀党员。杨贵早期的革命生涯使他对党的任务、党的宗旨、党群关系,有深刻理解,有切身体会,有扎实经验,这对他一生为官从政带来了深刻影响。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代,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是引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4]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守远大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高贵的品格和政治本色,是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繁荣稳定的强大动力。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更应永葆初心,坚定信念。

三、实事求是,是杨贵书记一以贯之的工作原则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凡是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决贯彻的时候。”[5]可见,实事求是是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不了解红旗渠的人可能会认为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在“大跃进”背景下一时冲动定下的马虎工程;也有人认为杨贵修红旗渠就像秦始皇修长城一样是“不顾群众死活”。其实不然,红旗渠的修建是一项科学严谨、系统周密的水利工程,从设计到资金、物资、人力、上级支持都是有一定保证的。在杨贵书记1960年2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引漳入林工程很大,现在正是困难时期,国家也不投资,别的地方不会和林县争。如果等到形势好后再修建,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预料。山西方面同意引水,这个机会不可失,错过机会林县人民可能永远要受缺水之苦。现在修建困难太多了,最基本的办法是自力更生。如何把自力更生具体化呢?各公社按渠道可灌溉面积投工,民工实行包工定额,把工分介绍回生产队参加分配,上工地民工自带工具,个人没有的生产队负责自备,吃粮食每人暂定一斤或一斤半,民工自带口粮,不足部分由集体储备粮补足,蔬菜由生产队统一送到工地,工具修理由各公社负责,根据人数多少建立几个工具修理点,各队搜集废钢铁送到工地供修理点使用,县里的三百多万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炸药、钢钎、水泥等大件物料,注意节俭反对浪费……”(1)笔者摘自《杨贵日记》。从日记的开篇能够感受到杨贵书记工作思路十分清晰,已经认识到了修建红旗渠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但也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整个工程可以说是实事求是、科学分析,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

除此之外,实事求是还贯穿于杨贵书记工作的方方面面。浮夸风时各地区都在虚报粮食产量,杨贵坚持实报,虽然当时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但却为林县攒下了4000多万斤储备粮。同时期全国很多地区都出现饿死人的情况,林县不但没有这样的现象,反而拿出1000万斤储备粮支援灾区。

在国家下达“百日修整”通知时,林县县委认真讨论分析,中央要求修整是因为粮食紧张,而林县储备粮充足。如果教条地执行上级政策很可能会导致工程就此夭折。于是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大部分修渠民工回队修整,留下300多名青壮年劳力继续开凿青年洞。正如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所提到的:“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贯彻中央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吃透精神而不照抄照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做到深化、细化、具体化,这才是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表现。”[6]

四、敢于担当,是杨贵书记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指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7]

红旗渠修建历时十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如果没有一支以上率下、敢于担当的领导班子队伍,工程是很难顺利完工的。十年中,每逢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难于抉择的重要时刻,杨贵总是能够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亲自上阵,带头冲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困难中找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面对1/8000的纵坡坡比技术难题,面对物资资金的匮乏,面对撤职罢官的风险,面对“文革”的批斗,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的这些重要的节点,如果杨贵和他们的领导班子有一丝丝迟疑或胆怯的话,红旗渠就无法修成。1961年谭震林在新乡针对“大跃进”以来农村出现的“左”的偏差问题召开会议。会上有人反映杨贵修红旗渠是在搞政绩工程,不顾群众死活。参加会议的林县组织部部长路加林解释了几句便被直接撤职。杨贵连夜赶往会场,最终他向谭震林副总理如实汇报林县缺水的困境和修渠的原因,并表示:作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党性原则不允许他看着林县百姓长期处在因为干旱缺水而外出逃荒、民不聊生甚至屡屡断送性命的生存环境中。如果贪图安逸坐等老天爷的恩赐,是无法战胜灾难的。照此以往看似是保住了自己的“官帽子”,实则对不起的是老百姓。修红旗渠为的是人民,作为县委书记问心无愧,愿意接受各方面调查。最终谭震林副总理经过反复调研后对林县修建红旗渠的情况表示肯定。

在杨贵的工作历程中,敢于担当的案例比比皆是,可以说他就是一个敢于承担、敢于纠正、有大局意识的党员干部。凭借着扎实稳进的工作态度、以上率下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杨贵书记的一生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意大利众议长会谈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句话是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最好注解,这种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品格在杨贵书记身上、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也必将一代又一代地永远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书记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的“难”
把红旗渠精神这杆旗扛起来传承好
拍摄电视剧《红旗渠》就是要让当代人不忘初心
书记家的狗
《红旗渠》
又见雷书记
反腐败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