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区域社区教育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初探
2021-11-28王惠玲
王惠玲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陇南市分校,甘肃 陇南 746000)
在国家的号召下,我国很多地区都推进了社区教育活动,鼓动大众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西部区域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落后,引入了项目化管理模式。但结合现状分析来说,在西部区域的社区教育项目化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统筹协调不足,缺乏合作共享,缺乏动态管控等,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及调整。
一、西部区域社区教育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实践
(一)科层联动,规范职责
客观来说,只有参与的社区教育项目中的各组成机构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及责任,与其他机构形成密切的联系,打造统一的规划体系,才能够有效加强整个项目的开展效果,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开展价值。现阶段,西部区域在社区教育项目中融入了相对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其中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担当统筹作用,当地的大型社交中心为整个教育项目提供指导服务,与当地的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及开放性大学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稳定的组织结构。
近年来,西部区域能够站在客观层面上开设重点性的社区教育项目,在项目稳定推进的过程中,打造完整的组织体系,深化社区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当地的行政部门与政府部门也会主动为项目开展提供经费支持与政策支持,拟定了相关管理文件,实现科层联动。
(二)层级管理,组建梯队
结合项目化管理模式实施西部区域社区教育工作时,打造完整的项目管理团队是必须要涉及的一个环节。管理团队所具有的综合能力会直接决定项目运行的效果。社区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不同,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会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状态[1]。并且,学校教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年龄相对较为稳定,且跨度较小,但社区教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在年龄方面具有较大的跨度,在职业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按照学校教育的管理模式实施社区教育管理。单凭市级层面的管理团队实施管理工作,无法保证项目的稳定运行,西部区域及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引入了市级、区级及街镇级三个不同的层级管理团队,对社区教育实施针对性的梯度管理。
(三)试点先行,拓展阵地
一般来说,在开展一项创新性的项目活动时,很多地区都会贯彻试点先行的理念,先选择一个试点,尝试性地进行项目推进,观察项目的开展情况的好坏,以此决断是否有必要在全域内实施项目。现阶段,针对社区教育这一项目,大部分地方所选择的试点都是当地的开放大学,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一类四级性质的阵地。过多地将这些地方作为试点,会逐渐形成资源重叠的问题,难以客观的评判项目开展的价值。
对此,社区教育项目或其他项目开展过程中,相关单位在选择试点时,可以适当拓展选择的范围。例如社会机构,私人场所和文化场馆等。这些地点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区教育项目的开展要求。
西部区域在选择试点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限制情况,其过多地将重点落实在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导致无法客观理性的分析该地区社区教育项目推进的情况及价值,无法合理展开评判。
(四)成本分担,合作共建
在社区教育项目中会需要较多的经费。例如人员设备经费,能源材料经费,知识产权保护经费,技术引进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在财务制度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社区教育所生成的经费与社会组织账户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无法直接划拨到这些账户上。对此在项目推进中,西部区域选择了打造合作共建体系,在各机构参与合作的过程中,解决了成本分担的问题。具体来说,西部区域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费运行机制,在机制中起到主要承担责任的是当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机构。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参与项目的共建单位及个人学习者。
一些已经投入使用的社区教育项目,其所形成的建设经费及奖励经费主要由当地教育局负责。并且,西部区域社区教育项目负责单位方面能够严格遵循财务要求及财务规定,保证经费应用的公开化,透明化。虽然社区教育是一项具有较强公益性的项目,但并不代表所有学习者在项目中,都能够拥有免费特权,也不可能全程免费,所以其需要自行承担一部分成本费用。
二、西部区域社区教育项目化管理模式的问题
(一)项目组织统筹协调不足
社区教育项目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其中包含了很多结构,例如指导结构、协调结构以及参与结构。同时,由于社区教育是一项公益性较强的项目,其中需要政府部门提供统筹服务以及协调管理。结合西部区域社区教育项目管理任务的开展现状分析来看,其中有一部分项目在运行中还存在较大的片面性。例如,只关注到基层性质的社区教育,对其他类型项目的关注度及协调力度相对偏低。并且,除政府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也并没有真正发挥自身的职责,未参与项目的资源开拓,资金整合以及宣传推广。投入力度不足和资源缺乏导致西部区域在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化管理工作时,面临着较多的制约与阻碍,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开展效果。
(二)项目资源建设缺乏更新
对于西部区域社区教育的项目化管理工作来说,引入持续、新鲜的教育资源是保证该项工作稳步推进的重要前提条件。然而现阶段,西部区域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内部的人才相对较少。并且,西部区域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比较匮乏,沟通力度相对偏低。如此一来,其所应用的社区教育资源便得不到充足保障,甚至在时效性方面也会受到严重的制约[2]。例如,在西部地区有个别游学性质的社区教育项目只能够依托乡镇部门、街道部门开展。而乡镇部门街道部门所持有的资源却比较紧张,无法为其提供充足的推广支撑。除此之外,西部区域也存在一部分教育项目所形成的教育形式相对单一。项目的单一性导致大众对此形成的兴趣不高,无法稳固自身的受众群体。
三、西部区域社区教育项目化管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开发特色课程,创新教育形式
社区教育项目化管理任务推进的核心宗旨在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让这一宗旨的有效落实,西部区域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必须要立足于自身,结合当地的本土特色开发特色课程,对教育模式及教育形式加以优化创新。同时,由于项目基地会提供一定的资源服务,所以西部区域需充分借助这些资源,发挥资源的功能价值。在了解市民真实想法、学习需求的前提下,拟定合适的特色课程体系,进一步激发大众的学习主动性。项目方面可借由自身的职责及权力,对所能够积累的课程资源加以优化完善,打造完整的特色课程资源库,为大众提供精准推送服务。
(二)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协作机制
社区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极强的事业,单凭政府一方面的支持,很难长期推进。所以,在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同时,相关部门方面也需要扩大力量的融合渠道,吸纳多方社会力量,在大众广泛参与的状态下,强化产品供给质量及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大众对于社区教育的要求。
在项目化管理模式推进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需要加大机构的开发建设力度。例如,开放性大学、社区培训学院及民非组织社会教育机构等。与此同时,社会力量可根据自身的优势,自主选择为社区教育项目化的推进提供助力,例如提供学习场所,提供师资力量,组建志愿者队伍,弥补学习资源。政府方面需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组织培育孵化基地,在项目共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壮大西部区域社区教育的规模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打造协作机制。
(三)畅通经费渠道,加强成本分担
资金是西部区域实施社区教育项目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项目稳定运转的重要支撑。社区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其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无偿性。但在社区教育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也会衍生很多实质性的费用,例如材料费、设施费、体验费。单纯凭借政府部门提供这些费用,会导致资金链存在较高的风险。如若政府方面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项目的推进。与此同时,一味地由政府支出,也会使之承担较大的资金压力。对此,政府方面可扩大宣传,开拓经费渠道,鼓励相关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以及西部区域当地的区级、社区学院参与融资,剩余少部分经费可由参与社区教育的个人学习者自行承担。以此有效降低政府投入的压力,也可促使参与教育的市民形成更高的自我约束意识及责任意识。
(四)完善制度建设,引入多方评价
西部区域社区教育项目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化较强的工作。工作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就必然要有相对应的有系统制度,以此保证工作的稳步推进。对此,西部区域社区教育负责单位需要以工作章程,岗位职责,考核制度为基础,拟定不同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实施管理。除基本制度外,还需要根据项目化管理体系,打造完整的管理机制。例如申报评审机制,分层管理机制。社区教育部门需要面对大众公布市民学习的基本制度与基本流程,例如如何注册个人信息,如何记录学习成果等。通过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引入多方评价,保障社区教育价值的全面展现,提高个人学习者的满意度及成就感。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在社区教育中融入项目化管理理念刻不容缓。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充足的保障优化。一方面,需要开发特色课程,引入社会力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成本分担,完善多方评价。借此更好地开展基层教育及基层服务工作,加强社区教育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