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问题研究
——以苏南地区为例
2021-11-28田丽悦蒋洲骅通讯作者张丽阳
田丽悦 蒋洲骅(通讯作者) 张丽阳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元文化格局的逐渐形成,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之中,语言是实现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世界各国合作的一座重要桥梁。然而,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该语言的词汇、语音、语法,更应该明白各国语言和文化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进行一门语言词汇语法等学习的同时结合相关文化导入对于提升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尽管现如今语言学习时的文化导入受到了十足的重视,但其在教学中开展时似乎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在我们就以高校德语课堂为切入点,来分析研究关于德语文化的导入问题。
一、高校德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
(一)语言与文化
从语言的一般概念来说,它是以语音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建原则的符号系统。人类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需要交际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产生了带有目的性的语言。简单地说,语言就是人类用于言语交际的一种工具。[1]
多年来中外各界学者对于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是很难对于文化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有成就的总和,包括一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简明来说,它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2]
每种语言都是自成一体的符号体系,但语言同时还蕴含着其适用群体的历史及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习得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仗语言的使用,既通过语言得以体现,又可借由语言而得以实施。因此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反映,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异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那些与本文化不同的行为。中国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德语时,他们十几年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会让他们用中文或英文的模式去表达德语,从而忽略了德语特有的文化知识和交际习惯。因此,德语教师必须尽早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德语。
我们认为文化导入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把握将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深教师对于德语教学的深层认识,从而更有利于贯彻教学大纲的实施。
二、高校德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问题研究的反馈情况调查
(一)当代高校德语课堂教学现状
在当代德语教学实践中,不少德语课堂仍以教师和教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尽管学生比以往有了更多的自由,但教师的权威地位仍然不可动摇,教师仍然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进程和学习方式,而学生则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学习重点。除此以外虽然高校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由于跨文化德语教学的研究和师资力量还处于滞后状态,因此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还停留在基础阶段,从而导致不少德语专业毕业生在从事工作时,即使能够流利使用德语进行语言沟通,却无法迅速越过文化障碍,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于2020年6月—2020年9月分发并回收了三百余份调查问卷,覆盖了苏南高校与德语相关学科的学生,其中包括了德语专业、中德合作办学、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等,涵盖了被采访者对于德语学习的态度,对于文化导入的看法及高校德语课堂的现状等问题,通过对答卷信息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笔者得到了如下大学德语学习者对高校德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问题的真实反馈:
1.可取之处
(1)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高校德语课堂中都存在文化导入,最主要途径为教师的口头导入,其次是教材中的导入,除此以外还涉及影视及文学作品、搜索引擎等多种文化导入途径。
(2)90%受调查者认为德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环节十分有必要且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
(3)受调查高校德语学习者希望在德语课堂中可以通过影视、多媒体、故事、情景、对话、游戏等多种方式获得德语国家有关艺术、饮食、地理、国情及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导入。
2.不足之处
(1)约70%德语学习者在德语学习上存在困难,最主要原因在于词汇及语法复杂,其次在于对德语国家文化的不了解。
(2)仅40%受调查者对德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主要来自课堂中的文化导入。
(3)调查显示如今课堂中的文化导入大多浅显且简短,对于德语语言的学习帮助不大。
三、中德文化差异下的语用失误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工具,也是人类共同的交际手段。思维习惯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其语言形式的发展及其语用。目前,中德两种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词汇差异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必定在其语言中有所体现,中德两种语言中都存着许多有着文化沉淀的词汇,且这些词汇往往会引起不同的联想。
比如在德语中 den Bock zum Gärtner machen,意为“用人不当”。Bock指雄兽尤指山羊,羊会破坏花草,让羊做园丁看护园子,它首先就会破坏园子,当然是用人不当,而在汉语中“羊”却没有这样的含义。在汉语中,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中国人最具代表的传统文化象征之一,“龙的传人”“龙之子”等都是骄傲、自豪的象征,而在德语中的Drachen则代表邪恶与不吉利,包含着贬义的意思。
从表层意义上看,以上两个词是对等的,但是放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来说却完全不对等。因此,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在了解母语文化的同时,有必要了解异语文化。
(二)社交差异
1.礼貌问题
德国人对于“是否”一类的问题,大多都会很准确地回答“是”或“否”,他们更在意语言的有效性,希望很快地得到对方的意见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当遇到比较委婉地拒绝时,他们会觉得很混乱,不知道你到底是想还是不想。而中国人相比则更倾向于“差不多”“都可以”这类模糊、含蓄的语言,且无论是请客吃饭还是送礼,都爱出于礼貌推让一番,你来我往,顾全双方的面子,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2.隐私问题
在个人隐私及忌讳话题方面,文化差异也会引起不同的误解。在汉语里,人们交谈时常涉及年龄、天气、家庭、儿女、甚至收入等话题,即从“拉家常”开始。而德国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汉语里的“拉家常”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冒犯自己的,这些话题属于他们的个人隐私范畴。
四、文化导入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教学当然也是。[3]因此,文化导入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从而实现德语教学的最优化。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的学习应当和语言的学习同步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4]一般初级阶段德语学习者已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通过国情概况介绍或者讲座课等形式使其了解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交际差异,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理解力;对于高级阶段的德语学习者来说,知识的介绍应当穿插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并且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自身文化属性和母语文化特征,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异语文化。
(二)适度原则
所谓适度,就是要合理掌握在德语课堂中文化导入的量。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为了语言服务的,它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跨文化能力,帮助交际,而非削弱或取代语言教学。[5]
在贯彻适度原则的同时,还应该遵循系统原则。目前文化导入的最大问题也许就是缺乏系统性,对于文化导入没有一个系统的大纲。关于德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许多教师中没有可以依托的教学指导,只能自己制定教学方案,结果大部分德语课程就成了一门简单的以培养语言能力为重心的课程,德语也被简单地当作了单一的学习对象。
五、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注解法
将文化与语言结合在一起,对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语随文加以注释,进行说解,或根据教师自己的体验或收集到的材料等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二)实践法
包括看电影、追剧、听歌曲、听新闻、阅读德语文学作品和杂志、参加介绍德国文化、历史、艺术等知识的补充课程、创造机会与外教或德语母语者交流,通过网络与笔友交流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要把认知知识与个人的生活和交际经验结合起来,尝试着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比较法
就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和文化的异同进行对比。鉴于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而英语和德语同属于日耳曼语学中的西日耳曼语支,其语言自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考虑到德语和英语较近的亲缘关系,学生在学习德语时,可以借鉴英语中的语言。对于中德文化的异同可以让学生自我积累,并养成自觉关注中德文化异同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尽管当代德语教学实践中,不少德语课堂仍以教材内容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并未真正做到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但德语学者们显然已经开始意识到并且为此付诸行动:作为高校德语学习者,只有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不断接受德语国家文化的导入,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培养良好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